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不透水地面的面积越来越多,我国既有住区设计大多没有考虑雨水资源的综合处理,给城市带来内涝隐患,同时也浪费了水资源。通过分析海绵城市对既有住区改造的综合效益,说明其在老旧住区改造中的作用。以池州市熙苑小区为例,以SWMM软件为技术参考,反复研究其海绵改造的具体方案,利用现有的资源和空间,使住区居住质量有较大层次的提高,再进一步根据模拟优化的结果提出既有住区海绵化改造的具体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老旧小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基础设施不健全,设施破损,原有功能已经不能满足居民对于人居环境的要求。随着城市更新不断地发展,老旧小区改造也在逐步推进,景观改造对于老旧小区整体环境提升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以西安市莲湖区蓝天小区的景观改造为例,探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景观人性化设计,包括设计原则,景观人性化设计手法,不同空间的景观改造方式和景观改造中的重点难点等几个方面。为类似老旧改造项目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3.
富露  唐建  郭剑 《建筑与文化》2020,(7):185-187
锦州铁路住区是铁路相关单位为改善铁路职工住房质量而集中建设的一批住宅区。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使得住区外环境在空间形态构成、景观元素配置等方面显现出诸多问题,场地使用率低亟待更新改造。文章基于环境体验和认知密切相关的格式塔心理学基本原则和经验成果,以案例解析的方式分析住区环境在主要外环境场地的更新与改造,总结铁路文化元素功能置换后,融入到既有环境品质提升中的具体组织方式,以期为具有同类社区特征的既有老旧小区的微改造提供可借鉴的设计方法参照。  相似文献   

4.
既有住区供暖系统改造作为我国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和性能提升的重要内容,是缓解我国资源紧张和环境问题突出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本文梳理了我国供热体制改革的政策发展方向,通过某地区既有住区供暖系统满意度调研,发现尽管改造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依旧存在部分问题,并对供暖系统改造中常用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基于政策发展趋势、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造技术分析,提出集成化、智慧化、精细化的改造策略是未来供暖改造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高自豪  范梦蝶  张跃伟 《城市建筑》2023,(18):194-196+204
随着城市的有机更新及快速扩张,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城市更新进程中的重要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当下民众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不断增加,在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希望找到独属于自身的归属感。如今老旧小区的改造在不断推进,由于规划等问题,导致老旧小区改造设计出现同质化现象,从而无法唤起居民对所住小区空间环境的记忆。老旧小区内景观绿化部分是居民接触十分密切的地方,通过对融合小区场所精神打造景观绿化设计的方法进行研究,解决如何融合小区场所精神打造景观绿化设计的问题,积少成多,以期达到助推地方历史文化延续和传承的效果。通过对老旧小区景观绿化改造设计如何营造场所精神进行探讨,借此归纳一定的规律性,以期对接下来的老旧小区改造进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既有老旧住区电气管线服役现状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分析,归纳出既有老旧住区内有关电气管线在设备性能、运行管理、改造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改造技术措施,分析不同改造技术措施、施工工艺、不同管材对既有老旧住区电气管线的影响。并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既有老旧住区电气管线改造评价模型,通过专家调查法确定6个准则层和5个评价指标,进一步论证既有老旧住区电气管线改造的可行性以及技术指标权重。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旧区衰落和城市设计这一理念的提出,城市老旧小区改造这一工程被提上日程,文章主要介绍合肥市瑶海区老旧小区改造的进展和成果,从立面效果、道路改造、管线综合、景观绿化提升这几个方面讨论老旧小区改造需注意的环节,并对今后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对既有居住建筑给水排水管网服役情况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归纳出老旧住区内有关供水管网和雨水、排水管网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技术措施,具体分析了不同改造技术措施、施工工艺、不同管材对既有老旧住区给水排水管线的影响。结合南京某既有住区给水排水管线改造工程案例,对其改造范围、改造技术措施、改造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既有住区给排水管网管线改造技术措施的可行性,为我国推动既有住区建筑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际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海绵城市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大面积开展的形势下,针对既有住区现状特点进行海绵化改造,从植物在海绵建设中发挥重要生态和景观作用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进行植物应用和选择。首先按照项目所在地气候区进行植物品种选择,使植物生长状态最优;其次选择习性与不同海绵设施特点相匹配的植物,提高水资源的利用和经济效益;最后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选择形态特征与之匹配的植物进行搭配,营造出和场地氛围融合的植物景观。通过以上三个步骤逐一筛选,得出适用于既有住区各海绵项目的植物品种及搭配模式,帮助设计者在受限的种植条件下,形成体现地域特色、适宜场地特征且高效低维护的海绵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0.
