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宙 《经营管理者》1998,(11):36-37
<正> 名牌内涵的价值,体现在名牌对其质量、技术、包装、商标等都有超出一般产品的要求。名牌产品包装不仅是名牌产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名牌产品的附带产品同样也是“名牌”,具有超出一般(包装)产品的质量、技术和独特魅力;产品的展示、销售、环境也应视作产品的无形包装。 一、关于名牌包装产品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产品的包装也越来越成为竞争的焦点之一。名牌,作为一种具有超出同类产品的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其包装无疑也应做到出类拔萃、尽善尽美。我国  相似文献   

2.
新的国际市场竞争,已包含着文化竞争。目前,企业纷纷进入了一个提高文化品位与文化含量的过程。不少精明的企业家在创名牌、追求名牌效应中,除了提高产品质量、设计和包装水平,也注意到了产品的开发、包装和商标中的文化内涵。于是,在华夏大地上,文化竞争已悄然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文化内涵:在产品开发中发挥优势一位经济学家说:在未来的商品经济舞台上,没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品牌是断然得不到人们青睐的,即使一时叫响,但最终还得被挤出市场。一件有着丰富文化含量、造型设计别致的商品,常会令人爱不释手。如今,许多企业家已经在产品开发中注重文化优势,发掘文化遗产,丰富产品的文化内涵,为产品打开销路。江西的人文历史造就了江西独特的文化优势。近年夹,江西的企业家们在产品开发中巧妙地打出了一张张"文化牌"。贵溪县龙虎山是道教的圣地,该县的企业家利用当地  相似文献   

3.
<正> 名牌产品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崇高的信誉、占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和巨额的经济效益。企业要创造这样的名牌产品,必须做到如下四点: 一、创造卓越的产品本体。 企业要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和切合顾客需要的包装。产品质量是创造名牌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哗众取宠、欺骗顾客,产品没有使顾客得到所期望的满足,决不会是让市场真正认可的名牌。企业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一是选取质量改进的突破口。企业在推行名牌战略时必  相似文献   

4.
<正> 当今的市场竞争,是质量、价格、服务等的竞争。而名牌产品却一直都是竞争中的佼佼者。现代的消费者追崇名牌的心理正日趋成势,他们把名牌看成是高质量、高信誉、时髦的象征,名牌能带给他们满足感和优越感。同时,由于人们收入增加,也有了一定的购买能力。所以,企业能否创出名牌已成为竞争的关键。 那么,怎样才能使企业的产品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产品呢?首先,企业必须意识到争创名牌的必要性,并把创牌提上工作日程,组织专门人员展开工作。其次,企业  相似文献   

5.
<正> 名牌产品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服务名牌”更是企业的无形财富;企业靠名牌产品开拓市场,更要靠“服务名牌”占领市场。这已成为我国许多企业和企业家的共识。精明的企业家从创名牌产品效应和激烈的商战中得到启迪:在创名牌产品的同时,更要创“服务名牌”,才能在对手如林中站稳脚跟。市场经济的竞争,不  相似文献   

6.
企业与企业科协共同创建自己的企业名牌和名牌企业是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竞怎样共同创建一个名牌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如何确立企业科协自己一个稳固的方位?这是国有企业都在认真思索的问题。就我们渤海石油运输公司来说,经过这些年的艰苦奋斗,能够成为华北乃至全国一家颇有名气的运输企业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与决策者应该而且必须发挥企业科协的作用,以此关注企业隐形资产的增值,重视企业的整体包装与整体形象。同时也在共同创造名牌企业的道路上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文成 《经营管理者》1996,(12):32-33
<正> 名牌,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市场上有一定名气和影响的商品品牌,简言之即市场驰名商标。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名牌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占据着独有的竞争优势,当同等质量、同样价格、同样服务的同类型产品狭路相逢时,名牌商品无疑会有更多的买主,因而如何去争创名牌、开发名牌、扩展名牌都被时下不少的工商企业列入了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时  相似文献   

8.
徐宝和 《经营管理者》2013,(15):166-166
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竞争文化,在这种竞争中,企业的信誉、形象、品牌和知名度已经成为企业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着十分显著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也是一个文化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是产品竞争,而且也是文化竞争。因此,企业竞争实际上也是隐含在企业形象展示、产品广告宣传及社会公关活动背后的文化竞争,建设企业文化就是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追求良好的企业效益。企业必须重视文化战略,以文化决胜于市场,以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这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开放和竞争的世界,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名牌的世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上,名牌可谓是市场的灵魂。产品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品牌的竞争力上。我国中小企业要想走出国门,融入世界经济浪潮中,名牌战略势在必行。本文拟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名牌建设现状的研究,对我国中小企业名牌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 名牌的产生,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表现。企业的科技水平、设计水平、工艺水平、管理水平、营销水平都物化于名牌商品之中。因此,创名牌就要在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上下功夫。当然,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间的竞争已由产品竞争、质量竞争上升到了企业形象上的竞争。因此,用广告宣传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以赢得市  相似文献   

