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稻秸还田与播种方式影响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大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水稻秸秆还田与播种方式对小麦出苗及籽粒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大区试验,分析了稻秸机械全量还田与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出苗率、出苗均匀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稻秸不还田条件下,机械条播的出苗率显著低于机械匀播和人工撒播,机械条播、机械匀播和人工撒播的出苗率分别为51.84%、90.89%和88.87%;人工撒播的出苗均匀性差于机械条播和机械匀播,3 种播种方式的出苗变异系数分别为0.49、0.26 和0.23。稻秸机械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播种方式处理的出苗率和出苗均匀性都有所降低,其中机械条播的下降幅度较大,出苗率降低了36.54%。小麦出苗率和出苗均匀性通过影响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而影响籽粒产量,无论稻秸是否还田,机械匀播的产量均高于其余两种播种方式,稻秸不还田和全量还田条件下的产量分别为6091.34 kg/hm2和6476.20 kg/hm2。因此,在稻秸还田小麦生产中,推荐采用机械匀播的播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小麦的田间出苗率,而且能保持较好的出苗均匀性,有利于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2.
小麦产量与产量形成国内外对小麦播种方式和耕作方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肯定了“密点播”、“小窝密植”、“等距穴播”和“正方形播种法”等为较优播种方式;明确了免耕有利于苗齐苗壮,成穗率高,穗型整齐,有一定的产量优势。但受土壤状况的影响而有一定的适应范围。这些研究在 相似文献
3.
以优质玉米驻玉309为材料,研究了铁茬旋耕碎秆破板结、免耕秸秆覆盖无耕翻、传统耕作3种耕作方式对玉米播种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肥料用量条件下,铁茬旋耕碎秆破板结、免耕秸秆覆盖比传统耕作,出苗时间有所延缓,植株生长快,株高较高,同期叶片数多,干物质积累量较大,产量分别比传统耕作增产5.53%、2.01%。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种植模式中,不同耕作整地方式对小麦播种质量、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设置旋耕2次、深松+旋耕、重耙+旋耕、翻耕+轻耙、翻耕+旋耕、重耙+翻耕+轻耙和重耙+翻耕+旋耕(CK)共7种耕整地方式。结果表明,在夏玉米为籽粒玉米的地块,7种耕作整地方式中CK处理的秸秆含量较少,地表及0~20cm土层平均秸秆含量较其他处理减少27.5%和28.6%,土壤与秸秆混合较均匀,0~20cm土层中每5cm土壤平均容重较其他处理变化减小30.5%,播种深度适宜,平均3.9cm,出苗质量好,缺苗断垄较其他处理降低25.7%,苗间离散度均匀,平均极差减小39.0%,穗数最多(670.5万/hm2)、产量最高(7966.5kg/hm2)、效益最高(9051.0元/hm2),与其他处理达显著性差异。在夏玉米为青贮玉米的地块,除旋耕2次和深松+旋耕的整地处理产量较低外,其余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其中翻耕+旋耕处理的产量和效益最高,分别为8133.0kg/hm2和9894.0元/hm2,效益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5.
6.
播种方式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不同种植方式下,对豫麦18号、豫麦21号、豫麦49号、93中6等4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等行距与宽窄行之间产量无明显差异,低播量、高播量下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叶面积系数从开花到乳熟都呈下降趋势,只有93中6呈上升趋势,豫麦21号、豫麦49号、豫麦18号间无差异。豫麦18号灌浆速度最快,豫麦21号最慢,豫麦49号和93中6相比,前者前期灌浆快,后者一期灌浆快,93中6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豫麦18号次之,豫麦21号第3,豫麦49号最低。 相似文献
7.
秸秆还田条件下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玉米桔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济麦22为材料,于2011~2013年开展了旋耕、翻耕和少耕3种耕作方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基本苗、冬前最大分集数、春季最大分巢数、有效穗数和成穗率均表现为翻耕显著高于旋耕和少耕,旋耕和少耕间无显著差异。干物质积累越冬期表现为旋耕>少耕>翻耕,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返青期表现为旋耕与翻耕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少耕;拔节、开花、成熟期均以翻耕最大,其次为旋耕,少耕最小,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翻耕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从而提高子粒产量;旋耕处理的子粒产量虽低于翻耕处理,但两年的产量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及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寻稻麦两熟区高产优质高效的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组合,从2001年开始,在长江中下游稻麦两熟区进行田间连续定位试验。设置稻麦双季免耕与秸秆还田(NTS)、麦季免耕与秸秆减量还田(RNT)、稻季免耕与秸秆减量还田(RCT)、稻麦双季翻耕与秸秆还田(CTS)、稻麦双季少耕与秸秆减量还田(MTS)以及稻麦双季翻耕无秸秆还田(CT,对照)6个处理。分析了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组合下2009-2018年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的变化,进一步明确其对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秸秆还田显著提高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其中MTS处理下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29.64%和19.76%,具有明显的养分积累效果;但连续免耕不利于小麦产量的提高,RNT和RCT处理小麦产量较高,分别比NTS处理增加了16.33%和10.34%;同时RNT处理小麦的加工品质及面条质量也有提高趋势。因此,麦季免耕与秸秆还田结合的耕作模式有利于提高中弱筋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可作为该地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小麦优先选择的耕作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9.
