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摸清河北省猪群腹泻病的流行情况,2010—2013年,课题组对河北省11个地市的1295个规模猪场进行了腹泻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对114个发病猪群的肠道或粪便样品进行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瘟病毒(CSFV)、圆环病毒2型(PCV-2)、伪狂犬病毒(PRV)和蓝耳病病毒(PRRSV)的检测。结果表明,2010—2013年,河北省猪场腹泻病的发病率分别为29.19%、52.82%、63.04%和33.53%,发病猪群主要以仔猪为主,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6.19%和72.03%,空间分布显示腹泻疫情从河北南部开始发生,逐渐向北部地区扩散,最后全省趋于平稳。样品中PEDV、TGEV、CSFV、PCV-2和PRV的检出率分别为68.42%、10.53%、13.16 %、21.05%和21.93%。  相似文献   

2.
2012年广东猪群腹泻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2012年广东猪群腹泻的发病状况,对全省19个地级市102个不同养殖规模的猪场进行了猪群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采集236份肠道和粪便样品,采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轮状病毒(PRo 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三重荧光RT-PCR方法进行病原检测。结果显示,猪群腹泻的场阳性率高达68.63%,发病率为37.76%,病死率为50.26%。从规模看,以存栏母猪100头以下的猪场群内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分别为63.55%和66.75%;从生长阶段(用途)看,以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分别为47.74%和61.11%;免疫率高、生物安全措施好的场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低。PEDV阳性率为33.05%(78/236),PRo V阳性率为17.8%(42/236),未检测到TGEV。因此认为,广东猪群腹泻流行面广,导致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以PEDV为主,且以哺乳仔猪发病和死亡最多。  相似文献   

3.
为探求2012—2013年福建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猪腹泻所占比例及流行情况,采用PCR方法对采自福建省62个规模猪场的128份发生腹泻病料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轮状病毒(PROV)、猪瘟病毒(csFv)、蓝耳病病毒(PRRSV)和伪狂犬病病毒(PRV)等病原调查,结果显示:检测出PEDV的阳性率为67.97%(871128),其中PEDV与TGEV混合感染为19.53%(25/128),PEDV与PROV混合感染为3.9l%(51128),PEDV与PRV混合感染为14.84%(191128),PEDV与PRRSV混合感染为6.25%(81128),未检测出与csF、r混合感染。通过对流行PEDV的ORF3和M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流行PEDV毒株的2个基因片段均有出现新变异,其中1株与近年来韩国、泰国等流行毒株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4.
2012—2013年我国部分地区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我国主要生猪养殖地区猪群中猪伪狂犬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分别采用PCR和gE-ELISA检测方法,对2012-2013年采集/送检的1127份发病猪群组织样品、14801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病原学、血清学检测。[结果]检出PRV野毒感染病原学样品98份,总体检出率8.69%,猪场的PCR检出率为22.49%;共检测14801份血清样品,野毒感染抗体阳性样品2388份,总体阳性率为16.13%,场的阳性率为44.02%。对检测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发现华东、华中等生猪主产区猪群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PRV野毒感染,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析不同日龄猪群的野毒感染抗体检测数据,发现种猪的感染率较高,其次是哺乳仔猪、育肥猪。[结论]猪伪狂犬病在我国主要生猪养殖地区仍不同程度存在,提示应进一步提升猪伪狂犬病的免疫预防水平,定期进行病原学、血清学检测,做好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安徽部分地区冬春季仔猪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1-3月间,通过定点监测、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方式,对安徽省16个市、50个县的757个养猪场(户)的仔猪腹泻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74份发病或病死仔猪样品肠内容物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安徽省仔猪腹泻主要以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为主,其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阳性率为89.2%,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样阳性率为10.8%,饲养管理条件差和环境气候多变等是冬春季仔猪腹泻多发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6.
