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四大名陶之一的坭兴陶是千年延续下来钦州特有的传统民间艺术,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历史文化内涵,但在全球化和工业化的双重冲击下,已临近失传。坭兴陶面临濒危的严峻现实,迫使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民间艺术文化传承产生一种忧思与紧迫感。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钦州坭兴陶历史悠久,始于隋唐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是千年延续下来钦州特有的传统民间艺术,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历史文化内涵,也是钦州劳动人民智慧的结  相似文献   

2.
1月3日上午,占地1000亩、总投资7.7亿元的钦州市“千年古陶城”在水东工业区破土动工。自治区党委常委、钦州市委书记黄道伟出席了奠基仪式。 钦州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在1915年就获得过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97年被国务院列入《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重点保护工艺品种,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该行业曾一度不振。  相似文献   

3.
1月3日上午,占地1000亩、总投资7.7亿元的钦州市“千年古陶城”在水东工业区破土动工。自治区党委常委、钦州市委书记黄道伟出席了奠基仪式。 钦州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在1915年就获得过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97年被国务院列入《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重点保护工艺品种,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该行业曾一度不振。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2)
随着北部湾经济的迅猛发展,钦州坭兴陶企业不断增加,企业的品牌经营意识也不断增强,并成为坭兴陶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CIS课程是针对企业品牌形象设计设立的一门针对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地域文化、企业文化、品牌文化、市场策略和品牌定位、市场营销与推广等。将CIS课程教学与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相结合,可以为企业与学生提供实践、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地理标志产品坭兴陶的历史渊源及成名之说,介绍了坭兴陶的品质特色和陶土资源、生产工艺的密不可分关系,从工艺特色方面对坭兴陶和三大名陶作了对比,并对坭兴陶生产工艺和质量技术要求作出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7)
关于钦州坭兴陶文人画器具,成文的资料以及保存下来的作品比较少,清末至民国时期存有少量的陶瓶与茶器,大多装饰着山水或者梅兰竹等一些清雅的文人画。自宋以来,文人画兴起;元、明、清时期文人画盛行。在文人画的影响下,坭兴陶器也出现题诗的文人画,其装饰手法越来越成熟。至今,坭兴陶文人画方兴未艾,琳琅满目。为了认识与发展坭兴陶器文人画之美,有必要将坭兴陶器与文人画相结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4)
海南黎族制陶技术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技艺,即使在今天,它的艺术魅力也没有降低,但黎陶古老的传承方式与材料、烧制工艺限制了这项古老技艺的发展。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海南黎陶应在保持其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创新,从而促进民间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2)
广西是我国最早烧制原始夹砂陶的地区,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原始的制陶工艺濒临失传。广西靖西县凌准村尚存较为传统、系统的夹砂陶制作工艺,靖西的夹砂陶被列为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2013年,笔者赴靖西县进行陶艺实践教学,对改良与传承靖西县夹砂陶有了一定的创新性认识。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19)
广西科技大学服装专业经过几年的摸索,逐渐形成了一条符合广西地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将广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色彩及传统技艺融入服装专业教学,依托广西民族服饰优势,确定了"设计传承文化"的教学理念,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将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工艺相结合,明确"艺工融合"的办学定位,建设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专业。  相似文献   

