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氨甲喋呤(MTX)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调节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MTX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免疫学机制,为临床MTX治疗RA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建立佐剂型关节炎(AA)动物模型基础上,通过关节炎指数评价,血清中细胞因子测定和关节切片的病理学检查,观察MTX对促炎症细胞因子如IL-1β、TNF-α和抗炎症细胞因子IL-4、IL-10的调控作用。结果:MTX预防组和对照组关节炎指数和发病率的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MTX肌肉注射治疗或外用治疗后,关节炎指数发生较显著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与MTX预防组、MTX肌肉注射组、MTX外用组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相比,对照组与各组TNF-α和IL-10的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MTX肌肉注射组与MTX外用组的TNF-α水平相差很大,P<0.05。而IL-1β、IL-4的水平各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病理组织学变化中炎症程度:对照组>MTX预防组>MTX肌肉注射组>MTX外用组。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MTX治疗(肌肉注射和外用)可以降低AA大鼠血清中TNF-α浓度,提高IL-10的浓度,从而抑制或控制RA的发生发展。但MTX治疗对IL-1β和IL-4没有明显作用,这方面的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测定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死亡因子-α(TNF-α)的水平,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RA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和健康体检者10例为正常对照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MTX+TGP+LEF组与MTX组比较,前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后者。治疗前RA患者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两组RA患者治疗后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TNF-α外,IL-1β、IL-6均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1β、IL-6和TNF-α在RA患者发病、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定期检测其水平并采取对应治疗,对降低RA患者软骨破坏,提高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对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起重要作用的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Ⅱ型胶原建立类风湿关节炎(CIA)动物模型,以MTX(0.2 mg/kg/W)进行处理,6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清进行IL-1β和TNF-α检测;分离大鼠膝关节取关节滑膜细胞(FLS)进行培养、鉴定,检测脂多糖(LPS)诱导的FLS培养上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并观察MTX对FLS分泌IL-1β和TNF-α的影响;在FLS的培养中加入不同剂量的MTX,用Westen Blot方法检测FLS中ERK蛋白及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关节炎指数评分、关节肿胀度测定及关节病理显示造模成功,分离关节滑膜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FLS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为85.5%.造模后,CIA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明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MTX能有效减少CIA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P<0.05),但未能恢复至正常水平.MTX能抑制LPS诱导的CIA大鼠关节FLS分泌IL-1β和TNF-α.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不同浓度的MTX对CIA大鼠FLS中ERK蛋白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CIA大鼠FLS中p-ERK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MTX干预后,低剂量组对p-ERK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而中、高剂量组可降低p-ERK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MTX既有免疫抑制作用,同时还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而具有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与其抑制MAPK信号通路中的ERK蛋白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中药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调控作用,研究补肾通络中药对RA治疗机制。方法随机选取健康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和RA患者36例作为RA组,采集RA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和健康者外周血,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TNF-α、IL-6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观察补肾通络中药治疗RA患者的疗效。结果补肾通络中药治疗RA的有效率为80.56%(29/36)。治疗前RA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患者治疗后较同组治疗前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A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79,P<0.05)。结论补肾通络中药可以通过下调TNF-α、IL-6表达从而达到治疗RA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FlowCytomix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细胞因子表达谱,探讨其在RA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RA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PHA刺激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FlowCytomix检测上清中细胞因子浓度。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A患者IL-17、IL-6、IL-1β、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但IFN-γ水平显著降低(P<0.05),IL-10水平无明显改变。RA患者疾病活动组IL-17、IL-6、IL-1β、TNF-α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P<0.05),但IFN-γ水平低于缓解组(P<0.05);IL-17、IL-6、IL-1β、TNF-α、IFN-γ水平与DAS28评分显著相关(P<0.05)。结论 FlowCytomix多细胞因子检测系统可特异、灵敏地检测RA患者PBMCs中细胞因子产生,RA患者PBMCs中IL-17、IL-6、IL-1β、TNF-α水平反映了其关节的炎症程度及活动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洛伐他汀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氨蝶呤组、甲氨蝶呤+辛伐他汀组,MTX组做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周记录患者压痛关节指数(TJI)、肿胀关节指数(SJI)、DAS28评分;检测IL-1β、IL-6、TNF-α。结果各组治疗后第24周疗效比较:甲氨蝶呤+辛伐他汀组能显著降低血清中升高的IL-1β、IL-6、TNF-α水平。甲氨蝶呤+辛伐他汀组达到EULAR有效的患者比例(72%),明显优于甲氨蝶呤组(65%)。结论联合应用甲氨蝶呤和辛伐他汀组治疗活动期RA,可以下调炎性因子,而且近期疗效显著优于甲氨蝶呤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β、TNF-α的变化及加味芍甘附子汤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IL-1β、TNF-α的含量及加味芍药甘草附子汤的干预作用。