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于现今技术工艺对发动机结构优化设计和材质的潜力有限以及环保清洁燃料规格的严格要求,使得燃油泵的润滑越来越依赖燃料自身的润滑性能,因此为了减少燃油泵的磨损,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研究燃料的润滑性能。文章介绍了汽油、柴油和喷气燃料及单一燃料对润滑性能的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详细概述了国内外汽油、喷气燃料、柴油和单一燃料等规格对润滑性能指标的要求,添加抗磨剂是提高燃料润滑性最有效的方法,研究低酸值直链脂肪酸衍生物柴油抗磨剂和寻找喷气燃料替代抗磨剂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现今技术工艺对发动机结构优化设计及材质上的潜力有限,而燃油泵对燃料润滑性的敏感性和依赖性增强,为了减少油泵磨损,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研究燃料的润滑性能。本文简要介绍了汽油、柴油和喷气燃料对润滑性的要求,详细概述了国内外燃料对润滑性指标要求的相关规格标准,提出了提高燃料润滑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生物柴油对低硫柴油润滑性的增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菜籽油、大豆油以及芸香籽油制备了多种脂肪酸低碳醇酯即生物柴油,用高频往复试验机法(HFRR)考察了生物柴油对低硫柴油润滑性的增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柴油对低硫柴油润滑性有增进作用,但添加质量分数在0.2%以下时效果不明显;柴油组分不同,对生物柴油的感受性也不同:对于馏分较重、粘度较大的柴油,生物柴油的添加量只需超过2.0%其润滑性就能满足标准要求(磨斑直径不大于460/μm);而对于馏分较轻、粘度较小的柴油,需添加4.0%~5.0%才能使其润滑性满足要求;生物柴油的烷氧基链长对其润滑性没有明显影响,而甘油单酸酯或游离脂肪酸等杂质能够显著提高其润滑性;以不同植物油为原料制备的生物柴油在较低的添加比例下对低硫柴油的润滑性没有明显的不同,超过2.0%以后略有差别。  相似文献   

4.
燃料润滑性研究三十年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回顾了液体燃料润滑性研究的历史。航空喷气燃料和柴油的润滑性研究经历了相同的曲折过程。燃料炼制深度的大大增加导致燃料泵在使用中出现问题,于是发展了测试方法来研究磨损机理,然后采用添加剂技术来解决润滑性问题。为防患于未然,研究汽油的润滑性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美军日益增加生物柴油的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柴油由再生脂肪或蔬菜油制成,是一种清洁燃料.生物柴油可单独作为燃料(B100)也可与柴油以任意比例混合合用.美环境保护局将生物柴油登记为一种燃料和燃料添加剂.生物柴油经壶少许改进或不加改进,就可在柴油发动机中使用.生物柴油具有与柴油相似的马刀和热量.而且润滑性比柴油好,辛烷值高于柴油.使用生物柴油有利于增强国家能源安全,降低对进口油的依赖.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催化裂化装置通过LTAG喷嘴回炼加氢催化裂化柴油(LCO)、柴油加氢转化(RLG)柴油和喷气燃料馏分(常一线油)在改善炼油厂产品结构、降低柴汽比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催化裂化装置回炼加氢LCO时,在增产车用柴油的同时提高了汽油收率;催化裂化装置LTAG工艺和RLG工艺相结合,利用LTAG喷嘴回炼RLG柴油,可大幅降低全厂柴油产量,降低柴汽比,提高轻质油收率和经济效益;回炼喷气燃料馏分时,使其转化成汽油、液化气等高附加值产品,改善了产品结构,优化了产品分布,并解决了喷气燃料馏分需求量降低时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生物柴油的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柴油以其优越的环保性、润滑性、安全性和可再生性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生物柴油的研究应用情况,提出了我国开发生物柴油替代燃料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用SRV试验机评价了汽油,汽油机油和航空液压油对柴油润滑性的影响。汽油对柴油的润滑性影响不大,汽油机油可以明显改善柴油的润滑性,而航空液压油会降低柴油的润滑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可以调整炼油厂产品结构的系列加氢技术。灵活调整产品分布的加氢裂化技术可以通过调整产品的馏程范围及更换化工型加氢裂化催化剂有效压减柴油产量,降低柴汽比;中压加氢改质MHUG技术可以生产约10%~35%的高芳潜石脑油,同时生产清洁柴油(其硫质量分数小于10μg/g,十六烷值较原料增加10~25单位);FD2G催化裂化柴油加氢转化技术可将劣质柴油馏分转化为收率50%以上的高辛烷值(RON 91~94)、低硫(硫质量分数小于10μg/g)的汽油产品,可作为国Ⅴ汽油调合组分;FDHC柴油中压加氢裂化技术以直馏柴油为主要原料,可以直接生产优质3号喷气燃料(喷气燃料收率40%~50%,烟点26~31 mm),有效压减柴油产量,降低柴汽比;FD2J直馏柴油中压加氢裂化技术可以进一步降低喷气燃料冰点,提高喷气燃料收率。  相似文献   

