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微纳米气泡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如超长寿命、表面带电、比表面积大和传质效率高等.由于这些独特性质,微纳米气泡在诸多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如水处理、农业、清洗、生物医药、土壤改良等.文中重点介绍了微纳米气泡在农业、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微纳米气泡的定义和特性;其次,对微纳米气泡在农业养殖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综...  相似文献   

2.
周兰  李兆军 《净水技术》2021,40(2):75-87
微细气泡技术是面向未来、绿色可持续的技术.气泡尺寸小到微纳米级的微细气泡技术快速发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矿物浮选分离、超声造影剂、污水处理、工业清洗和精细剥离、日用清洗和护肤、农业种植以及水产养殖、盐碱地改良和土壤修复等诸多领域,微细气泡技术均颇有建树.但是,就像其他新兴技术发展初期一样,伴随着微细气泡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解决超滤过程中因有机物堵塞膜孔导致的膜污染和渗透通量下降问题,提出在对腐植酸(HA)溶液超滤传输及反洗过程中引入微纳米气泡水处理工艺,以强化超滤过程,实验研究了微纳米气泡对超滤膜渗透通量和截留效率的影响以及膜污染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纯水和HA溶液中鼓入微纳米气泡后其归一化通量增大到1.1~1.3,截留效率提高了2.5%~22.0%,微纳米气泡水清洗和反洗后膜通量恢复分别高于纯水21%和25%。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难降解有机废水在水处理方面的特点,以及高级氧化技术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叙述了微纳米气泡的定义、特性和常见的产生方式,分析了各种常见的微纳米气泡复合高级氧化技术的应用,重点介绍了臭氧微纳米气泡技术和光催化微纳米气泡技术,总结了微纳米气泡复合高级氧化技术各种常见的实验装置及其应用.得出微纳米气泡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氧...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不同文献中气泡尺寸的定义,根据其特性进行分类。概述了气浮工艺中微纳米气泡的应用特性,介绍了微气泡粒径分布和表面电荷对气浮工艺的影响。围绕微纳米气泡的尺寸分布、上升速度、气含率、Zeta电位等特性参数,总结了微纳米气泡的各种表征检测技术,同时概述了微纳米气泡在气浮技术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并对其发展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臭氧是水处理领域常用的氧化剂之一,在水处理领域应用广泛。微纳米气泡技术由于其不同于普通气泡的特性,在水处理领域显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文中阐述了微纳米气泡特性及优势,总结了臭氧在水处理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综述了臭氧微纳米气泡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7.
微纳米气泡以其粒径小、存在时间长、传质效率高以及可产生羟基自由基等特性,已在水污染氧化降解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介绍了微纳米气泡的产生机制与行为特性,系统概述了微纳米气泡氧化技术在地下水水体修复、废水处理及地表水净化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微纳米气泡氧化技术应用于水污染消除的挑战,并展望了微纳米气泡氧化技术在水环境控制中的应用前景和后续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微纳米气泡特性及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纳米气泡具有与普通气泡不同的突出特性,近年来在环境污染控制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微纳米气泡在强化传质、界面电位以及可释放自由基等方面的技术特性,重点评述了微纳米气泡技术在悬浮物的吸附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强化分解与生物净化功能的促进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分析了微纳米气泡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技术优势与应用前景,并指出目前微纳米气泡技术的研究方向应侧重于如何实现有效脱氮、如何优化与其它强氧化条件的协同条件、如何开发出适用的环境污染修复新技术,以及如何开发出低成本、低能耗、性能优越、适于推广的实用型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等。  相似文献   

9.
微纳米气泡技术是当前国内外的前沿科技,也是研究的热点。该文详细介绍了微纳米气泡在悬浮物的吸附去除、有机物的强化分解及促进生物活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综述了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各种原理和结构,并对其应用进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特别介绍了在渔业水产相关领域的研究应用情况。指出了微纳米气泡技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渔业研究领域的启示,以期为微纳米气泡在水产养殖、捕捞、加工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脉冲加热下微加热器在Al2O3纳米流体中的沸腾换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立  赖喜锐  王斌  徐进良 《化工学报》2011,62(3):678-684
以Al2O3-H2O纳米流体中的微加热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方法对脉冲加热条件下微加热器的温度响应曲线和气泡动力学行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比较了在纯水及浓度为0.1%和0.2%的Al2O3-H2O纳米流体中微加热器的温度变化和气泡动力学行为。发现在脉冲加热条件下,微加热器在不同浓度的纳米流体中将出现不同的温度响应曲线,加热膜表面的气泡动力学行为也不相同。实验表明,在脉冲加热条件下,微加热器在Al2O3-H2O纳米流体中的换热效果要明显高于纯水,纳米粒子的浓度对于加热膜表面的气泡动力学行为有明显影响,对微加热器换热的影响也很大。最后根据实验结果以及纳米粒子对气液固三相线的影响,对实验中Al2O3纳米流体的换热情况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水体黑臭是水环境污染的极端现象,严重制约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微纳米曝气技术具有气泡粒径小、水中停留时间长、传质效果好、界面ζ电位高等优点,有望应用于黑臭水体水质净化的应急处理和底泥微生境系统修复.文中从微纳米气泡的特性出发,考察了微纳米曝气技术对黑臭水体上覆水体和底泥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微纳...  相似文献   

