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3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置管(CVC)伴发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对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的2 102例肿瘤患者进行统计并分析其感染的多种相关因素。结果:总感染率为2.19%,其中局部感染1.57%,血液感染0.05%,可疑血液感染0.57%,局部感染合并可疑血液感染0.24%。其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有:性别、病种、操作场所、操作顺利程度、置管部位、导管腔数、导管留置时间、敷贴过敏及合并症,其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操作顺利程度、留置时间及敷贴过敏。结论:CVC伴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可以预见,只要主动预防,可降低感染率,即使肿瘤患者经锁骨下CVC,其感染率也不增高。  相似文献   

2.
PICC 与颈内静脉插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插管(PICC)和颈内静脉插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优缺点。方法 观察34例PICC插管和30例颈内静脉插管的插管成功率、穿刺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液体流速和穿刺并发症。结果 与颈内静脉插管相比较,发现PICC插管的一次成功率较高,为88.2%(P〈0.05),穿刺时间较短,平均操作时间为13.38±5分钟(P〈0.01),导管留置时间明显延长,平均128天(P〈0.01)。PICC导管的主要并发症为导管堵塞、周围静脉炎和导管相关感染,颈内静脉导管的主要并发症为导管相关感染和误入动脉。结论 PICC和颈内静脉插管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与颈内静脉插管相比,PICC是一种较为安全、易于掌握的插管方法,对于长期化疗或静脉输液的病人,应首选PICC插管。  相似文献   

3.
紫外线波段B(UVB)照射小鼠骨髓移植物预防GVHD的研究进展姚新综述谢毅审校紫外线根据波长可分为三个波段:UVA(320~400nm),UVB(290~320nm),UVC(200~290nm)。紫外线的生物学效应与照射的剂量和波长密切相关。不同照...  相似文献   

4.
HCV、HBV与肝硬变及原发性肝癌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方信  梁守德  袁爱力 《癌症》1994,13(2):144-146
作者对80例肝硬变(LC)、112例原发性肝癌(PHC)的血清抗HCV及HBV检测发现:(1)PHC、LC的抗HCV阳性率分别为28.6%和18.8%,HBV阳性率分别为64.3%和67.5%;(2)有无用血液及血液制品者间的抗HCV及HBV阳性率差异显著;(3)LC、PHC患者的抗HCV阳性率在HBV阴性(15.4%和25%)与HBV阳性(20.4%和30.6%)间无明显差异;(4)在抗HCV阴、阳性PHc中,抗HBe、抗HBc单阳性率,抗HBs与抗HBC及抗HBc与抗HBe双阳性率,差异非常显著。结果表明,HBV感染仍为LC及PHC的主要致病因素,但HCV与HBV存在着重叠感染,亦可能起着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广州地区肝细胞癌与HCV,HBV感染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范小玲  周元平 《癌症》1995,14(5):328-330
在肝细胞癌(HCC)中度流行区广州地区,对64例HCC患者抗-HCV和HBsAg状况按性别、年龄配对和1:2数量比设对照组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HCC组抗-HCV和HBsAg阳性率分别为18.75%(12/64)和84.38%(54/64),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4%(3/128,P<0.001)和14.06%(18/128,P<0.001)。与抗-HCV、HBsAg双阴性组比较,仅抗-HCV阳性,仅HBsAg阳性时发生HCC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46.71和43.79,二者双阳性时上升至70.07。显示HCV、HBV均与HCC显著相关,两者重叠感染具有协同致癌作用。作者提出预防和控制HBV、HCV感染对降低HCC发病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博莱霉素联合α-甘露聚糖肽(商品名:力尔凡)经中心静脉导管给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66 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先后给予博莱霉素50 mg和α-甘露聚糖肽30 mg,经静脉导管注入胸腔内。结果 治疗后有效率达90.9 %(60/66),其中完全缓解62 %(41/66),部分缓解28.8 %,不良反应为轻度发热和胸痛。结论 博莱霉素联合α-甘露聚糖肽经中心静脉导管给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7.
HBV,HCV在原发性肝癌发生中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河南省原发性肝癌(PHC)发生中HBV、HCV的相互作用,我们应用ELISA法和PCR法对PHC患者及其1:1对照进行了HBV标志物(HBVM)和HCV标志物(HCVM)检测。结果:PHC患者HBVM阳性率为81.25%,对照组HBVM阳性率为9.60%,P〈0.01,OR=70(25.36,193.23);PHC患者HCVM阳性率为19.79%,对照组HCVM阳性率为8.33%,P〈0.0  相似文献   

