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ⅢB型胫骨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ⅢB型胫骨骨折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包括抗休克、处理重要脏器损伤、清创、使用抗生素和骨折固定。结果30例中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0周,其中一期愈合19例,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0.7周,皮肤坏死伴伤口感染11例,骨折愈合时间平均65周。结论ⅢB型胫骨骨折应尽早彻底清创,术前术后使用有效抗生素,合理选择固定方法,是保证骨折良好愈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脑骨折愈合仪对骨折临床愈合的影响。方法将80例骨折病员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复位和固定的基础上使用电脑骨折愈合仪治疗;对照组则仅采用常规复位和固定。结果在观察时间内,治疗组骨折临床愈合33例,临床愈合率为82.5%;对照组临床愈合23例,临床愈合为57.5%,两组临床愈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X^2=4.82,P〈0.05)。结论电脑骨折愈合仪可以促进骨折临床愈合。  相似文献   

3.
叶刚  俞光荣 《铁道医学》1998,26(6):386-387
目的 探讨ⅢB型胫骨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30例ⅢB型胫骨骨折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包括抗休克、处理重要脏器损伤、清创、使用抗生素和骨折固定。结果 30例中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0周,其中一期愈合19例,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0.7周,皮肤坏死伴伤口感染11例,骨折愈合时间平均65周。结论 ⅢB型胫骨骨折应尽早彻底清创,术前术后使用有效抗生素,合理选择固定方法,是保证骨折良好愈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分析了自1999年9月-2007年5月,应用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治疗各种类型的股骨干骨折26例。结果:本组26例,伤12I全部I期愈合;26例均行门诊随访6月~3年,平均1年半,骨折无畸形愈合及不愈合,骨折愈合良好,骨折平均愈合8个月(最短5个月,最长12个月),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使用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可以提高骨折的治疗技术水平,锁钉放置不须外加定位器及X线设备,减少医师和患者的副损害,安全有利于骨折患者,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晒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胫骨中段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原因,并评价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段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效果。方法:1998年6月至2002年11月对17例胫骨中段骨折非感染性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骨折不愈合9例,延迟愈合8例),采用交锁髓内钉静力型固定治疗,10例行自体髂骨植骨,7例行单纯闭合扩髓,未植骨结果:所有患均于术后3至10个月获得骨性愈合,平均5.8个月。结论: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段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具有固定可靠,符合生物力学的原理,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3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使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并评价效果。结果 34例骨折全部愈合,2例发生螺钉断裂,2例出现局部炎症反应。愈合病人关节活动不少于正常肢体之90%。结论 对于踝关节骨折的治疗,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117例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探讨不同类型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从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胫腓骨骨折117例,采用外固定架、加压钢板内固定、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等治疗方法。结果本组共随访88例,其中延迟愈合3例,加压钢板固定2例发生延迟愈合,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延迟愈合1例。骨折愈合时间9周~11周,基本解剖复位,无成角畸形,术后6个月~12个月膝踝关节活动及行走基本正常。结论不稳定型骨折手术治疗以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为主,亦可根据局部情况选用钢板等内固定物及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四肢骨干骨折不愈合原因及治疗吉勇,冯宝龄,张峰,侯斌(淄博市中心医院骨科,淄博市255036)关键词四肢;骨折;骨干我院骨科自1986~1994年共收治四肢骨干骨折不愈合57例,疗效满意,现将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7例,男3...  相似文献   

