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了基于ZigBee和CDMA技术结合的智能家居系统的软硬件结构设计方案,系统以CC2530为核心控制器,利用ZigBee的无线自组网络的通信方式和3G通信网络CDMA技术,实现了智能家居系统本地与远程的无线监控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2.
基于GPRS或CDMA无线联网构成家校通考勤系统,架构于无线网络、因特网和综合信息平台等,实现对中小学生的监护及家长与学校的无线远程紧密联系。文章主要介绍了无线考勤终端的硬件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设计。  相似文献   

3.
基于CDMA1X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近年来,远程心电监护技术不断发展,但国内现有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仍然存在诸如实时性差,患者的活动范围受限,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差等问题.基于CDMA1X(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充分利用CDMA1X网络的技术和资源优势,采用便携式心电监护终端,可以随时随地监护,提高了监护的实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框架、软硬件的设计与实现,对该系统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述,并对该系统的应用前景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基于GPR.S或CDMA无线联网构成“家校通”考勤系统,架构于无线网络、因特网和综合信息平台等,实现对中小学生的监护及家长与学校的无线远程紧密联系。文章主要介绍了无线考勤终端的硬件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设计。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基于ZigBee和GPRS技术的无线远程医疗健康监护系统的总体架构,该系统将无线传感技术、GPRS技术和Internet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以SPCE061A微控制器、CC2520射频芯片为核心器件,对用户生理参数进行采集监护和无线传输的远程医疗监护终端,以实现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心脏病、糖尿病的患者进行远程医疗监护。实践表明:系统硬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数据传输可靠,对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交通监控系统中信息发布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发布平台是整个智能交通监控管理系统的信息出口,是一套基于GPRS/CDMA/GSM网络的广域远程无线信息发布系统,平台将信息显示终端如:VMS、移动终端、车载终端等,与先进的无线分组网络GPRS或者GSM短消息或者CDMA技术或基于3G标准的网络相结合,提供实时、无线、远程、多屏幕的信息发布。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及Zigbee协议标准的基础上,对远程家庭监护系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Zigbee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结合的远程家庭监护系统架构。设计了脉搏信号监护网络的软硬件,实现了脉搏信号的获取及传输。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患者脑电信号便捷地进行监护,采用精密生物放大器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设计实现了一种可佩戴式无线脑电监护仪.经测试共模抑制比可以达到113dB,等效输入噪声电压为1.62Vp-p.可佩戴式无线脑电监护仪可以用来对患者EEG信号进行远程监护,也可以应用在脑机接口系统中作为信号采集装置.  相似文献   

9.
交通监控系统中信息发布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发布平台是整个智能交通监控管理系统的信息出口,是一套基于GPRS/CDMA/GSM网络的广域远程无线信息发布系统,平台将信息显示终端如:VMS、移动终端、车载终端等,与先进的无线分组网络GPRS或者GSM短消息或者CDMA技术或基于3G标准的网络相结合,提供实时、无线、远程、多屏幕的信息发布。  相似文献   

