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明确了反渗透膜元件中以特定给水压为主要特征的产水量、脱盐率及膜压降三项指标与以特定产水量为主要特征的给水压、脱盐率及膜压降三项指标的差异。分析了两类性能指标的相关性与实用性,强调了以特定产水量为主要特征三项指标的独立性能及所具有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2.
3.
针对反渗透装置膜压差高问题,经过观察分析膜元件的清洗过程,以及对膜间污堵物化验处理,找到了膜压差高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海水反渗透淡化技术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先进的液体分离技术.论述了目前国内外海水反渗透淡化技术的应用现状,着重介绍了反渗透膜材料及特点、膜污染及清洗、典型的海水反渗透淡化流程,探讨了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主要描述CA-CAB 反渗透混合膜的配方和原料的选择,探讨了聚合物的比率、添加剂浓度、热处理温度和介质等因素对膜性能的影响,采用CA-CAB 的比率为9∶1或8∶2,可以获得脱盐率为90%—93%,产水量为8—12 L/(m~2·h)的CA-CAB反渗透混合膜。 相似文献
7.
8.
测定了NTR-7250膜的脱盐性能。结果表明,该膜水通量约为CA膜的5倍;脱盐率主要受阴离子控制,并随电荷数递增;水中结垢成分被优先除去,SO4^2-,硬度和HCO3^-除去率分别大于97%,81%,76%;该膜抗氧化能力与CA膜相当,而适用PH范围更宽,并且可在较高水温下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9.
膜分离技术处理含油废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产生和排放的含油废水含有多种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膜分离作为一种能耗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和分离性能好的技术,正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介绍了微滤、超滤和反渗透膜等膜分离技术的特点及它们在含油废水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12.
界面聚合是制备超薄复合膜是通过两种互不相溶的单体溶液在多孔支撑的表面进行聚合;再经热处理;洗涤等工艺后得到超薄复合膜。初生态膜(IniM)是指完成界面聚合反应而未经后处理(热处理;洗涤等)的膜。采用间苯二胺和均苯三甲酰氯通过在多孔聚砜膜上界面聚合得到初生态反渗透复合膜;再用四乙烯五胺对初生态膜进行表面原位改性;经后处理得到改性反渗透复合膜。对改性反渗透复合膜面XPS分析结果为:改性膜表面的O/N比明显低于未改性的;这说明四乙烯五胺通过反应接枝在膜表面;同时;改性膜面接触角大于未改性膜的;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脱盐性能测试结果为:改性反渗透复合膜的水通量和NaCl脱除率随着进水pH值的增大而减小;这与未改性的反渗透复合膜变化趋势完全相反;这是因为改性反渗透复合膜面含有氨基(—NH2)或亚胺基(=NH);当pH值增大时;其与水的亲和力减小;而未改性的反渗透复合膜表面含有羧基(—COOH), 当pH值增大时;其与水的亲和力增大。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压力驱动膜过程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膜分离过程是一种选择性高、操作简单、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的物理分离技术 ,近三十年来发展迅速 ,已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合介绍了国外压力驱动膜过程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近年来的工作体会及实际工程经验,指出了目前国内工业用大型反渗透工艺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大型反渗透装置中,往往由于设计者对一些细节问题的忽视,导致考虑欠缺,使装置缺陷在试车、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来,造成设备的损坏和不必要的损失,文中对反渗透装置的工艺设计与应用提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