播种方式与耕作方式对小麦群体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播种方式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及产量形成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小麦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群体结构的动态发展过程来实现的。在不同播种方式和耕作方式条件下,小麦的分蘖成穗,叶面积指数的发展变化,干物质积累过程及穗粒结构等,均有较大差异,从而造成产量的较大差异。采用何种方式及组合,以建立合理的小麦群体结构,协调个体和群体发展,使有效穗和穗粒重有一个合理的构成,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0.
玉米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下影响小麦出苗的因素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5
在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后小麦出苗率下降的原因可归纳为播种过浅、播种过深、秸秆或根茬物理阻碍、种子霉烂及土壤水分不足或干湿不均等5方面。影响出苗的关键因素在传统翻耕方式下(对照)依次是土壤水分不足、播种过浅、根茬阻碍;在秸秆粉碎还田后翻耕播种方式下为土壤水分不足、秸秆阻碍、播种过浅;在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播种方式下为秸秆阻碍、土壤水分不足、播种过浅;在秸秆粉碎还田直播方式下为秸秆阻碍、播种过深、种子霉烂、播种过浅、土壤水分不足;在秸秆立秆直播方式下为秸秆阻碍、种子霉烂、播种过浅、土壤水分不足、播种过深。在后两2种种植方式下秸秆还田量与小麦出苗率可分别用y =402.67x-0.7192和 y =509.4x-1.0597表示。 相似文献
11.
稻草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以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研究稻草还田与不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以及产量的影响,通过小区试验研究稻草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率、出苗整齐度、均匀性、产量以及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稻草还田使小麦出苗率以及出苗均匀性下降;稻草还田条件下,免耕降低了出苗整齐度,旋耕、浅翻耕、深翻耕提高了出苗整齐度;稻草还田后影响小麦产量主要原因是小麦出苗率、出苗均匀性低;稻草还田后小麦出苗率变低、均匀性变差,通过影响小麦千粒重、有效穗数、每穗粒数而影响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2.
成都平原水稻直播方式对出苗状况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研究水稻不同直播方式在成都平原的适应性,确定最佳的直播方式,以杂交稻‘川优6203’和常规稻‘金农丝苗’为材料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了成都平原生态条件下翻耕旱直播、免耕旱直播及翻耕水直播3种直播方式对直播稻出苗状况、生长发育、水分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品种直播方式间产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有效穗数的多寡。翻耕旱直播处理前期出苗状况好、有效穗多,产量潜力最高;翻耕水直播处理前期出苗状况和产量虽不及翻耕旱直播处理,但有利于减少杂草和落田谷发生,播种后所需灌水量也最少;免耕旱直播处理存在着杂草和落田谷滋生严重、出苗差及播种后田间耗水量大等问题,产量最低。这表明翻耕条件下旱直播和水直播在成都平原各有优点,但从生产实用的角度考虑水直播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13.
玉米秸秆机械还田及播种方式对小麦出苗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黄淮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玉米收获后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条件下,采用播量、播深和镇压三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品种济麦22的出苗、越冬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播量因素显著影响出苗率、越冬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穗数和穗粒数,对以上指标的作用力均在30%以上;镇压极显著影响越冬率,作用力占14.02%;播深对以上各指标均无显著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播量225万/hm2基本苗,播深4-5cm,播后镇压处理的播种方式,可保证小麦高质量出苗及安全越冬,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麦秸还田和耕作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旨在探讨耕作方式和麦秸还田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粳稻‘南粳5055’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按照耕作方式(沟埋和旋耕)和还田量的组合设置5 个处理,麦秸不还田(CK)、麦秸半量沟埋还田(DB-HS)、麦秸全量沟埋还田(DB-TS)、麦秸半量旋耕还田(RT-HS)和麦秸全量旋耕还田(RTTS)。测定了水稻的产量、稻米品质和稻米淀粉粘滞性。结果表明:与CK相比,麦秸还田均提高了水稻产量,其中RT-HS和DB-TS分别增加了5.3%和3.6%。麦秸还田还不同程度地改善了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对蒸煮食味品质则改善效果不显著,RT-TS显著降低了稻米的峰值黏度、崩解值和胶稠度,提高了消减值和直链淀粉含量,降低了稻米的食味性。以上结果表明,随着麦秸还田量增加,旋耕还田不利于水稻增产和稻米品质的改善,而麦秸集中沟埋还田则对水稻高产优质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综合评价稻秸还田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冻害的影响,以不还田为对照(CK),设置覆盖还田、宽行覆草、浅旋还田、翻耕还田4种还田方式,研究各处理下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变化以及对低温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覆盖还田和浅旋还田显著降低了冬小麦的出苗、分蘖的发生以及花后干物质的积累,其产量分别减少了21.3%和15.3%,而宽行覆草和翻耕还田则与之相反,分别较对照增产8.0%和5.2%。另外,与对照相比,覆盖还田和浅旋还田不仅显著降低了单株麦苗质量(茎蘖数、鲜重和干重),而且在低温下有更多的冻害苗和更高的冻害比例。相关分析得出,冻害苗数与单株麦苗的质量呈显著负相关。表明通过宽行覆草和翻耕还田2种方式还田均有利于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冬小麦的冻害。 相似文献
16.
