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低品位硫化铜矿细菌浸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了矿石粒度、矿浆含量、接种量对大冶露天矿石和井下矿石的摇瓶浸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度对露天矿和井下矿的酸耗影响大,对井下矿的浸出率影响高度显著; 矿浆含量对酸耗影响大,对浸出率则不显著; 在接种的初期,接种量对酸耗与浸出率都有影响,2d后接种量的影响消失; 井下矿浸出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粒度<0.154mm,矿浆含量10%,接种量10%; 露天矿浸出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粒度<0.154mm,矿浆含量20%,接种量7.5%.  相似文献   

2.
根据钠硝石矿特性,研究在浸取过程中粒度、时间、温度的变化对硝酸钠浸出影响。  相似文献   

3.
《轻金属》2018,(8)
本文采用熔融碱处理蛇纹石,将蛇纹石中的二氧化硅除去制备氧化镁,讨论了碱熔温度、碱熔时间、碱矿比以及矿物粒度对蛇纹石中SiO_2浸出率的影响。在碱熔温度为500℃、碱熔时间为20min,碱矿比值为3.0,矿物粒度为44~61μm的条件下,蛇纹石中二氧化硅的提取率为86.4%,此时,蛇纹石碱熔渣中含氧化镁含量为75.5%。  相似文献   

4.
冉金城  邱显扬 《贵金属》2020,41(4):44-50
采用经典一阶浮选动力学模型对矿物浮选回收率及分离效率进行了拟合计算,研究矿石粒度对铅锌分离过程中铅、银和锌的浮选行为的影响。建立了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平均给矿粒度对矿物回收率及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等粒级(-74~+20 μm)下铅和银的浮选回收率最高,而微细粒级锌夹带严重,3种矿物的浮选速率均随矿石粒度的减小而减小;-105~+20 μm粒级下矿物的分离效率最高,过粗或过细均不利于矿物的浮选分离。BP-ANN预测结果表明,该矿石的最佳平均给料粒度为26~94 μm;银具有良好的铅依存性,通过添加锌抑制剂ZCY,配合使用对银矿物有良好选择性的捕收剂DA-1,可以实现银在铅锌分离中的导向回收。  相似文献   

5.
过渡层红土镍矿中的镁质矿中和沉矾浸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沉矾浸出法将铁质矿浸出液对镁质矿进行沉矾浸出。结果表明:镁质矿酸浸过程中,在镁质矿粒度为106~150μm、搅拌强度为150 r/min、终点pHe值为1.3、温度为95℃的条件下,浸出镁质矿3 h,镍、镁、铁的浸出率分别为93.34%、78.28%、26.4%;在沉矾浸出过程中,在反应温度为95℃、搅拌强度为150 r/min、硫酸钠中的钠与形成黄钠铁矾中的钠的摩尔比x为1.3、镁质矿粒度为106~150μm、反应终点pHe为1.3±0.2的条件下,沉矾浸出5 h,镍浸出率能达到92%,镁浸出率在74%以上,铁质矿浸出液除铁率达到87%以上,铁质矿浸出液中铁的浓度在15.87~42.16 g/L的范围内,对镁质矿的镍、镁浸出及铁质矿浸出液中Fe的浓度没有显著的不利影响,溶液中铁基本上控制在4 g/L以下。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铝土矿资源十分丰富,约占全国总储量的40%左右,山西省也是全国主要的能源基地。我们从全国铝工业战略布局出发,对山西现有及潜在铝土矿和石灰石矿资源、建厂条件等进行了现场调查。发挥山西省铝土矿资源优势,不仅对山西省,而且对全国铝工业的发展也有重大意义。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合理安排已经投产的山西铝厂生产及扩建、山东铝厂阳泉铝矿的续建以及山西第二铝基地的规划等做了全面论证并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硫化镍矿资源的日趋枯竭,铜镍氧硫混合矿的利用将会愈发受到关注。通过对原矿进行差热-热重、XRD以及热力学分析,揭示焙烧过程矿石矿相的转变历程,研究铜镍氧硫混合矿焙烧过程中矿物粒度、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铜、镍、铁转化的影响,探索浸出过程中溶剂、液固比、浸出温度及浸出时间对铜、镍、铁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粒度为74~80μm、焙烧温度为600℃、焙烧时间为2 h、选择水作为浸出溶剂、浸出温度为60℃、液固比为6:1、浸出时间2 h时,镍和铜的浸出率达到最高分别为46.25%和96.27%,铁的浸出率低于1%。  相似文献   

