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血化淤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附血液流变学变化的观察余轶非陆为民江苏省中医院(210009)主题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疗法治则活血化淤笔者总结了运用活血化淤法治疗4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疗效,并观察了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证...  相似文献   

2.
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液流变学与中医辨证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液流变学与中医辨证关系柴可夫,柴可群浙江中医学院(310009)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血粘度增高国内外均有报道,但很少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为了有助于阐明脾胃湿热、肝郁气滞、脾胃虚弱证的实质,我们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营通气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血瘀证及血流变的影响。方法将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给予和营通气片口服,对治疗前后与血瘀证有关的体征、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血瘀证有关体征较用药前明显减轻(P〈0.05);全血粘度、血浆粘度、高切相对粘度、低切相对粘度、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和营通气片可明显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瘀证及其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观察自拟萎平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萎平汤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三九胃泰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疗效,胃镜逆转率、HP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萎平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好,应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2组均按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服用多潘立酮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养胃颗粒。比较2组脾虚气滞证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脾虚气滞证各项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脾虚气滞证各项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水平显著上调且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下调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3+、CD4+、CD8+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气滞证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活血化瘀立法,辨证施治中药内服的方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诊治干预,从临床疗效、胃镜病检改变、血液流变学多角度综合探究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CAG患者给予活血化瘀中药内服,3个月后进行胃镜及病理活检、血液流变学检查,以观察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8.7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75%。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疗法能改善CAG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CAG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从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邓碧珠 《西部中医药》2007,20(12):21-22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方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运用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方药治疗,对照组运用西药法莫替丁治疗,并观察疗效及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还原黏度、聚积指数及血细胞比容。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6%及86%,均高于对照组的30%及66%(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检查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还原黏度、聚积指数及血细胞比容指标都下降,治疗前后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P〉0.05)。结论: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方药能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8.
中药配合血疗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IM及AIP的临床观察张方东,王新玉主题词胃炎,萎缩性/中医药疗法,胃炎,萎缩性/放射疗法,紫外线疗法,血液/幅射效应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件萎缩性胃炎(简称CAG)取得肯定的疗效后,人们又把重点转为攻克癌前病变。我科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胃活血颗粒对高原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瘀证有关体征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给予益胃活血颗粒(黄芪、虎杖、八月札、甘草组成)治疗,对治疗前后与血瘀证有关的体征、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血瘀证有关体征较用药前明显减轻(P<0.001);全血粘度、血浆粘度、高切相对粘度、低切相对粘度、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益胃活血颗粒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瘀证及其血液流变学指标,这对治疗高原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舌象特点,分析胃粘膜病理学改变与中医舌象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运用舌象仪采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舌象信息,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不同病理阶段的胃病患者舌象客观参数和特征,描述舌象特征的变化趋势,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较常见的舌象特征。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的舌色参数R值和V值显著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与胃癌组(P < 0.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舌质红的患者显著多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与胃癌组(P < 0.01);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的舌苔厚薄指数和剥苔指数均显著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与胃癌组(P < 0.01),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舌苔厚的患者显著多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与胃癌组(P < 0.01);结论 舌质红和舌苔厚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常见的舌象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藏医治疗萎缩性胃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形成优化诊疗方案,制定科学、规范的藏医诊疗技术规范和综合治疗方案。方法:根据藏医辩证理论,萎缩性胃炎分为隆培根性(寒性)普如病(萎缩性胃炎)和赤巴性(热性)普如病(萎缩性胃炎)两型,即隆培根性(寒性)普如病(萎缩性胃炎)94例,佐志达协组49例、能安均宁组45例,赤巴性(热性)普如病(萎缩性胃炎)77例,仁青常觉组39例、帕朱丸组38例。经随机、自身对照、组间比较和多中心临床研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临床研究171例,治愈16例,显效75例,有效44例,无效36例。总有效率为78.95%。结论:藏医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萎缩性胃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绮  韦刚  刘小梅 《光明中医》2009,24(9):1744-1745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用法莫替丁片治疗,治疗组加用阿魏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15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7.39%,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胃镜检查、血液流变学等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魏酸钠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较为理想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3.
慢性萎缩性胃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霞 《河南中医》1996,16(5):281-282
慢性萎缩性胃炎主题词胃炎,萎缩性/中医病机胃炎,萎缩性/中医药疗法胃炎,萎缩性/针灸疗法萎缩性胃炎辨治四要赵文霞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450000)萎缩性胃炎多迁延难愈,治疗较为棘手。笔者根据其病机特点和临床表现,认为在辨证论治中应注意以下四点。1注重...  相似文献   

14.
从血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血瘀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机。萎缩性胃炎在胃镜下可见胃粘膜充血水肿、腺体萎缩化生等明显的瘀血征象;血液流变学检查存在显著的高粘状态,势必影响微循环灌注,加重萎缩病变。临床根据血瘀而兼有脾胃虚寒、脾胃湿热、胃热阴虚、气机郁滞四型,治疗分别采用益气温阳活血、清热化湿祛瘀、养阴和胃祛瘀、理气宣郁化瘀法。  相似文献   

15.
唐晓亮 《河北中医》2011,33(9):1302-1302,1304
慢性胃炎分为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特殊类型胃炎3类,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我国占慢性胃炎的10%~20%,病情迁延,且易发生癌变。李佃贵教授在总结前人理论基础上,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发现由于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随时代发展而改变,以及大气环境污染、疾病模式及疾病谱的变化,使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特点集中表现为实证(瘀滞热毒证)多,而虚证(尤其虚寒证)  相似文献   

16.
再探“脾开窍于口”──269例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伴发口腔扁平苔癣临床分析安徽231300安徽省舒城县医院左家明,曹俭主题词胃炎,萎缩性/诊断,脾(中医)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疾病之一,临床病理学上两者...  相似文献   

17.
300例萎缩性胃炎脾虚证候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国红 《河南中医》1997,17(2):95-96
300例萎缩性胃炎脾虚证候规律探讨杨国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50000)主题词胃炎,萎缩性/病因学胃炎,萎缩性/中医病机胃粘膜/病理学脾虚/致病力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及多发的难治病,属中医胃脘痛、胃痞、嘈杂等病范畴。加强其证候规...  相似文献   

18.
6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上海市中医门诊部沈遐君(200041)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炎宁慢性萎缩性胃炎(以下简称CAG)是消化道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且与胃癌的发病有着较密切的关系。多年来,我们在张镜人教授的指导下,运用“胃炎宁”结合辨证加...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李国虹,邱筱影(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消化科新余336500)(江西省新余市卫生防疫站,新余336500)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疗法;疗效观察我们采用中医辨证用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较好疗效。兹报告如下:1病例...  相似文献   

20.
论血瘀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血瘀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系泰安市中心医院(271000)崔学增泰安市泰山区粥店医院(271000)郭传军,崔儒敏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血瘀,活血化瘀慢性萎缩性胃炎归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范畴。近年来,随着纤维胃镜的应用,临床观察到在本病的病变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