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长两短' 指意外的灾祸、事故,或人的死亡等不吉利的事.如罗贯中的《三遂平妖传》有"万一此后再有三长两短, 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的例子. 以后范文若《鸳鸯棒传奇·恚剔》 中也有:"我还怕薄情郎折倒我的女儿, 须一路寻上去,万一有三长两短,定要讨个明白. "为什么"三长两短"跟不吉利有关呢?  相似文献   

2.
2014年8月31日《每周文摘》第 12 版刊有《汉字中的"九"》一文,文中说:"'九'在表示虚数时常表达多数……为了形容事物的'大'或'多',古人还喜欢采取翻倍的办法,把九翻倍成十八、三十六、七十二……如十八罗汉、十八般武艺;三十六计、三十六行、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孔夫子七十二弟子、孙悟空七十二变……"  相似文献   

3.
"如意",古称"握君""执友""谈柄",多呈北斗七星状.如意的起源,与老百姓挠痒痒用的器物有关.《音义指归》云:"'古之爪杖也'……刻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故曰'如意'."  相似文献   

4.
《人民日报》2017年1月5日第24版刊出《说给每一颗走向"明天"的心》,文中说:"天宝年间,唐玄宗远遁西蜀,山河破碎,时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杜甫感时伤怀,写下惊世名篇'三吏'三别'."这里的记述有误,杜甫写下"三吏""三别"不是"天宝年间"的事.  相似文献   

5.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平反"一语可谓老少皆知."平反"最早出现在《汉书·隽不疑传》:"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不疑:'有所平反,活几何人?'"  相似文献   

6.
陈忠海 《人才瞭望》2017,(21):79-80
明朝出了许多海瑞那样的"穷官", 反映出官员薪俸水平较低,是执政者有意为之还是客观条件所限?同时,有人认为"低俸制"可以促进官员的廉洁自律, 产生更多的清官,这样的说法是否成立呢? 标准不低 古代官员的"工资"一般称俸禄,包括"俸"与"禄"两部分.关于二者的区别, 南怀瑾先生在 《论语别裁》中指出:"'俸'等于现在的月薪,'禄'有食物配给. "一般说来,"俸"主要以货币形式发放,"禄" 发放的形式主要是实物, 除粮食外, 还有绢、布、炭等日用品,甚至还有花椒、盐、柴火等.  相似文献   

7.
人往往是在经过了一番沉痛的教训之后,才能悟出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原湖南省嘉禾县委书记周余武,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因强制拆迁被撤销党内一切职务以后,他在反省书中写道:"人常说,无私即可无畏。但反思'嘉禾事件',我的第一个教训,就是'无私也要有畏'。对待党纪国法要'有畏',对待群众监督、组织监督和舆论监督要'有畏',对待人民群众维护自己利益的事要'有畏'。"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的精神,加大宣传力度,推动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改革,保持社会稳定,经协商,本刊与河南省人事厅社会保险处开辟专栏,全年分期从不同侧面和角度,有计划、有重点地宣传这项改革的情况。"中国社会保险"徵记本刊与河南省人事厅社会保险处联办一位老教授曾风趣地说,如果将构筑市场经济体制的"四梁八柱'比作一场精彩的足球赛,那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龙腾虎跃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9.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有这样两句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初读让人生疑:诗人那时52岁,在当时已算是进入晚年,哪里还有"青春"可言?仔细揣摩便知:此处"青春"当指美好的春天. "青春"原本就是指春天的.因为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葱色,所以称之为"青春".这种用法始于汉代,最早见于刘向《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大意是春天到来,万物复苏,呈现勃勃生机.此后的用例屡见不鲜,如李大钊《时》:"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青春."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古代,"年" 曾经有几种不同的叫法. 《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即夏朝时把年叫做"岁',商朝叫做"祀",周朝叫做"年",而比夏商周更早的唐虞时期则将年叫做"载"、清人吴乘枚在《纲鉴易知录》中,对各朝代纪年的不同叫法做过比较详细的记载, 传说尧帝之前的历代帝王均"计岁以年",到了尧帝和舜帝时则是"计岁以载",夏朝又改为"计岁以岁".  相似文献   

