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研究各种操作参数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以便对今后的燃料电池的设计作出有益的参考.方法运用燃料电池测试仪进行了不同电池温度、气体加湿温度、反应气体的流量和电池背压对电池性能影响的实验.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绘图.得出了电池的电压一电流密度曲线图.从相应的图中可知道电池性能随操作参数的变化情况.结论一定范围内。升高电池操作温度可以提高电池的性能。但是当电池温度超过气体加湿温度时,升高温度电池性能反而下降;电流密度较低时,升高阳极加湿温度能提高电池的性能;当阴极加湿温度高于电池温度时,升高加湿温度将会降低电池的性能;提高电池的背压可以明显提高电池的性能:一定范围内提高反应气体的流量可以提高电池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合金法制备Nd-Dy-Sn-Fe-Nb-B永磁体,并对其磁性能、温度稳定性和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Nd-Dy-Sn-Fe-Nb-B磁体的内禀矫顽力Hci随Dy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Dy2O3含量为2%时,磁体的Hci和(BH)max较高,添加2%Dy2O3和0.3%Sn时,磁体的Br和(BH)max降低,而Hci可由656.0kA/m升高到1024.0kA/m。同时磁体的温度稳定性加强,磁通不可逆损失降低;当测量温度从20℃增加到160℃时,hirr为-2.3%,温度系数α为0.014%/℃。  相似文献   

3.
温度对PEM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运行中的电池温度、两极加湿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方法运用质子交换膜电池单体的测试系统进行了不同工作温度、气体加湿温度对电池性能影响的测试实验.结果得到了3个温度在实验条件下。在一定范围、一定间隔内的所有数据组合.结论固定除温度外的所有操作参数条件下。电池工作温度、阴极和阳极的加湿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顺序也是固定的;低电流工作下.电池性能不受操作温度的影响,只与其几何参数有关;电池的极化曲线中存在两个过渡区,过渡区是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的.实验结果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结构的优化和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的操作参数的影响,提高PEM燃料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降低PEM燃料电池成本,促进其实用化.方法运用燃料电池测试站对有效面积为4 cm×4 cm的PEM燃料电池单体的性能和功率密度进行了实验测试.分析了电池加热温度,氢气和空气的加湿温度对PEM燃料电池性能和功率密度的影响.结果加湿温度低于电池温度时,升高加湿温度,电池性能得到改善;加湿温度高于电池温度时,高电流密度下升高加湿温度,电池性能降低;电池温度低于加湿温度时,升高电池温度,电池性能提高;电池温度高于加湿温度时,升高电池温度,电池性能降低.结论加湿温度和电池温度都为70℃时,电池的性能最优;因此实验结果对PEM燃料电池性能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板栗汁乳酸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确定了板栗汁乳酸发酵及液化、粮化的条件。液化条件为:pH4.5,温度85℃,α-淀粉酶添加量0.18%-0.20%,液化时间45min;糖化条件为:温度60℃,pH4.5,糖化酶添加量1.5%,糖化时间60min;乳酸发酵条件为:温度41℃,接种量10%,发酵时间10h。  相似文献   