10.
汽油组成比喷气燃料和柴油简单 ,天然极性杂质含量也特别低 ,这对于研究燃料中主体烃组分对燃料润滑性的贡献 ,并与杂质的贡献区分开来是有利的。根据前文归纳的详细汽油组成数据 ,挑选代表汽油不同组分的纯化合物 ,进一步提纯 ,研究其对汽油润滑性的贡献。结果表明 ,由汽油主要成分烷烃、单烯烃和单环芳烃引起的磨损随粘度的增加而下降。尽管这 3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不同 ,但只要粘度接近 ,磨损就几乎相同。含氧掺和剂MTBE在商品汽油通常的含量范围下总是增大磨损。纯双环芳烃本身虽然磨损较小 ,但加到基础油中则会增大磨损。双烯的抗磨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生物柴油的成分对提高超低硫柴油润滑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油、向日葵油、橄榄油为原料制备的生物柴油掺入到加氢裂化柴油中,生物柴油掺入量为0.5%以上,可使加氢裂化柴油磨痕直径小于460 μm。以生物柴油中几种典型成分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油酸、丙三醇、甘油油酸酯及其复配为添加物,考察了其对加氢裂化柴油润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油酸甲酸、亚油酸甲酸对加氢裂化柴油的抗磨性能远不如生物柴油效果明显,微量的油酸、油酸甘油酯等极性杂质对提高加氢裂化柴油的润滑性效果显著。生物柴油掺入加氢裂化柴油中,起关键作用的不是脂肪酸单酯类混合物,而是生物柴油中的极少量游离脂肪酸、丙三醇以及部分参加反应的单酰甘油、二酰甘油和未参加反应的残留物三酰甘油等极性杂质。  相似文献   

12.
柴油润滑性的影响因素考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加氢裂化柴油为空白原料,考察了不同芳烃、硫化物、氮化物和含氧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对柴油润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的环烷酸和含氮化合物能有效地改善柴油润滑性,而单环、双环芳烃和硫化物对柴油润滑性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不同的化合物混合对柴油润滑性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3.
汽油润滑性研究I.对欧洲汽油润滑性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采用已建立的汽油磨损测试法对欧洲汽油的润滑性进行了初步考察,其目的是得到一些基本数据供进一步研究用。为了考察汽油润滑性问题内在的化学因素,对基础油、汽油组分、掺和剂、添加剂以及商品汽油进行了以下试验:(1)考察5种已知无铅基础汽油的磨损,并与瑞典环保柴油对比;(2)考察汽油各组分油的本体组成对汽油润滑性的影响;(3)对掺和剂MTBE加入汽油,考察其对润滑性的影响;)4)将清净剂加入汽油,考察其对润  相似文献   

14.
橡胶籽生物柴油在柴油炊事装备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将橡胶籽生物柴油应用在电控立式柴油燃烧器、炊事挂车、自行炊事车、野战给养器材单元等装备上,并与常规矿物柴油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橡胶籽生物柴油在着火性、火焰状态、燃烧稳定性、火焰温度等方面与原使用矿物柴油性能相当,但在烟气排放中,CO排放量显著低于矿物柴油,同时橡胶籽生物柴油燃烧效率较矿物柴油高,相应排放烟气温度低,燃油消耗量低。因此,在不改变炊事装备结构的情况下,用橡胶籽生物柴油完全可以替代常规矿物柴油,且使用橡胶籽生物柴油更有利于环保和节能。  相似文献   

