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为了解决传统建筑设计中准确性不高、效率低、效果不佳、非线性建筑设计难度大等问题,本文介绍了非线性建筑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分析了非线性建筑设计中难以实现从结果到过程的设计问题,提出信息化技术、参数化设计以及这些技术在非线性技术中应用的措施,最终得出参数化设计在非线性建筑设计中应用效果良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建筑参数化设计是建筑设计方法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下的产物,文章通过对某非线性建筑实例采用参数化设计进行研究,引出了参数化设计的应用原则及设计方法,随着建筑设计的日益发展,建筑形态、样式以及功能都会发生很多变化,参数化设计将成为建筑设计的新的思潮。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美学思想的发展,建筑师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建筑样式,越来越多的复杂形态建筑作品开始涌现,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与设计工具已经不足以应对复杂形体的深化控制。参数化设计,给复杂形态建筑设计带来了更高的自由度,正日益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工具。本文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体育场西看台罩棚、珠海网球中心表皮设计等典型工程为例,阐述了基于Rhinoceros平台的Grasshopper参数化建模方法,针对复杂曲面逐步深化和建造的过程,给出了参数化设计在复杂空间结构建模中的基本思路,着重分析了参数化技术是如何应用在建筑设计及技术深化等方面,如何实现建筑与结构的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4.
2011年10月9日晚,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报告厅进行了一场关于数字建筑的讲座。此次讲座中,胡羁副教授首先介绍与分析了在全球化视野下关于数字建筑设计发展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紧接着他为大家解析与厘清了当前学术界关于非线性建筑、参数化设计、参数化主义、算法、设计、数字建构、建造信息模型(BIM)等等有关数字建筑的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5.
参数化设计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复杂超限项目的设计中,结构工程师需要与建筑师密切配合,借助参数化工具来完成结构建模分析。犀牛软件(Rhino)和Grasshopper插件作为当前主流的参数化平台,不仅为建筑设计开拓了新的想象空间,同时也为结构设计扩展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介绍了参数化设计的概念和发展以及其在可编译性、可视性和可扩展性方面的优势,通过算例介绍了基于Grasshopper参数化结构分析建模的基本方法及其在多方案对比和应对颠覆性条件修改时的优势,并对Grasshopper在超高层、大跨度和非线性曲面等复杂结构中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为结构工程师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参数化工具改变了传统的建筑设计流程,与原有设计流程不同,更加注重过程设计,强调设计的反馈与迭代。通过计算机算法可以实现建筑复杂问题的解决,表现为非线性空间形态语言,具有开放、动态、模糊、不平衡的特征。文章通过对高层设计的介绍,阐述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当代建筑学中“工程引导意匠”“技术转化诗意”的技术美学理念为切入点,将数字化设计中的参数化建构方法及非线性美学拓展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数字化设计中的函数构建、数型联动、表皮优化等作为研究内容,探究了基于参数化程序搭建数字化模型以实现精准调控非线性建筑形态与表皮的过程。结合景观构筑物、公共活动中心、体育馆等不同规模的设计实践,介绍了基于RH/GH平台的建筑非线性形态及表皮的设计过程及优化内容,在技术方法中强调了通过Grasshopper参数化建模软件搭建不同数学函数的“图形脚本形式”对整体形态及表皮的调节作用,应用数学建模方法对数字化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数字建模与理论分析,展示了参数化建模程序与函数曲线在数字化设计中的重要性。通过研究总结了数字化设计过程在非线性形态设计中的要点,强调了当代建筑美学的拓展与延伸。研究结果可为非线性建构的异形形态设计提供精准调控及优化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可为当代建筑形态与表皮的设计策略与量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孙湉 《住宅科技》2014,(8):23-26
随着计算机模拟技术的逐渐成熟,量化分析已经成为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手段,但传统上的运用较为片面,仅作为设计成果的评价条件,而未能与设计过程紧密结合.文章对某绿色建筑设计竞赛的获奖作品进行了解析,并以此为例,探索参数化技术与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相结合的新途径.提出在设计过程中对建筑的物理性能进行参数化转译,建立算法模型,并由此生成建筑形态,以延伸节能设计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作用,优化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晔 《室内设计》2011,(4):8-10
本文通过对参数化设计的介绍,以及对传统建筑设计中参数化理念的解析,结合运用参数化技术实践的一些案例进行分析,从传统空间形态、自然意境、传统文化三方面来阐述参数化技术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转译的方式,并提出一系列由传统到现代的转译式参数化设计手段,为今后的建筑设计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最后,根据我国的实际现状,本文对参数化设计在我国的发展提出预见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逐渐占据重要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数字建造技术的前进,并且使得建筑设计和建造之间有了一种新的整体关系,设计和建造之间需要紧密配合,共同参与到整个建筑设计过程当中,研究非线性建筑参数化设计与建造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多个角度对非线性建筑的参数化设计及其建造进行了深度研究,并且结合理论研究以及具有权威性的踪迹,将参数化设计作为研究视角对当前非线性建筑的设计作出系统总结,希望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在思维方式 和设计目标上存在较大差别,两个专业往往 是在相互妥协中完成设计,这种模式不利于 发挥结构在建筑设计中的积极作用,并有可 能造成浪费。数字技术在建筑领域中的渗透 使得建筑结构一体化的设计与建造在数字 平台上成为可能。在2014年清华参数化设计 研习班的Grasshopper班教学中,尝试使用这 一数字化设计平台进行非对称折板结构的 几何形态生成和力学模拟,并使用激光切割 和三维打印等数字化加工技术进行构件加 工,完成了一个实验性折板结构空间形态的 设计和建造。本文介绍了这一实验性教学的 相关技术问题,以及其背后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多代理系统是参数化非线性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生形途径.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之上,通过清华大学建筑学三年级"非线性Studio" 的学生作品介绍,展示了多代理系统相关方法在非线性参数化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沈康 《南方建筑》2010,(1):16-19
参数化建筑设计作为一种设计观念和思维形式,不仅带来了新的形态生成的方式,及富有视觉冲击力的非线性空间形式,同时也需要面向建筑的基本问题,诸如地方性、材料、建造与使用。我们希望参数化建筑设计教学避免从形式到形式的误区,而将计算机定义为建筑设计的一种有创造力的媒介,广州美术学院与AA School和伦敦都会大学合作组织的联合设计工作坊是这样一种努力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结合实际项目中BIM、参数化技术的应用,探讨其在建筑设计初期,在幕墙模型建立、面板制造优化、表皮效能模拟等方面的应用,分析设计阶段的BIM与参数化设计间的数据交换、实时更新、可视化表达、可控化数据交付,最终得出BIM、参数化设计运用可极大地推动非线性建筑表皮设计、建筑信息化及工业化。  相似文献   

