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底神经节性失语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年9月-1994年2月我院收治基底神经节内囊梗塞患者38列,经CT证实为基底节区梗塞32全钠囊区梗塞6例。临床表现均有轻微的语言障碍,说话含糊不清,发音不准确,但不离原来的音位,不影响对语义的理解,复述相对好。38例中分别伴有不同程度锥体束征、头晕、面部麻木、舌发麻或运动不灵活、口角流涎等症状。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明确基底神经节内侧型与外侧型出血临床特征。方法:本文对132例基底神经节脑出血患者(内侧型72例,外侧60例)的14项主要临床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内侧型脑出血在中线结构移位,破入脑室系统,昏迷,完全性偏瘫,脑室系统梗阻性积水及同侧病理征等6个方面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外侧型脑出血(P<0.05),结论:基底内侧型脑出血比外侧型存在更复杂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并影响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左右基底神经节区病变致汉语失写症发生情况的侧别间差异。方法:左侧或右侧基底神经节区单一病灶的病人各50例,详细测查其书写状况。结果:左侧基底节病变导致失写42例高于右侧7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自动书写、听写、看图书写、主动书写、失写指数方面,左侧基底神经节病变书写障碍各项得分均大于右侧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侧基底神经节损害导致失写的发生率高于右侧、程度重于右侧,左侧基底神经节损害书写障碍以失语性失写为主,右侧基底神经节损害书写障碍以视空间性失写为主。  相似文献   

5.
儿童基底节病变以往临床报道较少。随着CT、MRI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儿童基底节区病变的发现率有所增加,但儿童基底节病变的病因、临  相似文献   

6.
传统观念认为人语言功能主要与大脑额叶及颞叶的皮层有关.而Marie于1906年提出语言不能区这一概念时,认为该区除额叶及颞叶的皮层外,还应包括丘脑和基底神经节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8.
传统观念认为人语言功能主要与大脑额叶及颞叶的皮层有关。而Marie于 190 6年提出语言不能区这一概念时 ,认为该区除额叶及颞叶的皮层外 ,还应包括丘脑和基底神经节的一部分。 1982年 ,Damasio首先将基底神经节与失语联系在一起 ,人们进一步研究发现皮质下结构基底神经节损害也可导致语言功能障碍 ,并称之为基底节失语。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神经影像学技术 (CT、MRI、SPECT、rCBF、PET)的支持下 ,人们对基底神经节语言功能有了更深层的了解 ,现综述如下。一、基底神经节的结构及联系通路1.解剖结构基底神经节是锥体外系统的…  相似文献   

9.
皮层下梗塞引起失语2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情况下优势半球皮层语言中枢发生梗塞引起不同性质的失语。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 ,CT显示的梗塞灶位于远离皮层的脑深部 ,皮层无梗塞灶 ,但患者却有不同程度的失语。现将收集的 2 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 14例 ,女 17例。年龄 5 0~ 72岁。 2 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失语。不能运用语言 1例。听不懂语言 2例。对语言理解力差 8例。语言交流有一定困难 10例。 2 1例梗塞灶均位于皮层下。梗塞灶位于优势半球侧基底节 19例 ,内囊 2例 ,丘脑 3例。单发梗塞 18例 ,多发梗塞 3例。梗塞层面 1~ 2层 ,梗塞面积直径 0 8~ 3cm。失语在病…  相似文献   

