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改变的特征及依帕司他对其的影响。 方法 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对2007年7月-2011年7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并与28例正常人进行比较。将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依帕司他组;依帕司他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依帕司他治疗,观察治疗6个月后各组心率变异性时域和频域各项指标,时域指标包括24 h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程相邻窦性心搏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24 h内相邻的两个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占总心率数的百分比(PNN50);频域指标包括: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与高频的比(LF/HF)的变化。 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和频域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常规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SDNN、SDANN、rMSSD、PNN50、LF、HF、LF/HF等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依帕司他组治疗6个月后HRV时域和频域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HRV降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依帕司他可改善其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的降压疗效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替米沙坦80mg,共12周。记录用药前后24h动态血压和24h动态心电图,比较24h动态血压指标、心率变异(HRV)的时域和频域指标,并与4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H患者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50m s的窦性心律(PNN50),高频功率(HF)明显下降(P<0.05),低频功率(LF)不变,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值增加(P<0.05)。EH患者应用替米沙坦后,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均明显下降,SDNN、RMSSD、HF增加,LF/HF值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HRV下降。替米沙坦降低血压同时提高HRV,改善高血压的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心平宁汤配合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低心率变异性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低心率变异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平宁汤配合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间24h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24h连续5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超过50ms的百分比(PNN50)、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及高频功率(HF)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平宁汤配合吴茱萸穴位贴敷可显著的改善低心率变异性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心衰组22例,口服美托洛尔3个月,对照组心功能正常者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24 h Holter检查,对美托洛尔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进行心率功率谱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心衰组治疗前心率变异性(HRV)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其中时域指标: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连续相邻R-R间期差值均数的标准差(rMSSD)显著降低(P<0.001);频域指标:总频谱(TF)、低频(LF)和高频(HF)亦明显降低(P<0.001).在β-受体阻滞剂治疗3个月后复查,心衰组HRV值均得到改善(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可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5.
新活素对急性心衰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Lyophilized 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L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照组49例,进行基础抗心衰治疗;Lrh-BNP组45例,在基础抗心衰治疗上静脉注射Lrh-BNP 24 h。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24 h Holter检查,对Lrh-BNP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进行心率功率谱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Lrh-BNP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HRV)值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其中时域指标:全部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 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I)、SDNN的均值(SDNNI)、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心率均显著改善(P<0.05);频域指标:总频谱(TF)、低频(LF)和高频(HF)亦明显改善(P<0.05)。结论Lrh-BNP可改善ADHF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6.
周冬翠  裴志勇  毕磊 《医学综述》2012,18(4):620-621
目的探讨高龄(≥70岁)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对高龄冠心病组(300例)与正常对照组(198例)的电信号进行研究,观察比较时域指标:连续24 h内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记录中每5分钟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百分比(PNN50);频域指标: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结果冠心病组HRV的SDNN、SDANN、RMSSD、PNN50、HF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P、L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活动相对增强。  相似文献   

7.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率变异性(HRV)变化,评估PCI对冠心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适合PCI的患者32例,其中心绞痛组20例,心肌梗死组12例,于PCI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分别测HRV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结果: PCI术后1个月HRV中24 h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24 h每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和高频均较术前改善(P<0.05),而术后6个月HRV除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P>0.05)外,其余指标均进一步改善(P<0.01)。结论: PCI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可能与PCI改善了患者心肌缺血及纠正神经体液因子对窦房结功能、心室肌功能的调控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抑郁患者心率变异性的特点及参松养心胶囊对抑郁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焦虑抑郁患者,分别为抑郁症对照组(抑郁组)和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组(参松组),同时选择无心、肺、脑、肝、肾等疾病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以时域、频域指标全程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5min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全程内差值超过50ms的连续正常R-R间期所占的百分率(PNN50)、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高频(HF)、低频(LF)、高频和低频的比率(LF/HF)作为心率变异性的评价标准评价抑郁症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结果抑郁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时域、频域指标SDNN、SDANN、PNN50、RMSSD、HF、LF、LF/HF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参松组时域、频域指标较抑郁组有所提高(P0.0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可提高抑郁患者心率变异性,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丁芸  陈宁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1):1975-1976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24h平均脉压(APP)及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选择36例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糖屎病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或非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住院患者(对照组).两组受检者进行全程24h动态心电图和24h动态血压检查,进行HRV时域指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每5mi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每5min 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正常正邻R-R间期差值>50ms的计数占总R-R问期数的百分比)以及APP计算并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HRV时域指标值、室上性期前收缩和室性期前收缩总数及APP>50mm Hg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越低,平均脉压越高,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10.
