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桥墩局部冲刷原理,在传统防冲刷保护措施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能改变桥墩迎水面流态的新型环翼式桥墩,在不同流速、有无环翼式挡板以及不同的挡板位置下,试验研究了环翼式桥墩的局部防冲刷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环翼式挡板可有效减小桥墩的局部冲刷,当桥墩上的挡板与河床的距离约为水深的1/3时,与无挡板的桥墩相比近底垂向流速最大可减小96%,最大冲坑深度可减小57.6%,环翼式桥墩防冲刷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环翼式桥墩周围水流流速分布特征,根据桥墩局部冲刷机理,进行了三种流量、三种水深、三种挡板位置的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桥墩周围的表层纵向流速、表层横向流速仅仅受到水流波动的影响。挡板与河床的距离越小,桥墩中心线上的近底纵向流速越大,中心线上及墩侧一定范围的近底横向流速越大,但是近底垂向流速却越小。当挡板距离河床底部为0.3倍水深时,靠近河床边壁处各向流速受挡板影响不大,但是靠近桥墩中心处各向流速在挡板所在位置都有尖点,同时,靠近桥墩中心处的纵向相对紊动强度在测点高度与水深比值为0.4处有极大值。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环翼式桥墩环翼式挡板的最佳延伸长度,进行了不同流速和不同环翼式挡板延伸长度下环翼式桥墩的局部防冲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环翼式挡板的延伸长度不同,桥墩的冲刷效果有较大的差别,当环翼式挡板的延伸长度与桥墩的半径相同时,与无挡板的桥墩相比最大冲坑深度可减小57.6%,近底垂向流速最大可减小70.4%,近底紊动强度也明显减小,防冲刷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环翼式桥墩的最优挡板形状,基于桥墩局部冲刷机理,进行了不同流量和不同环翼式挡板形状下的环翼式桥墩局部防冲刷水工模型试验。在环翼式挡板延伸长度为45 mm、位置在水深的1/3处,研究了不同流量、不同挡板形状的桥墩最大冲刷深度、三维时均流速及纵向和垂向紊动强度。结果表明:与无挡板相比,挡板前端和尾端宽度都为45 mm时水流垂向流速减小程度最大;纵向、垂向紊动强度减小程度最大;最大冲刷深度可减小57.6%,防冲刷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多个环翼式桥墩间的局部冲刷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考虑2个试验指标(墩前近底垂向流速、最大冲坑深度),选择3个有关因素(防冲板半径A、防冲板安装高度H和桥墩横向间距S)进行条件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确定3个因素的主次关系。结果表明,主次关系的排列为防冲板的安装高度、防冲板半径、桥墩横向间距,且防冲板的安装高度和防冲板的半径对防冲效果的影响远远大于桥墩横向间距。  相似文献   

6.
根据桥墩局部冲刷机理,通过桥墩加装环翼式挡板减小局部冲刷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加装环翼式挡板后,水流在桥墩四周的垂向水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桥墩迎流面中心线的垂向速度在安放挡板位置处有拐点。3种形状的挡板中,形状为A1的挡板的近底垂向流速减小幅度最大,影响水流紊动宽度也最大,同时表层垂向紊动强度、近底垂向紊动强度减小幅度也最大。利用CF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发现,与物理模型所得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基于桥墩局部冲刷原理,在水平护圈防冲措施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能改变桥墩周围水流流态的新型防冲设施—钩环式护圈。为探究钩环式护圈对圆柱形桥墩局部冲刷的防护效果,采用不同形状的钩环式护圈进行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桥墩周围的冲刷特征和水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当钩环式护圈的高度为1 cm、角度为135°且安装在床面时,防护效果最好;与光墩相比,桥墩安装钩环式护圈后,最大冲刷深度最多可减小62.2%,桥墩底部垂向流速、垂向紊动强度均明显减小。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计算桥墩周围无量纲最大冲刷深度的经验方程,该方程对明流和冰盖条件下水流均适用。  相似文献   

