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山地区是一个贫困落后,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矿产资源、生物种质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的矛盾统一体,如何通过对石山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彻底改变石山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以系统工程的方法对治理与开发的关系,调整产业结构与综合开发的关系,石山地区资源开发重点、资源开发与新的产业群落的关系,以及对培养人才的预测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广西石山地区综合开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广西石山地区能源资源种类繁多,主要有常规能源资源:水能、煤炭等;生物质能源:薪柴、带秆、荒草、粪便等;以及新能源资源:沼气、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石山地区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785.43万千瓦,可开发量为627.23万千瓦,占广西啦能瓷源可开发量1420万千瓦的44.2%。截至1985年底,石山地区煤炭探明储量为8.75亿吨,保有储量为7.8亿吨,占广西煤炭保有储量22.5亿吨的34.4%,人均占有80.6吨。1985年石山地区生物质能源资源的产量为1131.03万吨,人均占有量为5724公斤。石山地区新能源如沼气、太阳能等都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石山地区目前拥有的能源资源总量(不包括新能源)折标煤为4.8544亿吨,人均占有量为50.06吨。其中水电1592万吨,煤炭为4.6397亿吨,秸秆165万吨,薪柴83万吨,荒草154万吨,粪便151万吨。  相似文献   

3.
序号编号.内容11一01广西石山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 战略研究总报告21一02广西石山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 总体设计的动态仿真研究31一03广西石山地区工业发展战略研究41一04广西石山地区工业开发战略研究51一05对广西石灰岩地区绿化的设想 一广西石灰岩石山地区造林绿化改造 和利用问题的商榷61一。6广西石山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 靖西县试点实施方案71一07立足本区资源发展食用菌 繁荣石山地区经济81一08广西石山地区粽合治理与开发 战略研究报告摘要集91一09广西石山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战略 研究数学模型集101一10广西石山通讯集(、1一50期)nl一…  相似文献   

4.
广西石山地区是个多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造成贫困的客观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主观原因是长期没有摸索到石山地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功路子。为使石山地区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繁荣,我们提出了8条战略措施:①重建适应石山地区生产力水平的所有制结构。这种所有制结构应该是多元化;②重大资源开发可采取联合股份制开发模式;③帮助那些生产和生存条件都十分恶劣的地区的群众向外界转移,开辟新的发展空间;④扶贫工作企业化。通过以扶贫为使命创办和扶持的各种经济实体,开发自然资源,兴办各种企业。⑤建设产业经济群落。每开发一项资源,都要发展成为适应山区经济建设要求的产业经济群落。⑥改革不适应石山地区经济基础要求的上层建筑;⑦经济和社会必须协调发展。配合山区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要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要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习惯。⑧开辟民族经济开发试验区,实施各项改革的超前试验。  相似文献   

5.
前言     
一、任务的由来与组成广西石山地区是全国知名的老、少、边、山、穷地区。对于如何加快石山地区治理与开发,帮助石山地区广大群众早日全面解决温饱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摆脱贫困,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一向十分重视,并指示应从科学的角度对此进行深入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1985年4月,国家民委赵延年同志来广西考察少数民族生产生活问题,在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张声震、区党委常委兼区科委主任李振潜的陪同下,在广西石山地区考察了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广西石山地区的范围及《广西石山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战略研究》课题组的工作区域,论述了石山地区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以及民族、文化、人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阐述了广西石山地区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粮食产量下降等重大问题。认为应将加速该区域的治理与开发提到决策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7.
广西石山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广西石山地区的范围及《广西石山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战略研究》课题组的工作区域,论述了石山地区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以及民族、文化、人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阐述了广西石山地区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粮食产量下降等重大问题。认为应将加速该区域的治理与开发提到决策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历史、经济、生态、社会与民族发展的诸方面,剖析了石山地区贫困落后的原因在于历史,自然、人为三大因素,这些已渗入社会各领域,影响了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配置,导致自我发展和经济开发的启动力不足,使其经济、社会、生态陷入三重恶性循环中。同时也揭示了石山地区三十多年来仍这样贫困落后,还在于自然资源的优势抵不住社会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的劣势的困扰,指出:要全面铲除贫困落后的根源,必须对石山地区的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本文还分析了石山地区在广西、西南和全国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从加深党和老区人民的鱼水之情,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振兴广西经济的战略高度上,论述了综合治理石山地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有色金属矿产的民矿开发,大豆生产及其加工业以及开辟紫胶、桑蚕、木耳等土特产商品基地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和论证,并阐述了各种农副产品加工对振兴石山地区经济的意义和石山地区乡镇企业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国都面临能源危机问题,我国的能源也异常紧张.但我国的水能蕴藏量比较丰富,居世界首位.然而,我国的水能开发量却很低,现已开发利用的水能仅占我国水能总蕴藏量的4.5%,且都集中在大、中河流上,对水能资源较丰富的流域开发极少,为了充分开发小流域的水能资源发电,改变我国的能源紧张状况.本文对大洋河流域发展小水电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1.
结束语     
《广西石山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战略研究总报告》已呈献给读者,若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和取得吁请全社会都来关心石山地区的脱贫致富之效,则达到了我们的愿望!限予我们的水平,必然会有不足或错谬,盼祈读者给予批评指正。软科学研究是为综合治理与开发的项目服务的前期性工作,虽然上级领导谆谆告诫我们,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以便能从较高的境界去统揽石山地区的实际并预测其未来,提出可供决策参考的意见。我们主观上是努力这样做的,而然,我们绝无可能超越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桂西资源富集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分析了优势资源(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国家战略、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优势资源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3.
广西石山地区矿产资源分布特点与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石山地区泛称桂林至凭祥铁路沿线以西地区。其优势矿产有锰、锡、锑、铝土矿、黄金、非金属石灰岩、膨润土等,探明储量均居国内前五位。丰富的水利资源也居重要的地位。目前已发现87种矿产,其中探明储量达68种,矿产地分布数百处,大中型矿床达几十处,具有既分散而又相对集中的特点,有色金属矿产中共生和伴生有用组份达三种以上,多者达11种,综合利用价值高;非金属化工矿产,建材等质量好,分布广埋藏浅;煤和铁分布广,但缺焦煤和商品位铁矿。根据矿产优势度经济优势为目标,进行多目标决策(AHP)层次分析结果,择优序列为锰→锡→锑矿→铝土矿→黄金→重稀土矿→水泥用石灰岩→铅锌矿→银矿→石油→硫铁矿→膨润土等。根据矿产资源、技术经济、社会发展、政治要求、决策者意志、运输条件及运费,地理位置等诸子系统组合,开发石山地区矿产资源的战略应以“点—轴渐进扩散型”模式,即以柳州至河池,南宁至百色两大纵向轴为主,横向轴为辅,由东向西动态地向前推进。以湘桂—黔桂—南昆(正在修建)三条铁路为轴构成“∏”形结构,将17个矿业群连结成点面结合的开发矿业网络。  相似文献   