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1β含量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含量下降(P<0.01);模型组TNF-α含量较正常组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含量下降(P<0.01);治疗组水平较模型组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存在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增加,加味芍甘附子汤可能通过影响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达到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实验大鼠应用丹皮酚,并检测治疗后实验大鼠IL-1β、TNF-α水平,得出丹皮酚对RA的作用,探讨丹皮酚针对R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弗式完全佐剂的实验方法,制备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AA)的大鼠模型,一周后对实验大鼠应用低剂量丹皮酚(8mg/kg)、以及高剂量丹皮酚(32mg/kg)每日1次,一共应用21d.治疗后,应用了丹皮酚的RA大鼠对足肿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采用ELISA方法,得出RA实验大鼠IL-1β、TNF-α的水平.结果: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在造模15d后立即出现了后肢的足肿胀,关节炎指数升高(P<0.05);实验显示丹皮酚很明显使实验大鼠的对侧足的肿胀时间延后,并减轻RA实验大鼠足的肿胀度(P<0.05),并且高剂量丹皮酚可以减少IL-1β、TNF-α水平(P<0.05).结论:对患有RA的实验大鼠应用丹皮酚可以降低IL-1β和TNF-α的水平,提示丹皮酚可以抑制RA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对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完全弗氏佐剂免疫SD大鼠诱导AA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RhTNFR:Fc低、中、高剂量组(1,3,9 mg.kg-1)和阴性对照组(IgG-Fc 9 mg.kg-1)。记录全身评分、关节炎指数、足爪肿胀度、关节肿胀数等整体评价指标、足爪X线摄片、踝关节病理检查及评分,ELISA试剂盒测定腹腔巨噬细胞(PMφ)上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RhTNFR:Fc给药组能不同程度地降低AA大鼠升高的全身评分、关节炎指数、足爪肿胀度和关节肿胀数等整体评价指标,减轻AA大鼠的关节炎症,改善AA大鼠X线摄片评分和关节病理学变化,下调PMφ的IL-1β,IL-6和TNF-α的分泌水平。结论:RhTNFR:Fc对大鼠AA的关节炎症具有治疗作用,且抑制腹腔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香砂养胃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IL-8、IL-11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香砂养胃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清IL-8、IL-11及TNF-α水平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IL-8、IL-11、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8、IL-11、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IL-8、IL-11、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给予香砂养胃丸,治疗后血清IL-8、IL-11及TNF-α水平均有明显降低,治疗有效情况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生素A(VA)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4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及治疗2组,2个治疗组分别接受为期6个月的口服VA治疗,剂量分别为5000、10000u。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血清中VA的浓度,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诱导痰及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8、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VA浓度有所上升,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充VA1个月后,3组细胞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增加,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个月后,2个治疗组细胞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但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后,2个治疗组细胞因子水平较3个月时进一步下降,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治疗组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2组明显低于治疗1组(P<0.05)。结论:VA可以下调细胞因子IL-8、IL-1β、TNF-α的表达,进而抑制稳定期COPD患者的系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组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和血清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压和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能够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MTX)联合阿达木单抗(ADA)或来氟米特(LEF)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及对临床症状改善、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我院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8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ADA组(n=44)和LEF组(n=44),ADA组采用MTX联合ADA治疗,LEF组采用MTX联合LEF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RA患者病情评价(DAS28)]、生化指标[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和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蛋白尿)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DAS28、GH、RF、ESR、CRP、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DAS28、RF、ESR、CRP、IL-6、GH和TNF-α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泻、蛋白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结肠癌患者细胞因子IFN-γ、IL-12P40、IL-12P70、IL-6、IL-8和TNF-α的表达。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某院治疗的10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人细胞因子96孔免疫磁珠法对患者的细胞因子IFN-γ、IL-12P40、IL-12P70、IL-6、IL-8和TNF-α的水平进行分析,分析两组的细胞因子IFN-γ、IL-12P40、IL-12P70、IL-6、IL-8和TNF-α水平和实验组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间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细胞因子IFN-γ、IL-12P40、IL-12P70、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TNM III/IV期患者的IL-8水平高于对照组TNM I/II期水平,P0.05,其余细胞因子无差异,P0.05;高分化/中分化结肠癌患者血浆中的IL-12P70及IL-8水平低于低分化组,P0.05,其余细胞因子无差异,P0.05;粘液腺癌患者血浆中的IL-1β、IL-8及IL-10水平高于腺癌,P0.05;其余细胞因子无差异,P0.05。结论:细胞因子表达图谱表明结肠癌患者和健康人具有明显的差异;相关的特定细胞因子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结肠癌的某种生物学特征,细胞因子可直接评估结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深究。