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李兆祥 《材料保护》2002,35(6):56-56
众所周知 ,含硫光亮镍较普通无硫光亮镍的活性大 (电位较负 )。但是 ,如果这种光亮镍镀层镀在半光亮 (用其他光亮剂得到的含硫 0 .0 0 3%或更少 )的镍底层上 ,则腐蚀往往被终止在两类镍镀层的交界面上。这是因为含硫的镀层比半光亮的底层电位负 ,于是被优先腐蚀 ,从而起到牺牲性防护作用。在钢铁基材上镀半光亮镍 高硫镍 光亮镍 ,这种三层电镀层的抗大气腐蚀的性能相当出色。镀镍用的商品光亮剂品种繁多 ,电镀厂家多根据自身要求选用。商品光亮剂也是供货厂家用中间体配制而成。笔者在工作实践中进行了镀镍光亮剂的自配试验 ,介绍如下。在…  相似文献   

2.
我厂于一九八四年中下旬采用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研制的双层镍电镀工艺,应用武汉长江化工厂生产的光亮剂,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工作,并经二年来的小型生产实践,认为所得镀层其耐蚀性、脆性、外观等项指标符合产品要求,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郭远凯  唐春保  赖俐超 《材料保护》2012,45(10):39-41,1
为了节约镍资源及降低传统枪色电镀产品的毒性,开发了一种无镍枪色锡-钴合金电镀工艺:采用焦磷酸盐体系并添加光亮剂直接在铜片表面进行锡-钴合金电镀。探讨了镀液组成、温度、pH值及电流密度对镀层外观、镀液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其最佳工艺参数:250.0 g/L焦磷酸钾,20.0 g/L硫酸亚锡,15.0 g/L硫酸钴,0.6 g/L光亮剂1,2.0 g/L光亮剂2,3 mL/L 25%氨水,温度45℃,pH值8.5,电流密度0.5 A/dm2,施镀时间3 min。该工艺所得镀层颜色呈枪色,均匀致密,附着力好,且镀液稳定。  相似文献   

4.
用小槽试验与Hull槽试验,对合成出的若干种作为电镀Sn-Bi合金光亮剂的有机物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在各种工艺条件下该光亮剂对合金镀层外观的影响以及工艺条件对镀层中铋含量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运用稳态极化曲线对光亮剂在镀液中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还对合金镀层进行了SEM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不同发展阶段的镍、铬电镀光亮剂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镍、铬电镀光亮剂从萌芽、发展、完善到成熟的4个发展阶段,对每一阶段典型光亮剂的作用和特性及其优缺点进行了概括,指出以1,4-丁炔二醇的环氧化合物及糖精组合为代表的第三代镀镍光亮剂,以吡啶衍生物、炔胺类化合物、丙炔醇衍生物及柔软剂组合为代表的第四代镀镍光亮剂:以稀土阳离子和氟化物的配合为代表的第三代镀铬光亮剂和以有机或复合型光亮剂为代表的第四代镀铬光亮剂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添加剂,第四代效果更佳,并预测了今后镍、铬电镀添加剂发展的方向:由单一组分向复合组分、由无机物向有机物发展,即更多地利用相关离子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从以B_1(或B_2)为添加剂的新型镍铁合金电镀液所得的镀层的内应力、结合力、延展性、硬度、稳定电位、显微结构和耐蚀性等,结果表明镍铁合金镀层的山应力、硬度、稳定电位和耐蚀性是合金组成、光亮剂的组成与含量、工艺条件等的函数。结合力与前处理有直接关系,合金镀层的延性极好,镀层呈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7.
葛文  杨倩  程文  肖修锋 《材料保护》2011,44(11):13-16
镍镀层作为防护装饰性镀层应用广泛,过去多采用单向脉冲电镀制备纳米镍镀层,且对其耐蚀性及机理研究较少。为此,分别用直流电镀和双向脉冲电镀制备了2种镍镀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研究了2种镀层的相结构、晶粒尺寸和表面形貌,通过孔隙率测定、静态浸泡腐蚀试验、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2种镀层的...  相似文献   

8.
高强度钢低氢脆光亮镀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防止氢脆、高强度钢的电镀一般不使用光亮剂,但镀层耐蚀性较差。本文研究了一种高强度钢低氢脆氢脆光亮镀镉工艺。首先筛选出合适的光亮剂,然后对镀层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下使用自制光亮剂所获镀层,不仅耐蚀性和结合强度良好,而且其氢脆性能也能满足一定要求,达到或接近了国外商品光亮剂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氯化钠型弱酸性镀锌新光亮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两种酸性镀锌新光亮剂的合成途径;研究了从含有该光亮剂的氯化钠型弱酸性锌电镀液中所得镀层的性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镀层具有细微粒结晶。  相似文献   

10.
电镀技术低温低浓度光亮镀镍焦磷酸盐槽液镀铜镍合金电镀层的耐蚀性能超硬镀层的特性治废水变废为宝日本横河厂的公害治理电镀溶液的自动补偿和回收防止铁铸件镀锌层泛白装饰镍铁合金镀层低浓度碱性滚镀锡H202一HZSO;酸洗铜及铜 合金装饰镍铁合金镀层(2)低浓度镍液镀光亮镍蒸汽压力下磷化双槽设备橡惋拷胶一偏钒酸钠钝化 镀锌件镀锡时氢的共沉积葡萄糖提高镀铬液含铬量减少点状锈蚀彩色电镀金属着色国外防护装饰铬组合镀层 的发展防护装饰性电镀概况微裂纹镀铬咪吐磺基水杨酸镀银无钱氯化钠光亮镀锌工艺铜镍镀层退除新法(编排格式:题目、…  相似文献   

