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98年1月,某乡镇化工企业因检修丙烯酰胺生产装置,造成1名工人急性丙烯腈中毒,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19岁,丙烯腈操作工,未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手套,与助手修理堵塞丙烯腈贮罐管道,工作1小时后,出现头晕、胸闷、心慌,继之呼吸困难,上腹部不适,...  相似文献   

2.
杨继红 《上海预防医学》2011,23(12):629-629
<正>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 formamide,DMF),为有微弱特殊臭味的无色液体。DMF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有机溶剂,能与水、乙醇、氯仿和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劳动者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接触DMF,引起的急慢性中毒常有报道,但迄今为止,未见生产手套的操作工因DMF引起中毒性肝病的报道。南通某手套有限公司1名工人因  相似文献   

3.
病史摘要徐某,男,22岁,某致冷剂厂操作工,住院号4307。 因双上肢、前胸部及大腿灼痛3小时,于1988年6月26日急诊入所。 患者系F_(11)车间操作工,上班操作清理管道时由于盛有浓氢氟酸(HF)橡塑管道长年腐蚀而突然自行  相似文献   

4.
1990年8月23日,某农药厂9名包装工在灌装甲胺磷时发生急性中毒,现报告如下。 中毒经过 该农药厂因停水灌装机停用,改为手工灌装。操作工人共20名,分成5个小组,在包装车间将铁桶内甲胺磷分装入瓶。当时气温约31℃,车间  相似文献   

5.
我院曾收治急性氢氟酸灼伤致指骨坏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于某,女,52岁,于1988年1月12丑因右手指麻木、疼痛、活动不使20年而入院。患者于1958年11月~1962年5月在某厂任操作工,接触氢氟酸液体,车间面积50m^2,门窗紧闭,窗帘避光,车间氢氟酸浓度未测。操作时戴胶皮手套,用塑料管将氢氟。  相似文献   

6.
姚国兴  徐茜  秦宏 《职业与健康》2008,24(18):1928-1928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接诊1例甲醛、苯酚致接触性皮炎患者.现将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患者男,51岁,某化工塑料厂运输班职工,工龄25 a.主要从事本企业生产酚醛树脂的化工原料甲醛、苯酚槽罐运输车的押运工作,同时承担上述液体化学品的放料、卸料工作.由于槽车管道密封不严,经常出现液体原料渗漏现象,工作过程中,加上橡胶手套容易渗漏,患者皮肤经常接触甲醛、苯酚液体.  相似文献   

7.
迈瑞BC-3000PLUS血球仪测试过程中因加液时向计数池带入了大量气泡,造成WBC/HGB本底高,根据计数过程,把向WBC计数池注入液体的3路管道一路一路地拔掉,找到气泡来源,最终修复机器.  相似文献   

8.
故障现象当进入洗板程序后 ,多通道加液头只能吸入板上的液体 ,不能把液体注入到板内。故障分析与检修根据故障表现 ,因为可以吸液 ,说明加液头没有堵塞。继续观察加液和吸液程序动作过程 ,发现向板上注入液体时 ,连接废液瓶的管道液体不流动。顺着液体回路管道查找 ,管路与真空泵连接。检查真空泵的瞬时电压为25V。即隔一段时间就有25V电压脉冲通过。说明控制电路部分没有问题。从机械部分着手 ,把真泵空泵打开 ,发现橡皮膜很脏 ,经清洗重新装好真空泵。再进行键盘操作 ,一切功能恢复正常YT-WASH-I高级自动通道洗板机维修1例@康西…  相似文献   

9.
1 病例1患者男性,34岁,合成操作工.于1988年11月25日午清洗沾染了硫酸二甲酯的橡胶手套5付,洗涤时未带手套。当晚8时许感到右手背发痒,右手腕背部出现风团样丘疹和小水疱,继之右手背也出现红色丘疹,甚痒。病后第3天曾在当地医院进行过一般性抗过敏药物治疗。皮疹愈见增多,第9天静滴  相似文献   

10.
1职业接触史患者,女,50岁,某化工集团甲醇分厂操作工,1994年10月至2003年8月在甲醇工段甲醇库岗位承担甲醇的计量、储存、罐装等工作,日工作8 h,同组共2人。2003年2月泵房管道破裂,大量甲醇泄漏,用清水冲刷现场后,房间内地面上仍残存约3~4 cm厚混有甲醇的液体,该女工清扫现场约  相似文献   