76例冠心病患者脉压对心率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继刚  周琳  王建  钟文  谢陈玲  杨靖  游波 《重庆医学》2008,37(14):1602-1604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患者不同脉压时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分析,探讨不同脉压对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对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确诊为冠心病的76例患者在不同脉压〔<60mm Hg(1mm Hg=0.133kPa)和>60mm Hg〕和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时的HRV进行记录与分析,并与34例正常人的HRV进行比较。分析时域指标:包括窦性R-R间期(即NN间期)标准差SDNN,每5分钟NN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NN间期差值超过50ms的心搏数占NN间期总搏数的百分比pNN50;同时分析频域指标:包括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值等。结果(1)冠心病组与正常人比较HRV变化差异明显(P<0.01);(2)冠心病患者脉压大于60mm Hg组与脉压小于60mm Hg组比较、冠状动脉狭窄大于75%组与狭窄小于75%组比较,HRV各参数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伴脉压增大的冠心病患者,HRV改变与脉压大小及冠脉狭窄程度有关,提示脉压增大可能也是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甲减性心脏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减性心脏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甲减性心脏病患者(39例)HRV的时域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39例)进行比较。结果甲减性心脏病组平均R-R间距(RR I)、24 h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5 m 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IDX)、5 m 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 IDX)、R-R连续差异平方根(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百分比(PNN50),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甲减性心脏病患者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功能均受损,可能为甲减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特发性室性早搏(PVCs)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联及不同室性早搏数目负荷与HRV的关系,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208例特发性室性早搏患者,根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记录室性早搏总数,分为A组(﹤1000个),B组(1000~10000个),C组(﹥10000个),分别计算出HRV的时域指标:RR总体标准差(SDNN)、24h每5min时段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ANNindex)、每5min时段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NNindex)、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数(PNN50)。频域指标:低频功率(Low Frequency ,LF)、高频功率(High Frequency, HF)以及两者比值LH/HF。分析HRV各指标与特发性室性早搏的相关性及不同室性早搏负荷组间HRV有无差异。结果:特发性室性早搏与LF/HF(r=0.322,P=0.000)、HF(r=-0.017,P=0.014)、rMMSD(r=0.163,P=0.019)明显相关。各组间HRV指标比较,rMMSD在A、C,B、C之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特发性室性早搏患者其自主神经平衡调节受损,主要与迷走神经张力减弱相关,室性早搏数目负荷>10000/24h的患者迷走神经功能减低可能更明显。 关键词:室性早搏;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频域指标;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海洛因依赖者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方法 测定海洛因依赖者HRV的时域、频域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海洛因依赖者较正常对照者心率(HR)、低频功率(LF)和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HF)之比(LF/HF)显著增高,24 h R-R间期标准差(SDNN)、24h每5mi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HF显著降低,24h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海洛因依赖者前后两次HRV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吸者较正常对照者SDNN、SDANN、HF显著降低,极度低频率(VLF)降低;复吸者较正常对照者SDNN、SDANN、HF显著降低,RMSSD降低;复吸者较初吸者LF和VLF升高.高吸组较正常对照组SDNN、SDANN、HF显著降低,LF/HF显著升高;高吸组较低吸组LF/HF升高;低吸组较正常对照组SDNN、SDANN显著降低,低吸组较正常对照组LF/HF显著升高,LF升高,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海洛因依赖者HRV降低并且指标具有可重复性,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尤其高吸者和复吸者其HRV改变更明显.HRV测定可以更真实地及早发现海洛因依赖者中的高危人群,便于及时处置,也能为HRV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心率变异性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心率变异性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方法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64例(心房颤动组)和健康体检者71例(对照组)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两组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时域分析指标连续24 h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 SDNN)、24 h内每5 min一段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 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RR间期序列中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个数占所有RR间期个数的百分比(pNN50)以及频域分析指标高频成分( HF)、低频成分( LF)、高频与低频成分比值( HF/LF)。结果心房颤动组24 h 心率及总心搏数、SDANN、rMSSD、pNN50、HF、L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合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5.