8.
晋豫铝土矿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山西铝厂拜尔法对铝土矿的要求,对晋豫铝土矿进行专题研究:铝土矿资源调查:矿石物质组分的研究;矿石加工性能试验。从而得出结论,建立山西铝厂在收购铝土矿时,把山西境内的铝土矿收购放在首要位置;对河南铝土矿只宜收购A/S在10以上的高品位矿石,且与山西矿及孝义西河矿搭配使用,以满足山西铝厂拜尔法生产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9.
熔模铸造用粉砂粒度优化级配对铸件表面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桂荣  姜不居 《铸造》1990,(6):22-28
主要论述了熔模铸造用耐火材料粉砂粒度的特性参数、粉砂粒度的优化级配、粉的粒度分布对涂料性能、型壳及铸件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砂的粒度分布对型壳及铸件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用IPP粉末多孔材料测定仪通过对细粉粘性流粒度的测定,计算出全比表面积粒度及各种比表面积。对影响粘性流粒度及比表面积的条件进行了选择。探讨了影响测定结果的一些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钒钛磁铁矿提钒尾渣浸取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硫酸氢氟酸次氯酸钠组合浸出体系浸取钒钛磁铁矿提钒尾渣中的钒,研究浸出过程中试剂浓度、浸出液固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物料粒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钒的浸出率随试剂浓度、液固比、温度和时间的升高而增大;当矿物粒度小于0.20 mm时,钒浸出率有随矿物粒度变小而减小的趋势。在物料粒度0.15~0.25 mm、初始硫酸浓度150 g/L、初始氢氟酸浓度30 g/L、次氯酸钠加入量为矿量1.5%、矿浆液固比6:1、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6 h、搅拌速度500 r/min的条件下,钒的浸出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型原生金红石矿的选矿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湖北枣阳金红石矿、山西代县碾子沟金红石矿、河南西峡金红石矿、河南方城金红石矿、陕西商南金红石矿、四川会东新山金红石矿及江苏等地榴辉岩型金红石矿的矿石性质及近年来各研究单位对这些地区的矿石进行选矿试验研究的结果。分析指出我国原生金红石矿选矿工艺的特点是:①磨矿细度是影响金红石选别的重要因素,阶段磨矿、擦洗磨矿、添加助磨剂等手段均可有效提高选别效果;②根据原生金红石矿矿物组分及嵌布关系复杂的特点,金红石矿的选别必须采用重选、磁选、浮选、电选、酸洗等组成的联合选矿工艺,才能获得高质量的金红石精矿;③根据原矿品位低的特点,应将选矿工艺分为粗选和精选两阶段进行;④选择高效、无毒的组合捕收剂和调整剂,采用浮选法处理原生金红石矿是今后研究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3.
焙烧氟碳铈矿硫酸浸出稀土的动力学(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硫酸浸出德昌稀土与天青石共伴生矿的焙烧矿过程。考查粒度、搅拌速度、硫酸浓度和温度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并对稀土的浸出动力学进行分析。在选定的浸出条件下:粒径0.074~0.100mm、硫酸浓度1.5mol/L、液固比8:1、搅拌速度500r/min,稀土浸出反应受内扩散控制,表观活化能为9.977kJ/mol。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一种湿法制备技术利用珍珠岩层矿制备珍珠岩抛光磨料。与传统干法工艺相比,珍珠岩抛光磨料产品产率从30%提高到70%以上,颗粒粒度百分之百小于150μm,而0-44μm粒级含量不到10%。粒度分布更加合理,完全满足玻壳行业及相关行业的要求。湿法制备珍珠岩抛光磨料是珍珠岩加工业充分合理利用珍珠岩层矿的十分有效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前,铜陵有色金口岭矿业公司选矿车间碎矿系统技术改造项目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职工节能减排优秀合理化建议”,该项目实施3年来,在节约生产用电、维修及材料费用等方面成效显著,累计创造经济效益415.98万元。这一改造项目自2005年4月投入生产以来,自产矿最终产品粒度保持不变,而转炉渣最终产品粒度由改造前的16mm左右降至10mm以下;  相似文献   

