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国外护理教育看我国涉外护理专业教育改革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杨慧 《医学教育探索》2006,5(8):781-782
本文结合国外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方面探讨了涉外护理专业应加快涉外护理教育的课程改革,以实现与国际接轨,充分体现涉外护理的特色,培养具有较强国际、国内竞争力的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职涉外护理专业有关课程设置调查问卷的分析,从英语课程设置、其他课程设置以及涉外护理专业课程对西方护理理念的渗透等3个方面对中职涉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进行系统讨论,指出21世纪涉外护理医护专业教学在课程设置上不仅安适应临床变革和发展,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外语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西方先进护理理念的吸收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职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建立以能力为本的涉外护理教学体系,培养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护理学科发展的涉外护理人才。方法以五年制高职涉外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涉外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比较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和普通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智育水平。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课程设置体现了合理性,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结论五年制高职涉外护理专业采用的培养方案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符合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双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外护理专业以其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兼备开展双语教学所需的内部要素(双语师资、学生、教材)和外部要素(教学管理体制、教学评价机制、双语环境等)。涉外护理专业临床课程开展双语教学,不仅顺应了护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而且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涉外护理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护理教育的新课题,作者分析当前在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实践教学薄弱、实习安排单一等问题,对涉外护理专业在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改革及护理师资的培养上探讨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6.
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Global M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GMER)对我国医学教育国际化接轨提出了新的要求。病理学是涉外高级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理念也产生了重大转变。分析基于网络形式的PBL教学模式和基于实验的PBL教学模式,探索在涉外高级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实现GMER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是指用外语进行的非语言教学[1]。一方面强调在非语言类的专业学科中使用外语来教学;另一方面强调运用外语进行课堂教学的交流和互动。为了顺应护理人才国际化的市场需求,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先后开设了涉外护理专业,设置了双语课程并开展双语教学,但总体来说尚处于摸索阶段。安徽中医药大学自2003年开始招收涉外护理专业学生,2005年尝试在《护理学导论》课程开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国际护理人才需求状况,在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通过对涉外护理教育背景分析,从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探索我国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国护理教育模式,为培养具有较强国内外竞争力的、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际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参考,探讨了如何对我国高职高专涉外护理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以实现与国际接轨,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具实用性,同时也更具竞争力,也更能适应国内外医疗护理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美国高级实践护士的培养是护理教育专业化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美国家庭实践护士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的简析,提出借鉴美国高级实践护士的培养模式,大力提升和加快我国护理教育专业化发展步伐,建立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护理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操作中,应当调整课程结构,设置不同专业护理课程;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发展网络资源,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模拟教学,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以促进我国护理教育专业化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