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叶寅飞 《机械工程师》2013,(11):168-169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YB517盒外透明纸包装机上的新型转向装置.此装置的原设计是为了将烟包从输入通道传送至包装通道.文中在原转向装置的行星齿轮机构中增加一组过渡齿轮,并相应计算齿轮齿数和中心距,使得烟包在输送到包装通道的过程中转向180.,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激光探测装置在生产测试中测试仪器复杂、显示通道不足、装订时序难以把控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的激光探测装置测试仪。该虚拟仪器的硬件部分以同步数据采集系统为核心,软件部分由LabVIEW作为开发平台。实践证明:该虚拟仪器满足测试需要、操作简单、装订时序可控。相比传统人工测试,效率和可控性得到了明显提升,具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对线性测量和检验所采用的这类仪器已提高了精度的要求,并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扩大其精密仪器的使用。因为这个缘故在动态和振动状态时会遇到检验装置的检查和测试的问题。全苏工具院研制了一种301型装置,对发出连续输出信号仪器进行动态的检验,其频率范围v=1~40赫芝和振幅A=2—40微米。该装置的累计误差(考虑到各种影响的因素)不超过0.2微米。利用干涉试样装置及补偿仪器误差和局部恒温调节的机构,可以保证在检验图内已有同型号仪器中较为高的精度。现有工业生产的各种仪器已在此装置上进行了多次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对这类仪器或对其他仪器的线性特性可作预先的推测。而且可确定弹簧测头的振幅频率特性曲线μ(v),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北京宝德仪器有限公司的全自动原子荧光光度计和全自动流动注射分析仪通过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组织的鉴定会。专家组组长为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BDFIA-8000全自动流动注射分析仪采用小型化、一体机设计,实现了16个通道可同时工作,提高了检测的效率;通道间无共用装置,通过WLAN通讯接口,可实现多通道、多地点布控,实时采集数据;蠕动泵采用自行设计加工的整体金属压块,无  相似文献   

5.
大量的挖掘机在工地上使用并闲置。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挖掘机的使用率而设计了一种挖掘机属具——夹木器,夹木器是挖掘机工作属具中的一种,是专门针对挖掘机特定的工作需求而自主设计、研发、制造的挖掘机工作装置之一。该改造可以使挖掘机实现一机多用,扩大了使用范围,让闲置的挖掘机不至于荒废。  相似文献   

6.
研制了一种试验仪器户外专用可调节型遮光防晒装置,适用于绝大多数试验仪器操作面板及显示屏,该装置大小尺寸及高度均可调节,收纳方便、操作简单,能随时随地保护仪器不受阳光直接照射而发热损坏,延长仪器使用寿命,解决试验人员在强光下作业时阅读和记录显示屏上数据、图像困难的问题,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与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煤矿井下采区运输既是矿井生产的关键,又是薄弱环节。目前在中、小型矿井的采区运输中,刮板机已逐渐被胶带机所取代,在此取代过程中普遍存在两大难题:一是矿井生产急需胶带机而购买资金不足,二是替代下来的刮板机动力装置及其配件闲置无用。这种情况在老矿井和经济较困难的矿井中表现尤为突出。 胶带机运输取代刮板机运输是向节能和生产设备优化组合方向的发展,我矿也购置了SPJ-800型胶带机用于采区运输。几年来,随着替代下来的刮板机动力装置数量不断增加,闲置设备也越来越多。为了加强设备及配件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亟需探索出一条将闲置的刮板机动力装置再利用的有效途径。 一、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一九九九年七月份开始 ,我们在省科技厅和省大型仪器协作共用及维修网管委会的指导和支持下 ,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精神 ,与本省的市县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开展闲置仪器调剂工作。进行这项工作虽然存在很多困难 ,但经过省市中心双方的共同努力 ,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此项工作的喜人前景已初步显露出来。1 协作共用为闲置仪器调剂奠定了基础组织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是江苏省科技厅、教育厅和中科院南京分院共同交办的任务。为了做好这一工作 ,我们在省科技厅的具体指导下 ,组织专门的班子 ,于 97年下半年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根…  相似文献   

9.
《仪表技术》2007,(3):36
NIPXI-5105型8通道数字化仪器同类中每通道价格最低的高速数据采集产品。工程师和科学家可用PXI-5105—60MSPS、12比特数字化仪器来增加各自系统中的模拟输入通道数量。  相似文献   

10.
《橡塑机械时代》2014,(1):49-50
自进入第四季度以来,全球PET市场上供应量源源不断地增加。这些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一些因故延期投产的新建工厂以及一些闲置多时再次重启的生产装置。  相似文献   