6.
重力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力在采用不同阴极和阳极相对位置时,对PEM燃料电池内水传递的影响,从而得出重力对其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改变电子负载测定输出电压和电流,利用电压/电流密度画出极化曲线.结果对应着阴极在上。阳极在上和阴阳极并排放置这三种相对位置,电池温度、阳极气体加湿温度和阴极气体加湿温度在30℃~80℃之间同步变化,得出六组性能曲线.结论重力对PEM燃料电池内液态水的传递及其性能有影响,电极摆放位置的不同。重力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7.
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散热加热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锂离子电池热管理已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商业化的瓶颈,为解决此问题,将微热管阵列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散热和加热系统.通过测量布置热管前后电池表面温度可知:在1C充放电倍率下,散热系统能有效降低电池模组的温度及电池间温度差异,将温度和温度差值分别控制在40℃与5℃之内;通过加热片加热热管,有效提高电池低温放电性能,从而提高电池持续充放电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梯状尖部间隙机匣处理对轴流压气机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3组共7种叶尖梯状间隙的机匣处理结构,并在某亚音速单级轴流压气机孤立转子上进行了实验研究,比较分析了不同机匣结构对其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1)通过对3种径向间隙(0.517%h、0.655%h和0.741%h)的实验结果对比,发现随着径向间隙增加压气机性能和稳定性均下降;(2)在小间隙(0.517%h)水平下,叶尖梯状间隙机匣处理不但可以改善压气机的稳态性能和工作稳定性,还可以改善压气机的失速性能,而且梯状间隙的轴向尺寸对改善压气机性能和稳定性有较大影响;(3)改变梯状间隙的径向深度对压气机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刑作为络合碘单质的栽体,加入碘化钾、碘酸钾等助剂,使聚醚碘性能更加稳定。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影响碘收率的主要因素及制备聚醚碘的合适配方和工艺,考察了所得聚醚碘的杀菌效果及储存稳定性。研究表明用AEO-9与AEO-7作为络合载体,当质量分数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8%、碘化钾0.05%、碘酸钾0.1%~0.15%、柠檬酸0.2%~0.4%,控制反应温度为50℃,可以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涂料的配方,固化工艺耐热性能和耐枯损性能,结果表明:由耐热环氧树脂,改性固化剂,耐热填料为主要成分的ZL-T1涂料,在100℃固化三小时后,具有优良的耐热,耐冲蚀磨损性能,可以在25℃至150℃温度范围内长期作为耐冲蚀磨蚀材料使用,耐冲蚀能力是16Mn钢的2.8倍以上,ZL-T1涂料粘接强度下降1%,冲蚀率上升1.21%。  相似文献   

11.
高温Sm(Co,Fe,Cu,Zr)z永磁体的设计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出制造具有较高的最高使用温度的高温Sm(Co,Fe,Cu,Zr)z永磁体的设计要求,根据最高使用温度公式中影响TMO的Hci,TR及β值,提出了高温Sm(Co,Fe,Cu,Zr)z永磁体的成分设计要求为:Cu含量高,Fe含量低,Zr含量适当,z值小,用粉末冶金方法分析制造了4种成分不同的合金,其中:Cu含量高,Fe含量低,Zr含量适当,z值小的C样品Sm(Cobal,Fe0.1Cu0.08Zr0.03)z永磁体的室温内禀矫顽力Hci为1830.8kA/m,高温系数β(20-200℃)为-0.20%/℃,估算其使用温度能超过400℃,Fe含量高,Cu含量低,z值大的B样品Sm(CobalFe0.2Cu0.06Zr0.02)8.5永磁体的Hci为2388kA/m,β为-0.33%/℃(20-200℃),其tMO仅为270℃;而A,D样品的性能及使用温度介于B与C之间,实验结果表明,Cu含量高,Fe含量低,Zr含量适当,z值小是制造高温Sm(Co,Fe,Cu,Zr)z永磁体的必要条件,为制造高温Sm(Co,Fe,Cu,Zr)z永磁体提供了成分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苯胺连续合成二苯胺催化剂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硅铝比的β沸石担体及引入的金属助剂对苯胺合成二苯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硅铝比的β沸石显示出独特的催化活性及反应稳定性,引入的金属助剂明显改善了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改性β沸石制备的FD-20催化剂,在反应压力为4.0MPa,体积空速为0.2h^-1;V(H2)/V(苯胺)为250,在反应温度300-350℃范围内,苯胺单程转化率大于25%,二苯胺选择性大于95%,催化剂一次周期寿命大于1500h,并可多次再生,催化剂无腐蚀性,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及可再生性,实现了二苯胺合成的连续性,催化剂经逐级放大,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其反应性能优于国内同类催化剂水平,已投入工业应用,创造 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分析采用不同氧化剂和改变气体压力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用测定电压/电流密度曲线的方法研究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特点以及电池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并对氢-氧和氢-空气燃料电池做了性能对比,实验结果是氧气作氧化剂比空气作氧化剂性能好得多,而且随着温度的增加性能有所改善.压力实验结果是随着气体压力的增大电池性能增强,输出功率增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帕尔贴效应提出一种通过热电装置(Thermoelectric Device,TED)实时控制电池温度的方法.该方法集TED的制冷与加热功能于一体,控温效果良好,可以满足电池模组热管理需求.电池模组由3×5排列的圆柱电池组成,填充泡沫金属复合相变材料,热电装置布置在电池模组外壳正对大面处.与液冷试验相比,热电制冷可以在1~5 W单电池产热功率下显著降低电池模组的温度,将模组温差控制在5℃内.温控试验进一步表明,采用温控器实时控制的TED可以有效稳定模组温度,将温度波动控制在2~3℃.此外,建立一维热阻网络,基于稳态理论对TED热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制冷工况下,TED的冷端温度随其电流的增大呈先减后增的趋势,热端温度与TED电流成正比.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的操作参数,提高PEM燃料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降低成本.方法运用燃料电池测试站对有效面积为16cm^2的PEM燃料电池单体的伏安特性和功率密度进行了实验,分析了空气流量、氢气流量和背压对PEM燃料电池性能和功率密度的影响.结果试验结果发现:增大空气流量。燃料电池的性能可以持续提高;增大氢气的流量,电池性能先提高,但流量达到一定值后,性能几乎不变;增大电池背压,电池性能提高.结论电极的淹没现象主要存在于PEM燃料电池的阴极;实验条件下.氢气流量存在最佳值、  相似文献   