11.
急性甲苯中毒伴肝损害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喻某,男性,25岁,化工操作工,住院号16667。因吸入甲苯蒸气,昏睡半小时,头晕、胸闷两小时,于1989年8月20日入院。 患者8月20日凌晨2点15分突然发现反应锅内喷出大量甲苯蒸气及甲苯液体,顿时整个操作室内呈白雾状。患者未配戴防毒面具即去关阀门,开排蒸气阀  相似文献   

12.
急性硫化氢中毒致明显窦性心动过缓1例报告朱江张锐武(浙江省卫生防疫站,杭州310009)沈峻燕乔天平(浙江省安吉县卫生防疫站)患者郑某,男性38岁,某县化工厂操作工,一上午与另两名工人清理污水管道时,因没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继而发生急性硫化氢中毒昏迷。...  相似文献   

13.
1998年1月21日,淄博市某乡镇企业化工厂因检修丙烯酰胺生产装置,发生一起2人急性丙烯腈中毒事故。次日,赶赴现场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和毒物浓度监测。现将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事故发生经过1998年1月21日下午,淄博市某乡镇企业化工厂操作工岳XX、赵XX在未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手套的情况下,修理堵塞的丙烯腈贮罐管道,约工作1小时左右,两人出现头晕、胸闷、心慌,随后又出现呼吸困难、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乏力,遂停止工作脱离现场跑到车间外(距现场约10米处)休息。后因岳xx上述症状加重,晕倒在地,而厂保健站又无任何急救药…  相似文献   

14.
急性三氯化磷中毒致气管狭窄1例彭厚贵患者女,20岁,农药厂操作工,既往健康。患者因车间管道阀门失灵,三氯化磷(PCl3)外漏,吸入大量气体于1996年2月25日到某医院就医。诊断为急性PCl3中毒,中毒性肺水肿(重度),双眼化学伤。经对症抢救并间断使...  相似文献   

15.
吴某,男,30岁,上海某制药厂操作工,住院号3193。 因意识障碍15分钟,于1984年12月29日急诊入所。当天上午患者拆除冷凝器管道时,管内残存对氯氰苄料液400kg全部直淋全身。5分钟后奔入医务室即意识丧失,跌倒,两眼上翻,口吐白沫,立即给予清  相似文献   

16.
在野战条件下,将按规定制备的注射液装入容量为20升的大玻璃瓶中。为了用野战药房过滤器进行过滤,把原液从大玻璃瓶中分装在5升的小玻璃瓶里,大玻璃瓶的底部安有导管。但这种装置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大玻璃瓶没有刻度,并由于弯月面过宽,要想标示大玻璃瓶里所制备的液体是否达到所要求的容量是很困难的。  相似文献   

17.
患者为36岁女性操作工,因管道接头皮垫突然破裂,大量母液(含氯乙酸40%,二氯乙酸30%、醋酸30%)峨至整个背部和下肢背侧,灼伤面积55%,Ⅲ°创面50%,Ⅰ°—Ⅱ°5%。当即用大量清水及碱性液冲洗、中和,创面呈青紫色“皮革样变”,肿胀高  相似文献   

18.
2003年2月24日,我省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甲胺磷生产车间中,由于工人违反操作规程致流量计发生爆裂,引起2名工人急性三氯硫磷中毒死亡事故。现报告如下。1中毒事故经过上午9时许,在甲胺磷生产过程中,其合成中间体通过玻璃转子流量计时发生堵塞,2名生产工人用不规范的方法敲击玻璃流量计,使玻璃流量计爆裂,导致管道内的液体物料喷洒在他们的头面部及胸部,自觉眼睛疼痛,恶心、呕吐等,当即进行自来水冲洗,于10时许送至公司职工医院进行处置。据目击者称,当时爆裂现场可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均感到不适。  相似文献   

19.
丹麦雷度公司ABL50到ABL520使用的液体传感器全部是同一型号的,其原理如图所示。发光二极管发射的红色光通过光导纤维传导给管道切线处,如果管道是空的,则将此光束反射、然后再通过光导纤维把光传给光接收器——光敏三极管,如果管道充满液体或布满了液膜,则大部分光被散射,一小部分光通过光导纤维反射到光敏三极管,光敏三极管把接收到的光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差动放大器,将该信号放大后变成数字信号输送到CPU处理,形成液体的感测处理过程。该类型传感器优点是:①电路、光路和液路各自分开,不会因液体泄漏而发生电路短路造成仪…  相似文献   

20.
某化工厂发生1例急性二硫化碳(CS2)中毒致重度脑病,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黄药作业操作工,曾在2004年4月12日~5月20日接触CS2 1月余,2004年5月20日工作中因管道泄露而吸入大量CS2而昏迷,被抬至新鲜空气处约3 min后意识恢复,未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