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城乡距离拉大的背景下,"统筹城乡发展"被提上议程,因此城乡一体化规潮日益成为实践及研究的焦点.文中总结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并通过借鉴相关实例,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的内容及技术要点的一般范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着重分析了规划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制障碍。作为规划管理区域,规划区是一个城乡交融、碰撞最为剧烈的地区。规划区应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但由于受顶层设计真空、地方管理紊乱和农民拆迁谋利等因素影响,规划区城乡一体化步伐迟缓。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强化规划区规划管理、分区分期分类指导村庄建设和强化乡村集体组织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项目背景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此,资源非常丰富.但长期以来深受"资源退化"的困扰,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成为典型的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城乡收入比高达3.79∶1,明显高于3.33∶1的全国平均水平,更高于3∶1的国际警戒线,并呈显出不断扩大趋势,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编制《青海省城乡一体化规划(2010-2030)》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城乡一体化是党的“十七大”中提出的一种促进城乡发展、推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的重要发展战略.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内容,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定性或者定量的指标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行评估和预测,以促进和推动我国城乡的共同发展.文章就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中的评估指标体的内容展开研究,就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的现状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使得城乡发展差异逐渐增大,这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相违背。在这一背景下,中央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意在减小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差距,以农村发展促进城市化建设进程,以城市建设带动农村全面发展。本文就对城乡一体化理论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探讨其在城乡总体规划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6.
1980年以来国内城乡一体化研究综合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到1999年,是我国城乡一体化研究的探索阶段,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动力机制、实现途径.21世纪以来则是我国城乡一体化研究的发展阶段,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城乡一体化理论、实施途径、评价、管理体制及规划五个方面,今后还需要展开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城乡统筹度评价、城乡协调发展运作管理体系的构建、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的研究、新农村建设主体缺位对策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城乡建设》2012,(7):6-9
2012年5月26日,全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山东省章丘市召开。山东、重庆、北京等地的代表共解环卫管理难题,交流环卫一体化经验,共话环卫事业改革发展。昌邑市:以机制创新为抓手,以管理创新为途径,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创造性地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章丘市:将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持续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完善机制,加大投入,建立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现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全方位覆盖、无缝隙对接。重庆市九龙坡区:加强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体系,强化镇村联动,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管理精细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4)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存在很多问题,而融资问题是抑制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问题,推进融资模式的升级和创新,有效解决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融资难题刻不容缓。本文就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融资现状,分析出现行融资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先进城镇建设融资模式,进而提出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融资模式创新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向春玲 《城乡建设》2006,(11):59-61
在我国现阶段,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统一城乡规划,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加强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与城市一样共享现代文明,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此,城乡一体化包含有以下多方面内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实现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二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分工一体化;三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实现城乡服务功能一体化;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实现城乡就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五是统筹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实现城乡社会进步一体化.在我国实现这种"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新泰市三个中心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中心镇在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体制问题、建设资金短缺问题等.提出了通过采取科学规划、强化管理、加大建设、狠抓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措施,大力推进中心镇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马晓蔷  谢涛  唐蔚 《四川建筑》2005,25(3):14-15
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涵,探讨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县域交通发展的要求和交通一体化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结合温江区公路交通建设的实际,提出了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县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交通建设筹融资体制等措施。对县域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总体框架构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对城乡综合交通体系与城乡公共交通的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论文在对城乡公交公共交通进行概念界定和运营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现状区域公共交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总体框架及战略层面、设施层面,运营层面的子规划内容,协调城乡公共交通的高效、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城乡一体化体制建设的要求,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规划问题指明了方向,对城乡和谐发展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本文基于城乡一体化背景对乡村规划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切实推进乡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相应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韩文国 《城乡建设》2008,(10):44-46
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层次而促进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源互融,逐步达到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近年来,寿光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在"突出一个重点、编制两个规划、加快三大建设、强化四项管理、健全五项机制"上下功夫,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县市住建干部作为服务三农工作的重要力量,理当求真务实,尽职尽责. 一、消除认识误区,理解城乡一体化科学内涵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定义是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在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国家提出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乡一体化思想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莫尔对“乌托邦”的描述;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城乡矛盾日益突出,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都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企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消除城乡对立的空想社会主义假说;此后,马克思恩格斯从当时资本主义城市发展状况出发,着眼未来,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学者城市建设与发展理论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城市发展观点,提出了自己的城市发展理论;随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和我党第三代、第四代领导人关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思想则是在马克思主义城市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总结描述云南省会泽县统筹发展城乡供水,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的背景及主要做法、成效,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进一步加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提出思考,为水务一体化、供水一体化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12)
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现已进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江苏省的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均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新时期,江苏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要有新的创新思路。文章就如何实现江苏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七点战略思路,以为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着力探索城乡环境卫生体制机制改革,率先在一个县域范围内实现了引入市场机制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使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出了扎实步伐.  相似文献   

20.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立足中国持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探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原因,可以发现,中国初期工业发展基础薄弱是导致城乡二元发展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城乡有限二元化"发展模式,寻求符合中国实际的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与禁锢的应对策略,逐步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就成为整体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