15.
建筑参数化设计的概念正在被普及。但是,目前很多设计师对参数化设计产生误解,将参数化设计与非线性建筑设计划上等号。参数化设计本质是一种基于数字化设计技术的设计方法,它改变了传统设计过程中各个设计阶段相对离散的状态,将各设计步骤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并通过一系列的算法使设计结果得到优化。参数化设计与BIM技术,VR技术及数字化建造技术的结合,将为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提供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不断完善,改变了传统建筑设计中对于建筑结构形态的单一要求,多元视觉传达设计思想的渗透,使建筑形态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其中就包括构成的视觉化传达设计在建筑立面中的应用.建筑立面设计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视觉艺术效果、结构强度外,还需要关注建筑节能与成本,所以,构成的视觉化传达设计能够丰富建筑立面的设计效...  相似文献   

17.
《低温建筑技术》2019,(7):19-22
编织作为中国传统形态有着由来已久的历史,在建筑设计中的发展与应用从未间断,随着近年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数字工具的参数化编织设计与建造日趋增多,使编织结构本身的复杂形态和结构问题得以精准计算和设计,极大促进了编织结构与建筑形态的有机结合。文中探索并梳理编织图形的生形理论,并以大连理工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参数化编织设计工作营建造作品为例,为编织形态及结构的数字化设计提供思路和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 建筑领域内的数字技术运用突飞猛进, 设计和建造的关系在数字技术的平台上得以整合。世界各地掀起了数字建筑设计的浪潮, 国内外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字建筑。这些建筑都蕴含其自身的几何规律,通过这些规律,可以编程或利用几何造型软件,建立参数化的几何模型。联合专业软件成为物理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或结构计算软件,便可进行分析计算。数字建筑具有数学韵律,当建筑和结构完美融合在一起时,往往能创造出与传统迥异、令人叹为观止的奇妙建筑形态。本文以经典的boy's曲面和椭球面碳笼造型为例,介绍数字建筑参数化建模与结构分析的详细过程。  相似文献   

19.
通过模型设计,制作出非线性建筑"山水琴台"实体模型来探讨运用BIM技术实现非线性建筑设计的表达方法,同时结合BIM等多种建模软件,探究在模型表达过程中怎样运用BIM技术精确的控制形体、分析模拟、实时跟进建筑项目现状等优点来揭开非线性建筑的实践方法,最终实现在BIM平台下非线性建筑设计信息三维可视化的参数化的精确表达,并制作出相对理想的建筑模型。  相似文献   

20.
"地景建筑"是当代解决建筑与城市环境关系的一种重要设计理念。以建筑与场地同质化作为基本走向,强调建筑与城市景观的连续性和界面统一性。在当前发达国家和地区,非线性科学指导建筑设计成为了建筑学界对建筑设计开拓的新的领域。本论文试图通过对"非线性科学"在地景建筑形态中的转译进行研究,同时采取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揭示作为未来建筑发展趋势的地景建筑非线性表达特征与其形态背后的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