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制备抗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LDHp)单克隆抗体(McAb),并对其特异性进行鉴定,用纯化的LDHp重组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McAb,筛选出分泌高滴度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测定其免疫球蛋白亚类及其效价,ELISA、Westen blotting试验分析其特导性。结果,制备出2A5和 1H10两株能稳定分泌抗LDHp 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两株单抗均为IgG2b,2A5和1H10培养上清的ELISA效价分别为1:512和1:256,腹水效价分别为1:25600和1:12800,两株单抗与间日疟、红细胞、弓形虫、日本血吸虫等抗原均不发生交叉反应,能识别恶性疟原虫的33Kda虫源蛋白。证明制备的抗LDHp杂交瘤细胞株能分泌高滴度和高特异性的单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抗Ras相关蛋白RalB的单克隆抗体(McAb),探讨RalB蛋白在哺乳动物真核细胞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RalB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纯化的原核表达RalB蛋白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融合,通过间接ELISA的筛选和有限稀释克隆化,获得稳定分泌抗RalB蛋白的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blot方法分别对RalB在组织中的表达及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获得2株能高效分泌特异性McAb的抗RalB的杂交瘤细胞系F001,F002,其免疫球蛋白亚类均为IgG1。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表明RalB定位于肝癌细胞的细胞膜,Western-blot显示RalB在不同的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中均有表达。结论成功获得抗RalB的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RalB与肿瘤的相关功能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分泌抗AIB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分泌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特异性鉴定。方法:以纯化GST-AIB1-C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 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杂交瘤细胞采用间接ELISA筛选。结果:成功筛选出4株稳定分泌抗AIB1-C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Western-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这些McAb特异性高,亲和力强。结论:成功研制出抗AIB1-C单克隆抗体,为双抗体夹心法ELISA试剂盒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获得稳定、高效分泌抗氯霉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方法以CAP-HS-BSA免疫BALB/c小鼠,用细胞融合技术筛选抗氯霉素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体内诱生腹水法大量制备单抗。捕获ELISA法测定小鼠免疫球蛋白亚型,间接ELISA法测定腹水效价;用两步硫酸铵法和G蛋白亲和层析法来纯化腹水。结果成功建立了一株分泌抗CAP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4D10。经检测,其分泌的抗体亚类为IgG1,杂交瘤染色体数目90-110条,间接ELISA检测诱生小鼠腹水的抗体效价达1∶2.56×105,纯度达95%,该细胞连续培养生物学性状稳定。结论成功制备的抗氯霉素单克隆抗体4D10效价高、纯度高,为利用该单抗研制检测氯霉素残留试剂盒提供原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抗人双特异性磷酸化酶23(Dusp23)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为Dusp23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纯化的原核表达Dusp23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待免疫小鼠血清效价满足融合需要,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经多次筛选及克隆化建立可稳定分泌抗Dusp23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将细胞株打入BALB/c小鼠腹腔制备腹水,用ProteinG亲合层析柱纯化所得腹水获得纯化抗体,ELISA及Western-blot检测抗体的效价和亲和力,并用亚型鉴定试纸条鉴定单克隆抗体的亚型。利用纯化后的两株单克隆抗体对临床收集的肝癌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筛选到2株(N012和N013)可以稳定分泌人双特异性磷酸化酶23(Dusp23)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并对其进行纯化和鉴定,两株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效价分别为1:5120和1:2560,腹水效价分别为1:25600和1:12800,以肝癌细胞HepG2和重组Dusp23蛋白为抗原,利用纯化后的两株抗体Western-blot鉴定结果均在预期位置出现阳性条带。两株杂交瘤细胞分泌抗体的亚型鉴定N012和N013均为Ig...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和鉴定鼠抗粉尘螨主要变应原Derf1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方法利用重组Derf1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NS-1细胞融合。通过间接ELISA法筛选特异性分泌的杂交瘤细胞。用杂交瘤细胞株诱生小鼠腹水,应用蛋白A亲和层析法进行抗体纯化。采用Ig类与亚类鉴定试剂盒鉴定该单克隆抗体的Ig亚型;通过间接ELISA、Western Blotting鉴定该单克隆抗体的特性和交叉性。结果获得6株可稳定分泌鼠抗粉尘螨主要变应原Derf1的单克隆抗体,其Ig亚型均为IgG1,且6株单抗均具有良好的效价。