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第二次现代化是指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它以信息化为核心进程,又具有知识化、市场化、全球化、民主化等特征.对于处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政党来说,第二次现代化意味着一场严峻的历史考验.本文从这个视角出发,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第二次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作为中国现代化领导和组织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考验和所做出的应对与调整.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百年”的伟大目标,在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肩负着领导作用和责任担当,十八大为此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新目标.论文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从四个方面对民族复兴进程中党的建设及其目标定位进行了论述:民族复兴蕴涵着近代中国现代化与全球化相交织视野下的深厚民族情感和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坚强领导力量和脊梁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实现民族复兴进程中一定要搞好自身建设;“三型”执政党目标定位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指向具有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刘琦 《学术研究》2001,1(6):16-19
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是极其伟大光辉的,她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尽管中华儿女为中国的独立和富强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斗争,但都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极其缓慢;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迅速加快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之后,党又领导中国人民为摆脱贫穷落后而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历经曲折,终于使中华民族开始走上富民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全球化进程中,其主线是经济全球化,我党应根据趋利避害的原则,带领人民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以谋取和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政治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集中表现,中国共产党要确保国家政治制度的安全、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增强国际地位;在文化全球化中,中国共产党应维护意识形态的安全,处理好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中国共产党政治地位和历史角色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亦经历了一个从斗争哲学到和谐哲学的转换过程.从斗争哲学到和谐哲学,其本质的差异就是从“两功能”向“三功能”的跃迁,即从认识和改造世界向认识、改造和享受世界的跃迁.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理论升华,和谐哲学是时代精神的集中表现,同时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走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植根在中国基层治理的历史演进之中。传统中国的基层治理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消极治理,其蕴含着国家消极无为与社会自然之治之意。晚清以降,中国开启了现代化的历程,国家政权不断下沉,基层治理模式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产物,诞生之后又作为历史要素汇入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以“新”的面貌开启了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迈入新的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经过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开辟和指明了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向,这种新路向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就是“以人民为中心”。  相似文献   

7.
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延续加强纪律建设的优良传统,不断加强执政党建设,使其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结合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勇于创新思路,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党的纪律建设向前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将党的纪律建设置于突出位置,并将其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纪律建设演变的进程,总结历史经验,对于加强新时代的党的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中,自身也面临着一个现代化的问题,而政党功能的调适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无论从历史的经验还是从现实的需要来看,中国共产党都需对自身的功能作必要的调适.这种调适涉及到功能的准确定位、功能建设的重点确定以及组织结构的相应调整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创办的一个理论性的机关刊物,其对共产国际、各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运动进行了广泛传播.从积极层面来看,这些传播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悟,加快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进程,为正在蓬勃兴起的中国工人运动指明了方向;从消极层面来看,则为中国共产党日后过于依赖共产国际和苏共,以及犯左倾错误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0.
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是全球化第一个浪潮的产物 ,作为其对立面的马克思主义也是全球化第一个浪潮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也是全球化第一个浪潮的产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对于全球中心的转移 ,对于摧毁阻碍全球化进程的帝国主义统治 ,具有重大作用。面对全球化第二次浪潮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积极进行改革开放 ,发展经济 ,使中国尽快融入了全球化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11.
温勇 《东岳论丛》2003,24(6):32-35
邓小平的发展观可分为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发展战略、思想观念四个层次,其中指导思想是主线。邓小平多层次发展观反映了当今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普遍规律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殊规律。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理论思考的深化和现代化。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指导下形成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方法,是其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大法宝.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从来离不开人民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是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坚持群众路线、"以民主促民生"的必然之举.社会主义民主只能是人民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人民性原则和法治化原则相结合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表率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党群关系也决定着政群关系、干群关系,良好的党群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保障,因而维护好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当代中国民主进程中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纵观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革命、建设、改革三条逻辑主线虽然在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性不一样,但贯穿这段历史进程的始终,可以说,革命、建设、改革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三重奏。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革命是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旋律;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建设与改革取得重大成就,但"继续革命"的变奏使中国现代化进程遭受严重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与建设成为奏响中国现代化征途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毛泽东哲学思想用于指导实践,从而生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和谐思想。显然,梳理毛泽东的政治和谐思想,必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掌握其理论精髓,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毛泽东关于政治和谐的理论思考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弘扬。毫无疑问,深刻阐释毛泽东政治和谐思想中的理论底蕴,把握其精神实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向我们提出的一项亟待解决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5.
1925年,对中国共产党有着广泛而深刻认识的张治中,向亲密朋友周恩来正式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周恩来当即意识到,张治中作为国民党的高层人物.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不同寻常,便立即向党中央汇报.中共中央经过认真研究认为,根据张治中当时的情况,继续留在国民党内,可能对共产党更有利.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当代史研究领域,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政权建设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大量档案史料的解禁是开展这种研究的原因和动力.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和方式,以及农村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个政党为了维护他的执政地位都要不断建构他的执政合法性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执政党。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执政、服务,中国共产党就必须不断地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进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和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建构是统一的。通过对大众进行社会分层的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社会阶层的特点,采用更具可行性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既产生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又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内在关联.正是在这两大进程日益结合和统一处,形成了"以人为本"这一当代中国共产党的人学观.这一人学观的深刻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以人为本"的"人"的内涵是多层次的,不仅主要是指人民群众,还是指社会全体的人和每一具体的个人;"以人为本"与社会发展是统一的,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9.
90年来,中国共产党以以民为本作为基本立足点、实事求是作为重要突破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基本途径、统筹兼顾作为重要策略,积极推进民生建设.中国共产党推进民生建设的进程表明,民生建设必须与时俱进,走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不失时机地进军东北,经略东北,决战东北,消灭了国民党在东北的数十万精兵悍将,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这一辉煌的胜利,无疑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毛泽东主席作为指挥全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最高统帅,他在酝酿、实施“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的过程中,在与国民党争夺东北的竞赛中,在决定东北战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