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是移动通信发展方向,也是全球通信领域关注的焦点,但她的发展却经历了很多坎坷。但从2004年开始,全球的3G市场开始快速发展。进入2005年,在3G商用网络建设上逐渐进入稳定增长的时期,业务发展和用户数量继续快速增长,产业链和设备市场也越来越成熟。全球的移动通信市场已经开始呈现出更多的3G特征。  相似文献   

2.
移动通信的发展速度超过人们的预料。1999年,移动通信产品在通信设备市场中所占份额已超过50%。目前,该比例还在逐渐增加。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被称作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3G由卫星移动通信网和地面移动通信网所组成:将形成一个对全球无缝覆盖的立体通信网络.满足城市和偏远地区各种用户密度需求,支持高速移动环境,提供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先进移动通信网,基本满足个人通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1引言移动通信已经成为当前通信领域发展潜力最大、市场前景最光明的热点技术之一,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不仅能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移动多媒体业务,同时也将是具有价格优势的移动话音业务平台。运营商通过第三代移动网络将为用户提供更多、更精彩的个性化移动服务,为电信应用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作为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3G的发展引起了全球通信设备制造商和电信运营商的极大关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忽视它的经济价值。面对3G诱人的巨大商机,全球通信设备制造商和电信运营商几乎都在不遗余力地进行3G的研发和网络建设。20…  相似文献   

4.
1导言2004年是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竞争最激烈的一年。无论是设备商还是运营商都在积极预测未来的移动通信市场发展趋势,以求能在移动市场看似即将到来的重新洗牌中获得先机。然而,这也是形势最晦涩最难预计的一年。3G早在去年就被炒得沸沸扬扬,但现在看来仍是一个不确定因素。正由于3G的不明朗,现在的2G运营商们都在积极地寻找3G的过渡产品,称为2.5G,2.75G等等,如移动的GPRS、据说即将上马的EDGE,和联通的CDMA1X。可是也有人担心移动匆匆上马的EDGE,只不过是3G前的昙花一现,根本来不及得到市场回报。PHS移动市话(小灵通)自去年政策…  相似文献   

5.
移动通信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随着从2G到3G的演进,移动通信除了提供话音业务之外,将在数据业务方面提供更高的承载能力,为向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业务应用奠定了基础。移动+宽带将为移动通信开拓更广阔的应用和发展空间。正如该文所说,移动+宽带是没有尽头的开始;移动+宽带是着力于应用的开始。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张凌云所撰《移动+宽带:没有尽头的开始移动+宽带:着力于应用的开始》一文在首先介绍了3G技术在市场、应用以及业务平台的发展情况,然后介绍了宽带业务在全球的发展,最后总结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特点等方面之后,分析了移动+宽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6.
移动数据业务讲座第一讲移动数据通信业务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移动话音业务市场已日趋饱和的今日,移动通信市场却风采依旧,从1G、2G发展到2.5G乃至3G、4G.是什么让它永葆青春?应该说是丰富多彩的移动数据业务,它犹如一股股新鲜的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到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中,使得移动运营商、系统设备制造商和手机制造商仍然保持其勃勃生机。当前,移动通信业界关心的焦点是3G的前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断创新的移动数据增值业务正是3G的前途所在。本刊今年将在【培训园地】栏开辟“移动数据业务讲座”,计划编写10讲,分12期在年内连续刊登,希望通过本讲座使读者对移动数据业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相似文献   

7.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移动通信研究室主任,1995年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管理专业,同年进入邮电部电信科技情报研究所工作,1998年10月出任邮电部电信科技情报研究所战略发展研究室副主任,2002年8月,韩国高丽大学工学院电波工程系移动通信专业硕士毕业,2003年7月任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移动通信研究室主任。对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个域网(WPAN)、宽带无线接入等技术、业务和市场有较深入的研究。近年发表了《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报告》、《全球移动电视发展情况报告》、《2004年国外3G发展情况报告》、《定制手机——3G终端产业的发展方向》、《WCDMA在韩国遭受冷遇》等多篇论文。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香港移动通信市场概况中国香港移动通信市场起步较早,目前移动用户普及率已达到133.4%,是全球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较为成熟且竞争激烈的市场之一,共有5家移动服务提供商经营着6个2G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和4个3G移动网络。1999年3月1日,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推出号码可携带政策,进一步加深了移动网络运营商之间的竞争。2001年10月,香港电讯管理局(OFTA)通过拍卖方式向CSL、和记黄埔、Sunday及数码通4家原2G网络运营商发放了基于WCDMA制式的3G牌照。2004年1月,香港和记电讯成为首个提供3G服务的运营商,并取名为“3”,这标志着中国香港正式进入3G时代。到2005年6月,4家3G牌照持有者都已开通了3G服务。  相似文献   

9.
储轶钢  李爽 《电信快报》2001,(10):43-44
当前,在所有公众网络中,数据业务都已超过或正在超过话音业务。移动通信与Internet通信的结合已成为3G发展的主要推动力,3G系统要求能支持在任何环境下144kb/s或384kb/s、低速移动和室内环境下2Mb/s的数据率。到2003/2004年,移动用户将达10亿。到2004年,Internet用户也将达到10亿,其中3.5亿为移动Internet用户。3G系统的标准化工作正在进行中,它将在2G系统(GSM、PDC、IS-136和IS-95)所提供的服务基础上提供高速率的数据服务,主要是分组数据,但也支持电路交换数据。1实时无线IP业务在3G系统中,典型的实时业务是话音和…  相似文献   

