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院儿科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0月收治血培养或骨髓培养阳性的小儿伤寒 32例 (2 4例伤寒和 8例甲型副伤寒 ) ,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2 2例 ,女 10例 ;发病年龄 :4~ 6岁 6例 ,~ 12岁 2 6例 ;发病季节 :1~ 3月 6例 ,4~ 6月 5例 ,7~ 9月 6例 ,10~ 12月 15例 ;地区分布 :农村 2 8例 ,城镇 4例 ;入院时病程 :3~ 4天 10例 ,~ 6天 15例 ,~ 10天 4例 ,~ 18天 3例 ;高热 30例 ,中等热 2例 ;弛张热型 2 0例 ,稽留热型 9例 ,不规则热型 3例 ;伴呼吸道症状 7例 ,主要表现咳嗽咽痛 ;有消化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伤寒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快速和特异的检测方法,用于沙门菌属内的分型鉴定。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伤寒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建立多重PCR检测方法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采用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分别检测到伤寒的3条特异性条带、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2条特异性条带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1条特异性条带,但是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未出现特异性条带。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可以快速、特异、灵敏地检测出伤寒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纯DNA和菌液的最低检出限分别可达10 fg/reaction和20 CFU/reaction;对77株细菌的检测正确率达100%。结论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比多重PCR方法更能快速、特异、灵敏地检测伤寒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相似文献   

3.
王辉  奏波  高源 《重庆医学》2016,(22):3083-3085
目的 探讨副伤寒甲临床表现及耐药情况,为其有效预防和合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4例副伤寒甲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诊断、药物敏感试验、治疗及转归,分析耐药性特征.结果 近期副伤寒甲临床表现不典型,急性高热占95.83%,肌肉酸痛占87.50%,腹痛、腹泻占20.83%,恶心呕吐占16.67%,无表情淡漠、皮肤玫瑰疹、相对缓脉等.白细胞计数(5.078±1.480)×109/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0.003±0.007)×109/L;降钙素原小于或等于0.5 ng/mL占58.33%;超敏C反应蛋白(96.89±80.17)mg/L,脾大占20.8%,肝大占4.17%.耐药率前5位由高到低为氨曲南(62.5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0.00%),氨苄西林(29.20%),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2.50%),哌拉西林(12.50%).敏感率由高到低为碳青霉烯类(100.00%),替卡西林/克拉维酸(100.00%),三代头孢菌素(95.83%),左氧氟沙星(95.83%),复方新诺明(95.83%).结论 副伤寒甲临床表现不典型,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左氧氟沙星或(和)头孢曲松耐药率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小儿甲型副伤寒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玲喃 《医学文选》2002,21(2):191-192
甲型副伤寒发病率较低 ,相关报道较少。我县农村近年出现一定规模的甲型副伤寒流行。现将 2 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4月收住我院的 1 0 0例小儿甲型副伤寒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6 8例 ,女 3 2例 ,都来自农村 ,发病年龄 3~ 1 5岁 ,其中 3~ 6岁 8例 ,~ 1 2岁 40例 ,~ 1 5岁 5 2例 ,平均年龄 1 2 .5岁。1 .2 临床症状 所有患儿入院时都有发热 ,体温在3 8.1℃~ 41℃ ,热程 3天~ 1 4天 ,其中弛张热 5 5例 ,不规则热 3 1例 ,稽留热 1 4例 ,头痛 87例 ,面色苍白 48例 ,头昏 5 2例 ,咽痛 2 0例 ,咳嗽 2 2例 ,流涕1 8例…  相似文献   

