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针对转子动静碰磨故障,通过分析转子运行时产生振动信号的时频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二进小波能量自功率谱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二进小波变换得到小波能量系数谱,在小波能量系数谱中找到系数之和变化最大的能量尺度层,对该层进行自功率谱变换后可将碰磨故障的特征量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2.
旋转机械转子动静碰摩是旋转机械常见的故障之一。针对现状,以刚度为分段线性的Jeffcott转子为动静碰摩的简化模型,建立了系统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并进行了碰摩故障的仿真计算。经过大量的试验,观测了转子碰摩故障下的运动规律。试验结果与基于碰摩力模型的仿真结果一致,并对诊断和抑制旋转机械轴系异常超标振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转子系统动静件径向摩擦的振动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动静件碰摩是旋转机械中较常见且难以确诊的一类故障。本文分析了具有线性支承和非线性刚度转轴的Jeffcott转子系统发生动静件径向接触摩擦时的振动特征,揭示了其多吸引子共存、拟周期振动、次谐波振动以及分叉等非线性动力行为,得出的结论有助于旋转机械摩擦类故障的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基于小波分析理论的风机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孙康  沈亮霓 《煤矿机械》2007,28(8):200-202
基于小波分析理论,针对风机动静碰摩故障信号进行了小波分析,利用特定频带的信息进行故障诊断,并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有效地提取了故障特征,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研究为对风机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进而为实施故障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杨奕  沈申生 《煤矿机械》2008,29(1):202-204
针对旋转机械碰摩故障的特征,运用电涡流传感器和虚拟仪器采集转子碰摩振动状态信息,对转子碰摩振动信号的时域波形特征、碰摩振动时的轴心运动轨迹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应用LabVIEW软件对转子碰摩振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研究其故障特征,由此对旋转机械的碰摩故障进行识别和诊断。  相似文献   

6.
沈义俊 《矿山机械》1996,24(6):29-32
应用模糊识别方法对超细粉碎机转子系统的冲击碰磨故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使用快速冷却装置加热压缩空气送入汽轮机,来加热汽轮机汽缸和转子,以实现汽轮机本体动、静金属部件缓慢加热,进而达到金属的脆性转变温度。从技术层面一方面实现汽缸和转子均匀膨胀,避免膨胀不均造成间隙减小发生动静碰磨;另一方面节省冷态冲转过程的中速暖机节点90~120 min,从而达到节电和燃油消耗目的,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两端刚性支撑的Jettcott转子局部碰摩的动力学模型,将打靶法的思想与四阶龙格库塔法结合,对转子系统由于局部碰摩故障导致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数值模拟得出转子系统碰摩的轴心轨迹、位移响应、振幅谱以及Poincare截面图,分析了转子系统参数中频率比和刚度比对转子系统运动的影响,从中发现此类非线性振动系统具有周期、拟周期和混沌等复杂的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对转子系统的故障识别与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具有质量偏心仅考虑径向碰摩力非线性的Jeffcott转子模型,研究了其通向混沌的路径,研究结果表现,发生碰摩故障的转子系统有一定通过拟周期分岔而到达混沌的路,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拟周期路径由具有不同频率的模式锁合和分离实现,结论有利于旋转机械故障的识别,同时也为转子系统振动状态的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图2,参6。  相似文献   

10.
格子磨是拜尔法生产氧化铝的重要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将铝土矿破碎到一定的粒度,增大物料的比表面积.为高压溶出提供原料。格子磨属湿法边缘传动的短磨,其传动系统主要由同步电动机、离合器、长传轴、大齿幽、小齿轮及微动装置组成(见图1)大齿幽是格子磨重要的构成部件,安装在格子磨简体出料端与其啮合的小齿轮一起构成传动系统的齿轮副,由于格子磨转速高,研磨体冲击力大.传动大齿幽易出现故障,最常见的故障是大齿幽振动,严重时会影响到整个基础晃动,加速大齿幽磨损,毁坏小齿轮,影响格子磨的运转。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三峡水田坝断裂的地质背景,地表分布、地下延伸和构造岩特征,分析其性质及形成机理。通过断层动力学、运动学研究及其活动年龄的测定,表明水田坝断裂现在活动微弱或不活动,三峡工程运行后,该断裂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形效应而诱发中强地震,该断裂对三峡工程不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2.
抛丸设备是工程机械行业中不可或缺的设备,而斗式提升机是抛丸设备关键部位,斗式提升机一旦发生故障,将导致整个抛丸设备长时间无法工作。该文对抛丸设备斗式提升机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淮北煤田临涣矿区为例,对3个不同采区的二叠系含煤地层进行了断层带面积信息维的分层计算,获得了不同开采层位的断层带面积信息维分布等值线图,并结合各煤层内构造状态和瓦斯含量对信息维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断层带面积信息维的分维值较好地反映了断层的构造复杂程度,高分维值单元的构造相对复杂;大(中)型断裂穿过不同层位时,对应单元的分维值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并且随着开采层位的加深,各煤层信息维的分维值从统计学特征上表现为均值减小、标准差增加。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临涣矿区深部未开发层位的断层带面积信息维分布特征,推测深部煤层中受到断层带影响的单元可能较少,但在局部单元会有密集的小断层,不利于瓦斯的逸散,因而很可能具有相对更高的瓦斯含量。  相似文献   

