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种型号心电图机心电图波形振幅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电图机是临床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仪器之一。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 ,心电图机在设计和制造工艺上都有很大的改进。我们用两种型号心电图机在同一时间内分别描记100例受检者常规心电图 ,旨在了解不同心电图机对心电图波形振幅的影响程度及其相互关系。资料和方法随机选择100例患者 ,男性60例 ,女性40例 ,年龄18~83(54.2±14.8)岁。采用4203型3导联同步心电图机 (肌电滤波35~45Hz、交流电滤波50Hz)和8420K型12导联全自动分析心电图机 (肌电滤波35~40Hz、交流电滤波50Hz) ,对受…  相似文献   

2.
近年研究表明 ,Q_T离散度 (Q_Td)可反映心室复极的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但目前Q_Td 的正常参考值尚未见大样本研究报道 ,测量方法亦不尽统一 ,严重影响了该方法的推广应用。我们对104名健康青年进行同步12导联心电图和单导联顺序12导联心电图的描记 ,以探讨两种不同心电图描记方法对Q_Td 的影响。资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104例健康青年人 ,年龄18~22(19.22±1.18)岁 ,均系济南市某大学学生。2.检测方法受检查者于安静状态10min后平卧位 ,把6511型单导联心电图机和FCP_4101型1…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证实心电图机抗干扰键对心电图QRS波群振幅和形态的影响及其程度。方法 对70 例受检者进行了使用抗干扰键前后的12 导联心电图对比研究,测量并观察QRS波群振幅和形态的变化。结果 使用抗干扰键后,描记出来的QRS波群振幅降低;QRS波群中较小的顿挫和较小的起始波或终末波受到抑制而变小(或消失),两个抗干扰键同时使用时更明显。结论 心电机抗干扰键的使用,虽可明显提高心电图描记的清晰度,但亦可造成波形和振幅的失真,影响心电图的正确判读,因此在心电图描记操作中应尽量不使用,而应从根本上减少干扰信号。在克山病病情监测中,对心电图的描记操作、测量、诊断等,各监测单位应统一按照“标准化”进行,保证心电图质量,保证克山病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4.
胸肢导联对房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上,当心电图P波很不清楚或心房电活动微弱的时候,进行心电图分析往往较为困难.我们采用张淑玉等介绍的加作胸肢导联方法观察6例此类病人,对解决上述难题颇有助益,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对在描记常规心电图时发现P波识别不清(2例)及疑为房颤而f波不清(4例)的6例门诊患者加作胸肢导联.胸肢导联的描记方法:用普通心电图机,常规肢体导联的右上肢及右下肢电极的位置不变,将左上肢及左下肢的板状电极换为吸球式电极,并分别置于胸部V_1、V_2的位置,按动心电图机Ⅰ、Ⅱ导联键钮,即描记出胸肢导联心电图.6例的P波或f波均清楚地得到显示,从而明确了诊断(见图1、2).  相似文献   

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窦性心律者50例,室上性心律失常者50例(其中心房颤动30例,心房扑动3例,房性早搏5例,房性心律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交界性心律4例,交界性早搏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例)在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时发现P波识别不清及疑为房颤而f波不清的患者加做胸肢导联C_1或/及C_1导联。 1.2 方法 (1)胸肢C_1导联的描记法,用普通心电图机(日本光电公司生产的6511型心电图机),采用20mm=1mv的标准电压,先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  相似文献   

