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测定磷酯酶C(phospholipaseC,简称PLC,下同)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cAMP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阐明PLC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机制。方法 取家兔的PRP,除去红细胞,分别用生理盐水、ASA和不同剂量的PLC处理,以ADP诱导激活,采用三氯醋酸法制备血小板cAMP,再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cAMP含量。结果 家兔血小板经生理盐水处理后的cAMP含量为 ( 20 16±0 91 ) pmol/109platelets,而经生理盐水、ASA668μmol·L-1、5、10、15、20和25UPLC·ml-1各组处理,并以ADP激活的血小板,测得的cAMP含量分别为 13 85±1 14, 16 27±0 36, 18 74±0 55,19 80±0 52, 20 49±0 43, 22 55±0 61和 24 24±0 85(pmol/109 platelets)。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ASA668μmol·L-1、5、10、15、20和 25UPLC·ml-1剂量组对激活状态下血小板cAMP的含量有增加的作用,增加率 (% )分别为17 47, 35 31, 42 96, 47 94, 62 82, 75 02。结论 PLC使得ADP激活后的兔血小板cAMP水平提高(P<0 01),且呈剂量依赖性,表明PLC具有提高血小板中cAMP水平的作用。这可能是PLC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磷酯酶C对人血小板细胞质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测定磷酯酶C(phospholipaseC ,简称PLC ,下同 )对静息状态和激活状态下人血小板胞质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从而进一步阐明PLC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健康成人的洗涤血小板用荧光指示剂Fura 2 /AM进行负载 ,分别用生理盐水、ASA和不同剂量的PLC处理荧光负载后的血小板 ,采用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经过不同处理后的血小板在静息状态和以ADP为诱导剂时的激活状态下的胞质游离钙离子浓度 [Ca2 + ]i。结果 以健康成人血为样品时 ,经生理盐水、ASA 334μmol·L-1、2 5、3 75、5、10和 2 0UPLC·ml-1处理后的血小板 ,在静息状态下测得的胞质游离 [Ca2 + ]i 浓度 (nmol·L-1)分别为15 2 5 5± 15 0 7,131 6 3± 15 5 8,14 0 2 7± 12 0 3,139 4 8± 1 73,12 1 11± 9 5 8,116 6 2± 15 96和 10 7 2 0± 17 0 7,而以ADP为诱导剂激活血小板后测得的胞质游离 [Ca2 + ]i(nmol·L-1)分别为 90 2 6 2± 94 74 ,6 87 99± 6 2 86 ,810 99± 72 37,70 1 73± 2 1 37,4 2 9 6 7± 71 5 9,342 82± 4 4 86和 2 6 3 2 7± 2 5 4 6。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ASA 334μmol·L-1、2 5、3 75、5、10和 2 0UPLC·ml-1剂量组对激活状态下血小板胞质 [Ca2 + ]i 的抑制率I(% )分别为 2 5 8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检测PLC对家兔血小板释放产物血栓素A2 (TXA2 )、代谢产物前列环素 (PGI2 )以及出血时间的影响 ,以探讨PLC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方法 运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以ADP、AA、collagen为诱导剂时 ,PLC对血小板TXB2 、6 Keto PGF1α生成量的影响。常规方法测定PLC对家兔出血时间 (BT)的影响。结果  6种剂量PLC均能延长出血时间 ,但在给PLC 4h时 ,BT恢复至给药前水平 (P >0 0 5)。以ADP、AA、Collagen为诱导剂时 ,6种剂量的PLC能显著降低TXB2 的生成 (P <0 .0 5) ;以AA为诱导剂时 ,PLC 10 0U·kg- 1及以collagen为诱导剂时PLC 10 0U·kg- 1和PLC 2 0 0U·kg- 1其对TXB2 的生成的抑制作用较ASA组弱 (P <0 0 5) ;以ADP为诱导剂时PLC 10 0~ 40 0U·kg- 1,以AA为诱导剂时PLC 2 0 0~ 60 0U·kg- 1和以collagen为诱导剂时PLC 40 0~ 80 0U·kg- 1其对TXB2 的生成的抑制作用与ASA组相当 (P >0 0 5) ;以ADP为诱导剂时PLC 60 0~ 10 0 0U·kg- 1、以AA为诱导剂时PLC 80 0~ 10 0 0U·kg- 1和以collagen为诱导剂时PLC10 0 0U·kg- 1其对TXB2生成的抑制作用强于ASA组 (P <0 0 5)。 6种剂量的PLC组均明显增加 6 酮 PGF1α的生成量 (P <0 0 5) ,其作用强于ASA组 (P <0 0 5) ,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  相似文献   

4.
