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由于人工导地线压接存在成效低、质量差问题,设计基于智能全自动技术的接续管导地线自动压接装置。该装置由单片机、上位机控制界面、电动推杆、红外传感器、压力变送器等装置组成,工作人员利用上位机监控界面设置导地线压接相关参数,使用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测量导地线压接尺寸,尺寸符合设定参数条件,通过单片机内PID控制算法控制步进电机推动压钳移动,完成导地线自动压接,引入射线检测方法检测压接完成后导地线质量。实验结果表明:该导地线自动压接装置测量导地线压接尺寸与实际测量尺寸平均偏差仅为0. 06 mm,说明其测量结果准确;压接成功率均超过95%。以上实验结果验证了所设计装置的压接装置稳定性与可靠性较高,质量检测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组合总压管在风机性能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用出口侧管道进行风机性能试验时,常采用皮托管测流量.本文根据总压管和均速管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流量测量装置,并通过试验证实了其在实际使用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巨应力阻抗效应的检测原理以及巨应力阻抗材料应变因子的定义,对其检测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设计研究.重点设计了张力加载装置,并提出了消除测量样品安装误差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管道检测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了一套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管道检测控制系统.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利用嵌入式计算机技术,设计了泵控模块、压力监测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等功能模块硬件系统,并编写了系统接口应用程序和上位机可视化监控程序,实现了上位机对管道压力检测与对供水水泵的控制.利用所设计的系统与实验室现有的管道检测装置进行了管道泄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性能可靠,实现了管道检测的自动采集与控制,可以用于其他类似应用设备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重点阐述基于临界折射纵波(LCR波)的超声环形组合探头管道焊缝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该方法用于实际测量,可提高管道焊缝残余应力检测的效率。详细介绍了检测系统硬件和软件,并对残余应力与纵波声速的线性关系进行实验分析,通过切块分离法验证了该方法测量输送管道焊缝残余应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系统中的标准流体是通过过程控制系统产生的,过程控制系统中的PLC控制器采用PID算法控制调节阀的开度从而实现对流量的精准控制。通过对实际管道的流体仿真得出管道的流场、流速分布,确定平流区域从而确定待测管的安装调试位置。通过实验表与标准表的参数对比验证系统的控制精度;通过不同安装位置下实验表的数据差异分析安装位置对流量测量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知该系统能够对安装位置的选择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水下管道自动坡口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设计了专门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管道安装、维修的水下坡口机。根据总体维修方案的要求,考虑到现场作业的特殊需要,确定了由径向进给机构、周向爬管进给机构、链条固定及导向装置、切割/坡口刀具等部件组成的本体方案,给出了比例阀控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参数计算。针对坡口机在水中的实际工作,确定了坡口机的控制方案及故障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梯门机轿门运行时速率测量的要求,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构建实时速率测量系统,避免复杂的安装过程而利于直接的在线检测.提出分别基于硬件积分和软件积分的速率测量及消零方案.并利用多轴加速度检测的方法消除重力误差以及安装至轿门时产生的倾斜误差.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输至上位机以存储和显示.微控制器,加速度传感器和无线收发芯片均具有低功耗特性以满足长时间运行.设计了角速度和速度的标定装置并给出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9.
毕雪  段森  杨晓辉 《机械工程师》2022,(9):151-153+156
与汽轮机设备连接的进汽管、排汽管、抽汽管等主要管道,由于其运行参数高、尺寸较大、距离较长,其端口会产生较大的推力和力矩,直接影响设备稳定性。国内分体负责制的工作现状,导致在管道设计和安装阶段造成缺失控制项。文中通过比对国内外管道工作流程,分析目前国内管道设计安装中存在的不足,总结需要考虑的工况和因素,分析其影响效果,建立管道计算和安装控制体系,完善汽缸稳定性控制体系,达到管道与汽轮机一体化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0.
应力集中是导致油气管道发生破坏的重要原因,它的存在给管道的安全运行带来风险。针对油气管道的应力在线检测及风险评价,提出弱磁应力内检测技术。对弱磁信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利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材料仿真软件对铁磁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弱磁效应进行计算。提出管道差异运行压力下二次弱磁内检测法,给出油气管道应力集中程度的评价方法。自主研发高精度弱磁应力内检测装置并在实际管道中进行应用,实现长输管道应力集中的在线内检测及风险评价。利用各种检测手段对检测结果进行现场验证。结果表明:弱磁信号的产生与应力及其损伤状态直接相关。应力作用根本上导致原子磁矩变化,宏观表现为弱磁信号随应力的变化而变化。管道差异运行压力二次弱磁内检测可以准确评价管道应力集中风险程度。工程实际应用及开挖验证表明了管道弱磁应力内检测技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