11.
直线式汽车怠速控制电磁阀的仿真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直线式电磁控制阀的结构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怠速控制阀的动态力学模型,并利用仿真分析软件对怠速控制电磁阀在不同工况下的响应进行了特性分析;根据发动机进气模型,进一步研究了电磁阀控制参数与发动机怠速工况下的进气量、发动机转矩以及发动机转速之间的关系。对怠速控制系统的闭环设计,稳定怠速工况转速、优化点火提前角以及确定合理的空燃比等要求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The idle time which is part of the order fulfillment time is decided by the number of items in the zone; therefore the item assignment method affects the picking efficiency. Whereas previous studies only focus on the balance of number of kinds of items between different zones but not the number of items and the idle time in each zone. In this paper, an idle factor is proposed to measure the idle time exactly. The idle factor is proven to obey the same vary trend with the idle time, so the object of this problem can be simplified from minimizing idle time to minimizing idle factor. Based on this, the model of item assignment problem in synchronized zone automated order picking system is built. The model is a form of relaxation of parallel machine scheduling problem which had been proven to be NP-complete. To solve the model, a taboo search algorithm is proposed. The main idea of the algorithm is minimizing the greatest idle factor of zones with the 2-exchange algorithm. Finally, the simulation which applies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a tobacco distribution center i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lgorithm. The result verifies the model and shows the algorithm can do a steady work to reduce idle time and the idle time can be reduced by 45.63% on average. This research proposed an approach to measure the idle time in synchronized zone automated order picking system. The approach can improve the picking efficiency significantly and can be seen as theoretical basis when optimizing the synchronized automated order picking systems.  相似文献   

13.
由于对等网络的动态不确定性和任务调度本身的复杂性,使得任务调度过程中的节点搜索与负载平衡等问题很难得到有效解决。为此,应用统计的不确定性推理,从大量的节点空闲时间统计数据中寻找满足调度时间需求的空闲节点集合;同时,利用数学模型对空闲节点的动态性能参数进行拟合,再按性能高低求解出空闲节点的有序集合。在此基础上,通过改进的免疫克隆选择算法,将任务集合与空闲节点集合进行匹配来完成任务调度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节点搜索策略能够比较准确地选择出符合任务调度要求的节点集合,同时根据所提出的节点与任务的匹配机制来处理关联任务的调度,能够有效地节省网络开销并缩短任务的完成时间。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PID-Smith控制的汽车怠速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模糊控制方式,结合它们的优点提出了汽车发动机怠速的模糊PID-Smith控制方式.改善了PID控制方式对扰动的敏感性,避免了Smith预估器对被控对象控制模型要求严格的缺陷,增强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经过仿真证实了这种控制方式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款国产微车转向盘怠速抖动问题,在应用有限元技术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后,首先基于转向系统的模态振型和相关工程经验通过修改相关结构来提高系统的一阶模态,然后利用基于混合近似模型的自适应全局最优化方法(HAM法)在系统总质量基本不增加的前提下优化部件的厚度,进一步提高整体的一阶模态。通过有限元仿真和试验验证,转向盘怠速抖动问题得到了改善。研究结果表明,优化设计中有效结合有限元法和HAM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车间调度问题及其进化算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车间调度问题,分析调度过程和调度结果,提出最小化空闲时间处理过程和不同空闲时间处理顺序规则。根据最小化空闲时间处理过程,设计进化算法的初始种群生成过程、重组算子和变异算子。为保持种群的多样性,在选择算子中引入广义海明距离,在总体流程中加入种群修正过程。经典的调度基准问题试验表明:最小化空闲时间处理过程高效可靠;进化算法能缩小搜索空间、提高搜索效率和避免早熟收敛现象,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7.
为使串联式液压混合动力汽车在自动怠速时节能减耗,提出一种采用电液泵结合蓄能器的自动怠速系统。介绍了该混合动力汽车及电液泵的结构与原理,且分析了电液泵在油温48 ℃、转速4000 r/min、压力30 MPa时的油隙损耗和总效率,结果证明,该泵比发动机-泵组有更低的机械损耗和更高的总效率。通过建立分段控制策略,充分利用蓄能器作为应急能源可在短时提供动力的特点,并结合所搭建试验平台进行节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液泵结合蓄能器的自动怠速系统,在分段控制策略下,比发动机-泵组自动怠速系统的效率提高了5%左右。  相似文献   

18.
根据机床系统的能量守恒原理,提出了一种数控车床加工过程能耗精确评估方法。参照机床系统的能量流分布,分离各能量分支的功耗,对各分支分别独立建模,最终建立数控车床系统能耗与主轴转速、进给量和材料去除率之间的函数关系。由于各分支系统建模的独立性,使得能耗模型不仅适用于数控车床系统稳定切削阶段,也适用于稳定的待机、空转和空切阶段。实验结果显示,车削过程能耗评估精度超过98%。在该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改进型的机床系统单位体积能耗模型。  相似文献   

19.
A novel steady-state optimization (SSO)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strategy is proposed to maximize the efficiency of the overall powertrain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in which the ICE efficiency, the efficiencies of the electric motor (EM) and the energy storage device are all explicitly taken into account. In addition, a novel idle optimization of ICE strategy is implemented to obtain the optimal idle operating point of the ICE and corresponding optimal parking generation power of the EM using the view of the novel SSO of ICE strategy. Simulations results show that potential fuel economy improvement is achieved relative to the conventional one which only optimized the ICE efficiency by the novel SSO of ICE strategy, and fuel consumption per voltage increment decreases a lot during the parking charge by the novel idle optimization of ICE strategy.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PID控制的原理以及该理论在汽油机怠速稳定性控制中的应用;通过在标定开发中对汽油机点火角、气路的P/D控制,以及I相的综合控制,实现了发动机怠速稳定性波动小于30 min/s的工程开发要求;分析了PID各项对怠速转速稳定控制的作用及影响程度,总结了标定过程中PID的调整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