ELISA和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该6株单抗均能识别重组Derf1蛋白和天然的粉尘螨提取物。其中,除了484不识别屋尘螨提取物,其他均能识别。结论成功制备了6株鼠抗粉尘螨主要变应原Derf1的单克隆抗体,为建立粉尘螨主要变应原Derf1检测及纯化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特异性抗hMAM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制基于hMAM的乳腺癌早期诊断试剂盒奠定基础。方法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运用杂交瘤技术制备、间接ELISA法及免疫组化法筛选出能稳定分泌特异性抗hMAM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结果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了2株能分泌特异性抗hMAM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hMAM-A2及hMAM-B7,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亚类均属于IgG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2株细胞分泌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能与34kDa处的hMAM抗原形成单一的蛋白质显色条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其仅与乳腺癌组织呈阳性反应,与其他肿瘤组织不发生交叉反应。结论利用鼠-鼠杂交瘤技术成功的制备了2株稳定分泌高效价、高特异性抗hMAM的杂交瘤细胞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抗恶性疟原虫EBA—175的单克隆抗体(McAb),为恶性疟原虫的诊断及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恶性疟原虫EBA-175(Ⅱ区F2段)重组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McAb,间接ELISA筛选分泌高滴度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测定其免疫球蛋白亚类及其效价,ELISA、Western blot试验分析其特异性。结果筛选获得6株稳定分泌抗重组EBA-175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1F3、2E8、2H5、4Al、4C3、4H9,6株McAb经鉴定其亚类5株为IgG1,1株为IgG2a,6株McAb的培养上清ELISA效价为1:256~1:512,腹水效价为1:12800-1:25600,间接ELISA显示其中4株McAb 1F3、2H5、4A1、4H9能与恶性疟原虫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只有1F3、4A1、4H9在Western blot试验中识别恶性疟原虫Mr约35000的虫源蛋白。结论获得了能稳定分泌高特异性抗EBA175McAb的杂交瘤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制抗人转运调节因子(FXYD)6功能区单克隆抗体库,筛选分泌胞内、胞外区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对鉴定胞外区单克隆抗体生物学作用.方法 原核表达并纯化去除跨膜区域FXYD6功能区重组蛋白,FXYD6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后的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多次筛选及克隆化,建立稳定分泌抗人FXYD6胞外区或胞内区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分别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抗体特异性及亚型,细胞流式技术筛选可识别天然构象的胞外区单克隆抗体,用腹水诱导法对胞外区单抗进行制备、纯化并检测亲和常数,高表达FXYD6的HepG2细胞系检测胞外区单抗的功能.结果 成功获得分泌抗人FXYD6胞外区或胞内区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库,制备出具有功能阻断性的胞外区单抗.结论 制备的抗人FXYD6胞外区单抗可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鼠抗早孕因子(EPF)单克隆抗体,纯化并进行鉴定。方法用重组EPF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获得抗EPF杂交瘤细胞株,注入BALB/c小鼠腹腔制备腹水型单抗,Protein-G亲和层析纯化后,SDS-PAGE电泳鉴定其纯度,用间接ELISA法测抗体效价,ELISA相加试验测定抗原表位,用Western blotting鉴定其特异性,并进行类及亚类、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筛选出2株具有较高活性和良好稳定性的分泌抗EPF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腹水的抗体效价均高于2×10^-5,2株单抗均为IgG类IgG1亚类,轻链类型均为κ,细胞核型分析符合杂交瘤细胞特征,特异性良好,2株单抗有不同的抗原表位。SDS-PAGE电泳显示纯化后抗体有较高的纯度,Western blotting表明其与EPF抗原有特异结合性。结论成功制备2株具有较高活性的鼠抗EPF单克隆抗体,为建立检测EPF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TGF-β1在体外对小鼠胚胎发育及胚胎种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①收集小鼠2-细胞期胚胎,在含不同剂量TGF-β1的M16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并进行胚胎移植,观察着床率;②测定移植后小鼠外周血及胚胎种植部位母胎界面IL-10/INF-γ水平.结果 ①1 ng/mL和10 ng/mL TGF-β1能提高2-细胞期胚胎体外发育速率、质量和胚胎着床率.其中TGF-β1 10 ng/mL时作用最显著,TGF-β1浓度过高对体外胚胎发育不利;②M16+TGF-β1 10 ng/mL组体外培养囊胚移植后母胎界面INF-γ低于M1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89±11.31) pg/mL vs. (43.23±18.09) pg/mL,P<0.05].两组间IL-10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①小鼠胚胎体外培养基中加入适宜浓度TGF-β1可提高2-细胞期胚胎体外发育速率、质量和胚胎着床率;②TGF-β1可能通过促进体外胚胎发育速率和质量,改善胚胎和内膜发育同步性,促进母胎界面Th1/Th2平衡向Th2偏移而促进胚胎着床.  相似文献   

12.