5.
我科自1999年元月~2003年6月共收治经血(或骨髓)培养确诊的小儿甲型副伤寒25例,通过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其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副伤寒102例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地区近年甲型副伤寒的临床表现、药敏结果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02例甲型副伤寒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细菌药敏试验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甲型副伤寒临床表现多样.药物敏感试验表明甲型副伤寒杆菌对第三代喹诺酮、第三代头孢、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但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头孢呋欣、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出现高度耐药.结论:102例甲型副伤寒的临床表现多样,针对甲型副伤寒杆菌出现多重耐药,采取第三代喹诺酮联合第三代头孢类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1999- 2 0 0 0年我院收治副伤寒病例中经血培养阳性者 32例 ,其中甲型副伤寒 2 8例 ,表明甲型副伤寒已成为我科收治的副伤寒感染的主要病种。为提高对小儿甲型副伤寒的认识 ,对收治的 2 8例小儿甲型副伤寒确诊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8例 ,男性 1 9例 ,女性 9例 ;年龄≤ 7岁 6例 (占 2 1 4% ) ,>7岁 2 2例 (占78 6% ) ,平均年龄 9岁。所有病例均有多次就诊病史。1 .2 症状体征 所有病例均有发热 ,热型为 :稽留热 3例 (占 1 0 7% ) ,不规则热 3例 (占 1 0 7% ) ,弛张热 2 2例 (占 78 6% )。平均发热天数 6d ,伴咳…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763例住院患儿甲、乙、丙三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HAV、HBV、HCV感染率分别为19.8%、6.0%、1.6%,3种肝炎病毒总感染率27.4%,单纯抗-HBs阳性114例,占14.9%。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9例病例资料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发病特点、诊断、治疗要点及其流行特征。结果:本组病例以农村儿童为多发病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10岁之间,临床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呈稽留热和驰张热型;消化道症状较轻;感染中毒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少见;外周血白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血培养是明确诊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头孢类和氨基糖甙类为敏感药物。结论:甲型副伤寒,临床未显现典型的消化造症状及体征,用药应以药物敏感试验为指导,避免滥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张芹 《吉林医学》2009,30(7):635-636
目的:研究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特征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对286例甲型副伤寒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细菌敏感药物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甲型副伤寒临床表现以高热为主,伴畏寒234例(82.7%),伴头痛、头晕141例(49.8%),伴呼吸道症状105例(37.1%),伴消化道症状96例(33.9%)。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下降占74.1%,肝功能示SGPT升高占60.6%,SC、OT升高占60.3%,SGO r升高占60.6%,肥达试验阳性率低。药敏分析示对培氟沙星、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头孢呋辛耐药率高,对头孢第3、4代、氨曲南、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除培氟沙星)与氯霉素敏感性强。结论:氟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可作为治疗甲型副伤寒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戎云青 《医学综述》2006,12(19):1213-1213
1998年11月江苏丹阳地区12个行政村发生副伤寒甲暴发流行,截止1999年1月共有144例发病。我院收治副伤寒6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儿童甲型副伤寒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将本院近5年收治经血培养确诊为伤寒沙门菌属感染儿童中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特征、药物敏感试验及治疗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甲型副伤寒占总发病人数的81%,发病季节以夏秋季为主,学龄儿童为高发人群,临床症状不典型,对青霉素类普遍耐药,第3代头孢、喹偌酮类及妥布霉素较为敏感,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效果好。结论 近年我市儿童伤寒沙门氏菌属感染以甲副流行为主,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对第3代头孢、喹偌酮类及妥布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13.
浙南地区甲型副伤寒的耐药变迁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浙南地区近 4年甲型副伤寒的耐药变迁及临床特征 ,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探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该地区确诊为甲型副伤寒的 8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 ,并采用VETIK -AM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 (法国梅里埃公司制造 ) ,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 ,对比分析近 4年的耐药性变化情况。结果 甲型副伤寒临床表现以高热为主 ,伴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等。肥达反应阳性率仅为 2 0 % ,近 4年甲型副伤寒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显著增高 ,耐药率达 71%左右 ,与 4年前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氯霉素较敏感 ,其耐药率较 4年前虽有下降 ,但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类、复方新诺明等药物均较敏感。结论 浙南地区甲型副伤寒临床特征除肥达氏反应仅 2 0 %外 ,改变不多。近 4年甲型副伤寒对氟喹诺酮药物耐药率显著增加 ,氟喹诺酮类药物已不适合作为常规选药。甲型副伤寒对其他多数抗生素仍较敏感。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副伤寒病较往年增多,我院2001年收治48例,近2年又收治34例。现将资料完整的7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997-1999年住院42例甲型副伤寒病例。结果 ①发病逐年增多,学龄儿发病最高,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习惯差是发病增多的原因。②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以心肌炎最常见,出现嗜血细胞综合征及浆膜腔积液等极少见的并发症。③外周血白细胞及嗜酸粒细胞计数偏低,但少数也可明显升高。骨髓培养阳性率高。结论 ①甲型副伤寒近年已是小儿发热较常见的原因之一。②建议常规作心电图、心肌酶检查,以早期发现心肌损害。③病程长,用过大量抗生素者及时作骨髓培养。  相似文献   