6.
抗干扰键对心电图波形振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许多心电图机均配有抗交流电干扰键(HUM)和抗肌电干扰键(EMG),使心电图清晰度明显提高。但抗干扰键滤波功能对心电图波形的振幅和形态也有影响,造成图形失真而影响诊断。我们测量68例受检者心电图使用抗干扰键前后12导联心电图波形振幅的变化,旨在研究抗干扰键对心电图波形的影响程度及其相互关系。 资料和方法 1.对象 随机选择68例病人,男38例,女30例,年龄18—76(平均49.5±12.6)岁。 2.方法 使用日本光电公司生产的6353型3导心电图机,对受检者记录未杭干扰心电图、抗交流电干扰心电图和抗交流电干扰 抗肌电干扰心电图,分别测量各导联P波,QRS波群、T波振幅及ST段有变化导联的振幅,各导联连续测量3个波。 3.统计学处理 3组数据取(?)±s,进行方差分析,直线回归方程分析,t检验。 结果 一、使用抗干扰键前后心电图波形振幅的变化(附表)  相似文献   

7.
4322 例从出生到 85 岁健康人心电图 T 波纵向研究,表明心电图 T 波有显著的年龄和性别差异。从出生到85 岁高龄 T 波电轴变化,由出生时的左前→右前→(再)左前→左后→(再)左前象限。新生儿 T 波振幅最小,儿童最大,60 岁以上高龄人 T 波振幅低于青壮年人。 T 波振幅男大于女在 5 岁后较明显,男女 T 波振幅差值胸前导联大于肢导联,在胸前导联男性 T 波振幅一般是女性的 15 倍~2.0 倍。  相似文献   

8.
房性早搏与室性早搏形成室性融合波一例河北省辛集市第二医院心电图室王军患者男性,66岁。临床诊断:冠心病。附图系入院时I导联心电图。Ia与Ib为连续描记。基本心律为窦性,频率为83次/分,PR0.17s,P波时限达0.12s,形态钝圆。可见提前出现的P...  相似文献   

9.
12例老年人长期无症状性T波深倒置分析郑秋甫一、临床资料1960~1995年在我院就诊的老年长期无症状性T波深倒置患者共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64~83岁,平均73.9岁。长期心电图TI、avL浅倒置,TV2~V6深倒置,其中1个导联T波倒置...  相似文献   

10.
<正> 实践中常遇心电图常规导联,尤其是胸导联的 P 波难以识别,给部分心律失常诊断带来困难。本文根据双极导联心电图描记原理,选择 P 波倒置最明显的体表部位为负极,正极放在胸部惯用导联各点,旨在提高P 波波幅,为以 P 波、P-R 间期作为诊断依据的多种异常心电图分析提供方便。1、胸肢导联具体操作方法采用普通单导心电图机,常规肢体导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正常人群窦性P波形态变化特点。方法用MIC-12导心电图机描记110例正常人12导同步心电图,分析多导联P波极性,统计数据用百分率。结果窦性P波在Ⅰ、Ⅱ、V3~V6导联100%直立,aVR导联100%倒置,aVF导联98.18%直立,V2导联96.36%直立,Ⅲ导联80.91%直立,aⅥ,导联60%直立。结论只有Ⅰ、Ⅱ、V3~V6导联P波直立,aVR导联P波倒置才是诊断窦性P波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病区环境对居民心功状态的影响,于1994年9月对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金丰和沙河掌村,敦化市汉章村居民做整群抽样调查,心电图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 调查点为克山病历史重病区,调查对象均系农业人口,临床心电图检查 1910例,心电图描记采用日本产1515型热笔式心电图机,描记前对心电图机作了校正,符合标准要求。每例描记12个导联(标导,肢导,胸导 V1~ V6),电压10mm=1mv,纸速每秒25mm,心电图诊断参照《克山病防治工作标准》。2  结果2.1  病区居民异常心电图检出率 1910居民…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 ,51岁 ,因多饮、多尿伴消瘦半年余入院。体检 :BP18/10kPa(135/75mmHg)。心率80次/min ,心律齐 ,心前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无殊。空腹血糖9.2mmol/L ,超声心动描记术及胸部X线均未见异常。临床诊断 :糖尿病 (Ⅱ型 )。入院时心电图 (图1)示窦性P波形态及振幅正常 ,P_P间期恒定为0.76s ,P_R间期恒定为0.12s。V1导联R1、2呈rsR型 ,宽度为0.12s,V5 导联R1、2呈Rs型 ,S波粗钝 ,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V1 导联R3~5 呈rs型 ,QRS时间正常 …  相似文献   