10.
基底神经节的书写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葡萄糖代谢率比值的测定评价基底神经节在汉语书写中的作用,探讨其神经心理学机制。方法10名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为检测手段,观察和比较受试者在假写状态及文字书写状态下基底神经节的葡萄糖代谢情况。结果10名受试者在文字书写状态较假写状态,左侧豆状核差值(0.0435±0.0396),右侧豆状核差值(0.0634±0.0301),左侧尾状核差值(0.0463±0.0384),右侧尾状核差值(0.0566±0.0396),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双侧豆状核、尾状核的激活值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双侧基底神经节均参与了汉语文字书写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以丘脑卒中为主的汉语失语症患者的言语障碍特点。方法在患者发病入院时及发病后3个月,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对19例患者进行评价和影像学资料分析。结果19例丘脑损伤的汉语失语症患者与传统的丘脑性失语的语言障碍表现有部分共性,但由于个体差异,出现了各具特点的语言损伤特征。结论从语言学、心理学、解剖学等方面,分析失语症状学及影像学资料特点,有利于指导语言康复。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重症基底节区出血经手术治疗30例,与同期非手术治疗33例进行比较,手术组疗效明显优于非手术组,尤其以Ⅳ度手术效果为佳。术前病人的意识状态、血肿量、发病距手术的间隔时间、手术方式以及术前的心、肺和肾功能状况等因素均影响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底节内囊区梗塞患者19例,经CT检查证实为基底节区梗塞16例,内囊区腔隙性梗塞3例,均为首次发病,其中急性发病者15例,亚急性发病者4例。临床表现均有轻微的语言障碍,即说话含糊不清,发音不准确,但均能完全被理解,复述相对好。19例中或伴有不同程度锥体束征,或分别伴有头晕、面部麻木、舌发麻或运动不灵活、口角流涎等。头颅CT检查病灶均位于皮层下,均为单发病灶。经治疗在1~2月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本文重点对基底节内囊区梗塞与构音障碍的机理和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柏刁  吴南  朱刚 《四川医学》2003,24(7):666-667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重症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和价值。方法 38例重症基底节脑出血患者。行超早期或非超早期手术,采用额颞部骨瓣开颅,在颞中回做2cm的皮层造瘘口,在显微镜下彻底清除血肿。结果 38例患者中,死亡7例。31例生存者按照日常活动生活质量标准评定(ADL):Ⅰ级3例、Ⅱ级9例、Ⅲ级10例、Ⅳ级6例、Ⅴ级3例。结论 采用骨瓣开颅,显微镜下彻底清除血肿是治疗重症基底节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左右两侧基底神经节区病变致脑卒中后抑郁发生情况的侧别间差异。方法:左侧或右侧基底神经节区出血的患者各50例,详细测查其情绪状况。结果:左侧50例合并卒中后抑郁39例,右侧50例合并卒中后抑郁14例,左侧高于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看,左侧基底神经节出血组的总分集中在26分左右,而右侧基底神经节出血组的总分集中在11分左右,左侧组得分明显高于右侧组。结论:左侧基底神经节损害合并卒中后抑郁发病率高于右侧,左侧基底神经节区出血致抑郁程度重于右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对脑梗塞运动性失语患者实施康复训练的方法。方法 将 60例脑梗塞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0例 ,除常规治疗外 ,利用口形及声音训练和利用语言训练磁带练习 ;对照组 30例做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语言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总有效率达 10 0 %。结论 对脑梗塞运动性失语患者有明显的语言康复作用 ,且训练时间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176例急性左侧半球脑梗死伴失语的右利手患者,按收治时间分为治疗组96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言语训练7d后接受30d的低频rTMS治疗,1次.d-1,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言语训练。2组在治疗前后采用波斯顿诊断性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进行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失语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χ2=12.646,P=0.027),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83.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1,P=0.033)。结论早期低频rTMS治疗能改善脑梗死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18.
110例皮肤基底细胞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勇  郑雪莲 《中外医疗》2011,30(19):11-11,13
目的通过对皮肤基底细胞癌(BCC)临床特点分析,提高BCC的临床诊断水平,增强群众健康防治意识。方法对110例B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 BCC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29,年龄23~90岁,其中50~79岁占81.82%,农民工居多(78例)。BCC病程长短不一,多发生于头面部。临床表现为多形性,容易误诊,误诊率达23.64%,各临床类型中以色素型最易误诊。结论 BCC的发生与慢性长期日光照射密切相关,病理检查对该病的正确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与特殊失语患者的沟通技巧和效果。方法对50例意识清楚伴有完全运动性失语、失写或限制活动不能书写、以及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并熟悉拼音(非常重要)的患者,采用拼音沟通的应用形式与其沟通(简称拼音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拼音法准确了懈患者所需,缓解其紧张、烦躁情绪,50例患者在出院时能表达所需,对护理工作全部表示满意。结论拼音法可以有效与特殊失语患者沟通,使患者满意度有很大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有提高。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 ,西学的两次强劲东渐曾经催生了历史意义卓著的新文化运动,也极大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恰如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中国许多作家、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在高度亢奋地将西方形形色色的新潮理论和方法挨个操练一番之后 ,旋即无计可施 ,陷入尴尬的境地 ,中国文学理论就此缺失了在20世纪世界文论中的应得席位。中国文论遭遇强势的西方学术时的严重失语并不等于失声 ,失语其实是我们丧失了以自己的话语、方式及规范独自言说的能力 ,是在趋新若鹜、猎奇炫异中自我的迷失与消亡。因此 ,重建文学理论的学术根基以及打破视野锁闭 ,实现文学理论多元共生的开放势态 ,必然成为疗治中国文论失语症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