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易采取、易移植和低免疫原性等特性。通过移植间充质干细胞可望修复或替代由于脑血管疾病而受损的神经细胞或重要环路。本文综述近年来各国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可塑性研究。提示其在体外能够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在脑内能够成活并增殖分化迁移。这无疑将成为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法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神经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混合培养对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将纯化的神经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混合培养,观察神经干细胞的分化状态,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培养细胞及其分化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共培养组中36.35%±4.63%的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蛋白NSE,明显高于对照组中12.78%±6.91%的表达率.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提高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还能延长神经元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分化为各种组织的能力。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病中最常见、最危重的病症之一,在全世界有很高的发病率。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给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现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关于成体间充质干细胞特性的发现是对公认生物学概念的挑战。首先是在描述来自骨髓的成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殊化学剂诱导下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后,诸多学者开始研究运用这一发现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初步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脐血间克质干细胞是指从脐带血中分离、培养出来的一种成体肝细胞,具有多潜能性,可以向神经细胞分化。临床研究发现,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于神经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功效。近年来,关于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研究工作不断推进,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本文着重针对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6.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可分化成软骨、脂肪、神经等多种细胞,易分离,遗传背景相对稳定,可在体外大量扩增,体内植入反应较弱,为肝硬化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随着BM-MSCs定向分化条件和纯化技术等研究的不断深入,BM-MSCs作为基因和细胞治疗将在临床安全有效的应用。本组探究则通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简要分析,以此为提高肝脏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研究发现脂肪组织中存在着一类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增殖能力强,在体外培养中能保持稳定的生长增殖活性,且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一样的多向分化潜能,故被称为脂肪干细胞(ADSCs)[1].该干细胞在体外可以持续分裂和增殖,不同的培养基能诱导其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肌肉细胞、神经细胞等分化[2-5].因其具有存在广泛、取材方便、可迅速扩增及多项分化潜能等特点,ADSCs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已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介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特性和其在脊髓损伤中的动物实验,综述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实验研究的新进展。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过程中分泌了营养因子、保护了受损的神经细胞、促进了轴突的生长、恢复了运动感觉功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干细胞是指那些具有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的幼稚细胞。干细胞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骨髓中除造血干细胞以外,还含有另一类重要的干细胞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随着组织细胞工程学和基因工程学的发展,利用MSC的多项分化潜能,在组织工程、细胞因子替代治疗、基因治疗中以及再生医学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已成为热点。现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来源于骨髓的成体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不同,它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被广泛应用于肺损伤的治疗中。Wnt信号通路可以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增殖再生、分化、迁移等生物功能,与组织损伤后的重塑、损伤终止和组织修复或破坏密切相关。通过研究Wnt信号通路调控MSCs向不同表型及功能的成体细胞的分化过程及机理,为治疗肺损伤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干细胞具有持久的自我增殖和分化能力,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分化成不同功能的细胞,形成多种组织和器官。干细胞按照细胞起源的阶段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按照其分化潜能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胞3类。骨髓干细胞(BMDCs)包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造血干细胞和内皮祖细胞。  相似文献   

12.
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诱导分化成功后,分化后的肝细胞样细胞应用于肝病成为了研究热点。不仅未分化的间充质干细胞能治疗肝病,其来源的分化后的肝细胞样细胞亦能有效治疗肝病。因此,有必要对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前后的细胞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价。本文从诱导分化培养方案、鉴定指标及相关细胞生物学功能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3.
陈静  凌斌  孙洁 《现代保健》2009,(32):174-176
干细胞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睐。组织工程学是利用体外培养的方法将某些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诱导分化为目的组织或器官以供临床所需。本文从MSC分离培养、鉴定及生长动力学特性来阐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以肾损伤为例,介绍间充质干细胞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类多能干细胞,最初是从骨髓中发现的除造血干细胞以外的又一类干细胞。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体外不同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骨、软骨、脂肪、肌肉、神经细胞等;其来源方便,目前可从多种组织中分离提取,如骨髓、脐带血、脐带、胎盘、脂肪组  相似文献   

15.
脂肪干细胞由于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类似的自我更新能力与多向分化潜能,成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本文主要介绍脂肪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成骨分化潜能以及在骨组织工程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主要存在于骨髓中的非造血性干细胞,可以从广泛的组织来源中提取,并可分化为多种细胞,如: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成脂肪细胞,神经样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在体外培养MSCs过程中,胎牛血清和生长因子的选择,以及多能分化诱导控制等,对MSCs的体外繁殖和分化至关重要。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经体外分化繁殖的MSCs,在疾病的再生医疗和组织工程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能。牙周韧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PDL-MSCs)经体外培养,贴壁,伸展性良好,将它移植于生物相容性支架材料中,具有高度伸展性和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能力。因此,应用PDL-MSCs和骨髓来源的骨髓-MSCs制成的有效的移植生物材料,可用于牙周再生中的骨组织工程治疗。  相似文献   

17.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多功能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免疫调节等功能,一方面,与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潜伏以及耐药密切相关,是造成肺结核耐药的关键;另一方面,可通过自噬、分泌细胞因子、产生NO等来限制结核分枝杆菌的存活.可利用其自我分化潜能,通过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方向,达到组织再生修复的作用,从而用于临床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现总结间充质干细胞在肺结核发病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间充质干细胞防治肺结核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单伟  秦书俭 《健康大视野》2005,13(11):36-39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ils,MSCs)是一群多分化潜能细胞,目前主要应用于支持造血干细胞生长,还可以作为组织工程上的种子细胞以及基因治疗的靶细胞。问充质干细胞广泛分布于各种不同的组织,如骨髓、外周血、脂肪、脐血、胎肺、胎肾等组织均可分离出MSCs.  相似文献   

19.
转化生长因子β能诱导种子细胞向软骨分化,是目前基因强化软骨组织工程首选的生长因子.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主要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TGF-β诱导种子细胞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外源性诱导,另一种是内源性诱导.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内源性诱导方法解决了外源性诱导的很多缺点,是目前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三维培养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情况,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支架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全骨髓培养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免疫细胞化学测定其细胞表面抗原CD44、CD45,对BMSCs进行鉴定;冻干法制备壳聚糖(Chitosan,CS)支架,扫描电镜观测支架孔径;取BMSCs复合CS支架,通过三维培养观察BMSCs在CS支架上不同时段的生长情况。结果:三维培养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良好,细胞在支架上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并与支架黏附良好。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软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