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质河蟹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江苏的特种水产养殖中,河蟹的养殖规模一直高居榜首。河蟹养殖已经从传统的“大养蟹”向“养大蟹”、“养好蟹”转变。从而,优质河蟹的养殖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决定优质河蟹养成、养好大致有以下四大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 七、池塘成蟹养殖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由于天然河蟹资源锐减,河蟹养殖迈出了人工放流的重要一步,同时面临蟹种资源的匮乏,河蟹人工繁殖应运而生,1975年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入八十年代中期,河蟹市场价扶摇直上,池塘养蟹超前发展,终因技术滞后,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渔民的积极性。九十年代初,水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坚挺的河蟹价格,再度诱发了第二次养蟹热,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池塘养蟹技术。 (一)养蟹池的基本条件 1、池塘选择  相似文献   

3.
<正> 前几年蟹价一路攀升,刺激了河蟹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就养蟹大省江苏而言,螃蟹产量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加。短短的数年时间,螃蟹已从“天价”降至“低谷”,现在每公斤仅40—60元乃至20元以下。蟹价走低使河蟹养殖步入了微利时代,养殖者稍有疏忽。就会导致养蟹亏损,甚至亏损额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不能再继续养蟹?养蟹还有没有利润?养蟹的盈利空间在哪里?盈利的空间有多大?这是从事河蟹养殖的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带着这些问题深入养蟹区进行了调查,就上述疑问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正>提起崔先旭,在洪湖市沙口镇周边从事水产养殖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自从2006年开始实行大面积河蟹养殖后,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努力,成了一名养殖高手,总结出了一套河蟹无公害生态养殖的好经验,获取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年年养蟹年年赚,可称为全市大面积养蟹之王。2008年度,他喂养的河蟹面积254亩,获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随着养蟹面积的扩大,总产的增加,效益却急剧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河蟹规格小、品味差、病害多。当前养蟹业仍然是有利可图的产业,其发展前景仍然广阔,为使蟹农们在养蟹生产上增产增效,本文谨提出几点参考意见。(1)要在养蟹技术上下功夫。俗话说:“外行不做内行事”。投身到养蟹业中的人,先要把河蟹养殖的理论弄懂、弄通,再去认真实践。只有精通业务技术的养殖者,才能不断提高养殖水平,才能提高效益。(2)要有河蟹的良好生态环境。河蟹养殖池一般要2~3.33h,水源清爽、无污染,水深1.5m左右,透明度35c…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河蟹养殖产业发展迅速,在养殖面积扩大、养殖总量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河蟹发病率高、养殖成本上升,商品规格偏小等现象,对养殖效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自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以来,养蟹观念也从追求产量的"大养蟹"转向以效益为中心的"养大蟹、优质蟹和品牌蟹",促进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省滨海县坎南特种水产养殖场渔技员邱海波,从事水产养殖2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河蟹养殖经验,他通过多年的河蟹养殖,总结出一套河蟹雌雄分养高产技术。去年他养殖的河蟹平均亩产量达130.3千克,回捕率达98%,其中雌蟹重量达120~180克/只,雄蟹重量达160~250克/只,比未分池养殖的河蟹规格、产量均有较大的提高,养蟹效益增加了40%以上。邱海波河蟹雌雄分养的技术是:养殖的蟹  相似文献   

8.
<正>当涂县是产蟹大县,该县创造的河蟹生态养殖"当涂模式"在全国闻名,是中国生态养蟹第一县。近年来,随着养蟹技术的不断深入,广大养殖户对肥水养蟹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高,河蟹养殖单产和效益也逐年提升。笔者从事基层水产技术推广多年,对蟹池早期肥水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希望通过此文与广大水产工作者和水产养殖专业户进行交  相似文献   

