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效果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选取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患者120例,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检查期间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检查期间应用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成像质量及检查舒适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性完成检查率、检查依从率、优质图像率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CT扫描造影剂渗漏、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有效减轻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检查时CT扫描造影剂渗漏及造影剂不良反应率,提高患者检查时依从性,确保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64排CT冠状动脉造影(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0例行64排CT冠脉造影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0例,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行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病人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心率波动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评估。[结果]观察组病人检查后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评估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心率波动≥10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检查后SDS和SAS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影响因素对64排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程度,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48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41例,对照组进行心率及心律控制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支持、心率及心律控制、呼吸训练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时心率和呼吸的配合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检查时的心率和呼吸配合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行256层螺旋CT检查的患者进行细致科学的护理干预,可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保证患者呼吸配合及心率稳定,提高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病人的护理。[方法]对489例临床拟诊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同时加强护理。[结果]489例病人均一次检查成功,其中11例在扫描过程中心率控制不理想,图像质量较差,但能完成诊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加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病人的护理是保证检查顺利进行的关键,有效的护理直接影响检查图像的质量以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949-3950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剂量采集方法,观察组实施低剂量技术采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及有效辐射剂量。两组间有效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技术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显著降低有效辐射剂量,且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需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护理干预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重要性。方法:对160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率控制、呼吸训练、心理支持等措施。B组进行心率控制的常规护理。对两组成像质量进行盲法评价。结果:A组患者检查时的平均心率和心率波动幅度均低于B组(P〈0.05),成像质量亦优于B组。结论:细致全面有针对性护理对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拟诊为冠心病,心率大于40次/分,小于100次/分的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与常规护理加护理干预,每组各110例,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统计每组患者检查耗时,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盲法评价每组患者的扫描图像。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图像质量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平均耗时(5.392±0.940)min短于对照组(6.051±1.31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CTA检查前给予患者细致、科学的护理,有利于患者更快、更好地完成检查,提高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12月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心理干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图像质量、检查耗时、血压与心率变化及焦虑[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情况。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检查耗时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检查前血压与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检查前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有利于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心率与血压的控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28排CT冠状动脉CTA检查前准备及护理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进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检查的2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1例,对照组检查前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检查前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检查成功率和图像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检查成功率、图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CTA检查前对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不仅可提高患者检查成功率,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查图像优良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心理干预重要性及获得最佳图像的影响因素。方法将182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n=92)和对照组(n=90)。对照组检查前给予一般的指导和口服倍他乐克,由扫描技术员按CT机器扫描同步录音模式训练受检者呼吸和屏气;干预组检查前、中、后给予受检者系统心理护理干预,检查前训练呼吸(指导屏气训练)和口服倍他乐克。比较两组病人心理状况、检查过程心率波动〉15 min-1的发生率、检查成功率。结果干预组检查前心率、心理状态较对照组稳定;检查过程心率波动〉15 min-1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检查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显著性(χ2=8.802、6.734,P〈0.05)。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中实施适当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病人焦虑、恐惧心理,缩短检查时间,稳定心率,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及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前瞻性心电门控64层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9月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使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221例患者实施相关护理措施。结果:前瞻性心电门控64层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像质量受心率、心律、心率波动幅度和呼吸控制影响,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降低心率和心率波动的幅度,帮助患者掌握控制呼吸的方法。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影像质量,对冠状动脉CTA成功检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基于风险识别的群组管理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依从性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收治的冠心病、均至少接受1次64层CT冠状动脉血管检查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采用问卷调查与量表评估形式,比较两组患者检查依从性及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检查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检查图像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检查耗时低于对照组,碘对比剂外渗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风险识别的群组管理运用于冠状动脉CTA患者检查过程中,可提高患者检查依从性,提升图像质量,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检查病人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1月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病人20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103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104例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CTA成像质量。[结果]两组CTA成像质量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病人予以针对性、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科120例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思维导图实施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焦虑、抑郁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诊查依从性、图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诊查时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诊查依从性,减轻患者不良反应,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碘对比剂CT检查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20例碘对比剂CT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0例,观察组行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CT检查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严重程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碘对比剂CT检查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护理干预在胎儿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胎儿磁共振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60例怀疑胎儿有异常的孕妇行1.5T磁共振检查,随机分为有护理干预组160例和无护理干预组100例;观察两组有无检查终止和身体移动,有无呼吸伪影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有护理干预组较无护理干预组呼吸伪影少且图像质量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胎儿MR检查的图像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患者闭气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16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67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闭气易失败的原因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包括做好心理疏导,给予耐心、正确的指导,改善疾病症状,提升舒适度,检查后进行疗效评价等手段。比较2组的闭气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闭气成功率分别为99.0%和88.1%,观察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注意患者病情、心理、认知及行为变化,适时地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并认真检查患者实施效果,可有效提高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患者闭气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中控制心率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19年9月)接受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以及完成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率低于对照组,有效完成检查率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中控制心率的价值显著,它不仅能够有效的稳定患者的心率,还能够大大提升有效完成检查概率,适合在临床进行开展和普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对肝脏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不良反应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肝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和图像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图像伪影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肝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患者进行全程心理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能够取得较高的图像质量,有助于增加临床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陈国梅 《妇幼护理》2024,4(1):145-147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脏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作用.方法 我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行心脏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37)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37)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检查成功率、图像质量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检查成功率、图像质量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升心脏冠状动脉CTA检查成功率、图像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