16.
对α-烯烃制备润滑油基础油的新型催化剂进行了研究。考察了NiSO4/ γ-AI2O3、NiSO4/β-沸石、NiSO4/SiO2对α-烯烃催化作用及表现出的性能。并根据新型聚合催化剂的研究和XRD、溴价分析,对聚合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反应结果表明,NSO4/β-沸石催化剂具有反应活性高,选择性、稳定性、再生性好及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低等优点,是较好的新一代α-烯烃聚合催化剂。同时载体经水蒸气预处理,酸性有所变化,催化剂的各项性能均有显著的提高,产品具有较好的粘度和较低的溴价。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170℃,反应压力4.0-5.0MPa,体积空速0.5h^-1。  相似文献   

17.
对三种不同来源的微生物脂肪酶作用pH,温度,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脂肪酶A最适pH为6左右,酶B和酶C均为7.0-8.0,脂肪酶A和C最适温度为30℃,酶B为40℃,酶B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杨木KP浆DED漂序木聚糖酶预处理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杨木KP浆DED漂序木聚糖酶预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U—PE89木聚糖酶预处理DED漂白较优的预处理条件为:酶用量0.005%,温度50℃,时间60min,初始pH值7.0,浆浓7%。木聚糖酶预处理可改善纸浆的漂白性能,白度及其稳定性有所提高,但漂白得率和粘度稍有降低。  相似文献   

19.
用自制改性甘油作为溶剂合成了甲基葡萄糖苷聚氧乙烯醚,适宜反应条件为:温度150-175℃,溶剂15%,催化剂NaOH用量1%(均以原料质量计),压力0.2-0.3Mpa,充分搅拌。  相似文献   

20.
芳砜纶纤维耐热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芳砜纶纤维的热稳定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其热力学性能,采用热失重法分析其热分解状况,并测定其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热处理之后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为:该纤维的玻璃化温度为257.21℃.起始分解温度为445.2℃;在200℃高温处理1—24h,纤维形态及强伸性能仍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其具有优良的耐高温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