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胶囊及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苯酞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丁苯酞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5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丁苯酞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在给予高压氧、脑细胞活化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0例加用丁苯酞200mg,4次/d,口服,对照组29例加用安慰剂,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在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杨会欣  赵灵敏 《河北医药》2014,(19):2955-2956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在预防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照组55例给予高压氧、防止脑水肿等支持治疗,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口服、依达拉奉静脉点滴,比较2组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并将2组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患者进行客观评价。结果在所观察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治疗组并发迟发性脑病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发生迟发性脑病的症状也相对较轻。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预防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015年我科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高压氧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高压氧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测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比较2个量表数值变化,评价临床效果。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BI、BSS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86 66%,对照组有效率56.6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两组均治疗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高压氧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能明显提高疗效,有效改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诊断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87例分为mNGF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高压氧治疗,mNGF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每天加用mNGF30μg肌内注射,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症状观察、脑电图检查及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mNGF组显效率为81.4%,对照组显效率为4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诊断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87例分为mNGF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高压氧治疗,mNGF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每天加用mNGF 30 μg肌内注射,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症状观察、脑电图检查及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mNGF组显效率为81.4%,对照组显效率为4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醒脑静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醒脑静组在常规治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醒脑静注射液,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醒脑静组有效率为88.8%,对照组为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促进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在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9例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加用乙酰谷酰胺治疗,观察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乙酰谷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GCS评分及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结果短期疗效比较:观察组49例,总有效率91.83%,对照组40例,总有效率92.5%,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显效41例,显效率83.67%,显著高于对照组62.5%,P<0.05;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GC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12.33±2.0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0.25±1.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 d内发生迟发性脑病2例,发生率为4.0%,对照组6例,发生率15%,两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传统治疗联合应用醒脑静注射液、乙酰谷酰胺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不仅能取得较好的短期疗效,同时可以使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下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压氧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方法58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及药物综合治疗,50例患者用药物治疗进行对照。结果迟发性脑病治疗组发生2例,对照组发生15例。结论高压氧加药物综合治疗和充足的疗程是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大剂量纳洛酮在治疗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所致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5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综合组加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大剂量纳洛酮,丹红组加用丹红注射液,纳洛酮组加用纳洛酮,并对3组总有效率及AAMD和MMSE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综合组总有效率、AAMD和MMSE评分明显分别高于丹红组和纳洛酮组(P<0.05),丹红组总有效率、AAMD和MMSE评分高于纳洛酮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CO中毒致迟发性脑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治疗方法。方法:将72例DEACM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施以烟酸、脑活素及内科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高压氧联合激素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44%、75.00%。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2χ=5.74,P<0.01)。结论:高压氧联合激素等治疗DEACMP疗效较好,是临床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SACMP)的治疗作用。方法 108例SACM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所有患者均给高压氧、脱水、营养脑神经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低分子肝素钙5000 U皮下注射,b.i.d.×10 d,乌司他丁30万U静脉注射,q8 h×7 d。结果 24 h内清醒率治疗组77.8%比对照组6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d和3个月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2.6%和96.3%高于对照组的79.6%和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和14 d时血栓栓塞总发生率治疗组分别为3.70%和0,显著低于照组的25.93%和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对照组7.41%(4/54)高于治疗组的1.85%(1/54),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迟发性脑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合并比较对照组显著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压氧、脱水、营养脑神经治疗的基础上,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SACMP,患者意识恢复快、有效率高、血栓栓塞事件显著减少,迟发型脑病和死亡患者减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院前早期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CO中毒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随机对照设计对145例急性CO中毒昏迷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院前早期应用大剂量纳洛酮。观察两组病例在治疗期间的Glascow评分变化、平均意识觉醒时间以及发病2个月时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例在治疗期间的Glascow评分、平均意识觉醒时间以及发病2个月时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等情况的差异显著。结论:院前早期廊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CO中毒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和醒脑静合用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的疗效及其预防迟发性脑病的作用。方法:将196例ACOP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和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疗效及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和醒脑静合用可以明显缩短ACOP患者的意识障碍时间,显著提高疗效,有效减少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孙锡波  陈澎  高茜  李炳选 《中国医药》2011,6(8):949-950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64例DEACMP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治疗30 d.治疗组在高压氧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次,2次/d静脉滴注,连用14 d;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7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30 d.治疗前后均用长谷川智能量表(HDS)检测智能评分,并统计2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有效28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62.5%,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3,P<0.05),治疗组治疗后H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5 d:(13.6±2.3)分比(9.4±2.1)分,P<0.05;治疗后30 d:(19.3±2.1)分比(12.8±2.7)分,P<0.01].结论 依达拉奉、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DEACMP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edaravone and extract of gingo biloba leaves injection combined hyperbaric oxygen for treatment of 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DEACMP). Methods Sixty-four patients with DEACMP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of 32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of 32 cases. The basic treatments of two groups were identical. Based on the basic treatments,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daravone 30 mg/d, intravenously drip for 14 days, plug extract of gingo biloba leaves injection 70 mg/d, intravenously drip for 30 days. The changes of HDS were measured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ere counted i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reatment group was 87.5% , and while control group was 62. 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wo groups (P<0.05). The improvement of HD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0. 05). Conclusion Edaravone and extract of gingo biloba leaves injection combined hyperbaric oxygen has favorable cognitive effect on DEACMP.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性评价丁苯酞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ClinicalKey数据库中,检索2009年1月至2020年8月的相关研究,探索丁苯酞预防及治疗一氧化碳迟发性脑病的疗效.采用RevMan 5.3软件对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的效果。方法10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使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9.75±4.06)分低于对照组的(18.81±3.3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成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选择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可以较好改善病情,修复受损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