宁夏某猪场猪流行性腹泻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5月1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青铜峡市某规模化猪场发生大规模腹泻的报告。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确定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导致该猪群发生大规模腹泻的主要原因,生物安全管理水平不高、运输车辆或人员进场管理不严是疫病传入的主要风险因素;场内管理不严是疫情扩散的原因。按照调查建立的病因假设,采取了针对性防控措施,包括对猪场的入场清洗消毒设施等进行升级改造,加强饲养管理等。半年内该场未再发生大规模猪腹泻疫情。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发生腹泻疫情的某猪场开展了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表明该疫情的病原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此次腹泻疫情于2013年11月份开始暴发,2014年3月份结束,发病猪的种类具有明显的次序,育肥猪首先发生,其次是母猪,新生仔猪最后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猪的种类、日龄密切相关,育肥猪和母猪发病后仅出现腹泻症状而不死亡,仔猪发病后腹泻症状明显而且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急剧下降,3日龄以下仔猪死亡率可达100%,1周龄仔猪死亡率降至72.73%,12日龄仔猪死亡率仅有10%。对猪场风险因素分析表明,饲料车辆直接进入猪场、卖猪车辆与饲养人员接触、粪便通道没有封闭、饲养人员流动等是影响此次腹泻疫情的高风险因素,通过降低高风险因素很好地控制了疫病。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新疆部分地区的猪病毒性腹泻发病现状和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18年11月~2019年12月对新疆6个不同地区25个疑似病毒性腹泻猪场进行发病时间、发病日龄、发病率与病死率等基本状况调查,并利用RT-PCR方法对采集的疑似病毒性腹泻仔猪的粪便及肠道内容物共1 388份病料样品进行了病毒性腹泻的病原检测.调查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9.
我国部分省份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摸清我国猪群流行性腹泻的感染状况,[方法]从2011年底到2014年3月,对云南、广西等29个省份开展了猪群腹泻疫情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收集了发生腹泻症状的发病猪群样品(新鲜粪便、肠道组织等),进行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等多种病原检测。[结果]在7021个调查猪场中,出现腹泻的阳性猪场4060个(57.83%)。在收集的1383份腹泻样品中,利用RT-PCR方法检测到PEDV阳性样本686份(49.58%),其中腹泻发病猪样品中PEDV的检出率为67.82%,675份组织样品共检测出PEDV阳性样本86份(12.75%)。[结论]这表明我国猪场PEDV的感染十分普遍。对S基因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发现,我国PEDV流行毒株与已有PEDV毒株可以分为2个完全不同的进化分支G1和G2,G1以CV777和DR13等疫苗株和早期毒株为主,G2则以2011-2013年流行毒株为主,流行毒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7.8%-100%,与疫苗株CV777之间的同源性为94.3%-94.5%。  相似文献   

10.
11.
为调查云南省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流行情况,2016—2017年分别采用ELISA和PCR检测技术,对从云南省9个地区54个猪场采集的6 555份全血和381份疑似病料进行了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血清样品的gB抗体阳性率为88.7%,gE抗体阳性率为13.5%;楚雄市的gB抗体阳性率最低(78.5%),但gE抗体阳性率(野毒感染率)最高(21.8%);大理市的gB抗体阳性率最高(95.1%),但野毒感染率最低(6.0%);第2季度野毒感染率最高,为20.3%。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疑似病料病原检测平均阳性率为23.1%,其中母猪、保育猪和育肥猪分别为28.8%、23.4%和20.4%,公猪精液为25.0%,流产胎儿和仔猪为22.3%;玉溪市的病原检出率最高(52.6%),德宏市最低(16.4%);各季度的病原检出率无明显差异。调查结果表明,猪伪狂犬病在云南省仍有流行,部分地区较为严重,尤其是玉溪、宣威和西双版纳等地区;应重点加强对母猪、保育猪、仔猪以及公猪精液的防控;加强伪狂犬病免疫,提高gB抗体阳性率,有助于预防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12.
2016年江苏省部分猪场猪伪狂犬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底,我国再次暴发猪伪狂犬病疫情,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研究采集2016年江苏省13个地市56个规模猪场的1 741份猪血清,采用伪狂犬病病毒(PRV)gE-ELISA、gB-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猪场PRV野毒抗体阳性率为94.6%(53/56),血清gE抗体阳性率为43.2%,其中苏北地区显著高于苏中和苏南地区;公猪野毒感染阳性率为55%,后备母猪野毒感染阳性率高达69.4%;经产母猪野毒感染阳性率为44%,gE抗体阳性率与母猪胎次密切相关。结果表明:猪伪狂犬病在江苏省流行依然广泛,野毒感染较为严重,尤其是苏北地区;应重点关注种猪群,并加强伪狂犬病的疫苗免疫和抗体检测,从而更好地防控该病。  相似文献   

13.
