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加强医患沟通 和谐医患关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王丽 《现代医院》2011,11(11):112-113
医患沟通基本含义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在医疗和保健过程中,医患双方围绕疾病、诊疗、健康等相关因素,以医方为主导,各具特征的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径交流。良好的医患沟通能科学指引患者诊疗疾病,使医患双方达成共识并建立合作关系,达到维护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患者及家属对医院及医务人员的投诉增加,医疗纠纷有上升趋势,无论是纠纷的规模、范围还是恶性程度都在不断地加大。为了预防医疗差错的产生,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除应增强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服务态度,努力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外,加强医患沟通与交流,增进医患感情,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医患关系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加强医患沟通 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医患沟通是整个医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实施医患沟通是病人和家属的迫切需求,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当前医院生存发展的需要,加强医患沟通可以增强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及医院的信任,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良好的医患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原因(1)卫生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医疗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存在许多人类尚未认识的因素和许多无法控制的因素。患者仅凭自己掌握的一点肤浅的医学常识及一些表面现象来看问题,对医学知识了解的缺乏或对医院规章制度的  相似文献   

5.
6.
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和谐医患关系的基本特征(1)医疗纠纷较少。没有医疗纠纷,或者医疗纠纷很少,是医患关系和谐的一个重要表现。(2)医患之间相互尊重。医者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努力让患者获得身心健康。患者则尊重医者的医术医德,遵从医者的工作安排,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3)医患之间沟通顺畅。医者会设身  相似文献   

7.
加强医患沟通融洽医患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患关系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医患矛盾不断增多。经探寻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从诸多原因中分析,既有客观因素,又有医患双方的主观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医患双方的心理因素。人的心理是支配行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不从根本上解除医患双方的心理因素,医患关系很难融洽。1.影响医患关系的心理因素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利益关系多元化倾向也反映到医患关系上,病人、家属对医疗服务需求也越来越高,医护人员的现代医疗服务模式也未完全到位,从而使医患关系产生了诸多矛盾。这些都是客观因…  相似文献   

8.
当前,医患关系如何处理是一个热点问题。为改善医患关系,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笔者从分析目前医患关系的现状与成因,以论述加强医患沟通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列举了医患间沟通不当的主要表现,从培训教育不到位、制度落实不到位、完善机制不到位三个方面分析了医患间沟通不当的原因,提出加强法规教育,增强医务人员沟通意识;坚持按规操作,增强患方对医方的信任度;讲究服务技巧,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等促进医患间沟通的对策,为医院避免或减少纠纷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产生原因:政府因素、医院因素、患者自身素质差异、社会媒体因素、医学人文精神的缺乏以及医患权利不平等.强调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总结了医患沟通的几种形式,重点提出医患沟通的努力方向: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从医学人文精神角度定位医院,从主要以单向沟通为主,向双向互动沟通转变,开展健康专题讲座,推行科室出院随访,注重媒体报道的策略,理性报道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1.
浅谈医患沟通的必要性和内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少医疗纠纷都是由于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不能令人满意造成的.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医患之间沟通不够是一个重要原因.文章探讨了医患沟通的必要性,提出医方在与患方的沟通过程中,应解决5个方面的问题,即:我要沟通什么;我要和谁沟通;我为什么要沟通;什么时候沟通最好;在哪里沟通.期望有效缓解医患矛盾,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关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医患关系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社会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患关系逐渐成为医疗保健中的重要关系.文章首先阐述了医患关系的现状,然后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医患关系:一种民事法律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一直是卫生法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作者认为,医患关系就其本质而言,应该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医患关系已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医患关系紧张是多种深层次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就如何化解医患矛盾、构建新型和谐医患关系提出了:必须确立政府基本医疗服务的政策取向、必须建立全民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健全医疗服务法律制度体系、完善医疗服务和质量的内控机制、建立医疗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的责任保险机制、完善医疗纠纷中介服务调节机制等六个方面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5.
浅谈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是当前医疗服务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产生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国家与社会医疗投入比重降低、医疗机构自身的原因、患者的因素等。解决这些矛盾应该重视调整医疗资源的合理性配置,更多的体现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及可及性。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控力度,提高医务人员的自身素质,普及医疗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和理解。建立医患互信的良好关系,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通过人性化、制度化的有效措施缓解医患关系的紧张。  相似文献   

16.
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医疗纠纷诉讼适用"部分举证责任倒置",究其原因,是患者相对医院处于弱势,以及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公信力受到质疑.文章分别分析了"举证责任倒置"对医患双方产生的潜在影响,认为医患双方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相信法律的公正,才能促使医患关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医患矛盾的现状调查及寻求医患关系平衡点的探索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着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医疗举证责任倒置“和2002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的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正式出台与实施,医患关系再次成为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热点,而医患矛盾能否正确处理既与患者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又与医院的正常运作紧密相连,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团结。作为医学生的我们就此做了一项课题研究,旨在调查医患关系的现状并寻求解决或者缓和医患矛盾的途径,同时也提出了我们自己设想的一套“金融保险和医疗法律复合型人才介入医疗纠纷处理“的方案并探索其可行性。通过对上海、苏州几家代表性的市级医院的医生和患者及几所著名高校的医学生和法学生总计742份问卷的调查,同时结合与几个知名保险公司、法院的相关负责人的访谈,我们发现:虽然现今的医患关系某种程度上说有些紧张,医疗纠纷处理的现状不容乐观,但大家对医患关系的前景还是充满了希望;与此同时,我们的设想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与支持。  相似文献   

18.
论病人"知情同意权"的回归及在医患关系中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知情同意权是病人最基本的权利,医患双方对病人权利的主张尊重均未触及到权利的核心部分,这是造成医患矛盾的症结。随着医疗自主时代的来临,病人知情同意权的回归可以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疗服务品质,同时也是相关法律法规得以充分履行贯彻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现在我国跟发达国家相比,卫生资源相对匮乏,同时也面临巨大的发展机会。处理好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关注于改善这个复杂的管理系统:首先分析医护对象的需求并引入专职社会工作者;其次关心医护工作者以便他们能心情愉悦地与医护对象相处;再者系统地改善医护环节尤其推广应用网络技术及其他高科技技术;最后,从长远观点来看,在国家医疗卫生保健制度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引入全科医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建立以人为本的新型知情同意模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医患沟通不够、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等是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知情同意是加强医患沟通、增强医患相互信任的重要方式。我们应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出发,通过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提高沟通技巧;建立和完善知情同意制度,深化知情同意的内涵;设置和完善心理咨询专科,加强人性化的知情沟通;探索新型知情同意模式;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监督机制和投诉处理制度等.让患者作出更自主、更充分的知情选择,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