10.
结合CDMA和802.11技术,设计了一种纯无线的嵌入式多媒体平台。通过CDMA网络自主地与远程服务器通信,更新和存储多媒体文件,并为无线局域网内的用户提供多媒体点播功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基于电信公网建成的矿用CDMA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将电信CDMA公网信号引入井下,使井下CDMA系统和地面已有的电信CDMA公网形成一体,可确保矿区无线信号的覆盖,同时手机用户也可以在全国自由漫游使用;在CDMA网络平台上还能够扩展PTT对讲、数据与视频通信、手机远程监测安全隐患与管理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无线网络技术的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利用CDMA 1X无线数据通信技术,提出了解决宁夏煤矿远程监控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面向水环境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视频基站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环境监测系统包括数据监测节点、数据视频基站、远程监测中心等三部分,可对水温、pH值、浊度、电导率、溶解氧等水环境参数和重点区域的视频信息进行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进而实现对水库、湿地、湖泊、江河、海洋等大范围水域的监测。数据视频基站在监测网络中充当数据监测节点和CDMA网络之间的网关,是整个系统的通信枢纽。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ARM-DSP双处理器架构的数据视频基站,并阐述了其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设计。该基站采用ZigBee和CDMA无线传输技术,实现了基站与传感器网络、基站与远程监测中心的双向高效通信,满足了水环境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要求,在工业控制、智能家居、医疗监护、智能交通等领域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远程半自主机器人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危险环境半自主机器人的远程监视和控制系统,采用无线局域网和CDMA 移动通信网络 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视频图像数据的传输和远程控制操作.详细介绍了DM642 如何对视频数据进行采集、格式转 换和压缩等操作,以及机器人运动控制结构、机器人控制协议和无线传输协议的设计.最后,就无线图像传输和机 器人无线控制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基于CDMA的DTU网络数据传输的工作原理,设计基于CDMA无线网络的阀室远程数据采集系统。详细介绍长输管线阀室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的采集方法;数据采集与传输软件的设计原理与主要流程;在TCP/IP网络协议的基础上制定了适用于阀室数据传送的应用层协议;最后还实现了在后台对阀室数据的集中监控软件。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利用zigbee无线组网技术结合高速率传输的3G网络来实现多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方案,重点研究了Zigbee技术的无线网络的硬件设计及3G网络通信的实现,解决了目前多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存在的布线费用高、维护困难、成本高、信息传输不畅,故障解决不及时等等问题。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电梯故障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17.
现在医疗事业当中,远程医疗作为先进科学技术应用;病患科学治疗监控理念;快速信息化时代体现,正在成为医疗事业当中热门的研究方向。其依靠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同医疗活动相结合,在当今的医疗事业当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设计出用于大型病患的智能远程监控系统,系统从生理数据采集、智能终端、IOCP网络通讯器以及数据库和监控软件为设计出发点,利用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医生或是家属通过监控软件对病患进行实时远程监控和监护。提出系统的设计需求和设计结构,并通过实际检测观察此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以及对各项需求的完成度。结果显示,此系统可以很高程度的完成对与大型病患的远程实时监控和智能化需区。  相似文献   

18.
莫小锦  周严 《传感技术学报》2011,24(10):1501-1505
对于未进行综合布线设计的建筑而言,采用有线监测的模式难以实现室内环境监测,基于射频技术的无线监测模式是有效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射频技术及无线网络的温湿度远程监测系统,系统由无线温湿度传感器网及基于3G无线网络的远程传输子系统构成.详细介绍了无线温湿度传感器节点的设计,基于3G无线网络的远程数据传输方法.测试结果表明所...  相似文献   

19.
无线传感网络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并且在结构健康监测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为了简化传感器铺设的及布线的繁琐,采用Nordic2.4G无线通信技术,高压开关柜中高压侧采用多点组网的方式,即高压侧多路测温系统,对应低压侧一路接收系统。本文方案利用无线收发nRF24L01芯片设计传感节点电路,介绍了系统硬件组成与工作原理,较好实现了温度的实时远程监测。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矿井通信技术与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由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矿井广播通信系统和矿井救灾通信系统等组成的煤矿井下通信技术体系。提出矿用调度通信系统应采用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提出全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宜采用WiFi、3G、4G等通信技术。提出矿井广播通信系统既可采用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远程供电广播技术,也可采用基于以太环网和无源光网络的IP通信技术。提出矿井救灾通信系统应采用无线多媒体通信技术,宜采用WiFi和MESH等通信技术。提出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应满足手机脱网通信、基站脱网通信、无线自组织网络、接入煤矿井下有线宽带传输平台等要求。指出在手机脱网通信、接入煤矿井下有线宽带传输平台、无线自组织网络、矿用无线摄像机、基站脱网通信、多功能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矿井无线宽带传输等方面,WiFi优于WCDMA、CDMA2000和TD-SCDMA。提出多功能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和矿井无线宽带传输宜采用WiF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