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高职教育现状,提出人文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高职语文在内容和教学上有着独特的人文教育的优势。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了高职语文实施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观念也随之受到影响.高职院校由于受"唯科学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实践中出现了"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现象.笔者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在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湖湘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引进湖湘文化资源,对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爱好、思想观念、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升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效能,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的素质问题.语文教学对提高人文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对如何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蕊 《中国电力教育》2009,(10):110-111
湖湘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引进湖湘文化资源,对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爱好、思想观念、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升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效能,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从语文教学平台的视角论高职生命教育的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生活中漠视生命的现象凸显着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生命教育,既是教育的目的和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而且还是由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的.而语文因本身包含了对生命的关注和思考,语文教学也因其丰富的情感性与跃动的生命化特征,往往更易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故此,利用高职语文教学的平台,开展生命意识教育是高职院校最为理想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从问卷调查的总体上看,大多数高职学生认为高职教育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同等重要,高职院校应同等发展硬实力和软实力;但也反映出目前事实上高职教育重视技能硬实力,轻视文化软实力的教育倾向。因而,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同等重要性,大力加强人文教育,提升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大力改革专业教育,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推动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全面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健康人格的培养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论述人格、健康人格内涵的基础上,针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格培养的特点,提出了高职学生人格培养的途径:即加强正面宣传,全面提高对高职院校战略地位的认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大力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的培养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高等师范院校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这些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育社会所需栋梁的重要责任.目前,高师院校普遍存在将大学作为专门教育的场所,重专业教育,轻基础教育;重知识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针对人文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加强高等师范院校人文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原因及作用,笔者从高职学生中文水平的现状、"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中备受冷落的原因、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学语文"能够解决什么问题、所在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历史与现状五个方面分析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必要性.指出语文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应该以专业立世,以人文修身.  相似文献   

11.
传统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传统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内涵进行了重新认识,同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指出高等教育必须克服传统教育的六个弊端,从而提出了加强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实施创新教育的客观必然性,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创新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使创新教育的思想得到更快更好的贯彻和实施.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时素质教育的决定》是构建 21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我国在 1995年开始制定了有关进行素质教育的计划,有组织地在高校中开展了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近几年来,加强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对促进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开展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是师范院校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我们就师范院校学生中间有关素质教育的实践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形式进行比较系统的调查,并…  相似文献   

13.
德育作为一种重要的育人手段,天然地构成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高校德育必须适应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向素质德育转轨,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基础教育在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素质的关系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既有强烈的现实性需求,又有广泛的世界性背景.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开展,探讨怎样通过艺术教育来实施素质教育,便成了一个有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The Western Electric Corporate Education Center is a tangible manifestation of the company's long-term commitment to continuing education for its technical-professional, supervisory, and upper management employees. Educational programs which have evolved over a period of years now provide post-graduate schooling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mployees, to maintain and expand the expertise of experienced employees, and to help supervisory employees cope with enlarged areas of responsibility. The three principal areas of study involved are engineering,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with roughly equal emphasis in each of the three areas. Teaching load is shared about equally between experienced company employees, and local-area college faculty and specialized consultants. Some 5800 employees annually attend courses in modern, campuslike facilities which accommodate up to 300 resident students at a time.  相似文献   

16.
17.
Education news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教育公平.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和人民性,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在维护教育公平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The lack of sufficient formal education in the field of reliability is an accepted fact by both the engineering educator and reliability manager. This paper describes this problem in some detail and contrasts the state of reliability education with other more established disciplines. Some of the previous ambitious attempts to remedy this situation are discussed and some more limited and perhaps more feasible suggestion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20.
日本高等教育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紧密相连。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两次高等教育改革深受西方高等教育影响。其中明治维新时期日本高等教育系统的建立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转向学习美式高等教育的改革,为现代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特色是如何形成的,对我们非英语国家改革高等教育有何启迪?本文将作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