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为探讨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旋菌(HP)感染的关系,应用ELISA法和胃液尿素酶试验检测16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和54例健康儿童的HP感染情况,对其中15例患儿进行了内窥镜检查。检查HP-IgG阳性率疾病组高于对照组(43.6%:14.8%),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x~2=14.7,P<0.01);胃液尿素酶试验阳性率疾病组高于对照组(15.3%:3.7%),二组呈显著性意义(x~2=5.07,P<0.05)。15例内镜检查中,慢性胃炎12例(占80%)。疾病组经抗HP治疗后症状消失,表明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与HP感染和慢性胃炎相关。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原发性肝癌(PHC)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作者对三组不同人群血清用ELISA法检测HBV感染标志的五项指标,结果PHC组HBsAg、抗-HBe、抗-HBc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三组间经统计学处理其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P>0.05,P<0.01。而PHC组的抗-HBs阳性率明显低于其它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三组不同人群的HBeA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PHC组的HBsAg阳性者中HBeAg阳性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HC组和其它肝病组HBV感染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以上结果说明HBV感染是PHC和肝硬化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大连市健康体检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胶体金双抗夹心层析法检测大连市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中抗幽门螺杆菌(Hp)抗体。分别按性别和年龄分组,统计不同组别Hp抗体阳性率;并与文献报道的不同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的感染情况做比较。结果大连市健康体检人群Hp抗体的总阳性率为30.4%,男性Hp抗体阳性率为30.0%,女性为30.9%,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1~30岁组人群阳性率最低(19.7%),随着年龄的递增,阳性率也逐渐升高(均P<0.05),至51~60岁达高峰(33.9%)(均P<0.05)。在随后的年龄组又逐渐下降,但是51~60、61~70和71~80岁组人群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1~20岁(29.4%)和81~100岁(26.7%)组人群Hp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21~30岁组人群阳性率。大连地区Hp感染率高于广州,但低于苏州和重庆(均P<0.05)。结论大连市Hp感染率与其他城市相比处于中等水平。大连地区Hp感染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至60岁左右为高峰;随着年龄的进一步增长,其感染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赵宏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8):1077-1078, 1081
目的探讨脑梗死的常见高危因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HP)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脑梗死病人常见高危因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的回顾性分析,了解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HP-IgG抗体阳性率与非脑梗死组HP-IgG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HP-IgG阳性组Hcy水平明显高于HP-IgG阴性组水平(P<0.01)。调整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饮酒等因素后,HP-IgG阳性是高Hcy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OR=5.968,95% CI:1.506~23.647,P<0.05)。结论脑梗死病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普通人群无明显差异;脑梗死合并HP感染病人,HP对其血脂水平无明显影响;但HP感染可能通过升高血清Hcy水平,增加脑梗死风险。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了32例消化不良患儿和54例健康儿血清幽门螺旋菌(HP)IgG。前者阳性率为71.87%(22/32);后者为12.96%(7/54),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消化道症状与HP感染有关,在小儿进行全面的消化系统检查困难的情况下,可先作HP-IgG检测,并对阳性者进行抗HP治疗。  相似文献   

6.
西安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戬  高户飞  童国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6):3610-3612
目的:了解我市乙肝感染现状分析,为更好地制定不同人群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调查结果来自近年公开发表的文献,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ELISA)检测血清中乙肝感染标志,结果判定参照GB17010-1997,数据处理采用常用统计方法和文献系统综述方法。结果:我市2003年至2007年累计检测317617人的数据表明,各类人群HBsAg阳性率波动在1.21%~5.57%(χ2=22621.0965,P<0.001);累计检出HBsAg阳性4855人,阳性率为4.68(4855/317617),明显低于全国调查HBsAg阳性率9.76﹪的水平,经U检验有极显著差异(U=96.3237,P<0.001)。抗-HBs累计检测14147人,结果表明各类人群抗-HBs阳性率波动在0%~47.71%,累计抗-HBs阳性率为36.63%,不同人群抗-HBs阳性率可见极显著差异(χ2=277.2812,P<0.001)。抗-HBs阳性率最高为健康体检人员(47.71%),其次为医务人员(42.21%)和公务员(40.67%),3类人员平均阳性率42.10%,经χ2检验亦有显著差异(χ2=36.7112,P<0.001)。健康体检,医务人员和公务员3类人员未感染乙肝构成最高的为公务员(53.64%),其次为医务人员(42.74%)和健康体检人员(41.35%),平均阳性率50.30%,经χ2检验可见显著差异(χ2=140.64,P<0.001)。结论:我市乙肝感染现状分析研究对了解感染指标变化、控制乙肝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A组)和健康对照组50例(B组),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清HP-IgG抗体,同时作血浆纤维蛋白原(Fg)、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检测。结果 AIS患者HP感染率为77.5%(31/40),而对照组仅为26.0%(13/50),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8.75,P<0.01);AIS患者Fg、CRP、TC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或<0.01),而TG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AIS发病与HP感染有关,抗HP治疗可能是降低AIS发病危险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8.
