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罗布麻的生物酶脱胶与精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红  白璐  李毅  殷刚 《纺织学报》2006,27(12):102-104
对罗布麻开发中的生物酶脱胶工艺及罗布麻精梳工艺进行了分析。指出开松的原则是“低速度、慢开松、小密度”;分离的关键是离心力的大小,必须考虑终末速度和腾空速度;梳理成形则应采用完全罗拉式梳理,对麻纤维损伤小。  相似文献   

2.
化学脱胶不仅损伤纤维且对环境污染严重,采用生物酶对菠萝纤维进行脱胶处理,纤维损伤小且环保.通过对生物酶脱胶后纤维的质量损失率、残胶率、木质素残余率、断裂强度和白度的测试比较,得到酶脱胶处理的最佳工艺为:脱胶酶浓度3 g/L,pH值9,脱胶温度55℃,时间3h.脱胶后菠萝纤维中木质素未完全去除,纤维中仍有胶质残留,断裂强度和白度较好.  相似文献   

3.
利用好氧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微生物脱胶,以脱胶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了磷酸氢二钾用量、初始接种量、脱胶时间、脱胶温度对脱胶的影响,再在较优工艺条件下探讨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脱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优工艺条件为磷酸氢二钾用量6 g/L,初始接种量10%,脱胶时间24 h,脱胶温度37℃;预处理(预水浸、预...  相似文献   

4.
大麻生物酶一化学联合脱胶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选用了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进行大麻生物酶脱胶,比较了这两种酶的脱胶效果,并在生物酶脱胶的基础上进行化学脱胶,确定了大麻生物酶-化学联合脱胶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采用生物酶—碱氧联合脱胶,通过单因子和正交实验对桑皮纤维的脱胶工艺进行优化,最优工艺为选用粉末状的碱性果胶酶,配制成50g/L的碱性果胶酶水溶液,水浴温度:53℃,常压,最适pH值9.0,浴比:1∶30,处理时间:12h.  相似文献   

6.
采用3种方案完成构皮纤维的化学脱胶,重点对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和碱煮时间分别进行单因子综合实验,最终确定了一条化学脱胶工艺。同时发现构皮纤维的横截面是带有中腔不规则的椭圆形结构,且呈束纤维分布。研究表明:化学脱胶能够制取达到纺织用目的的构皮纤维。  相似文献   

7.
黄麻纤维高温脱胶工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鉴硫酸盐蒸煮法,对黄麻纤维的精细化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了高温碱煮练结合预氧处理工艺对黄麻纤维脱胶的方法,并运用正交分析方法,着重分析了煮练温度、NaOH浓度和硫化度3个因子对黄麻纤维脱胶效果的影响.通过比较黄麻纤维脱胶后的细度、断裂强度等指标,得出了高温碱煮练精细化工艺处理黄麻纤维的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硫酸盐蒸煮原理对黄麻纤维进行高温碱煮练是一种有效的脱胶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麻生物酶-化学联合脱胶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用了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进行大麻生物酶脱胶,比较了这两种酶的脱胶效果,并在生物酶脱胶的基础上进行化学脱胶,确定了大麻生物酶-化学联合脱胶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生物脱胶酶处理对桑皮纤维脱胶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优化生物脱胶酶处理的工艺条件,并测试分析了主要技术指标——残胶率。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53℃,生物脱胶酶(KDN-T01F)用量14 g/L,pH值9.0,处理时间12 h时,桑皮纤维能获得相对较好的脱胶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麻纤维采用化学脱胶会对纤维造成损伤的问题,提出了大麻纤维果胶酶脱胶的新方法。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果胶酶脱胶的最佳工艺,即作用时间2h,果胶酶浓度5g/L,pH值4.5,温度50℃;后处理氢氧化钠浓度0.6%。  相似文献   

11.
通过预处理、复合酶处理和碱精炼工艺对苎麻纤维进行脱胶处理,得到优化的碱性复合生物酶脱胶工艺: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水溶液预处理的苎麻纤维通过果胶酶(40 g/L)和漆酶(10 g/L)的复合酶在52℃处理3 h;随后,在100℃通过NaOH水溶液(10 g/L)继续处理3 h.通过该工艺处理后的苎麻纤维残胶率为4.8%,断...  相似文献   

