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的综合性学习,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吧。建议从下面的提示中选择一两项,完成习作。1.我们了解了许多人的成长故事,也回顾了自己成长的经历,请写一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要写得有趣或能给人以启发。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读了《乌塔》以后想到了什么,写一写“从《乌塔》想到的”。3.读下面的信,给那位同学写封回信,帮他解决遇到的烦恼。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还要注意书信的格式。  相似文献   

2.
宽容     
语文园地七习作要求:通过"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的综合性学习,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吧。建议从下面的提示中选择一两项,完成口语交际和习作。我们了解了许多人的成长故事,也回顾了自己成长的经历,请写一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读了《乌塔》以后想到了什么,再从中确定一两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以后,还可以写一写"从《乌塔》想到的"。读下面的信(略),讨论信中提出的问题,再给那位同学写封回信,帮她解决遇到的烦恼。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还要注意书信的格式。  相似文献   

3.
语文园地七习作要求:通过"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的综合性学习,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吧。建议从下面的提示中选择一两项,完成口语交际和习作。我们了解了许多人的成长故事,也回顾了自己成长的经历,请写一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要写得清楚具体。写完以后,可以和同学交流,还可以编成短剧演一演。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读了《乌塔》以后想到了什么,再从中确定一两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以后,还可以写一写"从《乌塔》想到的"。读下面的信(文略),讨论信中提出的问题,再给那位同学写封回信,帮她解决遇到的烦恼。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  相似文献   

4.
习作内容:通过对"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的综合性学习,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吧。建议从下面的提示中选择一两项,完成口语交际和习作。①我们了解了许多人的成长故事,也回顾了自己成长的经历,请写一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要写得清楚具体。写完以后,可以和同学交流,还可以编成短剧演一演。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读了《乌塔》以后想到了什么,再从中确定一两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长大啦     
通过"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的综合性学习,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吧。建议从下面的提示中选择一两项,完成习作。我们了解了许多人的成长故事,也回顾了自己成长的经历,请写一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要写得有趣或能给人以启发。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受益匪浅。 课文讲的是一位德国的小女孩——乌塔,14岁就自己挣钱,独自游历欧洲的真实故事。读完课文,我感到十分惊讶:因为在中国,孩子差不多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很少有家长放心让子女独自一个人出远门的。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围绕成长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四篇文章写的都是名人或普通人的成长故事,主题鲜明,旨在给人以成长的启迪,引发对成长问题的思考。如何根据四年级第一  相似文献   

8.
语文园地七习作要求:通过"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的综合性学习,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吧。建议从下面的提示中选择一两项,完成口语交际和习作。我们了解了许多人的成长故事,也回顾了自己成长的经历,请写一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要写得清楚具体。写完以后,可以和同学交流,还可以编  相似文献   

9.
暑期,我读了一个名叫《乌塔》的故事。故事中,主人公讲述了她在父母亲的支持下,自己游历欧洲的经历。她每到一个地方,就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危急之时和警察局取得联系。她是一个独立精明的姑娘。我被乌塔的行为深深地震撼了,也打从心底里佩服她。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以往在指导学生写想像性的作文时,我总是创设想像的情境或给一个想像的触发点(如“二十年后的我”、“克隆自己”、续写、故事新编等),训练学生将想到的合理组合,写成一篇习作。可一次想像作文的指导改变了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翻阅了四年级的课本,其中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乌塔》这篇课文了。《乌塔》主要讲的是一个名叫乌塔的14岁小女孩独自一人外出游欧洲的故事,并讲述了“我”的看法和见解。文中的乌塔是个既能干、又勇敢的小女孩。她在旅游期间所用的旅费,一半是自己挣的,另一半是父母给的。而且乌塔独自一人外出旅行并不是盲目的、随意的,而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保障了生命的安全之后才出行的,这样才使她的家人放心让她独自一个人去旅游。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乌塔》一课,讲述的是德国一位14岁的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漫游欧洲的事。全文叙述的事情具体清楚,揭示的主题耐人寻味。根据教材编排和训练重点,本单元着重进行“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训练,在教学《白杨》、《桃花心木》两篇精读课文的基础上,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读、自悟。对此,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为:(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的精神,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2)通读全文,通过辩论的形式,提出自己阅读的见解,提高认识。教学思路一、自读课文,引发思考对于略读课文,我们向来强调给…  相似文献   