15.
自1990年以来,美军在地面柴油机装备上使用单一燃料时燃料泵出现了严重的磨损失效。本文采用分子模拟理论来模拟喷气燃料润滑改进剂分子,并采用HFRR试验机和BOCLE试验机来评价并验证润滑改进剂的抗磨性能。结果表明,抗磨剂在摩擦表面上的吸附能与其抗磨性能相关,二聚酸的吸附能高于环烷酸的吸附能,二聚酸具有相对较好的润滑性能,摩擦学试验结果表明二聚酸的摩擦学性能优于环烷酸;抗磨剂在一定浓度时能够满足燃料用作喷气燃料润滑性的需求,当满足燃料用作柴油润滑性需求时,需要添加更高的浓度。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炼油企业减产柴油、降低柴汽比的产品结构调整需求,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了FDHC柴油中压加氢裂化技术。该技术采用加氢裂化-补充精制工艺流程,解决了中压加氢裂化喷气燃料馏分烟点偏低和装置运行末期产品质量下降等难题,通过优化原料构成、催化剂体系和操作参数,使之适用于加工直馏柴油原料,灵活增产优质喷气燃料产品、重整原料和蒸汽裂解制乙烯原料。生产的喷气燃料馏分烟点可达28.1 mm,可作为优质3号喷气燃料;未转化柴油馏分BMCI可达9.5,可作为优质的蒸汽裂解制乙烯原料。  相似文献   

17.
生物乙醇柴油的特性及其在柴油发动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都是重要的生物质燃料,它们与柴油掺混使用可以降低柴油发动机尾气的污染物排放,特别是颗粒物的排放。在分别对乙醇柴油(乙醇和柴油的混合燃料)和生物柴油作为柴油替代燃料的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的柴油混和燃料——生物乙醇柴油,即生物柴油-乙醇-柴油三组分混合燃料。综述了有关生物柴油-乙醇-柴油三组分物系的混溶特性和相行为,以及生物乙醇柴油在柴油发动机上应用时的燃料性质及其排放特性的最新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通过添加剂类型筛选及合成工艺优化确定了柴油润滑性添加剂RHY1601的工艺条件,并将该剂加入柴油中进行了润滑性能评定。结果表明,在柴油中加入该剂,尤其是在低硫、低芳柴油中加入该剂可明显提高柴油的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由于欧美对环境保护法规的日益严格,柴油中的多环芳烃和其他抗磨杂质的含量随之下降,柴油的润滑性能变得越来越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在柴油中加入柴油润滑剂来提高柴油的润滑性能。在磨损四球机上建立的柴油润滑性能试验方法,对不同级别的柴油及柴油润滑剂具有较好的区分性和重复性,与HFRR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对应性,并对柴油润滑性试验方法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0.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主要成品油消费仍呈增长趋势,汽油和煤油刚性需求增长较快,而柴油需求增速大幅减少,市场需求的柴/汽比明显下降。环保压力增大,国Ⅴ柴油标准和国Ⅴ汽油标准相继推出,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必须加快。乙烷制乙烯技术的大规模市场化使石脑油蒸汽裂解生产低碳烯烃受到挑战,开发具有竞争力的丙烯生产技术受到关注。面对市场的变化,为更加高效、清洁地利用宝贵的石油资源,为满足市场需求多产汽油和喷气燃料,为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丙烯等基本化工原料,炼油研发部门近年来主动积极地开发一系列新的关键技术,包括更高效的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RHT)、多产轻质油的催化裂化蜡油选择性加氢与选择性FCC集成技术(IHCC)、第三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Ⅲ)、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技术(RTS)、催化柴油加氢裂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技术(RLG)、低压喷气燃料加氢RHSS技术、多产化工原料的催化丙烯技术(SHMP)。这些技术或技术组合将对支撑未来炼油工业的发展和应对市场变化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