14.
贵州有丰富的矿产、水能等自然资源。在西部大开发中,应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交通、通讯等基础产业的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加强与东部地区的合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等途径,来促进贵州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广西石山地区气候资源评价及其绿化后对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广西石山地区气候资源的分布状况,探讨植树绿化对石山地区的气候、地表水份平衡以及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从气候的角度提出石山地区综合治理的基本模式和途径。文中比较详细地分析了石山地区光、热、水、干旱、洪涝等气候因素的时空变化特征,估算了石山地区气候—土壤生产潜力,为石山地区综合治理和开发提供有关气候源方面的资料和依据。文中还建立了一个土壤—植物—大气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绿化后可能造成的气候和水份平衡的变化进行了估算。该模型对农业气象学、水文学等领域中的许多问题均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曹萍 《科技资讯》2012,(4):176-176
富民强县是乌什县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基本要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一步一个脚印。加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水能开发产业,依托县域丰富水能资源,加快推进水能资源开发进程;稳步扩大水产养殖规模,坚持以市场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逐步引导水产养殖业向市场化、高效化发展,力促全县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17.
西部水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是实现西部经济振兴,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我国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为6.89亿kW,技术可开发量为4.93亿kW,占世界的20.75%,技术可开发年平均发电量为2.26万亿kW·h,均居世界之首,西部地区是我国主要河流的发源地,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量占全国的82%,已开发量不足10%,开发程度较低,东部地区开发程度较快,但电力负荷集中,能源短缺.水电是无污染、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西部大开发必须优先发展水电,实施“西电东送”.平衡东西部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执行“流域、梯级、滚动、综合”方针,做好流域开发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价,保护江河流域生态环境.西部水资源开发必将给市场带来机遇,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腾飞.  相似文献   

18.
关志华 《科技潮》2000,(6):16-17
我国西部地区有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9个省、自治区和重庆1个直辖市,总面积5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56.3%;人口2.85亿(1998年底),占全国的22.8%。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品种齐全、储量丰富,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盐矿以及铜、铅、锌、锡、锑等有色金属,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水资源丰富,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3106亿立方米,占全国的46.6%;水能资源更是极其丰沛,全地区水能蕴藏量55848.87万千瓦,占全国82.5%,其中可开发的水  相似文献   

19.
陈绍戎 《甘孜科技》2004,35(2):11-15
水能资源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甘孜州境内有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大江河,大小河流近千条,全州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731万千瓦,可开发量达2980万千瓦,占全省可开发量的28%。全州水能资源具有落差大,大、中、小型规模相结合,高、中、低水头并存,淹没损失小,开发利用条件较优越等特点。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甘孜州开发水电资源。  相似文献   

20.
石山地区的产业结构决定其经济社会的情形。本文通过大量数据和现状的分析,表明占山地区产业结构严重地倾向第一产业,呈农业型的经济结构特征。与广西和全国相比较,石山地区农业型的经济结构反映在经济效益上,其经济密度仅相当于全广西的30.36%,全国的14.79%;反映在社会效益上是县赤民贫;反映在生态效益上是对大自然毁灭性地掠夺,使环境日趋严重恶化,各种灾害频繁;反映在分配上,消费结构方面是以生存型为主体。凡此种种,表现了石山地区经济社会的基本区情是典型的不发达的经济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