10.
在文创产品中引入武夷竹编技艺元素,实现传统手工艺复活和文创产品生态化发展.武夷传统竹编技艺历史久远,通过实地调研和图片搜集,研究武夷山竹材特性和编织技法,论证竹编元素与文创产品结合的可行性.结合武夷传统竹编工艺造物手法和发展现状,将竹编技艺文化进行元素提取,推演出若干个基本图案.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大众对挖掘竹制品文化创新设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以"竹"为题,结合应用载体,在继承传统竹编技艺的基础上,尝试运用现代文化创意设计手法发掘竹文化之魅力,以视觉转译方式将基本图案延展至整套文创产品设计,即以"原型→基本图案→转译→应用"的设计路径呈现,使竹编制品更符合现代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达到探索竹编技艺在文创产品中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19)
界首彩陶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四大彩陶之一",是淮河流域地区民间陶艺的典型代表。界首彩陶在农耕文化的背景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对民间陶艺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传统意象是民间陶器艺术的重要表现形态,对界首彩陶有着深刻的影响和意义,崇尚自然、返璞归真更是界首彩陶传承人秉承的制陶理念。该文通过分析传统意象与界首彩陶形式、表现的关系,探讨界首三彩刻花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侗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独特的建筑文化。纵观三江侗寨的建筑群,其装饰图案丰富多彩且造型丰富,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介绍广西侗族建筑装饰文化的来源,深层次分析其内涵,以增加广西侗族传统建筑装饰图案元素文化群众认知感,为文化保护奠定基础。侗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深厚文化传统和鲜明民族特色的古老民族。广西的侗族主要集中分布在三江县。三江县是中国6个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22)
蓝印花布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中的一朵奇葩,其印染技艺是最古老的织物印花方法之一。南通地区的蓝印花布以纯手工"纺、织、染"为一体的民间技艺,表现出蓝与白的和谐之美,创造出淳朴、自然的艺术世界,因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若能将深厚的传统文化与时尚的设计理念相互交融、除旧布新,蓝印花布作品必能在现代手工艺设计中散发新活力,创造新时尚。  相似文献   

14.
正全区第八届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竞赛·设区市优秀奖钦州市位于广西南部沿海,地处北部湾,处在广西南北钦防城市群的中心位置,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交通枢纽,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城市,是西南地区最近的出海通道,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广西园林城市、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中国魅力之城"。钦州以独具的区位优越、港口资源和自强不息、勇攀潮头的钦州精神,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向往这座充满魅力的新兴自由港、产业合作基地和国际海湾新城,成为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22)
<正>由安徽省政府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安徽省文化厅、黄山市政府承办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2015年11月10日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开幕。落户安徽黄山市、2011年起始的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是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有效平台。保护非遗传统技艺,就是保护珍贵的文化记忆、守望精神家园、展示人民的勤劳智慧、接续民族文化血脉。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突出"文房四宝"这一主题,展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30)
中国的泥塑工艺源远流长,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是用粘土捏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本文主要以泥塑元素"挂虎"为核心元素进行设计,并对其设计方法和方案进行阐述。陕西凤翔泥塑作为中国流传最久的民间手工艺术之一,力争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增添新的传承方式。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21):180-181
<正>一、绪论"民族风"、"汉服热"等等不断在世界时装T台常常成为热点,在国内复兴传统服饰艺术的热潮持续升温,这促使更多的设计师渐回归到传统文化与传统技艺中。传统戏曲艺术作为国粹艺术,在唱腔、表演、服装等诸多方面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戏曲现代戏作为戏曲艺术的相对活跃的部分,在新时期戏剧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现象,同时,服饰是代表当代中国文化的显著象征之一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需要弘扬中华民族服装文化的优秀传统,让宝贵的传统戏曲服饰元素得以融入现代审美,挖掘中国传统服装文化,把中国的服饰  相似文献   

18.
正拍摄地点:广西,钦州INFO:DJI FC550,f/9,1/100s,ISO-1002016年"魅力钦南"摄影大赛一等奖在绵延的海岸线上,钦州保税港码头如一簇遒劲的灯光,照亮广西向海经济的大道。图为广西钦州保税港码头上如跳动音节般的彩色集装箱。钦州保税港区是我国西部沿海唯一的保税港区,是中国距东盟最近的保税港区,地处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和西南地区出海的最前沿。在每日巨量的吞吐和繁忙的装卸中,钦州保税港码头乘风破浪,勾画着广西风生水起的壮阔图景。  相似文献   

19.
在I坭兴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博物馆工程项目屋面采光井的施工过程中,为了解决大直径锥筒状贯穿式采光井支模加固的难题,采用B为内外侧模板,保证采光井弧度准确,用满堂支架作为采光井的支撑体系。施工完成的采光井成型质量良好,具有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节约成本等优势,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2)
<正>2015年1月6日,中华传统技艺"甲午传统木雕技艺传承与创新发展论坛暨首届中华传统木雕技艺精品展"开幕式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精品馆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技艺、美丽中国——精雕细刻"为展览主题,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系列活动组委会主办,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中华文化促进会木作文化工作委员会承办。传统木雕技艺属于传统木作文化中的细木作,从清代以后,木雕技艺与硬木家具的紧密结合使之成为最广泛的载体。近几年来,中国传统木雕领域涌现出的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