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苏南沿江稻麦两熟地区不同水稻收获期对后茬小麦产量影响,进行了小麦不同播期播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10月25日-11月29日)处理产量差异极显著,随着播期推迟不同单产呈下降趋势.不同播量处理(150×104,225×104,300×104,375×104,450×104/hm2)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在相同播量水平下(300×104/hm 2)随着播期推迟产量不断下降.苏南沿江地区小麦最佳的播种时间为10月25日-11月15日,最佳基本苗为150×104~225×104/hm2. 相似文献
17.
播种深度对高粱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明确高粱的适宜播种深度,观察不同高粱品种对不同播种深度的耐深播差异,研究了8 种播种深度对3 个高粱品种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出苗时记载不同播种深度下高粱的出苗速度和出苗率,出苗结束后,调查其地上部分幼苗生长量、胚轴长度和种子根长度。结果表明: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加幼苗出苗速度明显减慢。在播深3 cm、5 cm和7 cm处理下,各品种从播种至出苗需要5 天,在播深8 cm、10 cm、12 cm 和13 cm 处理下,需要5~7 天,在播深17 cm 处理下为7~11 天。在播深12 cm、13 cm 和17 cm处理下‘晋中0822’较其他2 个品种从播种至出苗所需时间早2~4 天。不同播深处理下高粱完成出苗所需要时间也不尽相同。在播深3 cm、5 cm和7 cm处理下,各品种完成出苗所需时间为9 天,在播深8 cm、10 cm、12 cm和13 cm处理下,需要9~13 天,在播深17 cm处理下需13 天。品种‘晋中0822’在播深8 cm、10 cm、12 cm和13 cm处理下9 天完成出苗,较其他2 个品种早。播种深度对3 个高粱品种的出苗率亦有显著影响。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3 个高粱品种的平均出苗率不断降低。3 cm和5 cm为高粱最适播种深度。在播深3 cm、5 cm、7 cm、8c m、10cm和12 cm处理下品种‘晋中0822’出苗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此外,播种深度对幼苗的生长发育也有显著影响。随着播种深度增加,3 个高粱品种的地上部分幼苗生长量和种根长显著降低,而胚轴长度显著增加。在3cm和5 cm播深处理下幼苗生长量、种根长和胚轴长与其他各处理差异显著。在播深7 cm、8 cm、10 cm、12 cm、13 cm和17 cm处理下‘晋中0822’品种各指标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小麦新品种豫农202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合理的播种期和种植密度有助于挖掘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利用裂区试验研究了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小麦新品种豫农20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对小麦新品种豫农202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较小,除对穗数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外,其它均不显著。种植密度则影响较大,除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外,其它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特别是对穗数和穗粒数影响的显著程度非常高。在不同的播种期下各种植密度间产量差异较大,但产量构成因素差异较小。在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下,穗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较大,其次是穗粒数,千粒重的直接影响很小。该品种的适宜播种期应该在10月8日至10月25日,早播情况下选择120万/ hm2基本苗较合适,中晚播情况下选择240万/ hm2。 相似文献
19.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小麦秸秆不同还田深度下小麦蔗糖含量及其有关酶活性,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条件下,灌浆期间旗叶蔗糖含量及磷酸蔗糖还原酶(SPS)活性、籽粒蔗糖含量和酸性转化酶(AI)活性均高于普通耕作处理。在各不同深度秸秆还田处理中,15 cm深度秸秆处理在灌浆前期上述指标均有较高的表现,而花后21 天左右则低于还田25 cm处理,灌浆后期下降幅度较大;而穗下节间蔗糖含量还田25 cm 处理在花后7 天左右超过其他处理,因而蔗糖滞留量较高。在秸秆还田25 cm 处理条件下,小麦籽粒产量达到最高,其穗数也最多,而穗粒数与15 cm还田处理差异不显著,千粒质量也较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