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再生障碍性贫血。王某,男,23岁。住院号:32708。因头昏乏力、间断发热月余,于1957年2月26日收住院。入院后,血象化验报告:红细胞0.99×10~(12)/L(99万/mm~3),血红蛋白20g/L(2g/d1),白细胞2.9×10~9/L(2900/mm~3),中性68%,淋巴36%,网织红细胞0%,血小板计数30×10~9/L(3万/mm~3)。骨髓检查报告:再生  相似文献   

2.
<正> 候某,女,28岁,1987年1月13日初诊。行阑尾炎术后25天,突感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住某医院治疗,经抗感染,胃肠减压等治疗7天,疗效不佳,邀余会诊。证见面色苍白,全身无力,恶心,腹胀痛以右下腹为剧。血白细胞10×10~9/L(10000/mm~3),血红蛋白70g/L(7g/dl),血红细胞3.2×10~(12)/L(320万/mm~3)。B超检查可见右下腹回盲部发现约8cm×6cm暗区回声增强,提示粘连梗阻。舌质淡,苔黄腻,脉沉弦。诊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证  相似文献   

3.
滋阴凉血法治愈重症过敏性紫癜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例1 杨某,男,15岁。两下肢成批出现大小不等紫红色出血点,伴阵发性腹痛3天,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腹痛型),经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组织胺药治疗半月无明显疗效,转我院诊治。当时实验室检查:Hb 144g/L(14.4 g/dL),MBC 1.16×10~9/L(11600/mm~),S 0.53(53%),E 0.05  相似文献   

4.
<正> 笔者于1980年6月~1988年3月,辨证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瘢5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52例中,男24例,女28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53岁,以18~40岁居多,其中原发性19例,继发性33例。病程最短15天,最长9年。血小板计数均<60×10~9/L(6万/mm~3),最低15×10~9/L(1.5万/mm~3)。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获完全缓解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笔者用当归补血汤加味,配合小剂量三尖杉脂碱、利福平化疗,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以下简称急非淋白血病)3例,均获完全缓解,现报告于下。方法:三尖杉脂碱1mg静滴,日1次,利福平450mg口服,日1次;当归补血汤加味:黄芪30g,当归6g,阿胶10g(烊化),麦冬10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例一赵某,女,28岁。贫血、乏力20天,妊娠80天。化验: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总数6.6×10~9/L,血小板70×10~9/L,外周血幼稚细胞41%;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加早幼粒细胞占73.5%,呈病理形态,红系、淋巴系均受抑。诊断: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M_2)合并妊娠。入院后经输血补液一般情况好转后,请妇科做人工流产术,手术顺利,中止妊娠。用上述方法治疗30天,贫血、乏力明显好转。查: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总数9.0×10~9/L,血小板170×10~9/L,骨髓增生活跃,原始加早幼粒细胞占2%,早幼粒细胞以下各期细胞均见,比值、形态大致正常,获完全缓解。1个月后  相似文献   

6.
郭某,男,73岁。干部。因咳喘咳痰反复发作30余年,加重1月,于1988年7月12日门诊以慢性支气管炎收住院治疗。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9g/L,红细胞3.2×10~(12)/L,血小板12C×10~9/L,白细胞11.6×10~9/L,N32%,L67%;出血时间1分钟,凝血时间1分30秒。诊断为“慢支开感染”。西医给予肌注青、链霉素抗感染治疗,1周后患者咳嗽咳痰减轻。复查血象,  相似文献   

7.
<正> 患者,男,33岁,因进行性面色萎黄、乏力半个月于1996年6月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半个月因患面神经麻痹服中草药牵正散治疗。方剂组成:白附子、僵蚕、全蝎、蜈蚣各3g。服用6剂后患者口角歪斜消失,但出现面色萎黄,乏力,呈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呕吐。于入院前1d患者出现胸闷、心慌。自发病以来患者无血尿、酱油样尿,大便不黑。无皮肤粘膜出血点,无发热、畏寒。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差,重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20次/min,律齐,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血象:血红蛋白35g/L,红细胞1.73×10~9/L,网织红细胞0.003,白细胞4.9×10~9/L,血小板87×10~9/L,血沉8mm/h。骨髓涂片  相似文献   

