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连峰  汤偲愉 《电子测试》2021,(4):65-66,76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关键技术之一的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已在诸多领域得以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语音交互技术的基本内容,然后结合电梯检验工作经历,对该技术在电梯检验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语音交互技术的内容和重点,包括语音采集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语义理解技术和语音合成技术等;之后分析了智能电视操作系统对语音交互技术的需求;最后在研究智能电视操作系统软件架构的基础上,阐述了语音交互技术在智能电视操作系统上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密闭的电梯间成为防控新冠肺炎病毒交叉感染的重点场所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本项目设计了一套基于嵌入式与云平台管理的无接触电梯智能联控交互系统。该系统基于嵌入式平台,集成了激光测距技术、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和云平台开发管理技术。激光技术可实现用户通过手指在空中点按楼层,无需直接接触按键的主要功能,同时辅以语音交互以及云管理平台建立实时通信。本项目实时性好,稳定性高,且适用性广泛,可灵活应用于多种电梯系统中。  相似文献   

4.
王笑楠  李光  钟华森  刘云飞  周瑜 《电声技术》2021,45(11):21-25,32
人工智能的普及促进了语音交互技术的发展,语音传感器阵列作为智能语音交互的硬件前端,成为语音交互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矢量语音传声器自有的偶极子指向性、零点深度以及阵列体积小便于集成的特点特别符合语音交互技术对硬件设备的要求.基于此,通过采用两组矢量敏感单元"共点正交"形成矢量微阵列实现声源空间锐化波束指向,其不受瑞利限与空间采样率限制,与传统空间离散分布的声压麦克风阵列有着本质区别,是矢量微阵列的核心优势所在.矢量微阵列传声器弥补了现有双麦阵列的不足,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智能语音交互的硬件前端,对推动智能语音交互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语音交互技术专利数据的检索结果,从技术发展脉络、历年申请情况、技术原创国分布、申请目标国分布、和结合国际专利分类体系IPC、欧洲分类体系EC、日本分类体系FI/FT的具体技术分布等方面就语音交互技术进行了专利分析,示出了国内外语音交互技术的发展状况,并从重点技术研发方向等方面为国内企业在语音交互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公柏翰 《电声技术》2023,(10):16-18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人工智能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数字化媒体时代,新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加快了社会建设进程,也为新闻媒体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途径。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语音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新闻媒体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便利、丰富的服务,也可以为新闻媒体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因此,文章重点分析和研究新闻编辑在人工智能语音技术下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能化产品的不断推广,众多新成果、新技术应用于各领域。其中智能语音交互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产品之中,因此自动语音识别(简称ASR)技术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标准协会及研究机构也相应发布了相关ASR的测评方法及标准。文章探讨字错率(简称WER)及句错率(简称SER)这两项指标在ASR测评中的应用,浅谈两项指标的关系及区别,通过实验分析提出指导意见,确保测评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8.
董斌 《电信科学》2020,36(7):118-125
从运营商重要的语音客服热线、微信客服智能化发展出发,首先分析了传统客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客服领域应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客观的评估,提出人工智能与运营商客服结合的方向和体系化思考。结合某运营商现网实际情况,针对人工智能与运营商客服结合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实践进行了剖析研究,推进智能语音客服、微信机器人的应用实践,提出现网改造、能力开放、智能应用体系部署解决方案。最后对人工智能在智慧客服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智能电视语音识别技术专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洪花  赵霞 《电视技术》2015,39(10):52-55
语音交互是智能电视人机交互的重要发展方向,已成为国内外智能电视相关企业、机构创新竞争的重点.重点研究语音识别交互技术的国内外专利情况,对技术总体发展趋势、国家分布、专利权人、重点发明人等进行分析,以期对国内企业知识产权决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的与电视相关的语音交互技术相关文献为基础,对电视语音交互技术的中国专利申请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专利申请的发展趋势、主要申请人以及重点申请人的专利布局情况.基于分析结果得出了电视语音交互技术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并对国内相关厂商在该技术领域的发展提出了抓住机遇、加强相互合作、持续技术跟踪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包含智能电视、智能手机、智能音箱在内的一些智能设备发展迅猛。由于语音所具有的便捷性,智能语音交互已经逐渐成为人与智能设备有机连结的重要方式。智能语音交互主要是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本文将围绕智能音箱展开深入研究,以期能更好地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设备中的应用,探究智能音箱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智能文稿唱词实验系统,通过对电视节目字幕制作工艺流程进行创新,集成人工智能语音引擎,将传统电视字幕流程由5个步骤简化为3个步骤,压缩了节目字幕制作流程,提高了节目制作效率。本文概述其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与电视字幕制作结合的特点及人工智能文稿唱词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陈祖吉 《移动信息》2023,45(5):186-188
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智能语音识别技术作为新兴的医疗信息交互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医疗与诊疗效率。本中探析了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在医疗中的体现,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s,KG)自提出以来快速发展,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一个新兴研究方向.随着KG在智能搜索领域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研究者们开始着手于各领域中KG的应用.在实际应用场景下,KG是一种大规模的语义网络,也是一种技术体系,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方法将文本、语音和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建模,形成一种实...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深化应用,传统语音呼叫业务难以满足新时代客服需求,并且随着油田用工老龄化严重,人力成本激增,客服中心接通率、服务满意率也不断下降。为了在提升用户服务体验的同时降低人力成本,结合目前成熟的语音识别技术,开展了智能语音机器人、智能质检等客服平台智能化改造技术方案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6.
何玉岩 《通讯世界》2017,(6):256-25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诸多行业中都开始广泛应用,建筑行业中,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的应用也已经成为现实.现阶段智能建筑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在建筑的设计和使用中进行初级结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是模拟人的智能与思维过程,目的是使机械的智能性质更强,利用它来为人类服务.而如何通过智能网络建设将人工智能与建筑更好的结合,让它为人类生活创造更高的舒适性、便捷性和安全性,则是下一代智能建筑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指出目前智能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进行展望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宋鸽 《电声技术》2021,45(11):9-12
随着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发展,语音自动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家电、汽车、微电子以及移动通信等多个领域.目前,国内智能语音自动识别技术也已经取得了较大技术突破,我国家居市场上的新型智能家居管理产品越来越多,各种家居产品功能样式层出不穷.基于此,对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语音在智能家居系统构建中的技术基础、AI语音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模块系统构建进行具体分析,并以海信AI智能电视为例,希望可以利用AI语音技术实时让用户存储大量语音处理信息,运用语音数据挖掘分析算法对语音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分析挖掘出广大用户的日常生活习惯,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智能的家居服务.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电梯的应用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电梯控制系统的整体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和推广。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对相应的工作进行有效的改善和创新。本文主要是对电梯检验过程中控制系统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此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之后的工作奠定有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电梯智能数据采集系统采用传感器采集电梯运行数据,通过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分析,由网络传输至数据处理服务器,实现电梯困人救援、故障报警、日常管理、质量评估、隐患防范等功能的综合性电梯管理平台。电梯智能数据采集系统可融合电梯运行状态采集和视频语音监控系统技术、数据交换技术、网站服务技术、手机应用系统技术、标识及公示系统技术等。  相似文献   

20.
杨磊 《电视技术》2024,(3):167-169
主要介绍人工智能技术的概念、创新发展及产业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合成、视频修复、智能剪辑、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以及智能推荐等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并举实例进行说明,推动广播电视制播流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