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水平体操运动员迷信心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参加第12届全运会体操决赛的12支代表队的男、女运动员和裁判员进行调查。主要结论:迷信心理与行为普遍存在于体操运动员群体中,但存在的比例并没有随运动员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产生显著变化;在迷信程度上,女队员明显高于男队员,这与男、女队员在训练强度、生理条件以及所处的竞技水平的不同有关。运动员迷信心理的形成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多且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但这也是运动员的心理需求,建议正确处理和调控此种行为。  相似文献   

2.
在乒乓球比赛中心理因素的表现与作用是有很多反映的。本文仅对迷信、紧张、惊慌和恐惧等心理及意志品质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一、迷信心理的表现与作用在比赛中,我们发现不少运动员有迷信心理,他们在赛前喜欢以某些偶然、无关的现象来预测,占卜自己比赛的胜负。如去比  相似文献   

3.
体育彩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认知偏差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体育彩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的认知偏差现状及其对博彩行为的影响.结论:体育彩票消费者以中低收入的年轻人为主,学历结构较高,彩龄不长;消费者的总体认知偏差状况良好,购彩趋于理性,但也存在部分严重问题彩民;有近60%的消费者持有冷热号码偏好,迷信思想差异性较大;认知偏差对消费者的购彩行为影响显著,是导致问题博彩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对投资的暴富心理,赌博心理,失衡心理,从众心理,迷信专家心理,炒消息心理、恐慌心理,懊丧心理,贪婪心理,浮躁心理,追涨杀跌和买涨不买落心理,博傻心理等错误心理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了心理训练与气功练习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两者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原理.通过分析使人们正确对待气功,破除对气功的迷信,改变人们对气功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及访谈、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法对东北地区青年男篮运动员的认知心理结构及评价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为:①青年男篮运动员的认知心理特征可以通过14项典型指标描述;②青年男篮运动员的认知心理结构由八个因子组成;③制定了青年男篮运动员认知心理特征典型指标的单项评价标准;④制定了青年男篮运动员认知心理综合发展水平和认知心理发展均衡程度的等级评价标准,有利于发现青年男篮运动员在认知心理发展上的优势与不足,使教练员易于把握运动员的认知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7.
“迷信”行为在竞技运动中很普遍,但其概念尚无定论,或许它属于一种比赛仪式行为,区别于程序行为和宗教行为,可从行为主义观、归因 观、动机观来解释“迷信”行为。重点介绍已有研究对“迷信”行为前因后果的探索,影响“迷信”行为的因素有内部因素(性别、超自然信仰、归因风 格、运动认同、文化背景、控制点和心理压力)、外部因素(比赛重要性、比赛不确定性)和内外部因素的交互作用(技能水平与任务难度的交互作 用)。而“迷信”行为的作用有积极的方面(提高任务表现,提高自我效能感、坚持性、目标设定,缓解心理压力,增加控制感)也有消极的方面(心理障 碍、负性预示、归因偏差),这可能要取决于运动员如何看待和运用这类行为,或许“迷信”行为还可以再细分为积极“迷信”行为和消极“迷信”行为。 目前,已有研究多关注其内部影响因素和积极作用,较少关注其外部影响因素和消极作用,而且还存在研究方法单一而简单、缺乏测量工具、第3变 量研究不足等问题。总之,运动员“迷信”行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研究应考虑研究方法、测量工具、消极影响、外部因素和第3变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远  陈瀚文 《湖北体育科技》2022,(12):1060-1064+1124
目的 探究大学校园处于疫情封控期间,大学生体育锻炼、认知重评策略、心理弹性三者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认知重评策略是否在体育锻炼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方法 使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情绪调节问卷、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自编的人口统计学问卷,对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的385名疫情封控管理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在体育锻炼量和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体育锻炼量与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呈显著正相关(r=0.153,p<0.01),体育锻炼量与心理弹性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190,p<0.01),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与心理弹性水平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r=0.381,p<0.01)。3)认知重评策略在体育锻炼和心理弹性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 体育锻炼量能够正向预测疫情封控管理大学生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和心理弹性水平;参与体育锻炼可以直接促进疫情封控管理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发展,也可以通过认知重评策略的中介作用对其心理弹性产生间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健身群体中的愚昧、迷信现象与社会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化选择困惑、生存困境、社会腐败是健身群体中愚昧、迷信现象的社会基础。对愚昧、迷信现象进行社会控制,既包括对违反社会规范的愚昧、迷信行为的制裁,又包括引导健身群体自觉鉴别、拒绝和抵制愚昧、迷信行为,认同并遵守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心理训练在排球运动中的意义进行调查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教练员对心理训练理论知识的认知情况、教练员对自身角色和运动员心理特点的认知、教练员常用的心理训练方法和手段以及心理训练对排球运动员情绪的调节作用、对排球运动员技能掌握发挥的作用、对排球运动员处理突发情况的作用、对排球运动员赛后心理调整的作用等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本心理能力是中老年人进行日常活动的基础。基本心理能力的老化,不仅给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影响,也给整个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 此,如何延缓基本心理能力的老化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身体锻炼对于延缓中老年人认知老化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内在机制,尤其是心 理机制仍不明确。采用信息加工测验系统,对190位中老年参与者进行测试,探讨身体锻炼对中老年人基本心理能力的积极作用及其心理机制,即 构建认知加工资源中介模型。结果表明:(1)身体锻炼对基本心理能力老化具有延缓作用;(2)身体锻炼既可以直接促进中老年人的基本心理能力, 也可以通过感觉功能、加工速度和加工容量3种认知加工资源的层级中介作用来改善中老年人的基本心理能力;(3)身体锻炼延缓基本心理能力老 化的心理机制支持了认知加工资源理论。这提示,针对中老年人基本心理能力老化的干预可以同时考虑从认知加工资源训练着手。  相似文献   