8.
<正> 刘某,女,71岁,离休干部,住院号:0130,因冠心病,继发性贫血于1989年7月17日入院。入院查体:脉搏68次/分,血压18/11.7kPa(135/88mmHg),心脏听诊正常;血常规:红细胞3.06×10~(12)/L(306万/mm~3),血红蛋白84g/L(8.4g/dl),胆固醇5.9mmol/L(227.9mg/dL),甘油三酯1.42mmol/L(125.8mg/dl),心电图:窦性心律,心肌劳损。入  相似文献   

9.
吴某,27岁,怀孕6个月,于1989年5月29日下午3时被蝰蛇咬伤左足背,20小时后于5月30日11时30分入院,体检:T38.1℃,P96次/分,R24次/分,Bp13.33/9.33kPa(100/70mmHg)。神志清楚,但有疲乏呆滞,齿龈出血,皮下散在瘀斑,右足肿至膝关节,压痛明显,舌淡红,苔薄黄,脉数,白细胞15×10~9/L,中性89%,淋巴11%,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98×10~9/L,出血时间1分钟,凝血时间4分钟,凝血酶原时间6分钟,证属:火毒壅盛,迫血妄行。治法: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10.
<正> 陈某,男,62岁,1985年8月20日初诊。因捉拿产卵后的五步蛇被咬伤左手,未作缚扎及其它局部处理,约5分钟后猝然倒地,不省人事,10分钟后送到我院外科急救。检查:昏迷不醒,面色苍白,肢体发凉,肢端暗紫,左手伤口流血不止。脉搏无,血压测不到,呼吸浅慢间断,心音低钝微弱,心律不齐,插胃管鼻饲蛇药时从胃内抽出鲜红不凝血液约50ml,肉眼血尿。化验室检查:凝血酶原时间2分50秒(正常对照18秒),3P试验强阳性,血小板74×10~9/L(7.4万/mm~3), 纤维蛋白原3.245μmd/L(110mg%),出血时  相似文献   

11.
张某,男,48岁,甘肃籍,干部。因左胫前皮肤溃疡10余年,多方医治不愈,经介绍,用鲜生药铁棒锤8×8×1mm~3之片剂敷于创面,并以8×8×8mm~3之药块煎水后热服,服药后20分钟许,即感恶心,头昏,继之出现四肢强直抽搐,口吐白沫,二便失禁,不省人事。立即予以鲁米那钠0.2g  相似文献   

12.
<正> 患者女,61岁。因间断性腹胀,隐痛10年,腹部胀大,皮肤瘙痒20天,于1993年4月11日入院。20年前患“肺结核”,无肝炎病史。 体查:体温37℃,血压12/8KPa。全身皮肤无黄染、出血点及蜘蛛痣,双侧颈部淋巴结如蚕豆大小,有粘连,无触痛。心肺(-)。腹膨隆,腹围83cm,腹壁静脉无曲张,无压痛及包块,肝脾未及腹水征(+)。双足踝凹陷性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10g/L,白细胞8.6×10~9/L,中性80%,淋巴20%。血小板120×10~9/L,血沉7mm/h。肝功:总胆红素22μmol/L,直接胆红素10umol/L,谷丙转氨酶10~(?)(赖氏法),HBSAg(-),总蛋白54g/L,白蛋白  相似文献   

13.
<正> 尤文(EVans)综合征,(即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获得性溶血性贫血),临床上不常见,而伴有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者更少见,现结合病例加以讨论。 病例资料 患者,女,21岁。因全身皮下出血伴黄疸20天,第1次入院。全身皮下出血点和黄染,发热,无肝肾病史。查:T38.6℃,贫血貌,全身淋巴结无触及,巩膜明显黄染,胸骨压痛,双肺(一),心界不大,心率92次/分,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Hb 80g%,RBC 2.14×10~(12)/L,PC12~18×10~9/L,网织红30~150×10~9/L,BT>10′,CT1′,总胆红素34.2umol/L,1140u,  相似文献   

14.
方和谦老中医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男23岁干部1988年9月3日初诊。患者同年6月因拔牙后出血不止往×市血液病研究所查骨髓象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给予马利兰、异碘甲化疗。50天后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3.4×10~(12)/L,白细胞1.2×10~9/L,血小板17×10~9/L,伴有反复感染后高烧不退,腹胀纳呆,消瘦乏力,卧床不起,动则气短汗出,五心烦热,肝脾肿大,两胁疼痛,出血症状明显加重,尤以双下肢皮下血斑显著,多处求治无效遂来我院。  相似文献   