磷脂酶C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IP_3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测定磷酯酶C(PLC)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三磷酸肌醇(IP3)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阐明PLC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机制。方法取家兔血除去红细胞制备血小板,血小板计数后分为8个组。第1组用生理盐水处理,第2组用ADP处理,第3组用ASP处理以ADP诱导激活,第4~8组分别用不同剂量的PLC处理并以ADP诱导激活。采用三氯醋酸法制备血小板IP3,再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IP3含量。结果家兔血小板经生理盐水处理后的IP3含量为0.29 pmol/108血小板,而经ADP处理后IP3含量为0.39pmol/108血小板。经ASP 668μmol.L-1、5、10、15、20和25 U PLC.ml-1各组处理,并以ADP激活的血小板,测得的IP3含量分别为0.19、0.08、0.15、0.25、0.04和0.18(pmol/108血小板)。ADP组比生理盐水组IP3有明显的提高,而ASP组、不同的PLC组比ADP组IP3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PLC使得ADP激活后的兔血小板IP3水平下降,且无剂量依赖性,表明PLC具有降低血小板中IP3水平的作用,这可能是PLC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研究PLC对家兔血小板粘附率和聚集率的作用 ,以探讨PLC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家兔麻醉后 ,经十二指肠给予阴性对照辅料 ,阳性对照ASA和 6种剂量的PLC ,于给药前及给药后 1、2、4h颈动脉取血测定以ADP、AA、Collagen为诱导剂时的血小板聚集率 ,同时用玻球法测定血小板的粘附率。结果 PLC 10 0、 2 0 0IU·kg-1对家兔血小板粘附率无明显影响。PLC 4 0 0~ 10 0 0IU·kg-1可显著地降低血小板粘附率 ,并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依赖关系。同一剂量PLC组给药后 1、2、4h时相比P <0 0 5。PLC10 0~ 10 0 0IU·kg-16种剂量组在用ADP、AA、Collagen诱导时 ,均可显著地抑制血小板聚集 ;与阴性对照辅料组相比P <0 0 5 ,与阳性对照组相比 ,在ADP诱导时 ,10 0IU·kg-1组的抑制较弱 (P <0 0 5 ) ,而 80 0、10 0 0IU·kg-1组的抑制较强 (P <0 0 5 ) ,并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 ;而在AA诱导时 ,PLC各组在给药后 2、4h时的抑制率与ASA的相当 ,无明显剂量效应依赖关系 ,而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关系 ;在Collagen诱导时 ,PLC各组的抑制作用均弱于ASA(P<0 0 5 ) ,无明显的剂量效应依赖关系 ,而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关系。结论 ①PLC经十二指肠给药 ,10 0、2 0 0IU·kg-1对家兔血小板粘附性无明显影响 ,而 4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放、化疗细胞保护剂WR - 2 72 1对生理性激活剂ADP、胶原和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引起的血小板激活的影响。方法 :取 2 0~ 35岁健康人血液 ,分别给予生理性激活剂ADP 1μmol·L- 1、胶原 2mg·L- 1和PAF 0 .1mg·L- 1后 ,再用终浓度为 10 - 7~ 10 - 5mol·L- 1的WR 2 72 1处理 ,观察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然后观察血栓素B2 (TXB2 )和NO的水平。结果 :WR 2 72 1抑制ADP、胶原和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TXB2 产生 ,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在终浓度为 5 μmol·L- 1时 ,WR 2 72 1明显增加用ADP、胶原和PAF诱导的NO的产生 ,表明活化血小板释放的NO参与WR 2 72 1的抑制效应。结论 :WR 2 72 1体外可有效地抑制生理性激活剂引起的血小板活化。除了细胞保护作用外 ,WR 2 72 1还可以用予治疗有关的疾病  相似文献   

7.