12.
苎麻化学脱胶新技术的评述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
对稻秸秆的化学成分做了定量分析,确定其提取的方法及研究价值.采用同浴脱胶、漂白工艺,初步探讨了稻秸秆纤维的提取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碱量、温度、时间对纤维性能的影响.采用模糊数学及正交设计的理论方法,建立多个目标评价值的综合评价函数,解决了3个评价指标优化条件不一致的问题.对稻秸秆纤维的性能做出了合理的评价.得出最佳参数为:氢氧化钠40%,温度90℃,时间120 min,双氧水10 mL/L.通过试验所得的纤维性能良好,利于纺织工业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罗布麻微波-超声波脱胶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针对罗布麻胶质含量高,脱胶比较困难的特点,介绍了-种新型的脱胶方法,即利用微波预处理、低频超声波和高频超声波相结合的方法对罗布麻进行脱胶处理.分析了罗布麻脱胶前后胶质的变化和精干麻的品质指标.实验表明,该脱胶方法能明显改善罗布麻纤维的品质,充分分离麻纤维束,并且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脱胶方法.通过有无微波预处理的实验表明,微波预处理能够提高罗布麻超声波脱胶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麻纤维采用化学脱胶会对纤维造成损伤的问题,提出了大麻纤维生物酶脱胶的新方法.并且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生物酶脱胶的最佳工艺,即作用时间2h,果胶酶浓度5g/L,pH值4.5,温度50℃;后处理氢氧化钠浓度0.6%.生物酶对大麻进行脱胶处理,其作用条件温和,对纤维损伤小,生产中容易掌握脱胶的程度,有利于提高出麻率,且耗水少、污染轻.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利用农业生物资源, 丰富纺织用天然植物纤维, 对秋葵纤维进行化学脱胶的理论探讨和试验研究。通过化学分析,确定了秋葵的化学成分组成。根据组成,采用二煮法和漂煮联合法对秋葵化学脱胶工艺进行初探。研究在碱煮过程中逐次加入助剂JFC、Na2SiO3和尿素对胶质去除的影响,并对脱胶效果进行比较。利用扫描电镜分析脱胶前后纤维纵向结构的变化,并对纤维的拉伸强度进行测试与评价。实验结果表明: 秋葵纤维主要化学成分为50.8%纤维素、20.21%半纤维素和16.66%木质素;漂煮联合是一种有效的脱胶方法;经该法脱胶后的秋葵纤维性能与黄麻工艺纤维性能接近。  相似文献   

17.
程芬  张兴群  王云龙  王颖 《纺织学报》2022,43(12):82-87
为提高罗布麻微生物脱胶效率,采用透明圈法、DNS比色法以及16S rRNA分子鉴定等方法从新疆乌鲁木齐南山野生麻生长区土壤中筛选优势脱胶菌株,并设计正交试验将所筛优势菌株用于优化新疆罗布麻微生物脱胶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所筛7株菌具有较高果胶酶活、木聚糖酶活,低纤维素酶活,适用于罗布麻微生物脱胶的实际应用;7菌种主要为芽孢杆菌属,此外还有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和泛菌属;在脱胶液pH值为7,浴比为1∶40,摇床转速为90 r/min的最优脱胶工艺参数下,最佳脱胶方式为7菌系复合脱胶,脱胶时残胶率可降至30.45%,脱胶效果改善,同时菌株之间形成稳定的脱胶菌群,脱胶时菌种之间的协同作用、拮抗作用会影响菌群的脱胶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大麻生物酶——化学联合脱胶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了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进行了大麻生物酶脱胶 ,比较了这两种酶的脱胶效果 ,并在生物酶脱胶的基础上进行化学脱胶 ,确定了大麻生物酶—化学联合脱胶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9.
 由于红麻纤维木质素含量较高,脱胶工艺效果不佳,严重制约了人们对其的开发利用。本文通过预氧、碱煮、脱胶后处理(尿素浸泡和机械开松)工艺,运用化学与物理相结合的方法对红麻纤维进行脱胶加工,对影响脱胶效果的因子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双氧水用量为10%(o.w.f),NaOH用量为6.5%(o.w.f)、Na2S用量为8%(o.w.f),煮练温度为95℃,煮练时间为140min,尿素浸泡时,质量浓度为3g/L时可达到最佳溶胀效果;机械开松前后,纤维细度(支数)提高了15%、断裂强度仅下降4.7%。经上述工艺可使红麻纤维断裂强度达到3.85 cN/dtex,细度(支数)可达738公支,其可纺性指标以及纤维品质均有明显改善,为后续纺纱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罗布麻生物脱胶工艺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College of Textile;Donghua University;Shanghai 201620;China;2.Laboratory of New Fiber Materials and Moden Textile;the Growing Base for State Laboratory;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 266071;China;3.College of Textiles and Fashion;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 266071;China;4.Shenzhen Import and Expor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Shenzhen;Guangdong 518045;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