为调查庚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情况,本文作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健康人群、乙型肝炎患者和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GVIgG阳性率,并对上述人群血清抗—HGVIgG阳性率进行了比较。健康人群血清抗—HGVIgG阳性率为1.6%,乙型肝炎(HB)患者和丙型肝炎(HC)患者抗—HGVIgG阳性率为7.5%和9.9%。HB患者和HC患者血清抗—HGVIgG阳性率均高于健康人群血清抗—HGVIgG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庚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较多。  相似文献   

9.
血清CagA-HP IgG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胃溃疡(GU)、胃癌(GC)、慢性浅表性胃炎(CG)及无胃粘膜异常者进行CcgA-HP IgG检测的对照研究.方法:采用ELISA法对210例研究对象进行CagA-HP IgG检测,同时测定HP抗体.结果:对照组CagA-HP IgG阳性率13.2%与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HP抗体阳性率50%与GU、GC组有显著差异(P<0.001),与CG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agA-HP IgG检测对GU、GC的诊断价值优于HP抗体,并对HP感染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及根除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IL-18水平的影响,同时检测抗HP治疗前后抗体水平的变化.方法40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并以20例健康体检者为体检组,观察近期疗效及HP根除情况,同时ELISA法检测HP-IgG及IL-18水平。结果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外周血清IL-18及HP-IgG水平显著高于体检组,抗HP治疗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IL-18、HP-IgG抗体水平均有明显下降。结论抗HP治疗后IL-18水平的下降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老年人心脑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82例老年人心脑疾病患者和42例健康人血清Hp抗体IgG、IgA、IgM的含量,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心肌梗塞组与脑梗塞组的Hp抗体IgG、IgA、IgM阳性率均分别达到80%、60%、20%以上,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Hp抗体IgG、IgA、IgM阳性率分别为44.6%、25.5%、12.8%,明显低于心肌梗塞组和脑梗塞组。结论 Hp感染可能与老年人心脑疾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贵州布依族、汉族居住地成年居民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金标免疫斑点法对罗句县布依族、汉族地区801例20岁以上居民进行血清抗一HpigG、IgM检测,并采用问卷方式记录与Hp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IgG的阳性率为56.4%,IgM阳性率为29.2%,总感染率为68.7%,男女两性阳性率差异无显著,均随着年龄而增高(P〈0.05);布依族、汉族感染率无差异。居住农村者感染率明显高于城镇;饮用河水和生水明显高于饮用井水、自来水和饮用开水。多因素logistic最后筛选出年龄,居住农村,饮用生水、吸烟、文化程度,月收入,饲养家畜(禽)为HP感染的7个重要流行因素。结论贵州罗甸县布依族、汉族地区是HP感染的高发地区;布依族、汉族感染率无差异;饮水和不发达的社会经济状况是造成该地区HP高感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患者尿液和血清抗Hp抗体进行比较研究 ,探讨尿液抗Hp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以多株Hp超声上清、重组Hp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 (rHspA)纯品和重组Hp热休克蛋白尿素酶B亚单位 (rUreB)纯品混合物为抗原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对 12 6例患者的尿液抗HpIgG和血清抗HpIgG、抗HpIgA同时进行检测。结果 :使用rHspA和rUreB混合纯品进行检测 ,其特异性和敏感性明显优于Hp超声上清。诊断Hp感染的优劣顺序为 :血清IgG、尿液IgG、血清IgA。结论 :尿液的抗体检测可用于Hp感染诊断 ,尤其是尿液抗HpIgG是一个诊断Hp感染的敏感、特异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南昌地区献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Up)感染的血清阳性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监控HD在献血不同人群中感染变化规律,为优化献血人群作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式抽取2010年6-9月南昌地区不同献血种类(全血和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633人(男377人,女256人)。采取统一调查表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方式,采用ELLSA检测血清中Hp-IgG抗体,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结果献血人群总的Hp感染血清阳性率为48.66%(308/633)。男女之间、不同ABO血型间H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婚姻状况、体重指数、医务人员与非医务人员间的H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Hp感染相关的凶素分别为共同居住人数(OR=1.394,X^2=4.675,P=0.031),就餐规律性(OR=0.650,X^2=10.902,P=0.001)、吸炯(OR=0.631,X^2=6.432,P=0.011)、机采血小板献血者(OR=0.731.X^2=9.205,P=0.002)和AB血型(OR=0.512,X^2=3.995,P=0.046)。