8.
^60Co单次全身照射及多药化疗的骨髓移植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60Co单次全身照射及高剂量环磷酰胺等多药化疗的骨髓移植预处理,探讨疗效高且相关毒性低的预处理方案。结果自体骨髓移植10例,异基因骨髓移植1例均1次性植活。11例中生存5例(45.5%),持续完全缓解中位时间24.4个月,复发5例(45.5%),其中复发死亡3例,复发中位时间10.8个月。本组行2次自体骨髓移植3例,生存2例,非复发死亡1例。提示本方案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且相关毒性较低,同时提示2次自体骨髓移植,可能有助于提高自体骨髓移植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单腔及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应用的优缺点,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指导。方法 对33例行单腔导管、27例行双腔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安全性和可行性、导管堵塞发生率、胸腔积液引流效果、患者耐受情况等进行评价。结果 3例单腔导管及1例双腔导管患者因意外脱管后重新置管,剔除观察,其余56例插管1次性成功。操作简便、安全,患者痛苦小。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堵塞发生率及再置管率分别为13.3 %(4/30)和10.0 %(3/30),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分别为3.8 %(1/26)和0 (0)。结论 单腔及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胸腔闭式引流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其中单腔导管发生堵塞导致置管失败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213例各种恶性肿瘤,常规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IICV)。抗-HCV阳性36例,阳性率16.9%(36/213)。同期健康人抗-HCV阳性率为2.7%(22/816)。输血者抗-HCV阳性率为47.2%(32/72),不输血者抗-HCV阳性率为2.8%(4/141),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认为各种恶性肿瘤抗-HCV阳性率高主要与输血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肝癌和肝硬变患者的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EV)。结果肝癌患者中抗HEV阳性率为58.9%(63/107),HBsAg阳性率为69.2%(74/107),抗HCV阳性率为10.3%(11/107),肝硬变患者的阳性率依次为63.0%(17/27)、74.1%(20/27)、7.4%(2/27)。只有抗HEV阳性而HBsAg和抗HCV阴性的肝癌患者有13例(12.2%)。仅HBsAg阳性而抗HEV和抗HCV阴性的有24例(22.4%),仅抗HCV阳性而抗HEV和HBsAg阴性的有3例(2.8%)。全部阴性的有10例(9.4%)。肝硬变患者中仅抗HEV阳性而抗HCV和HBsAg阴性的有5例(18.5%),仅HBsAg阳性而抗HEV和抗HCV阴性的有9例(33.3%),全部阴性的有1例(3.7%)。结论除HBV和HCV外,HEV感染似乎在肝癌变及肝硬变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6例NSCLC组织和14例非恶性肺组织EGFR和VEGF的表达。结果 EGFR和VEGF在76例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4%(36/76)和51.3%(39/76),在14例非恶性肺组织表达率分别为714%(1/14)和7.14%(1/14),两组EGFR、VEGF表达差异显著(P<0.05)。Ⅲ期NSCLC组织的EGFR表达率为56.8%(25/19),高于Ⅰ ~Ⅱ期患者的31.3%(10/32),两者差异显著(P<0.05),EGFR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淋巴结阳性的NSCLC组织VEGF表达率为77.8%(28/34),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的27.5%(11/42),两者差异显著(P=0.000),VEGF表达与肿瘤分期、性别、年龄、肿瘤细胞分化等临床病理参数亦无关。EGFR和VEGF在NSCLC组织中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NSCLC组织中EGFR和VEGF常常为高表达,EGFR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有关,VEGF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但是EGFR和VEGF的表达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低剂量长疗程口服足叶乙甙对肺癌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组对足叶乙甙(VP-16)口服胶囊治疗肺癌进行临床观察。48例可评价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方案:卡铂+VP-16,卡铂300mg/m2,d1,两组用法相同,VP-16观察组口服75mg,d1~14或50mg,d1~21,对照组100mg静脉点滴d1~5。观察组共23例病人,治疗有效率为69.56%(SCLC:84.62%,NSCLC:50.00%),对照组25例,有效率为52.00%(SCLC:66.67%,NSCLC:3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病例少有关。VP-16低剂量长疗程口服治疗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轻微,应用方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肿瘤化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骨髓移植后水痘带状疱疹的预防及治疗杨瑞芬,陈为民,陈捷,周明宣骨髓移植(BMT)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致水痘带状疱疹(VHZ)发生率较高,可留有严重疱疹后神经痛,甚至发生全身播散性VZV感染。给病人带来极度痛苦,严重影响病人生活、工作。本文...  相似文献   