11.
任正非在华为大发展时期写出了著名的《华为的冬天》一文,用忧虑的口气来告诫员工,华为可能马上要进入"冬天",以此来增加企业和员工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一直是用来告诫从政者最常用的一个词,出自《左传》。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郑国为了表示感谢,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其中有著名乐师三人、配齐甲兵的成套兵车共一百辆、歌女十六人,还有许多钟磐之类的乐器。晋国国君晋悼公见了这么多的礼物,非常  相似文献   

12.
王志轩 《人才瞭望》2017,(13):90-91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那么,"天下""国""家"分别指什么?三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颁布的通用规范文字,它由繁体字"國"简化而来."国"是一个会意字,外边的大"囗"表示方形的城,也象征国界与国防,里面的"玉"代表宝贵的人民生命与财产.  相似文献   

13.
佳桐 《人才瞭望》2011,(10):49-49
蜀汉政权建立后,并未如《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描述的"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但杜撰的"五虎将"也非毫无依据,因为陈寿的《三国志》就专设《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根据通常原则,大体相当的人合并作传,《关张马黄赵传》在蜀书中仅列《诸葛亮传》之后,充分说明五人在蜀汉阵营中的显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金梁 《人才瞭望》2016,(21):53-54
郑飞科,这位有个性的"85后"创业人, 虽说外表依然难掩一丝稚嫩, 但其公司的业务已初具规模:短距离配送业务已经遍布全国十几个城市,名为"风先生"的配送员工达到数千人. "你用手机 APP 点一份外卖,或一杯咖啡, 绝大多数的商家是没有时间来送货上门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专业配送人员来提供服务,而我们就是专门负责跑腿的 '风先生'. "郑飞科说.  相似文献   

15.
2016年 12月 28日沪昆高铁全线运营当天,央视网新闻频道刊发《来了!中国最美高铁今天全线通车》一文,文中提到滕王阁时说:"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可是,这《滕王阁序》中的千古绝唱不能称为"诗句".  相似文献   

16.
"朋"在古代是一个货币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元角分. 通常是五贝为一朋, 也有说十贝为一朋的. 《诗·小雅·菁菁者莪》中就说:"既见君子,锡我百朋. "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朋"解释为群鸟聚在一起, 多少有点勉强. 因过去的私塾先生大都只教三五个学生, 最多也就是十来个弟子,所以人们把"同学"称为"朋", 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易·兑》曰:"君子以朋友讲习. "这里的"朋"就是"同学"之意. 孔颖达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  相似文献   

17.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 张勤 数说命运共同体》:挖掘超过1亿GB的数据 2015年10月,也就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两周年时,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新闻频道和新媒体平台上,同时推出7集"一带一路"特别报道《数说命运共同体》,这也是主流媒体中最早推出的关于"一带一路"的重点报道.  相似文献   

18.
唐太宗"五事用人" 庸太宗作为历史上的一位开明君主,颇知用人之道。他曾对大臣们说:"自古帝王虽然能平定中原,但却不能制服戎狄诸部,我的才能不及古人,但取得的成功却超过了他们。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能做到'五事'用人。"一是自古帝王大多嫉妒超过自己的人,而唐太宗  相似文献   

19.
王树人 《人才瞭望》2009,(11):105-105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风波》,最初发表在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杂志上。小说中有一处写小孙女六斤打破一只碗,第二天六斤的父亲七斤把这只碗拿到城里去锔时,由于缺口太大,被锔了十六个铜钉。但到了小说的结尾处却写成六斤“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地往来。”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后,以邓演达为首的第三党提出"平民革命"理论,主张武装反抗蒋介石及帝国主义统治,建立具有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平民政权.这一理论有其科学性,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然而"平民革命"以失败告终,这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