葛萌  张琳  薛红 《工程管理学报》2023,37(2):55-060
居民老旧小区改造意愿是成功推行老旧小区改造政策的关键环节。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引入住区社会资本因素,搭建老旧小区居民改造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以济南市 6 个老旧小区居民为调查对象,构建结构方程实证分析模型,揭示多群组居民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意愿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显著正向影响居民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意愿;住区社会资本通过居民改造态度间接影响改造意愿;此外,学历越高,居住时间越长,居民改造意愿越强烈,住户比租户改造意愿强烈,而性别、年龄、月收入对改造意愿影响很小。提出针对性对策和建议,并提升老旧小区居民改造意愿。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海绵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在老旧住区改造设计中推进的迫切性,总结海绵城市理念下老旧住区的问题和改造技术难点,并提出老旧住区的改造原则和技术措施。该研究以锦州市安乐里住区为例,对住区的停车场、广场、建筑、道路、绿地五个方面进行现状分析和海绵化改造设计,探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老旧住区改造路径和具体的措施,改善老旧住区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12.
老旧小区改造是国家城市更新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如何精准地对老旧小区改造进行定位,需要对老旧小区改造内容进行详细调研与梳理,并结合小区居民基本诉求进行设计要素分析,给出最优化设计方案并落地实施。本文通过对保定市莲池区老旧小区改造设计要素与实施方案结合“畅其路、美其颜、强其能、安其居、固其基、扬其韵”十八字方针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一套适应地方特点的老旧小区改造方案,为全国老旧小区改造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内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不断推进,居民实际获得感与幸福感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旧改的成果对老年人群的生活品质提升和主观幸福感受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大连老旧小区调查,讨论不同住区类型中多品质更新要素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住区多品质更新要素能正向预测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证实,多品质更新要素能够促进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可为建立健康导向的住区环境修复方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文章梳理了我国部分地市老旧小区改造制度建设,规划引领,项目建筑、景观、环境设计等工作中注重营造建筑风貌特色、延续城市文脉、体现时代精神的经验和做法,为老旧小区改造中建筑文化风貌特色营造总结了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大连市中山区山屏街老旧房子改造项目调查研究,通过实测、入室采访、现场访问和问卷调研等方法,对老旧住区居民生活行为方式以及节能改造的效果进行了调研。并对山屏街老旧住宅小区节能改造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效果评价,旨在为目前北方寒地老旧小区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祝根立 《建筑》2012,(21):28-29
从2012年起,北京市将既有非节能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纳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一并进行。其中,老旧小区抗震节能综合改造工作的关键点在于对外保温材料的应用及监管。外保温材料的使用种类2012年3月,《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加强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外保温材料使用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京公消字  相似文献   

17.
城镇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工作已成为城市更新领域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针对高层老旧小区改造更新的缺位,以北京市为例,分析高层住区建设历程及空间类型特点,进而结合不同类型高层老旧社区展开调查,分析其特征及改造情况,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北京高层住区改造需要从应对多样化改造需求、软环境和硬环境改造兼顾以及从短期试点向长期广面改造推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城市现阶段进行大规模老旧小区改造现状,聚焦居民活动和心理感受,通过问卷、实地调研及空间句法等研究方法,探究住区居民自主选择的心理安全空间,分析其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提出以心理安全空间为指导的老旧小区深层次改造.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停车问题已成为既有住区特别是老旧住区最为突出的民生问题.该文从既有住区外围提供停车位策略、既有住区内部停车设施升级改造策略两个方面出发,提出适宜不同环境下的既有住区停车设施升级改造策略,可为解决既有住区停车难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既有住区碳排放增量巨大的严峻形势和既有住区低碳现状评价研究缺乏的问题,对大连市既有住区进行实地调研,并建立既有住区低碳等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将调研住区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在了解住区改造重要节点后,提出了针对性的低碳更新改造策略,为既有住区低碳改造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