14.
1 资料与方法 我们采用日本NEC-3321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必要时加做后壁和右室导联。病例均为发病后48小时内入院的急性前壁心梗患者,其中前间壁29例,广泛前壁16例,前侧壁11例,前侧壁合并正后壁6例,前间壁合并右室梗塞2例。患者入院后连续心电图监测一周,最初两天每4小时描记一次心电图,3~7天每12小时描记一次心电图,一周后每天描记一次心电图至正常,并对这些病人进了血清心肌酶的观察监测。下壁导联ST段下移的测量,均以前壁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心电图PTFV_1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探讨冠心病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冠心病组68例,男50例,女18例;年龄49~65(57.3±4.6)岁。冠心病诊断采用WHO制订的标准。其中心绞痛5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0例。除外可引起心电图PTFV1异常的其他心肺疾患、心房颤动及心动过速。体检前停用心血管药物1周以上,必要时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正常对照组62例,男48例,女14例;年龄51~62(55.6±3.9)岁。1.2 方法PTFV1测定按常规12导联心电…  相似文献   

16.
120例心电轴左偏心向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120例均为成年人患者,年龄在18~74岁,男72例,女48例。本组病例同时记录常规12导联心电图,以Ⅰ、Ⅲ导联代数和来测定QRS平均电轴方位,<0°为左偏。 本组病例心电向量图俭查均采用泰山医学院心血管研究中心研制的TY-Ⅰ型彩色直描心电向量图自动分析仪,时间标记为每1泪点为2.5ms,采用Frank导联体系描记额面、右侧面及横面彩色向量环。心电图检查采用日本产6511型心电图机。分析坚持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然后通过微机测量求得有关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不同型号心电图机其心电图R波振幅的差异 ,提高心电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 40 8例病人 ,采取同一病人 ,同一时间 ,同一部位 ,同一医生操作 ,以日本光电 -65 11型单导仪描记 ,R波振幅在正常范围内作为对照组 ,日本光电842 0型 12导联同步仪描记 ,作为观察组 ,对两组同一导联R波振幅测定对比。计量资料取 x±s,作t检验。结果 两者R波振幅比值对比 ,有明显差异。 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与单导联R波振幅测定对比 ,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0 1)。结论 两者有明显差异 ,了解两者的差异 ,防止错误的诊断 ,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在临床工作中 ,发现经临床、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描记术确诊的左心室肥大患者 ,常规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阳性率并不高。本文就我院100例经临床体检、X线胸片检查及超声心动描记术确诊的左心室肥大患者加作V5′(V5导联下一肋间 ) ,V6′(V6 导联下一肋间 )导联 ,与常规心电图导联诊断左心室肥大作一对比分析 ,以探讨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敏感性。对象和方法1.对象本院1996~1999年门诊及住院病人100例 ,男性60例 ,女性40例 ,年龄18~70(49.0±9.1)岁。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64例 ,冠心病24例 ,心肌病…  相似文献   

19.
食管心电图在窄QRS波心动过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食管心电图是将记录心电图的电极导管经鼻前孔或口腔送到食管内的心房水平位置,将心电图机的胸前或标准肢体导联线与电极导管的单极或双极连接后,再经心电图机描记的心电图。因记录电极十分靠近心房,使其P波振幅高且多呈双相,有利于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随射频消融技术的开展与普及,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61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本文附图是心绞痛发作时描记的V_4和V_5导联心电图。图示窦性心律,R—R间期0.78~0.94s,为轻度窦性心律不齐。V_4导联的R波振幅、U波的正向高度、T波的倒置深度皆呈1:1交替。V_5导联的R波振幅呈递减性周期性变化,即R_(2~4,5~7)三个为一组,其R波高度呈递减现象。V_4导联心电变化称为“QRS—T—U“心电交替,V_5导联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