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3,7,14 d检测两组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CD4+、CD8+、CD4+/CD8+、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等细胞免疫指标水平;借助颅脑损伤预后恢复分级法评定两组患者预后效果,并对两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1 d两组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及免疫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7,14 d 两组患者血清TGF-β1 、IL 6、IL 10、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后1 d水平(P<0.05);随时间延长,TGF β1 水平呈现升高趋势,IL-6、IL-10、TNF-α 及CD4+、CD4+/CD8+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D8-+、HLA DR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联合组治疗后3,7,14 d血清IL-10、CD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 6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14 d时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7,14 d时HLA D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预后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使用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治疗,细胞免疫功能改善及预后效果均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IL-17及TNF-α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RA患者6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RA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IL-17及TNF-α水平,并分析血清IL-17及TNF-α水平与RA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RA患者血清TNF-α(39.36±15.75vs8.98±3.15)pg/mL及IL-17(18.04±15.23vs5.48±2.22)pg/m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血清TNF-α与IL-17成显著正相关(r=0.558,P<0.05);RF-IgM、IgA、IgG及抗CCP抗体阳性组RA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其自身抗体水平均呈正相关(r=0.359,0.392,0.470,0.392;P均<0.05)。IL-17也与上述四种抗体显著相关(r=0.259,0.352,0.471,0.492;P均<0.05)。TNF-α及IL-17均与DAS28评分相关(r=0.559,0.567;P均<0.05)。结论 IL-17和TNF-α在RA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并与RF、抗CCP抗体及DAS28评分正相关,同时RA患者IL-17与TNF-α呈显著正相关,提示IL-17和TNF-α可能协同促进RA发病。  相似文献   

17.
红花黄色素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红花黄色素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用弗氏完全佐剂建立佐剂型关节炎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红花黄色素100,50,25 mg·kg-1组,每组10只。排水法检测大鼠足趾肿胀度,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IL-1β及TNF-α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组织中IL-1β和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红花黄色素各组能显著降低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足趾肿胀度(p<0.01或P<0.05),降低血清中IL-1β及TNF-α含量水平(p<0.01或p<0.05),还能降低滑膜组织中IL-1β及TNF-α蛋白的表达(p<0.01或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能显著缓解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关节炎症,其机制与下调炎症因子IL-1β及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郭艳梅  李晓春 《安徽医药》2017,21(5):900-903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急性期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浓度水平变化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诊治中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肺炎患儿127例,将其中64例支原体肺炎(MPP)作为研究组,63例非支原体肺炎(NMPP)患儿作为对照组;并将研究组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同时又可将重症组MPP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各组急性期血清CRP、PCT、IL-1β、IL-6、IL-8、IL-10、TNF-α的浓度变化及重症MPP组恢复期各炎症指标浓度水平.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清IL-1β浓度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急性期血清IL-6、IL-8、TNF-α、CRP、PCT的浓度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对照组和重症组恢复期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IL-10在重症组、轻症组和对照组的浓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IL-6检测在诊断MPP上特异性较高.结论 血清IL-6、IL-8、TNF-α、CRP、PCT等炎症指标对早期诊治重症MPP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丙酮酸乙酯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影响,探讨其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性。方法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IA对照组及丙酮酸乙酯治疗组,建立大鼠CIA动物模型,记录大鼠的一般情况,目测评分其关节炎指数,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7和TGF-β1浓度。结果①丙酮酸乙酯治疗组大鼠平均体质量高于CIA对照组,关节炎指数低于CIA对照组(P<0.05);②丙酮酸乙酯治疗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17水平较CIA对照组明显降低,TGF-β1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丙酮酸乙酯能明显改善CIA大鼠的生存状态,减轻其关节肿胀,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17水平,提高TGF-β1水平,有可能成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藏药独一味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及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模型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甲氨蝶呤组(阳性对照组,3 mg/kg),独一味水提液低、中、高剂量组(0.5、1、2 g/kg,以生药量计)和独一味总黄酮组(200 mg/kg,以黄酮提取物计),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于右后足垫注射弗氏完全佐剂(FCA)复制佐剂性关节炎模型。注射FCA次日,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每天给药1次(仅甲氨蝶呤组每3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0天。给药第15、30天时,分别测定大鼠左后足的足肿胀度,计算其关节炎指数。第30天给药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0水平,计算其胸腺指数、脾指数,并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踝关节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给药第15、30天时的足肿胀度、关节炎指数以及给药第30天时的脾指数和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给药第30天时的胸腺指数、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踝关节可见明显的滑膜细胞增生、浸润关节腔等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给药第15、30天时的足肿胀度、关节炎指数以及给药第30天时的脾指数和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给药第30天时的胸腺指数和血清中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关节炎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与独一味水提液高剂量组比较,独一味总黄酮组大鼠给药第15天时的足肿胀度以及给药第15、30天时的关节炎指数、胸腺指数、脾指数、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踝关节病理学变化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独一味具有良好的抗RA作用,总黄酮可能是其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