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束世征先生在去年《新建设》杂志第六期上发表了关于解放前四川凉山彝族社会性质的意见,认为“截至民主改革前为止,凉山彝族的主导的生产关系还是领主农奴制,但已是趋于没落的领主农奴制社会。”我觉得这个结论是值得商榷的。束先生的论证是从土司制度开始的,  相似文献   

2.
凉山彝族道德研究的一部开拓之作——评苏克明等著《凉山彝族道德研究》李绍明彝学专家苏克明教授带领四位中青年学者,潜心凉山彝族道德问题探究,撰出二十余万字的学术专著《凉山彝族道德研究》,由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该著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  相似文献   

3.
清代武定彝族那氏土司概述──兼评《清代武定彝族那氏土司档案史料校编》黄修义云南武定彝族土司制,是彝族地区两种土司制类型之一的乌蒙地区封建领主土司制的典型代表。[1]其土司是宋代罗婺部酋长的后裔,元明时为凤氏,势力强大,明隆庆元年(1567年)实行“改...  相似文献   

4.
元明以来,封建中央王朝在凉山彝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委土长为官。诸家土司始末如何?笔者先辑录文献星散资料,佐之以实地调查所得,著成此篇。兹将各主要土司分述于后:一、河东长官司据有关史籍记载,河东长官司系元代罗罗斯宣慰司之后。嘉庆《四川通志·土司志》说:河东长官司安氏,“其先自元迄明世袭建昌宣慰司”,“顺治十六年(1659),安泰宁投诚,呈交印信号纸,……雍正六年(1728),以女安凤英袭职,改授长官司。”唐宋时期,今凉山州广大地区雄峙着众多彝族部落,其中落兰部在今泸沽。蒙古兵南下时,落兰部首领蒲德遣其侄建蒂归附。后建蒂叛元,“杀蒲德自为酋长,并有诸部”,成为传说中利利土司辖区的霸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了解本土非政府组织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资本构建中的作用,笔者运用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法对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这一源自凉山彝族本土、扎根本土的非政府组织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对提升凉山彝族地区社会资本存量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构建社会网络;二是培育公民信任;三是重建社区规范。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了解非政府组织在少数民族艾滋病患者社会资本构建中的作用,我们运用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方法对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这一源自凉山彝族本土、扎根本土的非政府组织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对提升凉山彝族艾滋病患者社会资本存量具有六个方面的作用:构建关系网络、增强社区归属感、培育信任、扩大公共参与、建立互助组织以及重建社区规范。  相似文献   

7.
在推行"乡政村治"的基层行政体制改革之后,彝族家支观念迅速复兴于凉山彝族社会中,家支活动频繁,对凉山彝族地区的乡村治理产生了深刻的正负面影响.因此,应建构现代性与内生性相统一的凉山彝族乡村治理模式,为促进基层民主、提升管理效能提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彝族古代哲学思想反映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彝族先民的哲学著作中,如云南楚雄、大理、红河一带的《查姆》、《阿细的先基》;贵州毕节一带的《宇宙人文论》、《西南天志》;四11凉山等地的《勒俄持依》、《玛牧持依》等。这些著作从不同角度论及了宇宙万物的产生、变化和发以.X人坤民族思维的特色。彝族先民的哲学思想,对彝族群众现实生活至今仍起看不可否代的指导作用。综观片地彝族古文献可知,彝族古代哲学思想既具有唯物主义本体论的朴素性,又具有动因论的辩证性。总体说来,它既从静态上考察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多样性,又从动态中…  相似文献   

9.
罗妞牛 《南方论刊》2013,(6):93-94,58
通过凉山彝族传统文献和民间故事中对蛙的阐释的概述,展现蛙在凉山彝族人们心中由来已久的崇敬;通过凉山彝族生活中的蛙符号的概述,展现蛙符号在彝民族文化生活中的广泛运用;通过凉山彝族现实生活中涉及到蛙的习俗的概述,展现凉山彝族现实生活中体现出对蛙的认识。通过文章的论述,让凉山彝族人们能够了解彝族传统文化对蛙的阐释,了解现实生活中彝族涉及到蛙的习俗文化内涵,传承和发扬彝族的传统文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研究学术座谈会前半月,笔者访屈楚同志,谈起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群益出版社出版郭沫若著作的一些情况。屈楚同志说:郭老的剧本《孔雀胆》初版在重庆出书,印错的字较多,引起了郭老的不满。其后排印《青铜时代》、《十批判书》时,出版社在校对时就倍加细心。这一类著作,本来比普通书刊难校;因此郭老自己也动手参与校对了几遍,校完后还题写了一段话。群益的同志看到后深感这一题字的可贵,特意铸版印成书签,夹在上述两书和《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时隔三十八年,这事在屈楚同志记忆中还十分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武定凤氏本末笺证》是一部以笺证体裁研究云南古代彝族罗婺部酋长及其后裔武定凤氏历史的传著,它在校点、笺证清代著名学者檀萃所撰《武定凤氏本末》的基础上,对彝族史上的若干问题进行详细的考释、深入的研究、严谨的论证,清楚地阐述了云南武定、禄劝一带,自南宋淳熙年间的罗婺部至清朝乾隆年间武定直隶州彝族土司的兴衰史。《笺证》把武定凤氏兴衰史置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置于彝族史、云南地方史的大范围内进行考察研究,指出元明时期武定的彝族社会已进入封建领主制社会,凤氏祖辈担任土官,领有封建王朝授予的领地,剥削和榨取农奴(“蛮民”),这就以具有典型意义的武定地区彝族封建领主制社会形态,充实了彝族历史发展中所经历的封建领主制社会这一重要环节,丰富了彝族史研究的内容,从微观研究的角度扩大了彝族史研究的宏观视野。  相似文献   