我国部分猪场猪圆环病毒3型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3,PCV-3)是近2年从猪体内新检测到的病原。为了解我国猪群的PCV-3感染现状、临床症状和病变特征,在分析流行病学资料基础上,运用荧光PCR技术,对部分猪场采集的80份病料进行PCV-3检测。结果表明,我国至少已有山东、河南、福建、广西等4省份的猪群存在PCV-3感染;发病样品中的PCV-3个体感染率为27.50%,表明我国部分猪群中PCV-3感染较普遍;腹泻样品的感染率最高,为34.09%,而呼吸道症状、流产和高热样品的感染率分别为27.27%、22.22%和14.29%,提示腹泻可能与PCV-3感染的相关性最强,而腹泻样品可能是检测PCV-3的较佳采样器官;不同生长阶段仔猪的感染率不同,保育仔猪感染率最高(40.00%),其次是流产胎儿(20.00%),哺乳仔猪最低(12.50%)。这些结果为PCV-3的采样、监测和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查明新疆北疆部分规模猪场支原体肺炎的流行情况,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可靠依据。采用现场调查与问卷调查、病理学观察、血清学检测等方法,对13个规模猪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被检血清Mhp抗体阳性率为52.2%(190/364),猪场阳性率为69.23%(9/13),病料PCR结果为58.3%(42/72)。因此,新疆北疆部分规模猪场存在比较严重的支原体肺炎流行现状。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近年来北京地区猪主要病毒性腹泻疾病的发生发展状况,2012-2013年,从北京地区昌平、延庆、大兴、顺义等区县的规模化猪场、养殖户等试验场点,采集样品1 201份,利用多重RT-PCR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阳性率为2.58%,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阳性率为4.66%,猪轮状病毒(Po RV)阳性率为6.16%。春季TGEV、PEDV和Po RV阳性率分别为0.69%、6.25%、5.56%,夏季TGEV、PEDV和Po RV阳性率分别为1.04%、5.19%、12.21%,秋季TGEV、PEDV和Po RV阳性率分别为0.72%、4.35%、5.07%,冬季TGEV、PEDV和Po RV阳性率分别为0.00%、2.63%、6.58%。说明Po RV在猪群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夏季受环境条件影响更为高发。而PEDV作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腹泻的主要病因应受到高度关注。北京地区PEDV、TGEV近年来受季节因素影响不明显,提醒长期加强猪主要病毒性腹泻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广东猪群流行性腹泻(PED)的发生状况,对全省120个不同养殖规模的猪场进行了猪群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样品采集。共采集566份肠道和粪便样品,采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轮状病毒(PRo V)三重荧光RT-PCR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TGEV、PEDV和PRo V的样品阳性率分别为0.88%、23.32%和16.78%,造成广东猪群爆发腹泻的主要病原是PEDV;PEDV的场阳性率和样品阳性率分别为35.83%和23.32%,PED已成持续感染的地方流行态势;从规模看,以存栏母猪100头以下的猪场群内PED发病率最高,为77.38%,生物安全措施好的场发病率较低;从生长阶段(用途)看,以哺乳仔猪的发病率最高,为50.33%,且现有PED疫苗的免疫已无法避免PE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2020年1月3日,某猪场部分生猪出现腹泻症状,3 d后达发病高峰,波及全场,并伴有部分生猪死亡,袭击率为60.66%,病死率为6.88%。为探寻病因,采取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此次猪群腹泻进行了调查,综合推断此次暴发是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腹泻及由应激因素引起的应激性腹泻,饮入污水、断水应激、寒冷应激是导致本次猪群腹泻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了拌料饲喂抗生素、清洗消毒圈舍和饮水设施、强化饲养管理等干预措施,并有效控制了疫情。调查提示,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寒冷、缺水引起的应激,保持清洁饮水,对预防猪群腹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在规模猪场的流行特征,2021年从湖北省7个规模猪场疑似PRRSV感染猪群以及所有种公猪群中,共收集样品3 324份,采用三重巢式RT-PCR法进行PRRSV病原学检测,分析不同养殖类型、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季节及不同感染毒株的流行特点,并将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3 324份样品中共检测出PRRSV阳性样品323份,阳性检出率为9.72%(323/3 324)。育种场阳性检出率最低,为2.66%(20/752);商品猪扩繁场与育肥场阳性检出率相近,分别为11.82%(169/1 430)与11.73%(134/1 142);保育猪群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7.23%(152/882);其余依次为生长育肥猪、哺乳仔猪和母猪,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30%(121/1 071)、5.26%(30/570)和3.24%(20/618);种公猪中未发现PRRSV感染。PRRSV一年四季均可流行,春、夏、秋、冬季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8.16%(148/815)、6.94%(60/864)、6.10%(34/557)、7.44%(81/1 088),春季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而夏、秋、冬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3种PRRSV毒株均有流行,类NADC30毒株、经典毒株和高致病性变异毒株的占比分别为49.54%、21.36%、29.10%,类NADC30毒株检出占比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毒株(P<0.05)。结果表明:PRRSV在所调查的7个规模猪场中流行普遍,尤其是商品猪扩繁场与育肥场;保育猪群PRRSV感染风险较高,种公猪感染风险较低,春季是高发季节,类NADC30毒株为优势流行毒株。结果提示,规模养殖场应根据PRRSV的流行特征,加强免疫和监测,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