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69例发病≤12h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静脉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使梗塞相关冠状动脉(IRA)再通。以胸痛缓解≥75%、90min抬高ST总和回落≥1/3、90min时CPK升高≥2倍及CPK峰值距发病≤16h为判断IRA再通临床指标,发现以上无创性指标判断IRA再通的敏感性为63%~76%,特异性为69%~80%,阳性预测值为75%~83%。同时,以上无创性指标判断发病≤6h者IRA再通准确性较发病>6h者高。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塞时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指标的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冠状动脉再通的酶学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50例,其中28例在冠状动脉造影(冠造)下进行溶栓治疗或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另有22例接受住院常规治疗。全部病例均系列测定血清肌酸肌酶(CK)及肌酸激酶MB同工酶(MB-CK)。结果显示,冠状动脉再通时血清CK及MB-CK水平骤升,峰值距AMI发病时间提前。MB-CK峰值距AMI发病时间≤14小时,提示与梗塞相关的冠脉再通,其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87.5%;CK峰值距AMI发病时间也可用于判别AMI静脉溶栓后与梗塞相关的冠脉再遁,但其敏感性与特异性比MB-CK稍低。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冠状动脉再通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3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恢复期(2~4周),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其梗塞相关冠状动脉(IRCA)处于完全闭塞及次全闭塞状态,全部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部分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CASI).其冠状动脉再通29例,成功率96.7%,其中完全性再灌注27支(90%),部分再灌注2支(6.7%),仅1例IRCA 钢丝不能通过而失败.29例冠脉再通者随访2~36个月(平均18.7个月)无一例死亡,心功能均在Ⅰ~Ⅱ级.本文说明AMI恢复期冠状动脉再通是降低死亡率和维持正常心功能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6.
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再通与左室功能的关系刘梅林张钧华张涛李大元丁文惠邵耕本文回顾分析了8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资料,旨在探讨冠状动脉再通对左室功能的影响。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我院自1991年2月至1995年7月进行AMI静脉溶栓共...  相似文献   

7.
通过经静脉溶栓开始后90分钟冠状动脉造影(CAG),观察国产尿激酶(天普洛欣,UKTP)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血管开通疗效,并评价临床再灌注标准的判断价值如何。方法:从UKTP多中心治疗AMI1406例中,汇集其中所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共124例资料。结果提示:(1)124例AMI患者,在溶栓开始后90分钟时的梗塞相关血管的血流达TIMIⅢ级者52例(41.9%)、Ⅱ级38例(30.7%),梗塞相关血管再开通率为72.6%;(2)溶栓距起病时间愈早,具有愈高的开通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以CAG为金标准,临床标准对血管开通判断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69%,准确性为83%。结论:UKTP静脉溶栓治疗AMI血管开通疗效肯定,临床标准判断血管再通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欠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阻塞系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所引起。一旦冠状动脉疾病形成,只能对症治疗,当前已有两种治疗方法取得一些成功——即经皮肤插管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血栓溶解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41例AMI患者在溶栓过程中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冠状动脉内溶栓14例,静脉溶栓27例。对冠脉再通与否进行了冠脉造影TIMI血流与临床指标的对比研究,临床四项指标为:溶栓开始后2小时内胸痛缓解,升高的ST段回降、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及CK峰值的提前,旨在探讨临床指标评价血管再通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单项临床指标、两项、三项指标的不同组合及四项指标与血管再通与否的关系。结果表明:两项指标或以上评定血管再通的敏感性为96.9%,特异性87.5%,准确性95.1%。结论:临床无创指标评定血管再通与否是简便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13.
作者回顾分析81例急性心梗(AMI)并发心原性休克的患者,探讨冠脉早期再通(PTCA和/或CABG之后)对生存率的影响。A组32例冠脉再通(TIMI2或3级):PTCA22例,CABG2例,PTCA后CABG8例。B组49例冠脉未再通:常规药物治疗41例,PTCA失败8例。两组的年龄、性别、AMI部位、CPK、CKMB峰值、休克发生距MI起病的时间、心率、收缩压、肺楔压、心排指数、入院前用药、糖尿病、充血性心衰、CABG史等  相似文献   

14.
观察46例用尿激酶静脉法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中冠状动脉再通22例,未通24例。除2例发病24h内死亡外,对其余44例患者于发病后2~4周进行了核素心室造影、二维超声心动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室晚电位及症状限制性蹬车试验检查。结果表明,经溶栓治疗后梗塞相关冠状动脉再通可改善左室功能,增加心电稳定性,降低心肌缺血发生率,提高运动耐量,从而改善了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塞是当今危及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然而,随着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它的病死率也在逐年下降。本文简要地介绍近年来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的再通治疗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再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冠心病病人死亡的最常见原因.20多年来,药物溶栓、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等再灌注方法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疗效,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标准治疗,但对具体策略,仍有进一步优化的必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观察46例用尿激酶静脉法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中冠状动脉再通22例,未通24例。除2例发病24h内死亡外,对其余44例患者于发病后2 ̄4周进行了核素心室造影、二维超声心动图、24小时动脉心电图、心室晚电位及症状限制性蹬车试验检查。结果表明,经溶栓治疗后梗塞相关冠状动脉再通可改善左室功能,增加心电稳定性,降低心肌缺血发生率,提高运动耐量,从而改善了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8.
对10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探讨参考方案及临床指征判定冠脉再通的价值及意义.结果:参考方案的敏感性为91.8%,特异性为70.6%,临床准确度为81.0%.说明参考方案与冠状动脉造影有很好的相关性,判定冠状动脉再通的准确性很高.在各项临床指征中,酶峰值提前的特异性最高.溶栓后≤1小时终末T波倒置可单独做为极早期判定冠状动脉再通的指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梗死相关冠状动脉静脉溶栓再通指标出现的时间顺序。方法将67例静脉溶栓治疗的AMI病人分为再通组和未通两组,再将再通组根据AMI发病时间分为<2h、2h~6h和>6h3个亚组,观察静脉溶栓后各组再灌注心律失常时间、胸痛缓解时间、心电图ST段下降达50%时间及肌酸激酶(CK)峰时间。结果再通组从再灌注心律失常时间、胸痛缓解时间到ST段下降达50%时间呈依此延长(P<0.05或P<0.01),且前述各指标随梗死时间的延长而相应延长,未通组的CK峰时间明显长于再通组及各亚组(P<0.05)。结论AMI静脉溶栓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再通指标按先后顺序为再灌注心律失常、胸痛缓解、ST段下降达50%及CK峰时间,且随梗死时间延长而相应延长。  相似文献   

20.
欧洲完成的三项试验证实重组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是安全有效的.本文旨在确定rt-PA 的治疗效果和那些因素有关。方法:第一组129例和安慰组对比,第二组129例和链激酶组对比,第三组为再次心肌梗塞组123例。选择标准相同.患者先接受5000Iu 肝素;随即静脉滴注 rt-PA(g-11021 Gen entech Inc)。前二组剂量为0.75mg/kg 体重,总量不超过60mg;第三组总量为40mg,于90min 内静脉滴入。病例剔除标准差别在于:前二组为既往心肌梗塞史,第三组为本次急性心肌梗塞和既往梗塞部位不同者。治疗均在发病6h 内开始(第三组4h 内)。治疗90min时,作冠状动脉造影。梗塞区内无血管显影,不管有无侧枝循环定为完全阻塞。三个心动周期未能完全充盈定为部分阻塞。狭窄大于90%,但三个心动周期能满意充盈者定为通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