9.
河蟹养殖方式多样,有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等,现以池塘养殖为例,将笔者8年来的养蟹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南莫镇在实施高效渔业工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在河蟹养殖上大力推广养成大规格蟹,走高效生态养蟹的路子,养蟹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11年9月26日,对该镇杨成仁、钱玉贵等养殖户养殖的河蟹进行抽样,公蟹已达175-200g/只,母蟹125-150g/只。现将他们的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河蟹养殖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1.
蟹塘水循环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河蟹养殖产量越来越高,高产养殖所带来的养殖污染将超过蟹塘本身的自净能力,这将严重影响今后池塘养蟹产量、品质、效益的提高,制约河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宜兴市杨巷镇地处太湖上游,经济发达,工业、农业、生活和养殖等带来的污染严重影响河蟹  相似文献   

12.
<正> 据调查,不少养蟹户年初放养的蟹种,由于幼蟹品种不纯、放养密度过高、防病措施不力、养殖管理不善等原因,年终河蟹成活率低、规格偏小、品质较差、价值很低,结果严重影响河蟹养殖效益,甚至出现亏本现象。为了便于广大养蟹者提高养殖效益,现将培育大规格、优质蟹的高产高效技术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为提高河蟹养殖效益,探索河蟹养殖增效新途径,2009年我县开展在挖田养蟹池内铺设纳米微孔增氧管道养殖试验,取得亩产成蟹150公斤、亩均规格150克、亩纯利润8000元的好收成。现将该项技术终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河蟹养殖尽管效益较高,但面临的风险也比较多,带来了养殖生产的不稳定。养蟹存在的主要风险有:自然灾害风险、病害风险、越冬风险和市场风险。随着养蟹技术的不断提高,河蟹上市规格增大,但越冬死亡和市场价格波动仍是养蟹人需要克服的难题,所以我们不仅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促进河蟹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河道围拦网养蟹的综合效益,规避河道单一养蟹的市场风险,探索河道开发的有效途径,自2006年以来,我站在我县流鞍河、涎河、谷河开展了生态养殖优质河蟹、套养早繁鳜鱼种的试验,探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产品规格,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水产品,总结出一套生态养殖河蟹、鳜鱼技术,促进了高产、优质、高效河蟹、鳜鱼养殖业的发展。一、实施河道围拦网养蟹套养早繁鳜鱼种的生态养殖技术要素  相似文献   

16.
<正> 近两年,白城市的河蟹养殖发展很快。由于稻田养蟹的经济效益好,已吸引越来越多的稻农转向养蟹。利用稻田养殖河蟹可获得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农业生态化、种养相结合闯出了新路子。为了推动我市名优水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开发稻田养蟹,我们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河蟹养殖由于受渔业水域资源、幼蟹品质及病害严重发生等制约因素影响,养殖效益逐年下降,养殖户获利很少,大部分出现亏损的局面。为此,芜湖县青虾养殖协会为提升青虾养殖产业水平,促进青虾和河蟹等名优水产品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2005年2月在陶辛镇芦中河蟹养殖专业村选择了养蟹池2口,面积分别为6.5和14.2亩,开展了虾蟹鳜生态养殖模式的试验,取得了亩均净利1534.20元。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年来,随着大水面河蟹养殖的发展,围网养蟹以其节省饲料和养成规格大、品质好而得到迅猛发展。根据目前的养殖情况来看,有不少围网养殖存在河蟹回捕率低,有的回捕率仅20%左右。现根据一些实际问题,分析围网养蟹回捕率低的原因,并介绍一些解决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池塘养殖大规格河蟹是池塘养蟹发展的一种趋势,是渔业结构调整中的一项新举措,是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一条好路子。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积极推广大规格河蟹养殖技术,助力当地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提高养蟹经济效益的一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蟹养殖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已趋成熟,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消费市场,消费时间长达半年之久,这是有利于发展养蟹的一面,但市场也对河蟹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蟹养殖已完成了从超额利润到平均利润的过渡,养殖户要具备在科学养蟹上下功夫、精打细算、加强生产经营管理的强烈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