磷酯酶C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目的 应用电镜研究磷酯酶C(phospholipaseC ,PLC)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以探讨用药后PLC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机制。方法 家兔颈动脉插管取血 ,制备PRP ,将其分为 4组 :①空白对照组 ;②生理盐水组 ;③ 0 5UPLC组 ;④ 2 5UPLC组。 2~ 4组分别用ADP诱导聚集 ,测出其聚集抑制率 ,各组分别制成超薄切片样品进行电镜观察、摄片。结果  0 5、2 5UPLC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反应 ,聚集抑制率分别为 86 0 3 %± 12 6%和 82 47%±5 49% ;0 5UPLC抑制血小板形成伪足 ,α颗粒和致密颗粒较多 ,OCS管腔较小 ,其超微结构较生理盐水组变化小 ;2 5UPLC处理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和超微结构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 ,血小板呈圆形或椭圆形 ,边缘光滑 ,无伪足样突起 ,α颗粒、致密颗粒、OCS等正常分布于胞质中。结论 PLC明显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及其超微结构的改变 ,这可能是PLC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Nα-乙酰 -精氨酰 -甘氨酰 -天冬氨酰 -对甲氧基苯乙胺 (W2 0 0 2 )是精 -甘 -天冬氨酸 (Arg- Gly- Asp)肽类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为探讨其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 ,分别用比浊法和血小板计数的方法测定二磷酸腺苷 (ADP)及高剪切速率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并用放射性配体分析法测定血小板表面结合 [12 5I]纤维蛋白原 (FGN)的含量 ,以了解 W2 0 0 2竞争性抑制 [12 5I]FGN与血小板糖蛋白 (GP) b/ a结合的生物活性 .结果显示 :W2 0 0 2有明显的抑制 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活性 ,除最低终浓度(9 μmol· L-1)外 ,其余各浓度点 (2 70 ,1 35,45μmol· L-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 ;其对抗高剪切速率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也有明确的量 -效关系 ;抑制 [12 5I]FGN与血小板结合的 IC50值为 (41 .5± 2 .9)μmol· L-1,在老年人和青年人群中比较无明显差异 .研究提示 W2 0 0 2通过抑制FGN与血小板 GP b/ a的结合而发挥作用 .  相似文献   

9.
曲美他嗪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用曲美他嗪或普萘洛尔治疗异丙肾上腺素大鼠心肌损伤模型 ,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 ,测定心肌乳酸 ,丙二醛 ,ATP ,ADP和AMP含量。结果 :曲美他嗪组心肌组织病理分级优于普萘洛尔组 (P <0 .0 1) ,曲美他嗪组心肌乳酸和丙二醛含量分别由 (0 .2 9±s0 .0 3)mol·kg- 1和 (0 .74± 0 .10 )mol·kg- 1降低到 (0 .2 2±0 .0 4 )mol·kg- 1和 (0 .5 6± 0 .0 7)mol·kg- 1(P <0 .0 1) ,ATP含量也由 (2 .0± 0 .3)mmol·kg- 1增加到 (2 .4 7± 0 .18)mmol·kg- 1(P <0 .0 5 ) ,ADP含量由 (1.6± 0 .5 )mmol·kg- 1降低到 (0 .6 4± 0 .19)mmol·g- 1。与异丙肾上腺素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AMP含量有增加趋势。曲美他嗪组心肌能量代谢得到改善 ,与普萘洛尔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曲美他嗪可拮抗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心肌损伤 ,其机制与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蝙蝠葛碱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蝙蝠葛碱 (DAU )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小板不可逆性聚集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AMI患者 (n =12 )静息状态及凝血酶 (5 0、10 0、5 0 0、10 0 0U·L-1)激活时 ,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Ⅳ (GPIV)及凝血酶敏感蛋白 (TSP )分布状况 ,并与健康人 (n =14)比较。结果 AMI患者静息及激活状态血小板膜表面GPⅣ ,TSP分布高于健康人 (P <0 0 5 ,0 0 1) ;DAU(5 0 μmol·L-1)可抑制 5 0U·L-1,10 0U·L-1及 5 0 0U·L-1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膜GPⅣ再分布及血小板内TSP释放 (P <0 0 5 ,0 0 1) ,不能抑制10 0 0U·L-1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膜GPⅣ再分布及血小板内TSP释放。结论 AMI患者血小板活性及对凝血酶的反应性增高 ,DAU可减少AMI患者血小板不可逆性聚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盐酸非洛普对人和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比浊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盐酸非洛普对兔和人血小板聚集及兔血栓素A2(TXA2)和动脉壁前列环素(PGI2)含量的影响。盐酸非洛普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DP(IC50=5.8×10-4mol·L-1)和AA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对ADP和Adr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亦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IC50值分别为1.2和1.3×10-4mol·L-1。