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文基于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现状,分析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设计。探讨创新设计理念,将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和3D打印技术、VR虚拟展示技术等相结合,在"互联网+"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模式下,通过网络技术与自媒体开拓文创设计新思路,以期对我国的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开发领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吴昕昕 《纺织报告》2022,(11):120-122
湘西苗绣作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传统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文章立足于数字创意产业,结合湘西苗绣目前面临的保护和传承困境,探究数字创意产业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策略,通过湘西苗绣传播的数字化探索实践,研究其在数字创意产业繁荣发展时代传承与创新性设计的新面貌,以此为契机,激发更多人探索数字化传播的策略,使非遗能在延续中传承文脉,开创未来。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发展苗绣技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通过综述苗绣数字化保护现状,揭示出适用于苗绣数字化传承发展的新路径。分析表明,现有的数字化保护方式有采集与保存、处理与转化、展示与传播;鉴于目前苗绣的三维展示较少、批量化产品较多、经济赋能较弱与地域性较强等现状,指出苗绣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活态的、智能的、振兴乡村的与面向世界的;苗绣传承应带着中国意识,通过数字技术应用,将民族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  相似文献   

4.
陈露瑶 《西部皮革》2022,(4):127-129
苗绣作为苗族的"无字的史书",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研究织金县境内的苗族支系分布及其民族文化,分析当地苗绣的特色,以期在商品经济高速发展、旅游经济暂露头角的今天,为苗绣的传承与发展,以及苗绣从文化价值到经济价值的转换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5.
6.
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不断加强,非遗苗绣的生存空间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依然没有走入大众视野。现以非遗苗绣的发展为研究目的,以服饰品设计为载体,通过分析非遗苗绣在现代服饰品中的应用现状,从文化基础、品牌形象、数字化智能手段、跨界合作、整合推广五个方面挖掘现代非遗苗绣服饰品发展策略,以期实现非遗苗绣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7.
非遗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全球经济环境下,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受到严重影响,出现传承人老龄化、紧缺和断代等问题。高校具有人才培养、文化保护传承、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责任和义务。文章通过对传承人及非遗人才市场需求现状的分析研究,构建“保护+传承、实践+科研、创新+传播”能力目标培养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展综合型、设计性、创新型的实践性教学方式,探索一条非遗与高校艺术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交流互鉴。汉绣以楚文化为依托发展而来,于2008年选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声虽不及“四大名绣”,但也是独具特色的荆楚地方性绣种。汉绣发展历史曲折,传世作品较少,国内外关注度较低,作品缺乏创新,现代适应性较差。虽有老一辈技艺传承人,但年轻人的接受度不高也导致汉绣面临严峻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在时代的高速发展背景下,汉绣面临着许多难点和痛点,需要政府和人民等多方协同努力,共同助推汉绣文化的发展。基于此,对汉绣传承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陕西户县农民画作为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以绚丽多彩、明快热烈的色彩,夸张变形的形态表现了三秦大地鄠邑区农民粗狂浪漫、朴拙自由的人文特色。民俗文创产品作为民俗文化艺术和商业设计相结合的多元化产物,其设计创新性仍有不足。大多数户县农民画文创设计仅局限于传统户县农民画作相关产品上,过分追求艺术价值而忽视了对实用价值的追求。对此,文章以陕西非遗户县农民画为例,讨论了其历史和文创设计发展现状,提出以“赛”带“产”,用设计提升可持续发展动能,结合“互联网+”推广创新思路,促进传统民俗的文创设计创新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苗绣纹样中的水涡纹是苗族服饰中的传统纹样。研究贵州省黔东南州地区苗绣纹样的来源与民族历史,分析苗绣纹样中的水涡纹图案文化内涵及艺术特色,提出水涡纹图案设计方法新思路。提取水涡纹的形态设计因子,细分纹样结构、层次、形状、色彩等元素,在设计的过程中从水涡纹的构图和布局方式进行创新,设计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水涡纹样,并应用到时尚的丝巾设计中,让传统苗绣图案走进现代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雷山苗绣于2017年12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桂英于2017年被认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为首位雷山苗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地方各级政府对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雷山苗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也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主要介绍国家...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南通扎染为例,从反思层面出发,探索如何增强用户对非遗文化的情感连接和参与度,促进南通扎染的传承和发展。该研究通过情感共鸣、互动参与和引导反思等方式,引导用户主动了解和体验南通扎染,增强其对非遗文化的情感连接、情感认知和情感认同。提供了一种利用数字技术保护和传承地方非遗文化的新路径,有助于深入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内涵和非遗价值,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文化强国”的战略的实施,文化出海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传统文化如何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创新并走向世界舞台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以非遗面塑为研究对象,分析非遗面塑发展现状及出海可行性,探究非遗面塑文化产品创新策略,构建非遗面塑的海外传播策略,目的是助力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让海外消费者了解中国非遗面塑文化,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孙诗晴 《西部皮革》2024,(8):102-104
文章主要探讨了宋代缂丝工艺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缂丝工艺是中国传统丝织品中的精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艺术价值。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法,分析了宋代缂丝工艺的色彩、图案以及文化内涵价值,并探讨了其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案例。通过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认为将传统非遗工艺与现代服饰融合,可以为现代女装设计提供新的可能和创新思路,兼容而致新,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黎族的发展情况,对其非遗服饰品牌的创新发展进行探究,以期推进黎族文化与市场的有效结合,同时使多姿多彩的黎族文化通过产品的方式得到传承,促进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鄢嫦 《纺织报告》2023,(7):114-1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样,制度体系建设相对完善,数字技术运用充分,非遗保护与传承成效明显,但在传承队伍、传播形式、融入教育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文章从关注传承人才培养、加强数字化传承、推动非遗融入教育3个方面着手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7.
虎头鞋和虎头帽是中原地区丰富的刺绣非遗文化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文章以河南鹿邑县宋河镇的虎头鞋与帽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其与传统刺绣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作为鹿邑地区传统文化的代表,虎头鞋与帽以其多样款式和精美刺绣著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制作工艺和刺绣技巧是其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一非遗民俗中精美刺绣的研究,旨在保护传统文化及其精湛手工技艺,并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传承。  相似文献   

18.
禹州钧瓷是河南地方传统手工制瓷工艺的代表,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禹州钧瓷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着陶器业的发展,其对河南的经济发展、形象塑造和文化传播有着独特的贡献.通过梳理禹州钧瓷的发展脉络,从传承和传播两方面进行阐述,探寻一条更好地传承与保护禹州钧瓷及其传统烧制技艺的道路,为河南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提供...  相似文献   

19.
赵洁 《西部皮革》2024,(8):114-116
经过深入的田野调查、系统的文献研究以及细致的案例分析,文章详尽地阐述了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嵌瓷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丰富的文化背景。文章对潮州嵌瓷独特的艺术形式、精湛的工艺技法、富有创意的图案设计以及和谐的色彩搭配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文章尝试从潮州嵌瓷的艺术表演形态和文化表演内核中提炼出传统文化的精髓,探索将其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的可能性,以期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产业的持续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以及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目的.通过对非遗文创产品及品牌现状的梳理,主要从缺少代表性品牌、用户群体范围较小、产品文化的缺失、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品牌推广较少这几个方面分析,并借鉴其他非遗文创品牌成功经验的思路扩充.最终对于非遗文创品牌构建提出4个重点策略:赋能品牌文化属性;树立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