8.
由于传统桥墩冲刷防护措施的局限性,引入新型防冲装置-环翼式防冲板,对圆端形桥墩冲刷进行防护,通过减小下降水流改变桥墩周围水流结构,主动降低了下降水流对桥墩的冲刷。为探究环翼式防冲板对圆端形桥墩局部冲刷的防护作用,采用3种比例圆端形桥墩、3种环翼式防冲板安装位置进行物理模型试验,对圆端形桥墩周围的冲坑特征、垂向流速、垂向紊动强度、紊动切应力等水力要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装环翼式防冲板后,3种圆端形桥墩冲刷程度均减小,中圆端形桥墩冲刷减小幅度最大,冲坑体积减小率为30.0%;中圆端形桥墩安装环翼式防冲板后,墩前垂向流速减小为0.039m/s、垂向紊动强度减小为0.025m/s;防冲板上垂面紊动切应力增大,板下垂面紊动切应力减小。试验结果表明环翼式防冲板能够减小桥墩的局部冲刷,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浅谈影响多波束测量精度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波束测量系统是计算机、导航定位与数字化传感器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高度集成。从系统原理上介绍了实际应用中影响多波束测量精度的几个主要因素,以及多波束测量系统在安装、设置、测量、后处理等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地方,以满足测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四川天全县干溪坡水电站调压室结构特性进行研究,并对几个影响配筋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各个因素对配筋结果的影响,为调压室结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水泥石在服役期的导热系数影响因素,选取0.25、0.3、0.4、0.5、0.6五种水平水胶比制作水泥石试件,采用QTM-500导热仪测定了水泥石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热系数,采用甲醇法测定其孔隙率,推出密实状态下水泥石导热系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式;利用正交试验方法,选用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矿渣掺量作为主要因素,考察不同温度下各个因素对水泥石导热系数影响的大小顺序以及显著性,最终得到水泥石导热系数的预测方程。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石导热系数与水胶比、孔隙率呈负相关性,与温度呈正相关性,温度每提高1℃,密实状态下水泥石导热系数增大0.006 8 kJ/(m·℃·h);在不同温度下,各因素对水泥石导热系数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水胶比>矿渣掺量>粉煤灰掺量,且各因素对水泥石导热系数的影响均特别显著;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水泥石导热系数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式,其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13.
城镇室外消火栓存水水龄长,造成严重的腐蚀,使得亚铁离子大量扩散至管网主流水中,造成"红水"问题.现阶段对于管网水质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余氯及消毒副产物的研究上,而很少有关于亚铁离子的研究.针对上述问题,尝试建立消火栓末端亚铁离子扩散的数值模型,然后运用正交试验确定影响末端亚铁离子扩散的主要因素,最后作出各因素影响末端...  相似文献   

14.
水工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直接决定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变形性能和防渗性能等指标,在实际工程中影响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因素较多,要通过大量的试验来确定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本文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水工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验,研究了油石比、填料用量、级配指数3个因素对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石比对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5.
利用模拟软件,运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预冲工艺孔板料成形性能的参数进行研究,得出各参数对该情况下成形性能影响程度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和夏玉米多环芳烃PAHs含量的影响,2015年在通州布置了灌溉试验,包括再生水、清水和交替灌溉3种处理试验,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了土壤和夏玉米籽粒中16种PAHs含量。研究结果显示表层土壤PAHs总量为0.20~0.21 mg/kg,不同灌溉处理间土壤PAHs总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土样PAHs各检测组分以菲(Phe)含量最高,占PAHs总量19.63%~20.37%;其次为苯并(b)荧蒽(Bb F)、荧蒽(Fth)和苯并(g,h,i)苝(BghiP),分别占PAHs总量的15.75%~16.45%、8.87%~10.34%、8.0%~9.13%。3种处理表层土壤PAHs含量低于荷兰土壤质量标准。夏玉米籽粒PAHs总量为0.08~0.20 mg/kg,同一夏玉米品种不同灌溉处理下玉米籽粒PAHs总量无显著差异(p0.05)。夏玉米籽粒(粘玉米除外)PAHs主要组分为萘(Nap)、Phe和BghiP,含量分别为13.74~71.80、20.76~44.39和0.40~49.92μg/kg。夏玉米籽粒苯并(a)芘Ba P含量低于食品中粮食作物污染物限量规定限值。  相似文献   

17.
以消毒剂、可同化有机碳(Assimilable Organic Carbon,AOC)、温度、初始细菌浓度等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基于单因素方差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研究各因素对贮存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以消毒剂、AOC、温度为主成分的方差分别为42.64%、26.53%、13.32%,消毒剂与AOC对贮存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影响显著,温度通过影响生物化学反应速率间接影响其生物稳定性。基于Monod与Chick-Watson模型对消毒剂与AOC的动力学分析,可确定基于AOC控制的最低消毒剂浓度,随着环境温度升高,AOC对应的最低消毒剂浓度阈值随之上升。AOC在50~75μg乙酸碳/L(μg Ac C/L),实时自由氯不低于0.15~0.2mg/L时,可满足贮存饮用水生物稳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水中三氯甲烷形成量试验研究和正交试验分析,单独应用二氧化氯对水进行消毒时,较高COD含量的水样与较高浓度二氧化氯相接触,不形成三氯甲烷;单纯用次氯酸钠时,随水中COD浓度、pH值、氯投加量升高,三氯甲烷形成量增加;COD、pH值、氯与二氧化氯投加量均是影响三氯甲烷形成量的显著因素;影响因素显著性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氯与二氧化氯投加量、COD浓度、pH值;二氧化氯与氯复配使用抑制三氯甲烷生成,提高二氧化氯含量是降低水中三氯甲烷形成量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根据超干硬性砼配合比研究理论和正交设计方法,选择水灰比W/C、砂率S/(S G)、浆砂比(C W)/S为试验因素,以Visual Basic 6.0为技术平台,建立挤压边墙砼试验正交设计管理系统,进行砼配合比模拟研究。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得到各试验因素与砼的工作性、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渗透系数、密度等技术指标的影响关系,为进行现场施工配合比试验,选择最佳配合比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土壤凋萎系数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清徐大田土壤试验研究了土壤的凋萎系数与其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全盐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凋萎系数随着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的变大而变大,且两者较好地符合线性关系;土壤凋萎系数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大而变大,且两者较好地符合对数关系;土壤凋萎系数随着土壤全盐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且两者较好的符合对数关系.本研究对农业生产凋萎系数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