12.
凉山彝族双重社会分层体系、家支身份与经济地位关系的分离以及婚姻匹配规则的转变,是彝族家支体系具有“资本”意义的根本原因。“家支资本”可视为彝族种姓身份在婚姻选择上的博弈筹码,影响着凉山彝族的阶层流动。凉山彝族特有的通婚规则,使“家支资本”参与婚姻选择并与经济资本进行兑换,不断攀升的彩礼使“异类匹配”的婚姻逐渐增多。家支的“资本化”和高额彩礼的出现,看似强化了彝族的家支身份认同,实质上加速了彝族等级身份系统的解体。  相似文献   

13.
文化艺术旅游是以有形的和潜在的文化艺术资源作为旅游载体,具有一定艺术性、鉴赏性和传承性的旅游体验形式,它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重点。探讨文化艺术旅游的概念内涵和基本特征有助于界定凉山彝族文化艺术旅游的开发范围。凉山彝族文化艺术旅游丰富多彩,神话传说、音乐舞蹈、信仰婚嫁和服饰美术皆是凉山彝族的文化瑰宝。在尝试民族文化主题公园、旅游主题节庆和文化艺术博物馆等开发模式后,实景舞台剧是文化艺术旅游开发成功模式的又一发现。因此,建议策划《彝·印象》实景舞台剧以填补凉山彝区文化艺术旅游开发生动性和真实性的文化缺失。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物报与日本大修馆合作拍制文物录像片《汉字发展史》,笔者忝列学术顾问参与其事,因而有今年6、7月间的扶桑之行。记得十四年前郭老逝世的时候,容希白师曾命我整理郭老流亡日本期间写给他的数十封论学书信,辑成《郭沫若书简——致容庚》一书。笔者在编注此书的过程中,对郭老海外十年的亡命生活和学术成就一直怀着崇敬的心情,这次有幸实地考察,很希望能进一步弄清郭老书简的背景材料,并探讨其  相似文献   

15.
播州土司与水西土司关系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土司史上,水西安氏土司与播州杨氏土司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明代贵州的四大土司中(其他两个土司为思州田氏土司,水东宋氏土司),以水西安氏统治时间最长,辖地最广;播州杨氏经济最发达,汉化程度最深,与明政府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有“思播田杨,两广岑黄”之说。播州土司与水西土司域界相连,交往频繁,研究他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土司制度的研究,对于贵州民族关系史的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一、平播前的水、播关系 我们知道,水西安氏土司的族属为彝族,其辖区的主体民族为彝族,播州土司杨氏的族属为僚人①,亦即讫佬族…  相似文献   

16.
家支制度是彝族最重要的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制度,对家族成员的道德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传统家支道德给予了凉山彝族最丰富的精神营养,拥有许多优秀的道德规范.然而,在现代社会转型期,一些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出现弱化、滑坡等现象,并滋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直接影响了凉山地区和谐社会的建构.对此,彝族家支开始尝试运用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功能来解决当代彝乡令人困扰的社会问题,以使家支道德在凉山彝乡面对重大困境之际发挥最大功效,传统家支道德吹响了现实突围的号角.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根据对四川凉山地区彝族天文历法进行的调查和有关文献记载,可以借彝族十月太阳历恢复《夏小正》的原貌,即《夏小正》本是十月太阳历,而不是一年为十二个月的阴阳历。彝历和《夏小正》这两个十月太阳历同源于远古羌历,可称“彝夏太阳历”,它证明中华民族具有世界文明史上罕有的、历史悠久的科学历法。  相似文献   

18.
四川和云南两省交界处的大小凉山彝族地区,在民主改革以前还保留着较完整的奴隶制度。对这一奴隶社会中各种社会现象的研究,有助于丰富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冤家械斗就是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 冤家械斗是彝语“吉泥吉舍”的直译,“吉泥”意为“敌对”,旧译“冤家”;“吉舍”意为“械斗”,今仍从习惯,合称为冤家械斗。由于冤家械斗具有原始血族复仇的某些因素,因而其性质长期被人误解为纯粹的血族复仇或个人掠夺。但是,这实际是凉山的黑彝奴隶主,为了掳掠奴隶、财物或者土地,而导致在家支间或家支内部进行的一种战争。它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凉山彝族妇女婚育观的现代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彝族妇女婚育观的现代变迁冯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凉山彝族妇女处于纵向历史转变时期和横向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动中,其诸种观念受到来自传统和现代两种力量的作用,传统的婚育观、家庭观、道德观、价值观都发生了新变化,与此相应,其婚育行为也正处于传统与现代...  相似文献   

20.
郭老逝世,对我这个曾经在郭老身边工作过的人来说,由于永远失去了自己心目中一位最尊敬而又亲切的长辈,心情是十分沉痛的。遵照郭老遗嘱,他的骨灰已撒在大寨土地上;这不禁使我联想起郭老的一首大寨诗。那是一九六六年春,我向郭老索求墨宝,郭老把他所作《大寨行》组诗中的末首《颂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