15.
去甲长春碱加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去甲长春碱(Navelbine,NVB)加顺铂(Cisplatin,DD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NSCLC26例,采用NVB30mg/m^2静脉推入,第1、8天;DDP20mg静脉点滴,连用5天。结果: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8例,进展(PD)4例,总有效率45.4%。NVB的主要毒性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克隆人小细胞肺癌抗体/T细胞受体嵌合基因。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将人小细胞肺癌单克隆抗体的变区VH、VK与T细胞受体(TCR)恒区Cα、Cβ进行拼接,构建成VHCβ、VKCα嵌合TCR,并分别克隆至pMAM、pXT1真核表达载体。结果应用PCR中重叠延伸剪接(SOE)方法,能简化基因拼接步骤;该嵌合基因的克隆有助于对肿瘤免疫治疗新途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胸腔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采用经皮胸腔内埋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积液并注入顺铂(DDP)、依托泊苷(VP16)治疗34例恶性胸腔积液。结果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效率为85%,副作用主要为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结论经皮胸腔内埋置中心静脉导管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并顺铂联合甘露聚糖肽(多抗)或OK-432(沙培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99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人,随机分为2组:甘露聚糖肽组(A组)53例,OK432组(B组)46例。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术,A组胸腔注射甘露聚糖肽和顺铂,B组胸腔注射0K432和顺铂。两组均每周重复,连续2~4周。[结果]A组RR43例(81.1%)。B组RR39例(84.8%),两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631)。A组有3例(5.7%)病人发热,B组有24例(52.2%)病人发热(P〈0.001)。[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并顺铂联合甘露聚糖肽或OK43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均较安全且方便,临床疗效相似,但沙培林组发热的发生率远高于甘露聚糖肽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运用巢式PCR,ELISA等方法检测我国原发性肝癌,癌旁组织和外周血中HCV-RNA抗-HCV,同时监测了HBsAg。所用引物位于HCV基因5'-端非编码区域。结果76例肝癌病人血清中抗-HCV阳性9.2%(7/76),HCV-RNA阳性13.2%(10/76);34例肝癌组织中HCV-RNA阳性11.8%(4/34),1例抗HCV阴性的病人在癌及癌旁组织中检测到HCV-RNA,提示我国H  相似文献   

20.
细管引流并DDP,VP—16联合胸腔内注入治疗肺癌致恶性胸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寻找控制肺癌所致恶性胸水的高效方法。 方法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纬经流胸水并胸腔药:DDP100mg/m^2,VP-16300mg,注药后再引流至胸水至每日流量不超过50ml撤管。结果 全组CR81.0%,PR14.3%,总有效率95.2%。经导管引流引净胸水、肺完全复张病例94.4%达CR;而经此流肺未能完全复张3例均未达CR。全组无Ⅱ度以上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就。结论DDP和VP-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