张业  冯波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5):548-549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对4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RV的各项时域指标的检测,根据血糖变异系数分为持续性高血糖组和波动性高血糖组,分析在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时,两组HRV的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结果波动性高血糖组的所有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记录中每5mi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窦性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数占NN总心搏数百分比(pNN50)均低于持续性高血糖组(<0.05)。结论波动性高血糖比持续性高血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HRV时域指标影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心元胶囊治疗冠心病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照组94例,进行基础治疗;心元胶囊组94例,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心元胶囊3个月。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24hHolter检查,对心元胶囊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进行心率功率谱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心元胶囊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值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其中时域指标:全部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min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I)、SDNN的均值(SDNNI)、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心率均显著改善(P〈0.05);频域指标:总频谱(TF)、低频(LF)和高频(HF)亦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元胶囊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HRV。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M_(2.5)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方法监测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空气质量状况,选择PM_(2.5)中度污染及其以上期间,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入院的ACS患者(ACS组)138例和非冠心病组(NCHD组)142例,ACS组于发病72 h内对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血压测量,同时NCHD组患者也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和血压测量,记录所有入选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数值、平均心率和血压。结果 (1)ACS组时域指标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均小于NCHD组(P均<0.05);频域指标超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均小于NCHD组(P均<0.05)。(2)ACS组平均心率和收缩压高于NCHD组(P均<0.05),两组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_(2.5)暴露可以使ACS患者HRV降低,24 h平均心率增高,收缩压升高,使NCHD患者收缩压也升高,但是没有ACS组患者收缩压升高明显。  相似文献   

18.
吴稚华  陈序 《西部医学》2008,20(3):546-547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AP)、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特征。方法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42例AP患者,40例AMI患者,40例健康体检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小时每5分钟的节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Index)、24小时5分钟的节段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SDNNIndex)、两个相邻R-R间期标准差50≥ms的心搏数占所分析信息间期内的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连续正常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三组均不同;在5项指标中,除AP组与对照组的RMSSD相近,以及AP组与AMI组的PNN50相近外,其余任意两组比较均不同。结论动态心电图HRV时域指标对预测AP、AMI患者危险因素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率变异性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心率变异性 (HRV)在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中的变化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应用动态心电图对 87例AMI患者和 2 5例年龄相当的正常人及AMI患者死亡组和生存组 2 4hHRV时域和频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时域指标为 :正常R -R间期标准差 (SDNN) ,5min平均心率标准差 (SDANN) ,5minR -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 (SDNNIDX) ,相邻R -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 (RMSSD) ,差值 >5 0ms的百分比 (PNN50 ) ;频域指标为 :总频谱 (TF) ,低频 (LF) ,高频 (HF) ,心率谱密度为ms2 /Hz。结果 AMI组与正常组HRV时域和频域对比分析 ,所有指标均显著下降 ,时域中SDNN、SDANN、SDNNIDX和频域中HF下降尤为显著 ,AMI患者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 ,各项指标进一步下降 (P <0 .0 5~ 0 .0 0 1)。结论 AMI患者植物神经活性减低 ,尤以副交感神经活性减低明显 ,且死亡者减低更显著。HRV可做为AMI患者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壮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律变异性(HRV)。方法对32例青壮年AMI患者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心律变异的时域和频域各项指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患者的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和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dex)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平方根(rMSSD)和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50ms,次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降低不显著(P>0.05)。结论青壮年AMI后HRV降低,是由交感和迷走神经张力变化不平衡所致:HRV异常提示.心性猝死危险性与AMI愈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