盐酸非洛普短期应用(8mg·kg-1ivtid×2d)明显抑制ADP和AA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及TXB2的产生和释放,对兔动脉壁和血浆6-keto-PGF1α含量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盐酸非洛普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与其抑制血小板TXA2合成和释放有关,亦可能与其α2受体阻断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CTD)对微管蛋白聚合-解聚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凝胶电泳鉴定从猪脑中提取的微管蛋白,并用Bradford法测定微管蛋白含量。在经过秋水仙碱和紫杉醇验证稳定的37℃和4℃平衡体系内加入NCTD 10,20和30μmol.L-1观察微管蛋白聚合-解聚活性。人卵巢癌SK-OV-3细胞加入NCTD 60μmol.L-1作用8 h,取上清和沉淀,Western印迹法检测微管蛋白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在37℃聚合反应中,NCTD 10,20和30μmol.L-1组对微管蛋白聚合的抑制率分别为(5.5±2.7)%,(7.1±1.2)%和(27.5±0.4)%,在此浓度范围内NCTD随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P<0.05),但对微管蛋白在4℃的解聚影响不显著。NCTD 60μmol.L-1作用人卵巢癌细胞后,细胞中游离微管蛋白增加了(91.5±8.5)%,聚合微管蛋白量减少了(51.8±3.8)%,说明NCTD抑制了人卵巢癌细胞SK-OV-3中微管蛋白的聚合。结论 NCTD对体外微管蛋白的聚合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和PAF拮抗剂银杏内酯B对洗涤兔血小板中cAMP含量的作用. 结果表明PAF(0.1-1.0 μmol·L-1)对血小板的基础cAMP水平无影响, 但对前列腺素E1(PGE1) 2 μmol·L-1及4,5-二氢-6-[4-(1H-咪唑-1)苯基]-5-甲基-3-(2H)-哒嗪酮(CI-930) 20 μmol·L-1引起的cAMP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银杏内酯B能完全拮抗PAF抑制PGE1和CI-930升高cAMP的作用, IC50分别为4.7和12.5 μmol·L-1. 合用磷酸肌酸/磷酸肌酸激酶和阿司匹林对PAF和银杏内酯B的作用均无影响. 提示PAF对磷酸二酯酶的激活作用及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作用是PAF的直接作用,与其同PAF受体结合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六肽对兔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家兔颈动脉血,以枸橼酸钠抗凝,用比浊法测其血小板在不同诱导剂诱导下聚集率。结果 1×10 5mol.L 1六肽,对兔ADP、花生四烯酸(AA)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分别为(66.22±1.40)%,(67.94±2.32)%和(58.18±4.67)%。六肽抑制兔ADP、AA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IC50分别为3.24×10 6mol.L 1,1.32×10 6mol.L 1和7.24×10 6mol.L 1。结论六肽在体外具有抑制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模拟预处理延迟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 ,实验分为 :①阴性对照组 (Normal组 ) ;②SNAP组 :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供体S 亚硝基 N 乙酰青霉胺 (S nitroso N acetyl 1 ,1 penicil lamine ,SNAP ,5 0 0 μmol·L-1 )与心肌细胞共育 2 4h ;③Che +SNAP组 :蛋白激酶C拮抗剂白屈菜季铵碱 (chelerythrinechlo ride ,Che ,1 0 μmol·L-1 )处理心肌细胞 30min后 ,加入SNAP与心肌细胞共育 2 4h ;④PDTC +SNAP组 :核因子κB(NF κB)特异性阻断剂PDTC(1 0 0 μmol·L-1 )处理心肌细胞 30min后 ,加入SNAP与心肌细胞共育 2 4h ;⑤缺氧复氧损伤组 (H/R组 ) :心肌细胞缺氧 6h ,复氧 3h。②~④组部分取细胞爬片以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SNAP对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表达的影响 ;其余细胞经历H/R损伤后 ,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及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结果 在正常心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未检测到HSP70的表达 ,心肌细胞经过H/R损伤后 ,可检测到少量HSP70阳性细胞 ,其阳性染色A值为 94 6± 9 1 ,心肌细胞培养上清LDH活性为 (2 1 90 5± 1 5 1 7)U·L-1 ,细胞存活率为 5 1 7%± 4 6 % ,细胞损伤较正常组加重 (P <0 0 1 ) ;SNAP处理细胞后 2 4h ,HSP70阳性细胞数增多 ,  相似文献   

16.
异紫堇定的扩血管作用与环核苷酸的关系(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血管平滑肌等张收缩和放射免疫测定环核苷酸水平等方法研究了异紫堇定扩血管作用及其机理 .结果表明 ,异紫堇定浓度依赖性地松弛去甲肾上腺素 (NE ,1μmol·L- 1)和KCl(30mmol·L- 1)预收缩的兔胸主动脉螺旋条 ,EC50 分别为 (12 .6± 4 .4 )和 (447± 38) μmol·L- 1,对NE的作用比对KCl强 36倍 .亚甲蓝 (10 μmol·L- 1)可部分抑制异紫堇定的扩血管作用 ,但不受格列本脲 ,吲哚美辛 ,普萘洛尔或N L 硝基精氨酸影响 .异紫堇定还可促进cGMP生成增加 ,并可被亚甲蓝完全阻断 .异紫堇定对cAMP的生成无影响 .结果提示 ,异紫堇定的扩血管作用至少部分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 ,促进cGMP的生成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