15.
赵×,男,21岁。1982年6月26日诊。诉贫血一年,经治疗效果不显,日渐加重,伴间断性齿衄,头晕,面色萎黄,神疲懒言,心悸气短,发热,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无力。血常规检查:Hb 4g/L,RBC20×10~(12)/L,WBC4.3×10~9/L,N0.58,L0.42,血小板6.1×10~(12)/L。经某市医院诊  相似文献   

16.
张建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4):2642-2645,2691
目的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所需的地塞米松的最佳浓度。方法抽取兔骨髓,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体外培养,贴壁细胞进行传代。取第3代细胞,随机分为5组,在培养基中添加成骨分化诱导剂β-甘油磷酸钠、L-抗坏血酸,5组添加的地塞米松的浓度分别为1×10-6mol/L、1×10-7mol/L、1×10-8mol/L、1×10-9mol/L、1×10-10mol/L。培养10 d后,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计算细胞浓度,采用5-溴-4-氯-3-吲哚磷酸盐(BCIP)/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底物显色试剂检测碱性磷酸酶(ALP),茜素红染色检测钙结节。结果较高浓度(1×10-8mol/L、1×10-7mol/L、1×10-6mol/L)的地塞米松相对于较低浓度(1×10-9mol/L、1×10-10mol/L)的地塞米松可显著增加ALP表达(P均<0.05),并可增加钙结节的形成;1×10-9mol/L及其以下浓度的地塞米松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P均>0.05),1×10-7mol/L以上浓度的地塞米松可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P<0.01)。结论地塞米松在体外定向诱导分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成骨细胞,最佳的浓度为1×10-8mol/L。  相似文献   

17.
赵某某 ,女 ,5 0岁 ,1999年 4月 19日因精神失常入院 ,住院号为 0 0 0 5 5 0 4。入院体格检查无特殊 ,血常规检验均以F- 82 0血球计数仪为基准 ,结果为 WBC7.1× 10 9/ L ,RBC4.0 5× 10 1 2 / L,HGB12 1g/ L。 HCT0 .370 ,MCV 91.4FL,MCH 2 9.9Pg,MCHC 32 7g/ L,PL T 2 18× 10 9/ L,W-L CR0 .838,W- SCC1.3× 10 9/ L,W- L CC6 .7× 10 9/ L,RDW-CV0 .144。经给以氯氮平系统治疗 ,最小剂量为 5 0 m g/日 ,最大剂量为 45 0 m g/日。 4月 17日、5月 5日血常规检验与第一次检验基本相同。精神症状基本消失。 5月 10日…  相似文献   

18.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肺炎89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詹锐文 《河北中医》1998,20(2):114-114
笔者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肺炎89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89例中,男41例,女48例;年龄60岁以上50例,59岁以下39例.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胸闷气喘,发热.体温37.4.~37.9℃31例,38~38.9℃49例,39.O℃以上9例.白细胞总数6×10~9/L~9×10~9/L6例,11×10~9/L~15×10~9/L43例,16×10~9/L~35×10~9/L40例.肺部均可听到湿罗音,所有病例均经X光拍片,诊断为肺炎.2治疗方法麻黄5~10g,桂枝10g,白芍药10g.细辛5g,法半夏10g,干姜10g,五味子10g,炙甘草7g,鱼腥草30g,黄苓15g,杏仁10g.寒痰粘稠加白芥子、紫苏子、旋覆花各10g,去黄苓、白芍药;痰热郁肺加石膏、川贝母各15g,去干姜、桂枝、细辛;体虚加人参.白术、当归、熟地黄各10g,去黄苓、麻黄.水煎服,日1剂.  相似文献   

19.
顾××,男,41岁。1988年10月14日诊。患者于前天晨起受凉后即感周身寒冷,体温高达39℃以上,伴腹胀腹泻,当日泻下四次,呈黄色稀水样便。入院后查血常规:RBC4.68×10~(12)/L,Hb141g/L,WBC13.1×10~9/L,N0.82,L0.18;大便常规:色  相似文献   

20.
何×,男,3岁半,1988年6月22日初诊。8天前因进食不洁食物后,出现腹痛里急后重,解粘液脓血便,日达20余次;3天前出现脱肛,便后需按压方能回纳。伴食少神疲,口渴喜饮。检查:体温38.6℃,轻度脱水貌,左下腹压痛明显,肠鸣音亢进,肛门红肿,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化验检查:血色素110克/L(11克%),红血球3.74×1012/L(374万/mm~3)白血球11.6 x109/L(11600/mm~3),中性0.76;粪便检查粘液(+++),脓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