汪小平  赵雄飞  易绍萱  陈渝  太光平 《重庆医学》2005,34(6):897-897,899
目的构建一个人白介素10(hIL-10)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为研究hIL-10的生物学活性打下基础.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提取质粒pCDHIL-10中hIL-10全长cDNA,采用定向克隆的方法将hIL-10基因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的多克隆位点中,经转化、扩增、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电泳鉴定分析.结果外源性hIL-10基因成功插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的中.结论成功完成了人白介素10(hIL-10)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为今后进一步研究hIL-10的生物学活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乳酸乳球菌及植物乳杆菌对尘螨致变应性气道炎症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对其脾细胞MAPK通路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实验小鼠分对照组(N组)、尘螨组(单纯尘螨致敏激发,M组)、尘螨+乳酸乳球菌组及尘螨+植物乳杆菌组[尘螨致敏激发同时分别用乳酸乳球菌灌胃(L组),植物乳杆菌灌胃(P组)],末次激发后3 d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脾细胞分泌IL-4/IFNγ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脾细胞中总的及磷酸化P38、ERK和JNK蛋白水平。结果口服乳酸菌明显减轻尘螨致敏激发导致的嗜酸细胞性气道炎症,以喂服乳酸乳球菌更显著。L组及M组脾细胞培养上清IL-10的生成显著增加(P<0.05),并以L组更明显,且其IL-10的释放率亦明显高于其余三组(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L组和P组分泌IL-4的CD4+细胞减少的同时,总CD4+细胞比例反而增高,以L组为明显。M组与P组磷酸化P38表达水平较N组显著增高,L组与N组比较基本无变化,各组间的磷酸化ERK及JNK无明显差异。结论口服乳酸乳球菌可改善尘螨所致小鼠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其免疫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浆中白介素-10(IL-10)水平与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颅脑外伤患者30例,依据GCS评分结合瞳孔、呼吸及循环系统改变分为轻度(Ⅰ级)、中度(Ⅱ级)、重度(Ⅲ级)三组.病例纳入标准为患者伤前健康,无肝炎、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史,另选健康人1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伤后第1、3、5、15天血浆IL-10水平.结果:在30例患者中均检测到IL-10,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明显高于轻型患者,其中5例死亡前IL-10再次出现高峰.IL-10水平与颅脑外伤临床分级呈正相关(r=0.645,P<0.05).结论:IL-10水平与颅脑外伤患者预后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临床各类型的休克进行ICD-10编码分析,保证休克编码质量。方法对休克的临床类型、病因进行分析研究,结合ICD-10编码的规则,对2003年-2005上半年所有出院的休克病例编码质量逐一调查分析。结果调查的休克病例有245例,编码错误38例,误码率15.5 %。结论休克的临床诊断与ICD-10存在差异;休克的病因多种和休克的类型多样化;编码员对ICD-10编码的规则不熟练等是误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7肽诱导小鼠树突状细胞免疫应答机制。方法采用"Bulk培养法"制备树突状细胞,经7肽免疫10d的小鼠,取脾细胞,分选CD4+T细胞与经过7肽负载并成熟树突状细胞共孵育24h,收集上清,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上清细胞因子。结果细胞表面CD11c的表达率超过80%,具有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实验组CD4+T上清中TNF-α降低,IL-5、IL-2及INF-r均升高(P〈0.05)。结论利用此法能在体外培养出大量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7肽能诱导以Th1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ICD-10疾病诊断标准,规范了门诊医师工作站疾病诊断字典库,便于医师使用,利于HIS系统、医保付费、科研、统计等工作。方法将HIS系统中的疾病字典更新为国际疾病分类(ICD-10),规范门诊诊断,同时制定措施保障新疾病字典成功启用。结果门诊医师工作站成功实现疾病字典切换,增加和规范了门诊诊断,方便了医师操作,提高了管理水平,为今后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结论通过此项工作,提高了门诊管理水平、规范了门诊诊断、保证了医保上传疾病数据的准确性,并且为门诊疾病分类、数据分析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辅酶Q10(coenzyme Q10,CoQ10)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立体定向技术,向大鼠一侧纹状体内定向注射6-OHDA,建立早期帕金森病的大鼠模型.对照组只建立模型,不给CoQ10,研究组术前一周开始预服CoQ10,连用5周,手术4周后采用Nissl染色和TUNEL法观察黑质病理变化.结果 研究组黑质凋亡细胞数(31.75±2.99)与对照组(43.50±6.56)比较明显减少(P<0.05),Niststl染色结构得到改善.结论 COQ10能有效防止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CD10免疫组化染色在基底细胞癌(BCC)和毛发上皮瘤(TE)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0在96例BCC和46例TE中的表达,观察CD10在肿瘤细胞及周围间质中的表达模式.结果 96例BCC中除1例外均出现基底样瘤细胞表达CD10,尽管有5例BCC间质有灶性阳性,但所有标本未见单独的间质细胞阳性.46例TE均有瘤细胞团周围间质细胞CD10阳性染色,出现毛乳头样结构的36例TE毛乳头样结构均阳性.其中6例出现灶性周围基底样细胞阳性,但均有强的间质染色.结论 CD10在TE及BCC中表达模式明显不同,CD10免疫组化染色能很好地协助鉴别诊断BCC和T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的含量,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IP-10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正常对照、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患者、48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血清中IP-10的含量,并对其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进行分析。结果:IP-10在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血清中含量均显著低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0.01),且IP-IO在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与手术病理分期(P<0.05)、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血清中p-10含量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并与卵巢上皮癌的侵袭、转移、疾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