12.
徐晨翱  李攀 《净水技术》2021,40(2):100-106,135
膜污染是阻碍膜分离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膜污染控制技术一直都是膜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基于气液两相流的膜污染防控技术已经得到了诸多研究和广泛应用.微纳米气泡因其不同于普通大气泡的独特物理化学性质,近年来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关注,而微纳米气泡控制膜污染的研究也日益活跃.文中综述了气液两相流控制膜污染技术的相关...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近年来微纳层叠挤出技术及其制品性能,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微纳层叠挤出技术发展历程及微纳层叠挤出制品在力学性能、光学性能、阻透性能、导电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微纳层叠挤出技术的研究以及开发新型功能复合材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微纳气液界面水环境修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该技术具有使用简便高效、无二次污染的特点。文章介绍了微纳气液界面水环境修复技术处理微污染地表水的基本原理,探讨了该技术的基本特点,介绍了几个地表水环境修复的成功案例。文章还展望了微纳气液界面水环境修复技术在微污染水体修复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The creation of liquid-gas dispersions places very high demands on the process technology, which requires knowledge of bubble formation mechanisms. To extend the range of validity of the current calculation models to larger viscosity differences, the bubble formation mechanisms for the media combination oil/air are investigated. Compared to the media combination water/air,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ccur. The results obtained here will make it possible to design bubble columns in a more targeted manner in the future, which will lead to savings in resources and energy of industrial test stands.  相似文献   

16.
何雨  周文斌  胡学功  张桂英 《化工进展》2019,38(6):2641-2648
利用碱辅助的表面氧化法在紫铜微槽群热沉表面生成了氢氧化铜纳米棒阵列结构,制备出一种全新的超亲水微纳复合结构表面热沉。并以蒸馏水为液体工质,进行了纯蒸发条件下微槽群热沉、微纳复合结构表面热沉和超亲水微纳复合结构表面热沉的润湿及传热特性的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铜纳米棒阵列结构使得原始亲水表面的亲水性更好,随着表面纳米棒数量的不断增多,接触角不断减小,最低为9.5°,可以进一步形成超亲水微纳复合结构表面。与无纳米结构的微槽群热沉相比,在相同输入加热功率下,微纳复合槽群热沉具有更高的液体润湿高度和更好的传热性能,而超亲水微纳复合结构表面热沉的形成会进一步提高强化润湿和传热效果,相比于紫铜微槽群热沉,超亲水微纳复合结构表面热沉内液体的润湿高度提高了300%,表面温度降低了15℃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揭示水中爆炸的作用机理及毁伤效应特性,从不同炸药水中爆炸机理、水中爆炸冲击波传播、水中爆炸气泡脉动、水中爆炸结构破坏效应与动态响应、水中爆炸测试试验技术、水中爆炸数值模拟与毁伤评估等6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对水中爆炸作用机理及毁伤效应的研究进展。提出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为:非理想炸药水中爆炸能量释放与传播、冲击波/气泡耦合作用对结构的毁伤、水中爆炸结构毁伤评估方法、水中爆炸多尺度模拟技术等。附参考文献86篇。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work, using monodispersed sulfonated polystyrene (SPS) microspheres as carriers, FeCl3·6H2O and FeSO4·7H2O as precursors, NaOH as precipitant in the presence of graphene oxide (GO), SPS/Fe3O4/GO micro-nano composites were fabricated by a simple one-pot method employing an inverse coprecipitation in-situ compound technology. The SPS/Fe3O4/GO micro-nano composit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powder diffractometer,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nitrogen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and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S/Fe3O4/GO micro-nano composites were fabricated with SPS as core, GO and Fe3O4 nanoparticles as shell. The SPS/Fe3O4/GO micro-nano composites had larger 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 average pore width and micropore volume than the pure SPS microspheres. Meanwhile, the SPS/Fe3O4/GO micro-nano composites had superparamagnetism and hydrophilic property. 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Ms) of the SPS/Fe3O4/GO micro-nano composites was 10.86 emu/g, which was enough to ensure the convenient magnetic separation of solid and liquid phase.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国内外涂料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利用新的树脂合成方法获得新的成膜物,引入无机纳米粒子改进涂层的性能,构建表面微纳结构以获得功能涂层,应用UV固化超支化聚氨酯技术,选用优质的天然草本植物作为主要成膜物等;提出了涂料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环保健康化、普材高性化和功能多样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