11.
A3钢工业应用广泛,但耐蚀性及耐高温性能较差,在其表面形成高温防护涂层是较好的解决办法.在确定镀液组成、浓度及脉冲电镀工艺条件下,采用水基体系脉冲复合镀于A3钢表面制得了镍包铝粉镀层.并借助SEM、XRD分析和镀层结合力、孔隙率、抗氧化性测试等考察了镀层的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脉冲复合电镀的效果明显好于直流电镀,其镀层均匀,镀覆完整,晶粒外观规则,相互间结合紧密,镀层与钢基体结合良好;与直流复合镀镀层进行比较表明,采用直流电镀所得镀层结构和结合力均较差.脉冲复合镀所得镀层经高温热处理形成金属间化合物,使普通碳钢基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提高了普通碳钢的耐高温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2.
在显微镜下观察亮镍镀层断面时,可见组织中有许多与基体表面平行的条痕,呈层状结构,与化学镀镍层的非晶态组织非常相似。本文从金相学角度,论述亮镍镀层中的条痕,可能是受电镀层内应力影响而形成的,从而把它与化学镀镍层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3.
装饰性三价铬电镀层难以增厚、镀液不稳定、色泽不能令人满意.为此,采用线性电位扫描法探讨了甲酸铵、乙酸铵、草酸铵、柠檬酸铵4种羧酸盐配位剂体系中镀光亮镍钢表面电还原三价铬的极化特征,开发了草酸铵和甲酸铵复合配位剂三价铬电镀工艺,并对铬镀层的主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酸铵配位能力较强.可作为三价铬电镀的配位剂,甲酸铵既是配位剂也是消除六价铬干扰的还原剂,两者复配加入三价铬电镀液,可以获得较好的镀铬层,其厚度可达1.0~1.3 μm,光亮度为2级,耐蚀性、结合力等性能良好,能够满足装饰用途要求.  相似文献   

14.
已有的光亮荆用于5,5-二甲基乙内酰脲为配位剂的无氰镀银体系,存在镀层形貌不好、外观不亮的缺陷,同时其组成也较复杂.为此对过去已用的光亮剂进行了筛选,最后确定以2,2-联吡啶作为无氰镀银体系的光亮剂.采用稳态极化曲线测量研究了加入2,2-联吡啶前后镀液的特性,通过SEM,XRD等测试技术对镀层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2,2-联吡啶光亮剂的加入可以增大镀液的极化,改变银镀层的晶体取向,显著细化晶粒,获得光亮的银镀层,使银镀层的耐磨性、防变色能力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5.
在铝及其合金表面沉积Ni或Ni基合金,可以提高基体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铝硅合金基体上电镀Ni-Co-P镀层的工艺,得到了电流密度、镀液温度、pH值、电镀时间、镀液成分对镀层厚度、硬度、成分和沉积速率的影响规律,同时,还考察了镀层的耐磨性.结果表明:延长电镀时间、提高镀液温度和pH值时,镀层厚度和镀层硬度均增大;提高电流密度时,镀层厚度增大,但镀层硬度减小.提高电流密度、升高温度和提高pH值时,沉积速率增大.  相似文献   

16.
电镀氢脆故障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金桂 《材料保护》2006,39(8):51-53
电镀过程中作为阴极的被镀零件在获得镀层的同时在零件金属内部也渗入了氢,如果该零件金属对氢脆敏感、又有拉应力存在时便可能发生氢脆,使零件断裂,甚至诱发事故.介绍了几例典型的氢脆故障,结合实例分析指出,渗入金属内部的氢是可逆氢,可以通过加热烘烤排出,以避免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路板电镀Sn-Pb抗蚀层过程中合金镀层厚度不均、小孔中间镀层较薄甚至破孔等问题,采用添加阴极振荡器的方法进行电镀,并通过切片方法对镀层的均镀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通过添加振荡器,可使均镀能力提高10%左右,明显改善了镀层质量.  相似文献   

18.
钛合金镀铬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种可行的工艺方法,在钛及钛合金表面先化学镀镍,再电镀一层铬层,能提高零件表面硬度,能改善其耐磨性,表面硬度可达到HRC 55~60.  相似文献   

19.
电镀镍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一种碳纤维表面电镀镍的方法,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电镀镍配方及工艺条件,并研究了镀层的显微组织及镀液的成分、电流密度、电镀时间等工艺条件对沉镍速率和镀层质量的影响,并探讨了沉镍机理.用镀镍碳纤维制备铝基复合材料,观测碳纤维与铝的复合效果.  相似文献   

20.
Residual stress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atigue lives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components. In the case of near surface tensile residual stresses, the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phases of fatigue process are accelerated; on the other hand, compressive residual stresses close to the surface may increase fatigue life. In both decorative and functional applications, chromium electroplating results in excellent wear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However, it is well known that it reduces the fatigue strength of a component. This is due to high tensile internal stresses and microcrack density. Efforts to improve hard chromium properties have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a nickel layer sulphamate process, as simple layer and interlayer, on fatigue strength of hard chromium electroplated AISI 4340 steel hardness – HRc 53, was analysed. Th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rotating bending fatigue tests on AISI 4340 steel specimens with the following experimental groups: base material, hard chromium electroplated, sulphamate nickel electroplated, sulphamate nickel interlayer on hard chromium electroplated and electroless nickel interlayer on hard chromium electroplated. Results showed a decrease in fatigue strength in coated specimens and that both nickel plating interlayers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increase in fatigue life of AISI 4340 chromium electroplated steel. The shot peening pre-treatment was efficient in reducing fatigue loss in the alternatives stud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