结论南昌地区献血人群中存在较高的Hp感染血清阳性率;Hp感染与同居住人数多少、是否吸炯、就餐规律性等相关联:AB型血相比A型、B型和0型不易感染Hp;机采血小板献血人群中Hp感染率较低;Hp阳性率在献血人群中的情况分布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埘于完善献血标准、对了解南昌地区的献血队伍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发生状况及其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8例CHD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抗Hp抗体及抗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Hp.CagA)抗体水平,分析其阳性率与患者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血清抗Hp抗体及抗Hp.CagA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冠心病组中Hp抗体阳性患者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包括载脂蛋白Al和载脂蛋白B水平明显高于Hp抗体阴性患者,而高密度脂蛋白却低于Hp抗体阴性患者(P〈0.05)。结论Hp感染可能会通过影响机体脂质代谢,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进而诱发CHD。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状况。方法:应用ELISA法对1 582名医院工作人员及213名非医院工作人员进行血清Hp-IgG抗体检测。结果:医院工作人员Hp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医院工作人员(P0.01);有消化不良症状者的Hp抗体阳性率高于无症状者(P0.01)。结论:医院工作人员是Hp感染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7.
李明 《重庆医学》2002,31(6):483-483,491
目的 研究胃癌前病变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分布的关系。方法 检测内镜及病理确诊的胃癌前病变439例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分布情况。结果 439例病人胃癌前病变与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CAG、IM、DYS病变显著增加,Hp感染率随病变类型的加重而明显上升,而且感染的部位逐步上移(P<0.05)。结论 Hp感染在胃癌前病变发发展过程中可能起持续促进作用。常规Hp检测应包括胃窦部及胃体高位。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荨麻疹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30例单用抗组胺药治疗效差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和21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清抗Hp抗体(Hp-IgM)。阳性者予克拉霉素,替硝唑,枸橼酸铋钾三联治疗。结果 抗Hp-IgM抗体阳性率在慢性荨麻诊为60.0%,对照组为28.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抗Hp三联治疗后8周,94.4%的患者荨麻疹症状完全缓解,抗Hp-IgM抗体转阴。结论 Hp感染可能是部分慢性荨麻疹的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Zeng QD  Lü LH  Xing PX  Lü B  Wang YS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5):1037-1039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胃腺癌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130例胃腺癌患者和142名健康对照人群中TNF-α-238G/A、-308G/A位点多态性。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了其血清中Hp-IgG/IgM/IgA型抗体浓度。结果感染Hp胃腺癌患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感染Hp的对照组(P〈0.01)。TNF-α-238G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在胃腺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1),在脚阳性胃腺癌组明显高于脚阴性胃腺癌(P〈0.05,P〈0.01)。未见TNF—α其他位点的SNP与胃腺癌组或坳阳性胃腺癌组有任何相关性。结论TNF-238GA基因型及其等位基因A与胃腺癌或感染坳的胃腺癌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短期不规则用药对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136名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住院患,根据病史分为服药组即Hp检查前一周内接受过铅剂、抑酸剂治疗的患,共四例。对照组即Hp检查前未接受过药物治疗的患考,共37例。Hp检查方法包括①血清学方法;②快速尿素酶试验(RUT);③组织学方法;④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结果:服药组RUT,组织学,13C—UBT方法Hp检出率分别为9.0%,21.2%,27.3%,均显低于对照组相应Hp检出率37.8%、40.5%、48.6%(P<0.01,P<0.05,P<0.05)。两组血清学方法Hp IgG、IgM阳性率各为48.5%,51.5%和54.1%,54.1%(P>0.05)。单独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组RUT,组织学方法Hp检出率4.0%,16.0%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方法Hp检出率(P<0.01,P<0.05)。单独服用枸橼酸铋钾、H2受体拮抗剂患中各方法Hp检出率与对照组检出率无显性差异(P>0.05)。单独服用枸橼酸铋钾、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三组Hp感染率14.3%、15.0%、16.0%均显低于对照组Hp感染率46.0%(P<0.05)。结论:Hp检查前短期使用铋剂、抑酸剂可导致Hp检出率下降,短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显降低RUT、组织学方法Hp检出率;各方法中快速尿素酶试验检出率最低。血清学方法检测Hp抗体不受药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