14.
据重力资料,在秦岭、桐柏-大别构造单元之间,确定了一条新断裂,即泌阳-新野断裂。该断裂对秦岭-大别地质构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认为,它具有分割秦岭、桐柏-大别构造单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孙鸣  王世勇 《煤炭学报》2006,31(2):268-272
在简述现有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原理和方案的基础上,论证了在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在电网中性点短时投切并联小电阻的选线方案的可行性.该方案采用双向晶闸管过零触发投切一个并联小电阻,投切速度快且对系统冲击小,同时增大了单相接地故障时的零序电流有功分量.  相似文献   

16.
苏成功  陆斌  顾文龙 《煤矿机械》2011,32(5):241-243
采用小波包分析和支持向量机来诊断电机故障。针对电机中常见的故障,如电机振动故障,电机转子断条故障,电机转子偏心故障等,进行频谱分析,提取故障信号在动态条件下各频带能量作为故障特征向量。构建多个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组成的多值故障分类器,将故障特征向量作为学习样本,并且输入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分类器可以建立故障特征向量和故障类型的映射关系,从而达到电机故障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刘佳 《煤炭技术》2012,31(7):38-40
针对基于MSP430F427单片机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开发了一套适应智能电网要求的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安装在各个低压电网上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自动监测各线路的状态信息。当线路发生过载、短路、缺相、过压、欠压或剩余电流保护器故障跳闸时,剩余电流保护器通过GPRS数据传输单元向管理人员手机和监控计算机发送信息。管理人员通过信息提示判断引起的故障原因和故障地点,以迅速排除故障,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18.
穆秀云 《煤炭工程》2014,46(1):105-107
在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80%以上会伴有接地电弧的产生,故障电弧具有随机性,会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文章对电弧进行了简单的理论分析,着重研究电弧仿真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利用EMTP/ATP建立了弧光接地的故障模型,该模型将现场运行的干扰因素考虑在内,在技术上突破了以往搭建模型的理想模式,为小电流接地系统选线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为后续的研究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基于小波去噪和EMD的齿轮箱故障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瑜  王海洋 《煤矿机械》2012,33(4):278-280
提出小波去噪和EMD相结合的齿轮箱故障诊断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原始信号进行小波阈值去噪,将去噪信号利用EMD方法分解为多个IMF分量,计算各IMF分量和原信号的互相关系数,选择互相关系数较大的IMF分量进行Hilbert包络谱分析,提取故障频率。以互相关准则提取IMF分量避免了IMF分量选择的盲目性。对实测齿轮箱故障信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齿轮箱故障频率。  相似文献   

20.
单相接地故障是煤矿电网中最常见的故障类型,为减小此类故障出现时过电压对电网设备的损坏概率,及时有效切除故障线路,降压站装设有消弧消谐选线及过电压保护装置。但在煤矿电网实际运行中,某些消弧消谐选线装置却会造成电网的事故扩大。根据某矿发生的一起由消弧消谐选线装置故障导致的矿井大面积停电事故,具体分析了该保护装置的原理、功能及存在的技术不足,指出了该消弧消谐选线装置是导致事故扩大的主要原因。为了确保煤矿一类用户安全可靠供电,避免同类事故的发生,建议在煤矿电网中限制使用采用接地相金属接地技术的消弧消谐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