16.
对碱石灰烧结法处理霞石矿的烧结和溶出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确定了该霞石矿的生料配比、烧结温度范围及正烧温度,并对此烧结最佳条件下得到的熟料通过实验确定了溶出过程的粒度、温度、时间等条件,最终获得溶出率分别为Al2O3 90.6%、Na2O 91.8%、K2O 94.5%.  相似文献   

17.
吴志坚 《硬质合金》2010,27(5):287-292
目前在硬质合金领域,钴粉是硬质合金最佳的粘结剂,钴粉性能对合金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研究钴粉性能对硬质合金性能及结构影响的论文较少。实验选取了从0.78~4.61μm不同粒度级别的钴粉,按YF06合金牌号配料,从压坯压力、压坯中钴粉分布以及合金的物理性能和金相组织结构等方面探讨了钴粉粒度对超细硬质合金性能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钴粉粒度增粗,压坯的压制压力增大,但钴粉粒度对超细混合料压坯中的整体钴分布影响不明显;粒度1.0~1.5μm钴粉比其他粒度级别的钴粉制备的超细硬质合金的整体物理性能更佳;钴粉粒度对超细硬质合金的组织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大于3μm的粗钴粉容易造成超细合金中出现钴池,钴粉太细有则可能造成钴相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18.
利用熔融还原法生产铁合金或生铁,与电炉或高炉相比,有许多优点,尽管熔融还原法工艺过程千差万别,但是其共同特征是:(1)使用廉价能源;(2)使用铁矿粉,省去粉矿造块等预处理工艺;(3)工艺过程简单,设备投资少;(4)对环境污染少。川崎钢铁公司发明了利用竖炉型熔融还原法生产铁合金,主要的工艺特点是:(1)用竖炉作为熔融还原炉,竖炉内充填焦炭层,焦炭粒度比普通炼铁高炉用焦炭粒度小;(2)竖炉设有上、下二排风口,从风口喷吹粉矿,可以免除矿石对焦炭的磨损和挤碎,便于使用低强度焦炭,由于在竖炉炉身部不存在粒度小、透气性差的矿石,所以焦炭粒度可减小,同时从风口可以喷吹煤粉;(3)粉矿在预还原炉内进行预还原,经过预还原的粉矿从上排风口喷入炉内,在风口循环区熔融,穿过焦炭充填层进行熔融还原,液态渣铁聚集在炉  相似文献   

19.
原始粉末粒度对Ti(C,N)基金属陶瓷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比研究了由不同粒度原始粉末制备的Ti(C,N)基金属陶瓷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发现,粉末粒度对Ti(C,N)基金属陶瓷材料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有重大的影响。本论文对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北衙金矿万硐山矿段深部开采矿石的性质变化,北衙公司原有4 000 t/d氧化矿金选厂需改建为多金属硫化矿金选厂。因综合回收元素多、流程结构复杂、浸出粒度要求细、环保要求高、现场地形条件复杂等特点,造成了现场诸多工程化难题。本文通过对该多金属硫化矿的原矿性质、试验推荐流程的分析,结合原有选厂的工艺流程、现场配置情况以及环保方面的相关要求,对试验推荐流程进行了优化,最终提出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设计流程以及易于工程化的改造方案,供建设单位及类似选厂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