16.
小儿甲型副伤寒的临床观察(附6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臻 《医学文选》2001,20(4):463-464
我科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7月共收治小儿甲型副伤寒6 2例 ,全部病例有血培养副伤寒甲杆菌阳性而确诊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32例 ,女 30例 ;年龄 2 .5~ 3岁 10例 ,~ 7岁 2 4例 ,~ 13.5岁 2 8例。1.2 临床表现  6 2例均为骤起高热发病 ,最高体温 39℃~40 .2℃ ,其中不规则热 5 6例 (90 .32 % ) ,弛张热 6例(9.6 8% ) ,入院前热程 2~ 2 7天 ,平均 (8.70± 7.19)天 ;畏寒 10例 ,寒战 8例 ,头昏 4例 ,头痛 10例 ,咳嗽 16例 ,咽痛 8例 ,腹痛 8例 ,腹泻 4例 ,呕吐 3例 ,四肢肌肉疼痛 1例 ;表情淡漠 4例 ,咽部充血…  相似文献   

17.
副伤寒甲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志海 《海南医学》2002,13(5):83-83
我院于 2 0 0 1年第一季度共收治副伤寒甲患者 4 5例 ,现作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 5例副伤寒甲患者年龄最大 78岁 ,最小 2岁 ,其中 2 0岁~35岁占 31例 ,男性 32例 ,女性 13例 ,工人 37例 ,干部 1例 ,家属 7例。1 2 症状和体征 :所有患者均有高热、体温超过 4 0℃ 13例 ,早期 6例有咽痛、干咳、鼻塞等感冒症状 ,腹泻 5例 ,相对缓脉 38例 ,肝脾肿大 35例。1 3 诊断依据 :有流行病学特点 ,同一水源 ,未接种伤寒副伤寒疫苗 ,群体发病 ,排除其它发热性疾病 ,致病菌培养阳性。1 4 实验室及物理检查 :白细胞和伊红细胞减…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12月我院传染科共收治来自我省某地经血培养及肥达反应确诊的甲型副伤寒36例。为了解甲型副伤寒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现将其临床特点、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治疗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 10年来 ,小儿乙型副伤寒发病率很低 ,相关报道较少。恩施市于 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11月此病流行 ,我们收治患儿 5 6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6例中来自市区 12例、市郊 15例、邻近农村 2 9例。其中男 30例 ,女 2 6例 ;发病年龄 13岁 2 3例 ,6岁 19例 ,13岁 14例 ,平均 4 .3岁 ,入院时病程最短 4d ,最长 11d ,平均 6.5d。全部病例在院外均用过不同类型抗菌素治疗。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以发热为主诉 ,其中稽留热 9例、驰张热 14例、不规则高热 33例 ;有呼吸道症状 5 3例 ;有消化道症状 35例 (其中腹胀 …  相似文献   

20.
甲型副伤寒220例临床与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2月至1998年9月本地区发生甲型副伤寒散发流行,我院传染科在此期间共收治甲型副伤寒患者220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并发症与误诊情况、药敏分析与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20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135例,女85例,年龄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