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建斌  赵京生 《中国针灸》2008,28(3):234-236
依据《太素》对督脉经的记载,深入分析和探讨《太素》中对督脉经的认识和特点,并与《内经》《难经》中其他相关文献进行比对,发现《太素》对督脉经的认识要早于传世督脉经理论,推测《太素》记载的督脉经可能是传世督脉经理论的早期形式。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太素》对督脉经的认识与“脊椎法”的临床实践有关,这可能是督脉经起源的临床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二十二子》本《灵枢》与赵府居敬堂本《灵枢经》比较研究,发现《二十二子》本《灵枢》是一个较好的《灵枢》版本,它订正了许多原文讹误,其校订的主要依据是《甲乙经》及《太素》。其底本可能是赵府居敬堂本《灵枢经》。因此它是研究《内经》比较重要的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二十二子》本《灵枢》与赵府居敬堂本《灵枢经》比较研究,发现《二十二子》本《灵枢》是一个较好的《灵枢》版本,它订正了许多原文讹误,其校订的主要依据是《甲乙经》及《太素》。其底本可能是赵府居敬堂本《灵枢经》。因此它是研究《内经》比较重要的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4.
《医心方》引录《太素》共58条,其中“九死候”条,即《医心方》引《太素》“热病死候”,与仁和寺本《太素》“热病不可刺者”存在较为明显文字、医理差异。通过该条文与《灵枢经》、《甲乙经》、《病源》、《太素》、《外台》对勘,可见仁和寺本《太素》“热病不可刺者”文义明晰,所据文字可能更古;而《医心方》引《太素·热病死候》文字歧出,颇有异义,所据版本不详。由此可窥《灵枢经》传本自古即存差异之一斑。  相似文献   

5.
《针灸甲乙经》与《太素》互校内容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书于魏晋时期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最早的传世针灸古籍.但在流传过程中.渐失其原貌。北宋时期林亿等人整理古医籍时,发现该书“简编脱落已多,是使文字错乱,义理颠倒”,为此,林亿等人对该书进行了全面的校勘与整理。此后多年在对该书的校勘研究中,《太素》一书都是主要的校勘依据。  相似文献   

6.
杨上善所注《黄帝内经太素》是全面分类注释《内经》第一家,杨注多以我国传统训诂学典籍为依据,且尊汉儒注经之法,广泛探讨腑穴、经脉、疾病命名之原由,并通过阐释医理确切解释名物训诂。杨氏名物训诂内容丰富,为后世准确理解病名、经络、脸穴的含义和进一步丰富名物训诂的原则与方法奠定了基础。从其病名、膽穴名物训诂方面就“石水”“窗笼”二词进行浅析,对其训诂方式进行探讨、分类及总结研究,以窥杨注《太素》训诂之成就。  相似文献   

7.
脊椎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椎法是临床对脊柱触膜和体验的操作,并有一定的程序。脊椎法可能是发现督脉经和督脉经腧穴、夹脊走的临床基础。在针灸临床诊治各种督脉经病候时,应该重视脊椎法的运用,并结合现代技术手段作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8.
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的特点和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杰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4):462-462,469
《黄帝内经太素》一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内经》全注本,也是分类研究《内经》的早期之作。本文通过对杨注《太素》经文的研究,归纳总结出杨上善类编经文的特点以及杨上善医学思想对中医理论发展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姜燕  赵怀舟 《山西中医》2012,28(9):47-49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傅山亲笔批注过的明代赵府居敬堂本《灵枢经》,萧延平曾阅读该本,并对照明.吴勉学本,参照《素问》、《甲乙经》、《太素》等对赵府居敬堂本进行了校勘。这些世人难得一见的校勘材料,是研究《灵枢经》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太素》(下称《太素》)是现存《内经》最早的注本.由隋唐·杨上善编纂。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然而对《太素》其书的起源问题,至今仍众说纷纭。许多专家学者对《太素》是否由杨上善编次的问题提出种种异议.为了明确《太素》的学术价值和杨上善的学术成就,有必要对诸说进行考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