12.
认知训练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训练方法。本文从运动员的角度论述了认知训练的原理和方法,这不论是对心理训练理论的完善还是对提高运动员的心理水平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认知—行为心理调节方法在射击射箭运动员中的应用 ,剖析了认知—行为心理技能、焦虑与运动成绩的关系 ,强调了认知—行为调节对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作用 ,揭示了认知—行为调节是运动员保持良好情绪状态、充分发挥技术水平的可靠保证 ,是促进运动水平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依据情绪心理与认知心理相互作用的理论,考察赛前不同自主神经系唤醒水平下运动员对自我生理状态变化的认知情况。以射击和排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心率变化率”、“认知稳定性”等指标,分别代表自主神经系唤醒水平、认知准确性的稳定程度。通过非参数检验证明,在赛前不同的自主系唤醒水平下,运动员对自我生理状态变化的认知是不稳定的。  相似文献   

15.
冰上运动员赛前自我生理状态变化的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情绪心理与认知心理相互作用的理论,考察速滑和冰球运动员在不同自主神经系唤醒水平下对自我生理状态变化的认知情况,设计了“心率变化率”、“认知稳定性”等指标,分别代表自主神经系唤醒水平,认知准确性的稳定程度。通过非参数检验证明,在赛前不同的自主系唤醒水平下,运动员对自我生理状态变化的认知是不稳定的。  相似文献   

16.
认知-行为调节在射击射箭运动员心理调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茜  王华  张建功 《体育科技》2001,22(1):48-50
通过认知-行为心理调节方法在射击射箭运动员中的应用,剖析了认知-行为心理技能、焦虑与运动成绩的关系,强调了认知-行为调节对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作用,揭示了认知-行为调节是运动员保持良好情绪状态、充分发挥技术水平的可靠保证,是促进运动水平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育领域心理学研究的演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京诚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9):45-49,98,112
体育学习动力、体育学习心理、运动技能认知特征是21世纪初体育教育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题。自我、成就目标动机,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认知特点,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和体育教师的心理特点,是近年来我国体育教育心理研究出现的新方向,涌现出了一批研究成果。对体育教育心理的应用性研究增多,基础理论探索也更加深入,尤其是认知心理实验方法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研究中的应用,提升了我国体育教育心理研究的水平。但在选题的理论依据、实验设计、测量工具检验、研究控制等方面还需加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
球员迷信的话题可以说是老生常谈,然而在季后赛即将开战这个敏感时期再一次提出这个问题应该说也是很适宜的。NBA(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这个全世界最高水准的篮球竞技场,过去的那些比赛我们曾经看到许多球员迷信的东西在运动场上表现出来,有时甚至出现令人喷饭难以理解的情景:本赛季的季后赛,这种问题会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在他们身上发生,实在因人而异,因为这和他们的认知有相当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科技冬奥”理念指导下,通过文献梳理、理论推理、实践应用探究认知神经科学视角下的冬奥心理科技攻关服务。认为:(1)冬奥心理科技攻关服务以“提升赛时运动表现稳定性”为目标,融合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和心理服务,具有量化运动表现神经活动、预警赛前心理风险、调控赛时心理能力等特征;(2)其基于动作控制的基本原理,利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算法,实现对心理服务效益的量化、迭代和实时监测;(3)其以移动脑电和无线传输为载体,通过编码接口和服务平台拟合多维度、多模态的生理、心理数据,动态化监控和调整运动员心理状态。冬奥心理科技攻关服务正在实现从实践经验向数据驱动导向的迭代发展,为提升心理服务的精准性和高效性,助力运动员赛时的稳定发挥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运用心理测量法、个案分析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 ,对沈阳市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认知调控能力 (即 :情绪调节能力、动机归因水平 )进行 41周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心理训练 ,运动员的认知调控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