10.
主编寄语     
《电信科学》2005,21(10):I0001-I0001
综观国内外通信市场,语音业务需求都在逐渐趋向饱和.而用户对数据业务尤其是移动宽带多媒体业务的需求却雪崩式地增长,现有的2G移动通信同远远无法满足这方面的需求,于是众多运营商争先恐后地向3G方面投入巨资,希望能在移动多媒体业务方面形成新的增长点。然而3G系统在带宽、速率、覆盖、灵活性等方面并不适应突发式IP数据业务的需求,以WCDMA为例,  相似文献   

11.
基于QoS的3G网络系统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泾 《通信技术》2010,43(8):51-53
为了有效地解决无线通信网络在宽带业务不断增加时产生的拥塞问题,提出了将区分服务模型应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以满足不同业务对QoS的需求。详细分析了区分服务模型的关键技术以及区分服务模型的系统结构,将区分服务模型和第三代移动通信分组域核心网系统结合起来,设计了支持QoS的第三代移动分组域核心网络。实验表明提出的模型较好地解决了第三代移动网络分组域核心网的QoS问题,提高了对不同业务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在2G业务发展趋缓的情况下,3G业务发展开始提速。其特点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中心由话音转向数据,且由通信类向媒体、娱乐和商务类等转移。此外,3G增强型技术对应用提供了更多支持,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应用软件商店成推动业务应用的平台;业界着手规划基于LTE的新应用未来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3.
Unlike previous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that centered on service subscribers, 5G mobile communication (5G) is expected to converge with various industry fields such as transportation, manufacturing, and construction, thereby stimulating innovation and generating significant ripple effects. At a time when 5G commercialization is incipient,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ervice users who are likely to be important initial users for the creation and diffusion of 5G services. The current study analyzed consumer preference for 5G services based on conjoint survey data and a mixed logit model, and we conducted a market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estimation results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5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n the 5G market, specifically regarding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fields. In addition, this study derived consumer purchase delay factors for 5G services using an ordered logit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nsumers delay the adoption of 5G services mainly because of the cost and lack of need. By considering the consumer purchase delay,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acceptance rate of 5G services by consumers will decrease by more than 50%; this is because it is hard to conclude a purchase delay of more than one year leads to an actual purchas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important strategic implications that are likely to reduce the purchase delay of consumers, improve the actual adoption rate, and increase the diffusion of 5G services.  相似文献   

14.
A view of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evolution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While deployment of new network technologies has not been steady over the years, it is useful to take a long-term view of how major new 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s evolve.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is decade, we have witnessed the emergence of new generations of three majo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market conditions, technology innovations, and services driving the need for intelligent all-optical, 3G wireless, and QoS-based packet networks. Market forces such as traffic and subscriber growth, equipment cost reduction, and new technology penetration have a deep impact on network buildouts. Technology innovations abound, especially in the optical domain. For example, Raman amplification, pure optical switches, and tunable lasers have had a major impact on the architecture of optical networks. Many key services, such as streaming audio and high-quality image transfer, were not possible using wireless access because of its limited bandwidth and performance. With 3G wireless technology, a true mobile Internet will become a reality. Businesses have shied away from the use of the public Internet because of service quality. Thanks to advances in MPLS and service intelligence, this is expected to change. For each type of network, we survey the key factors shaping its evolution and implications on network architectures.  相似文献   

15.
郑有强 《世界电信》2006,19(12):45-46,53
2006年全球3G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市场初具规模。但是全球移动通信市场全面进入3G时代仍需时日.用户需求成为3G快速发展需要攻克的首要难题。2006年全球3G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但是网络发展、用户规模和业务运营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全球3G市场期待一个转折点.只有真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才能带动全球移动通信市场全面向3G时代演进。  相似文献   

16.
姚群峰 《电信科学》2003,19(10):1-4
中国3G业务的市场需求有两个方面:一是迅猛增长、规模庞大的用户群对移动语音业务的需求;二是较高收入用户群对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3G运营商的目标市场包括大众用户对移动语音的需求、大众用户对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企业用户对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以及批发型用户的需求等。本结合国内外移动运营商的数据业务开展状况,初步探讨了中国3G运营商的移动数据业务模式和3G业务的收入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 ,用户对于移动增值业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移动增值业务服务支持系统 ,并保证移动增值业务的服务品质 ,是一个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 ,从系统体系结构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多 Agent移动信息服务支持系统。该系统提供了可以高效地配置与管理信息类移动增值业务的系统解决方案 ,尤其适用于主动式高级信息服务类增值业务。这一系统结构适应性强、易扩展、易维护 ,并能够更好地支持对用户的个性化服务。该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对于未来 3G的增值业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3G移动通信市场热点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决定颁发3G移动牌照后,中国3G市场成为全球关注焦点。中国电信业政策走向和市场走向取决于政府强有力的监管手段和政策引导,创新与融合成为中国移动市场尤其是3G市场的主旋律。如何规范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秩序,促进公平、公正、公开的合理市场竞争,有序发展各种新业务,是发展中的市场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振刚 《现代电信科技》2007,37(3):40-42,51
2007年,TD-SCDMA技术标准化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增强版本和长期演进版本。推动TD-SCDMA纳入ITU4G标准体系,将成为2007年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界工作的重心。通过描述TD-SCDMA技术标准、产业化、商用和测试进展,提出TD-SCDMA的业务应用,并分析了TD-SCDMA对世界电信设备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万国光 《电信快报》2000,(2):5-7,14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已成为当今移动通信领域最受关注的问题。目前,中国正高速发展移动通信网,在从第二代向第三代过渡的演变过程中,采取何种策略,是运营商、制造商乃至移动用户所关心的焦点。文章从网络技术、设备技术和业务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移动通信网向第三代移动通信过渡的动因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业务过渡为线索的演变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