11.
尹伟军 《办公室业务》2014,(4):31-31,2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间的竞争不仅是产品与服务的竞争,还更多地表现在了企业文化上的竞争,构建人本、创新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成为了企业应对竞争的一大法宝。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谁掌握着先进的企业文化。拥有优势的企业文化,谁就能更好地应对市场的挑战。在市场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正> 当今市场风云变幻,竞争激烈。企业若想扎根于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推行名牌战略管理,创名牌、争效益。 (一)名牌的落脚点是消费 所谓名牌就是驰名的品牌,它可以指企业某种产品、某种商标,也可指某个名星企业。无论它代表什么,但它归根到底要靠企业的产品“创”出来,它要求企业的产品不仅具有高质量、可靠的售后服务保证,而且具有高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为用户和消费者所喜爱和信赖,名牌的最终落脚点是消费。它必须接受消费者的检验,必须是购买者心中的名牌,是购买者用货币选票从众多的同类产品中投票选出来的,是购买者公认的。因此,企业创名牌必须以顾客为导向,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确立由“适应需求”转为“创造需求、引发消费”的战略思维,积极主动地发掘市场机会,开发潜在需求,完美地结合丰富的营销想象力,引导、激发消费,创出名牌。  相似文献   

13.
创名牌 更要保名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企业在创下名牌后,要保持并发展名牌,应从三方面入手。 一、提高质量是保住名牌的根本 名牌本身就是质量保证的标志。产品质量是指产品适应一定的用途,能满足用户和消费者一定需要的特性。企业为了巩固和发展名牌就必须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从产品的性能、外观、使用寿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不少企业从自身的实践中体会到,企业竞争从表面看是产品、服务、品牌以及人才的竞争,从更深层次来看则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相似文献   

15.
峰岭 《经营管理者》2001,(11):48-49
<正> 在国际化经营中,名牌企业与名牌产品价值连城。创出中国产品国际品牌,是加入WTO后实施全球化竞争的需要,更是增强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法码。近年来,我国知名企业纷纷从“出口创汇”转向“出口创牌”,通过打造中国产品国际品牌,推进企业经营国际化战略。这些企业的成  相似文献   

16.
<正> 如今中国企业的竞争已从产品竞争、营销竞争逐步向品牌竞争过渡,品牌营销已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主流。中国即将加入WTO,在国外名牌的冲击下,如何发展中国自己的品牌已成为企业界的一个热点。全球最大的生活日用品公司宝洁公司(P&G)的品牌策略应能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建立现代企业制定,实行国际化经营与竞争,至关重要的是要树立企业家的现代经营新观念,从科技运用,产品创新,企业规模,培植名牌及企业文化诸方面,磨炼出独有的企业家气质和胆魄,正确指导经营决策,以取得竞争的优胜,经对世界知名企业杰出经营者的思想研究,发现有八大现代经营观颇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间的竞争不仅是产品与服务的竞争,还更多地表现在了企业文化上的竞争,构建人本、创新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成为了企业应对竞争的一大法宝。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谁掌握着先进的企业文化,拥有优势的企业文化,谁就能更好地应对市场的挑战,在市场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成为了所有企业当前的重  相似文献   

19.
<正> 名牌是著名的品牌,是通过品牌或商标进行标识的。其内涵是:名牌即服务。名牌通过服务,创造顾客对名牌的忠诚。名牌即承诺。根据顾客需要设计承诺,是企业创名牌的基本思路。名牌与企业核心价值相关联。名牌不应只与企业某一产品相关联,而应涵盖企业核心价值和经营思  相似文献   

20.
<正> 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的资料表明:名牌占全球品牌的比率不足3%,销售额却占全部销量的一半左右。我国也有一些好产品,可身价很低,原因是缺乏品牌的符号价值。这些年来,许多企业都在提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本身并没有错,但它没有体现出产品的符号价值,只是做名牌,而没有做出品牌。一名一品,差别大矣。名牌讲究“名”,品有名则灵;品牌讲究“品”,有品位则高。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衬衣,金利来一件卖四五百元还十分畅销,而普通衬衣一件卖100多元还没有人问津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