13.
用心灵舞蹈     
第十一册积累·运用四习作要求:一本好书,一个好的影视节目,读后或看后会有很多感受。你可以用读后感或观后感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写读后感或观后感,要说清楚读的是什么书或看的是什么节目,要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写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和想法,也可以写对其中某些内容的不同见解。请你从最近读的书、看的节目中,选择感受最深的,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题目可以用“《×××》读(观)后感”或“读(观)《×××》后感”,也可以根据写的内容拟定题目。如果你对上次即席演讲的题目很感兴趣,也可以不写读后感或观后感,而把你演讲的内容整理成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14.
训练要求一本好书,一个好的影视节目,读后或看后会有很多感受。你可以用读后感或观后感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写读后感或观后感,要说清楚读的是什么书或看的是什么节目,要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写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和想法,也可以写对其中某些内容的不同见解。请你从最近读的书、看的节目中,选择感受最深的,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题目可以用“《×××》读(观)后感”或“读(观)《×××》有感”,也可以根据写的内容拟定题目。作文指导重点指导:最近,同学们读过的书(文章)和看过的影视节目肯定很多,要仔细地想一想,这些书(文章)和影视节目中,…  相似文献   

15.
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读”是基础,要读懂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感”是重点,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宜过多地重复作品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读读下面这篇读《后感(文略),看看对我们有哪些启发。读了这组课文和搜集到的、资料,你一定很有感想吧!让我们就课文或读过的其他文章写一、篇读后感,写好后和同学交换看一看,交流一下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印象中,高三女中学生姜荻写的散文,篇幅都不长,而语言却到位,叙述有节制,且张扬着人物或故事的音容笑貌;似乎一切都运作在她叙述的故事或事件里,又似乎是在为单纯的成熟的篇章做准备。这就是短篇小说《谁最忙》出现的必然。读《谁最忙》,是在读一篇小说,勿宁说是在读一篇诙谐、幽默的故事,或是说读一篇有思想、有深度的童话,一篇凝缩当代社会影像的童话。这篇小说,围绕着“忙”而展开,在“忙”中延伸情节,又在“忙”中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小说开头便写小镇上的人都很忙,忙着干自己的事情,第19届镇长因为大家都忙使他开展不了工作而不…  相似文献   

17.
这次习作要求是写成长的故事。什么是成长的故事,怎样才能写好成长的故事呢?一、选写典型事例成长的故事,就是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发生过的故事、经历过的事情。可以说,每个儿童的成长过程就像一本书,记录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记下了一件件难忘的故事。这次习作要求写成长的故事,既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别人,但最好还是写自己。因为同学们最熟悉、最了解的还是自己,所以写自己最好写。成长的故事有很多,不是随便写一件成长过程发生的什么事都行,而是要写那些最难忘的、对自己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的事情,也就是要选取成长过程中最典型…  相似文献   

18.
1.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 读课题《将相和》,想想课文会写些什么。答:读过课题后,我们会想剖课文可能会写“将”是谁,“相”是谁。将相为什么不和,后来又怎样和好的。 (2) 课文写了三个故事,从课文中找出适当的词语作为故事的小标题。看看这些标题之间有什么关系。答:三个故事的小标题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会见”和“负荆请罪”。  相似文献   

19.
(1)“笔者由此想到一个古代故事:有个知县字写得龙飞凤舞,难以辨认。”(王玉华《字如人生》)(2)“走到酒楼门口,他抬头看见“德华酒楼”的店招,几个字写得龙飞凤舞,煞是精神。”(楚天都市报《大字写人生》)(3)“一些医生不注意写字功的练习,不仅随便简写或用替代字写药名,而且把字写得龙飞凤舞,存心让人看不懂。”(39健康网《一字之差要了陈老太的命》)。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围绕"成长"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四篇文章写的都是名人或普通人的成长故事,主题鲜明,旨在给人以成长的启迪,引发对成长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