9.
合并长骨骨折颅脑损伤的救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合并长骨骨折颅脑损伤的救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4年间收治的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长骨骨折119例资料。结果早期行骨折内固定手术组,死亡6例,62例骨折愈合良好,无骨折畸形愈合;非手术组,死亡13例,骨折愈合良好12例,骨折畸形或延迟愈合26例,结论对颅脑损伤或并骨骨折者应尽早行内固定,有利于颅脑损伤的治疗和护理,防止肺炎、等并发症,从而降低伤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腓肠肌肌皮瓣治疗胫骨不愈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腓肠肌肌皮瓣转移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后骨不愈合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2例胫骨开放性骨折后骨不愈合患者,其中明显骨感染患者12例,均采用腓肠肌肌皮瓣转移一期修复创面,同时行滑槽植骨或周围植骨。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18例,二期愈合4例。骨折愈合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结论:应用腓肠肌肌皮瓣转移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能一期修复创面,及时控制感染,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1.
李长红 《当代医学》2013,(35):84-85
目的初探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6年2月-2011年11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28例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病例,其中转子下骨折11例,中下段骨折10例,中段骨折7例;骨折接AO分型C型8例,B型13例,A型7例,手术切开复位19例,骨折复位不良8例,有钢丝环扎固定的3例,髓内钉相对过细3例,伴随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j例;再次手术中发现骨折间隙嵌入软组织2例。对上述28例骨折不愈合的原因、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均进行再次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包括骨折端清理、更换内固定或增加内固定物来稳定骨折端、充分植骨等;术后获得8~24个月随访,平均(14.2±2.6)月;骨折愈合时间为5~12个月,平均愈合时间(5.3±1.5)月,愈后功能良好。结论导致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原因较多,手术治疗的方法不得当是较常见的因素,经积极的再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胫腓骨骨干骨折240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胫腓骨骨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伤肢功能的恢复。方法 本组240例共265例侧肢体,按实施治疗分成3组;A组;跟骨牵引或石膏外固定治疗122例。B组;手术内固定治疗96例,C组:Bawtiani氏架外固定治疗47侧。观察各组治疗骨折愈合时间,伤肢感染,远期骨折不连及畸形等并发症。结果 平均随访120mo。A组:感染率为31.97%,骨折愈合率为86.89%,平均愈合时间为6.2mo,  相似文献   

13.
剥痂并骨痂植骨促进骨折愈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介绍一种采用剥痂,骨痂植骨+内固定外周固定架治疗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剥痂,骨痂植骨+内固定或外固定架治疗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13例。结果:对其中12例随诊平均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其中1例术后11个月外伤再骨折,2例切口感染,2例患肢膝关节屈曲受限。结论:本方法简单易行,骨折愈合率高,经济实用,是治疗骨折不愈合时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应用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治疗不同型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结果:36例获得随访,34例按期骨折愈合,2例延迟愈合,肩关节功能评分优27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1.67%。结论:良好复位与坚强固定决定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通过31例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分析,认为与损伤暴力,骨折的解剖位置及治疗方法有关,尤其是粗暴的手法复位及不符合要求的固定更是其主要原因,对31例肱骨干骨折不愈合患者采用火柴枝状的骨条植骨治疗,30例愈合,1例延迟愈合,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普通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收集我院自1987年9月至1998年4月间收治的普通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失败的病例23例,对其行再次处理,其中保守治疗3例,手术治疗20例,并随访观察。结果:23例患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术中操作失误及术后管理欠妥,经再次治疗并随访2-13年(平均5.5年),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2个月,愈合率达100%。结论: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妥善管理,对失败病例道德要分析失败的原因,然后采用强有效的方法来处理,促进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7.
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5例。结果全部获12~16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12~20周,术后并发症包括创面不愈合2例、感染1例、延迟愈合2例和关节退行性变1例。参照Tornetta等评分标准:优31例,良3例,可1例。结论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面中部骨折的治疗特点。方法对46例面中部骨折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面中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大部分保守活疗和手术治疗病例一期愈合,术后感染4例,3例经抗感染后延迟愈合,1例发生骨不连,经再次手术后愈合。5例术后咬合关系欠佳,经正畸治疗后得到改善。结论面中部骨折严重而复杂。治疗时机和方法的选择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9.
TiNi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手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宏  郭现辉  罗庚  龙少君  盛名 《河北医学》2003,9(2):141-142
目的:评价TiNi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寻求治疗手部骨折更好的内固定方法。方法:采用TiNi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掌骨骨折、指骨骨折76例,掌骨68例,指骨8例。结果:得到随访的64例中,X线片显示骨折于6-10周愈合,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发生,无骨质疏松,掌指关系、指间关节活动良好。结论:TiNi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可靠、操作简单、手术副损伤小,利于骨折愈合及减少骨质疏松,是手部骨折固定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52例新鲜股骨干骨折的带锁髓内钉手术治疗进行了分析。单纯骨折4例,粉碎骨折39例,节段骨折3例,复杂骨折6例。平均年龄30岁,伴颅脑损人务5例,多发骨折25例,Guo动脉损伤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2例,肠破裂1例,随访6个月以上50例,所有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6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